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2020-12-05 騰訊網

總結全面!

支氣管擴張是一種在肺內呈局限性或者彌散性分布的不可逆的氣道擴張,是支氣管對炎症和阻塞的共同反應。

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科的朱力教授以「支氣管擴張:以「徵象到疾病」為主題,從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病理表現到影像學診斷等內容進行分享。

支氣管擴張的病因

支氣管擴張的常見病因包括特發性、免疫缺陷、感染、過敏和自身免疫性、支氣管阻塞、先天性等,其中特發性最為常見。

朱力教授表示,支氣管擴張是多種機制的最終結果,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的結果。

支氣管擴張的病理表現和分型

病理表現:支氣管彈性組織、肌層、軟骨破壞,管徑變形擴大,內含多量膿性分泌物。同時,伴有相應支氣管動脈擴張,容易形成血管瘤,出現反覆咯血。

支氣管擴張分型有哪些呢?

01 柱狀支氣管擴張——最常見!

圖1:擴張支氣管遠端與近端管徑相近

影像學實例

圖2:支氣管管壁增厚,遠端管腔擴張,與近端管腔管徑相仿甚至稍大

02 囊狀支氣管擴張

圖3:遠端管徑大於近端,遠端呈球囊狀,可見氣液平

影像學實例

圖4:可見多個囊狀透亮影,可見囊壁與氣液平

03 曲張型支氣管擴張——相對少見

圖5:曲張型支氣管擴張

影像學實例

圖6

管壁局限性收縮致形態不規則,呈串珠樣改變,不規則透亮影,CT上可見擴張與狹窄相間排列。

除了以上三種單純的支氣管擴張徵象以外,朱力教授表示還存在支氣管擴張包含以上三種中的兩種或者三種,稱為混合型支氣管擴張。混合型支氣管擴張也是臨床上常見的類型。

影像學診斷

1、最常用:X線胸片,但是在識別診斷早期輕微支氣管擴張存在局限性。除了以上特異性表現外,還存在其他非特異性改變:受累肺體積縮小、肺實變、結構扭曲等。

2、CT:敏感性和特異性高。

朱力教授提醒,雖然CT診斷支氣管擴張敏感性和特異性很高,但是我們臨床工作中需要注意選擇適宜的掃描方法,主張採用2 mm以下的胸部薄層螺旋CT或高解析度CT掃描。

支氣管擴張有哪些直接徵象與間接徵象?

直接徵象

兩個特異性徵象要記住!

1、印戒徵

擴張的支氣管與鄰近伴行的肺動脈外徑比例大於0.7,形成類似戒指的小結節影。為支氣管擴張的特異性徵象之一。

圖7:印戒徵

2、軌道徵

朱力教授介紹道,擴張支氣管充氣的管腔與增厚的管壁,形成兩條平行線狀密度增高影,為軌道樣陰影,是柱狀支氣管擴張的常見特異性徵象之一。

圖8:軌道徵

此外,朱力教授還介紹了支氣管擴張的其他常見徵象:

1、支氣管內徑擴大

朱力教授介紹,判斷支氣管內徑是否擴大主要標準是支氣管與伴隨肺動脈外徑的比例,正常為0.7左右,大於1為可疑擴張,大於1.5可診斷支氣管擴張。

圖9:支氣管與伴隨肺動脈外徑的比例

2、缺乏支氣管逐漸變細的特徵

支氣管在正常狀態下,存在著從近端到遠端逐漸變細的自然走形過程。存在以下三種情況可診斷擴張。

a. 從分支點到遠端至少50px直徑保持不變;

b. 支氣管突然出現膨大;

c. 薄層CT顯示在胸膜表面下1 cm範圍內存在細支氣管。

3、支氣管輪廓異常

柱狀、囊狀、曲張型。

間接徵象

朱力教授列舉臨床常見的幾種間接徵象,並一一介紹其形成原因。

1、支氣管壁增厚

圖10支氣管管壁增厚

支氣管管壁增厚是支氣管壁炎症帶來的常見結果。

2、樹芽徵

圖11 樹芽徵

支氣管壁炎症導致管腔內的黏液阻塞,導致黏液擴散至遠端氣道,呈樹芽徵改變。

3、肺實變

圖12 肺實變

管壁增厚、通氣不暢導致遠端肺組織實變。

4、肺萎陷

圖13 肺萎陷

肺實變後發展成肺萎陷,甚至胸廓畸形。

5、黏液嵌塞

圖14 黏液嵌塞

支氣管壁受到破壞,纖毛排痰能力下降,管腔內過多分泌物阻塞。

6、空氣瀦留

圖15 空氣瀦留

管壁增厚,形成空氣瀦留,肺野呈馬賽克樣改變。

從徵象到疾病

1放射性肺損傷

放射性肺損傷到了間質纖維化期時,放療區域肺組織容易出現牽拉性支氣管擴張。朱力教授認為,放射性肺損傷引起的支氣管擴張診斷起來並不困難,一般通過以下兩點即可診斷:

(1)結合臨床病史,一般此類患者具有腫瘤病史;

(2)放療區域肺組織邊緣比較整齊,邊緣銳利。

圖16:放射性肺損傷

2、肺結核

肺結核導致的肺結構破壞,纖維瘢痕增生,牽拉鄰近肺組織引起支氣管扭曲、狹窄和擴張。

朱力教授認為,伴發支氣管擴張的肺結核一般病情比較嚴重,臨床工作中,對於診斷肺結核相對比較容易,所以判斷肺結核引起的支擴相對比較容易。

另外,當支擴位於肺上葉的尖段和後段,高度提示肺結核引發。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上葉出現多個空腔,除了壞死空洞外,還應該考慮囊狀支擴的可能。

圖17:肺結核

3、結節病

當結節病患者出現支擴,往往提示患者已經進入病程晚期——纖維化期

朱力教授提到,當我們看到典型的支氣管血管周圍扭曲和對稱的支氣管「聚集」,需要高度懷疑結節病。因為,這種形態特徵在支擴其他病因中不常見。

圖18:結節病

4、非結核性分歧桿菌感染

此類患者CT一般會出現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壁增厚、黏液嵌塞和樹芽徵等特徵性徵象,往往出現在右肺中葉和左肺舌葉,分布區域具有特徵性。

圖19:非結核性分歧桿菌感染

5、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

據朱力教授介紹,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菌患者往往比較明顯出現支氣管黏液嵌塞,形成特徵性的指套徵。

圖20 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菌病

除「指套徵」外,周圍肺組織和遠端可見小葉內小結節分布,形成多發的「樹芽徵」。另外,CT掃描黏液密度大於70HU是此病100%的特異性特徵。

6、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

以尋常型間質肺炎(UIP)和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最為常見。病變區域一般位於兩肺中下肺野外帶區,具有蜂窩徵、牽拉性支氣管擴張、支氣管束增粗和支氣管壁增厚等徵象。

UIP常表現為蜂窩影,牽拉性支擴表現較為輕微,NSIP主要表現為磨玻璃影和牽拉性支擴。

圖20 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

7、細支氣管炎

表現為小葉中心小結節、支氣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擴張和/或呼氣像時空氣瀦留。

圖21 細支氣管炎

另外還有兩種先天性疾病:Kartagener症候群和氣管、支氣管巨大症。

Kartagener症候群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支氣管擴張-內臟轉位-鼻竇炎三聯徵組成。

圖22 Kartagener症候群

氣管、支氣管巨大症是一種伴有慢性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氣管和大支氣管顯著擴張的先天性疾病,主要累及中央氣道,表現為顯著氣道及主支氣管擴張。

圖23氣管、支氣管巨大症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報導:Jobe

責任編輯:施小雅

版權申明

相關焦點

  • 支氣管輪廓異常和管壁增厚的CT表現(多圖)
    柱狀支氣管擴張在CT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取決於支氣管異常是否平行於掃描平面(圖 1A、C、D) 或垂直於它( 圖 1B)。當在掃描平面內時,正常的支氣管逐漸變細徵象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支氣管呈現軌道徵。
  • 14種肺部影像學徵象,快速了解!│以影識病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為您介紹14種CT徵象!可以觀察到「鋸齒狀表現」(圖 21)。 鑑別診斷:界面徵可見於所有肺纖維化疾病,如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和 CHP,是識別這些病理狀態的最顯著徵象之一。
  • 總結丨肺部疾病常見的CT徵象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空氣新月徵(air crescent sign)肺內空洞或空腔內的球形病灶與洞壁之間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圖 血管侵襲性肺麴黴病患者反暈徵(Reverse Halo Sign)病灶中心呈磨玻璃樣密度影,周圍表現為環狀或新月形高密度條帶。
  • 這些好發於肺底部疾病的影像學特徵,一文匯總!│以影識病
    肺底部常見疾病有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脫屑型間質性肺炎(DIP)、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支氣管擴張症等。本文為您介紹常見疾病的影像學特點。
  • 肺氣腔疾病的影像診斷方法
    正常小葉中央動脈(最大直徑0.2mm) 可以在HRCT上見到,但伴隨細支氣管的壁太薄無法分辨(圖)。由此推論細支氣管在胸膜下2cm區域顯示則提示管壁增厚、擴張和(或)細支氣管內填充。小葉間隔被水腫或癌細胞浸潤或纖維化引起增厚可導致HRCT上肺小葉的顯示(圖)。
  • 支氣管擴張的15種病因影像學表現,你知道多少?│以影識病
    薄層CT比胸片更敏感,是支氣管擴張鑑別和定性的參考標準。 印戒徵是支氣管擴張CT的主要表現,是指擴張的充氣支氣管橫截面與代表伴隨肺動脈的較小結節影相鄰(圖1)。在肺動脈直徑正常的情況下,印戒徵是支氣管擴張的可靠指標。但是,小血管或小氣道疾病引起血管收縮,導致動脈直徑變小,支氣管動脈比增加,在無支氣管擴張時,也很像印戒徵。
  • 輕鬆讀懂肺炎實變的影像學徵象│以影識病
    肺實變中發現有「支氣管氣影」,則可排除阻塞性肺不張及胸腔積液。因為只有支氣管還通氣,支氣管外包繞已實變的肺才可能形成充氣的支氣管像。然而,沒有此影像也不一定就能否定實變的存在。 本文為出版社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的HRCT表現(上)
    在浸潤性或炎性肺疾病患者中,不伴有牽拉性支氣管擴張的網狀結構,可能代表輕度纖維化(4A),或可見磨玻璃樣影、結節及其他表現(圖B)。牽拉性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往往不十分規則,或表現為軟木塞或螺絲狀(圖5)。
  • 咳嗽、咳痰、咳血,究竟是肺癌還是支氣管擴張,如何正確治療
    建議懷疑肺癌時,最好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可以行磁共振或者是胸部加強ct,當發現肺部腫塊時,建議進一步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都會咳嗽出血,支氣管擴張是肺癌嗎?支氣管擴張不是肺癌。支氣管擴張通常是一個解剖上的定義,在形態上是指支氣管不可逆的擴張和管壁增厚。
  • 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症(NCFBE)突破性藥物!brensocatib II期...
    近日,該公司在美國胸科學會(ATS)虛擬科學研討會上公布了brensocatib(前稱INS1007)治療非囊性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症(NCFBE)II期WILLOW研究的最終結果。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相比,brensocatib可顯著降低NCFBE患者肺部加重的風險。鑑於炎症、肺部損傷和感染的惡性循環,以及目前缺乏批准的藥物治療,這些發現至關重要。
  • 國際上首次以中國人名字命名腦血管疾病徵象
    徵象——李琦島徵(Liqi island sign)誕生了,這一預測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和不良預後的臨床新徵象由重醫一院神經內科醫生李琦提出,為血腫擴大機制提出新的假設,同時也為下一步腦出血患者的「靶向」個體化診治提供了參考。
  • 「支氣管擴張只是診斷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從這5個經典病例,看...
    但是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部分遺傳性支氣管擴張在支氣管擴張的疾病譜中佔據一定的比例。 雖然支擴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是接近半數的支擴病因可以追溯,因此支擴的描述成立之後,進一步區分患者的病因,並尋找針對性的治療對於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 肺泡蛋白沉積症的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空氣支氣管徵少見。 圖1 肺泡蛋白沉著症患者的胸片:顯示雙側氣腔高密度影,無積液或縱隔增寬的跡象。隨後接受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 圖3 支氣管肺泡灌洗後患者的胸部X光片:顯示了雙側氣腔陰影的改善。
  • 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指南
    (5)接受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或胸腔穿刺引流者:於灌洗後或胸腔穿刺引流後即刻複查。(6)隨訪:對已經明確診斷肺部疾病者,可根據病情定期複查或隨訪。4.8 雙肺點(double lung point)[23]由於病變程度或性質不同,在肺臟超聲影像的上下肺野之間可形成一明顯的分界點,稱為雙肺點。
  • 胸部典型徵象丨方形徵(刀切徵)_胸部典型徵象_球形肺炎_醫脈通
    病灶密度中等或偏低,部分密度不均勻,可有不規則透亮影及支氣管充氣徵。早期病灶周邊 肺野內可見小片狀浸潤影(非胸膜側),吸收期可見纖維條索影。經抗炎治療後,病灶可在短期內吸收。見圖1。病灶鄰近胸膜反應顯著,包括葉間胸膜明顯增厚;無明顯胸膜腔積液;局部充血徵象明顯,可見周圍血管紋理增多、增粗、扭曲,但無僵直和受牽拉表現。支氣管壁可見明 顯增厚,但管腔無明顯狹窄。經過有效的抗炎治療後,病灶明顯縮小。見圖2。
  • 氣管性支氣管
    既往史:自生後7個月開始有4次反覆咳喘史,胸片均提示支氣管肺炎,給予抗感染及對症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此次入院輔助檢查:胸片提示左肺可見少許斑片影。經吸氧,抗感染,保持氣道通暢,平喘化痰等對症治療後效果不佳,咳喘重,故進一步完善多層螺旋CT檢查、三維重建(圖1、2),提示隆突上1.2cm見異常分支支氣管,餘左右支氣管管腔通暢,未見狹窄及阻塞。臨床診斷:氣管性支氣管。患兒經過保守治療好轉,目前隨訪中。
  • 這9類影像徵象分別提示哪些疾病,你都知道嗎?
    其它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克雅病等疾病也有類似徵象。詳見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有文獻報導 T1WI 增強後病灶無強化或輕度強化,可能與疾病的病程有關,當髓鞘脫失、膠質增生導致血腦屏障破壞時,可以出現強化。2.
  • 影響肺部小氣道的8種淋巴疾病
    在NLH中也可以觀察到氣支氣管充氣徵。圖11:病例5. B)軸向CT掃描顯示隨機分布的多個細支氣管中心邊界欠清的較高密度灶。圖12:病例5. C)組織切片顯示成熟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的結節浸潤(箭頭),不涉及淋巴結。注意淋巴組織增生引起的細支氣管結構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