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第13期。醫脈通聯合科學出版社推出,精華內容觸手可及,每周一期,不見不散!
支氣管輪廓異常
支氣管擴張可分為柱狀、曲張型、囊狀擴張。識別這些輪廓異常改變可以做出診斷。
柱狀支氣管擴張在CT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取決於支氣管異常是否平行於掃描平面(圖 1A、C、D) 或垂直於它( 圖 1B)。當在掃描平面內時,正常的支氣管逐漸變細徵象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支氣管呈現軌道徵。
圖1 4 例支氣管擴張患者的CT 表現
A. 下葉內幾個印戒徵的CT 表現( 白箭頭),在右肺中葉內肺周緣1cm 範圍內仍可見支氣管,無逐漸變細,並呈柱狀表現( 黑箭頭),管壁增厚;B. 可見多發印戒徵( 箭頭),標誌著支氣管比伴行動脈粗大很多;C. 柱狀支氣管擴張無支氣管逐漸變細趨勢( 箭頭)。可見許多支氣管擴張和壁增厚,並伴隨右肺下葉背段支氣管黏液栓塞;D. 此為囊性纖維化患者的支氣管擴張,右肺上葉擴張的支氣管( 箭頭) 無逐漸變細徵象,同時可見印戒徵
曲張型支氣管擴張導致支氣管具有較多典型不規則曲張狀的擴張( 圖2 A)。支氣管管壁常常表現為不規則增厚。曲張型支氣管擴張只有在支氣管走行平行於掃描平面時才容易作出診斷。這一表現曾被形容為「串珠樣」。當這種支氣管擴張以斷面顯示時,表現為環形支氣管管壁增厚陰影,不易與柱狀支氣管擴張相區別。
囊狀支氣管擴張具有多囊狀的特徵性表現( 圖2 B)。一般來講,囊狀支氣管擴張的患者其擴張的支氣管管壁常常增厚,而囊狀陰影可以為薄壁。有普遍性的支氣管擴張而缺乏明確的支氣管擴張表現,此時常常很難與其他一些肺囊性疾病區別。這種表現常被比喻為「串狀葡萄樣」改變。可見氣- 液平面。
圖2 支氣管擴張的輪廓異常
A. 曲張型支氣管擴張致不規則的支氣管增粗( 箭頭);B. 囊狀支氣管擴張,在異常支氣管內可見氣- 液平面( 箭頭),在肺外帶可見增粗的支氣管
支氣管壁增厚
儘管支氣管壁增厚為非特異性表現,但支氣管擴張患者常常有這種表現( 圖3, 圖1 A、C)。
圖3 支氣管擴張患者
支氣管擴張患者的左肺下葉HRCT 圖像,顯示許多「印戒徵」實例,擴張的支氣管( 大箭頭) 和伴行的明顯減小的肺動脈( 小箭頭) 形成印戒徵,支氣管管壁增厚
識別支氣管壁增厚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觀因素。因為支氣管擴張和管壁的增厚常為局部的,而不是瀰漫性均勻分布,所以比較不同肺野的這種表現會有助於診斷( 圖4)。
圖4 支氣管壁增厚
CT 顯示幾個壁增厚的支氣管( 大箭頭),其他支氣管可見壁厚度正常( 小箭頭)
必須強調的是,應用合適的窗技術對於支氣管壁增厚的診斷非常重要,在不同的CT 窗技術下,氣管壁的增厚可以有顯著的差異。
本文內容整理自《胸部影像學(第2版,中文翻譯版)》(科學出版社),醫脈通已獲出版社授權,欲了解更多內容,請閱讀原版書籍。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