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輪廓異常和管壁增厚的CT表現(多圖)

2020-12-01 醫脈通

《不讀書》第13期。醫脈通聯合科學出版社推出,精華內容觸手可及,每周一期,不見不散!


支氣管輪廓異常


支氣管擴張可分為柱狀、曲張型、囊狀擴張。識別這些輪廓異常改變可以做出診斷。


柱狀支氣管擴張在CT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取決於支氣管異常是否平行於掃描平面(圖 1A、C、D) 或垂直於它( 圖 1B)。當在掃描平面內時,正常的支氣管逐漸變細徵象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支氣管呈現軌道徵。


圖1 4 例支氣管擴張患者的CT 表現

A. 下葉內幾個印戒徵的CT 表現( 白箭頭),在右肺中葉內肺周緣1cm 範圍內仍可見支氣管,無逐漸變細,並呈柱狀表現( 黑箭頭),管壁增厚;B. 可見多發印戒徵( 箭頭),標誌著支氣管比伴行動脈粗大很多;C. 柱狀支氣管擴張無支氣管逐漸變細趨勢( 箭頭)。可見許多支氣管擴張和壁增厚,並伴隨右肺下葉背段支氣管黏液栓塞;D. 此為囊性纖維化患者的支氣管擴張,右肺上葉擴張的支氣管( 箭頭) 無逐漸變細徵象,同時可見印戒徵


曲張型支氣管擴張導致支氣管具有較多典型不規則曲張狀的擴張( 圖2 A)。支氣管管壁常常表現為不規則增厚。曲張型支氣管擴張只有在支氣管走行平行於掃描平面時才容易作出診斷。這一表現曾被形容為「串珠樣」。當這種支氣管擴張以斷面顯示時,表現為環形支氣管管壁增厚陰影,不易與柱狀支氣管擴張相區別。


囊狀支氣管擴張具有多囊狀的特徵性表現( 圖2 B)。一般來講,囊狀支氣管擴張的患者其擴張的支氣管管壁常常增厚,而囊狀陰影可以為薄壁。有普遍性的支氣管擴張而缺乏明確的支氣管擴張表現,此時常常很難與其他一些肺囊性疾病區別。這種表現常被比喻為「串狀葡萄樣」改變。可見氣- 液平面。


圖2 支氣管擴張的輪廓異常

A. 曲張型支氣管擴張致不規則的支氣管增粗( 箭頭);B. 囊狀支氣管擴張,在異常支氣管內可見氣- 液平面( 箭頭),在肺外帶可見增粗的支氣管


支氣管壁增厚


儘管支氣管壁增厚為非特異性表現,但支氣管擴張患者常常有這種表現( 圖3, 圖1 A、C)。



 圖3 支氣管擴張患者

支氣管擴張患者的左肺下葉HRCT 圖像,顯示許多「印戒徵」實例,擴張的支氣管( 大箭頭) 和伴行的明顯減小的肺動脈( 小箭頭) 形成印戒徵,支氣管管壁增厚


識別支氣管壁增厚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觀因素。因為支氣管擴張和管壁的增厚常為局部的,而不是瀰漫性均勻分布,所以比較不同肺野的這種表現會有助於診斷( 圖4)。


圖4 支氣管壁增厚

CT 顯示幾個壁增厚的支氣管( 大箭頭),其他支氣管可見壁厚度正常( 小箭頭)


必須強調的是,應用合適的窗技術對於支氣管壁增厚的診斷非常重要,在不同的CT 窗技術下,氣管壁的增厚可以有顯著的差異。


本文內容整理自《胸部影像學(第2版,中文翻譯版)》(科學出版社),醫脈通已獲出版社授權,欲了解更多內容,請閱讀原版書籍。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二 支氣管擴張的病理表現和分型 病理表現:支氣管彈性組織、肌層、軟骨破壞,管徑變形擴大,內含多量膿性分泌物。同時,伴有相應支氣管動脈擴張,容易形成血管瘤,出現反覆咯血。
  • 支氣管擴張的15種病因影像學表現,你知道多少?│以影識病
    (b)冠狀面CT顯示支氣管擴張,管壁增厚,柱狀和囊狀支氣管擴張。(c)橫斷面CT顯示支氣管擴張呈印戒徵,擴張的支氣管代表「環」,相鄰的較小動脈代表環上的「寶石」。 支氣管擴張症的CT表現分為:柱狀、靜脈曲張型和囊狀(圖2),許多患者可同時有這三種典型表現。擴張的支氣管缺乏正常支氣管的平滑逐漸變細的走向,甚至可能隨著其向外延伸至肺外周直徑增加。
  • 咳嗽、咳痰、咳血,究竟是肺癌還是支氣管擴張,如何正確治療
    建議懷疑肺癌時,最好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可以行磁共振或者是胸部加強ct,當發現肺部腫塊時,建議進一步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都會咳嗽出血,支氣管擴張是肺癌嗎?支氣管擴張不是肺癌。支氣管擴張通常是一個解剖上的定義,在形態上是指支氣管不可逆的擴張和管壁增厚。
  • 多圖,總結過敏性肺炎的CT表現!│以影識病
    不正確的使用熱浴盆和加溼器會引起「熱浴盆肺」及「加溼器肺炎」。 患者的影像學和病理學異常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期。 CT最典型的表現是瀰漫性、邊界不清的、以小葉為中心的微小結節影,可能是細胞性細支氣管炎的反映。HRCT通常在的亞急性期(既首次暴露病原後的數周至數月)或慢性期進行。
  • 圖文解讀:最詳細的支氣管解剖CT對照圖
    圖文解讀:最詳細的支氣管解剖CT對照圖 2014
  • 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的HRCT表現(上)
    一般而言,肺部疾病的HRCT表現可以分為4類,反映病理學異常。這些異常包括網狀陰影、結節陰影、肺透光度增加、肺透光度降低或囊性病變。本文介紹前兩種異常的影像學表現。淋巴管旁結節模擬圖,結節位於胸膜下區(黑箭頭),支氣管血管旁區(大白箭頭),與小葉間隔(小白箭頭)相連結節病往往以支氣管血管周圍和胸膜下結節為主(圖7),腫瘤淋巴管蔓延通常以小葉間隔和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圖8)
  • 劉敏: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分析
    :一項來自CAP-China 網站的多中心前瞻性註冊研究。 3、表現為大部分或完全性一葉均勻實變並伴充氣支氣管徵。 典型表現:1、均勻實變影;2、實變可跨過肺段;3、實變主要或只累及一葉;4、常見充氣支氣管徵。
  • 基於胸部CT影像學表現的肺部感染病原體的評估與甄別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CT(圖2A)常表現為雙側或單側斑片狀實變影,分布於肺周邊部位,呈復發性或遊走性。脂質性肺炎則以中葉及下葉混有脂肪低密度區的實變為特徵,可伴支氣管充氣徵,亦有磨玻璃影、鋪路石徵、小葉間隔增厚等表現。PAP影像學特徵(圖2B)表現為雙肺磨玻璃斑片影,地圖狀分布,伴小葉間隔增厚呈現鋪路石徵,亦可表現為實變影,但相對少見。
  •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HRCT表現,知多少?
    放射學特徵 機化性肺炎(OP)主要的HRCT表現包括:實變、磨玻璃影(GGO)、小葉周圍不透明影、反暈徵、結節或腫塊、支氣管壁增厚、支氣管擴張、縱隔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COP 的放射學特徵可分為典型和不典型(圖1)。典型表現包括多個氣腔影或周圍實變伴空氣支氣管徵。
  • 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的HRCT表現(下)
    這些異常包括網狀陰影、結節陰影、肺透光度增加、肺透光度降低或囊性病變。本文介紹前後種異常的影像學表現。,代表肺泡蛋白沉著症磨玻璃樣影和小葉間隔增厚同事出現時,稱為「鋪路石徵」(圖3)。左肺移植患者的全小葉型肺氣腫,右肺透光度增高,血管變細,數量減少;C.間隔旁肺氣腫,胸膜下以小葉間隔為輪廓的透亮影和肺大皰典型的表現有以下幾種。1)小葉中心型肺氣腫。無壁的局部透亮區,通常以上葉為主。2)全小葉型肺氣腫。大面積低密度區,通常瀰漫性分布,伴有血管變細。3)間隔旁肺氣腫。
  • 一文讀懂急性胃痛 CT 檢查表現
    最常見的 CT 表現為胃壁增厚,黏膜下水腫和炎症呈低密度影。由於充血,動脈期強化呈胃壁分層,通常發生於胃竇部。 CT增強顯示胃竇部胃壁增厚,水腫(CT值約5HU);胃黏膜強化,見胃壁分層現象。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肺轉移瘤典型表現為隨機分布的多發邊緣光滑、大小不等的球形結節(血行轉移)和小葉間隔串珠狀增厚(淋巴道轉移)。符合上述表現的轉移瘤一般認為比較典型,多能明確診斷,但臨床常常遇到不典型肺轉移瘤,需與其他病變鑑別。常見的不典型表現有單發肺轉移、空洞性肺轉移瘤、肺轉移瘤並鈣化或骨化、轉移瘤內含氣支氣管徵、慄粒型轉移、肺炎型肺轉移、轉移結節周圍模糊影、轉移瘤並發氣胸、腫瘤性動脈栓塞、支氣管內膜轉移等。
  • 氣管支氣管結核的鏡下形態——炎症浸潤型
    、支氣管的黏膜、黏膜下層、平滑肌、軟骨及外膜的結核病。本期主要介紹氣管支氣管結核-炎症浸潤型的鏡下表現。依據氣管鏡下觀察到的主要大體改變及組織病理學特徵,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炎症浸潤型、潰瘍壞死型、肉芽增殖型、瘢痕狹窄型、管壁軟化型、淋巴結瘻型。本期咱先來看下潰瘍壞死型。Ⅰ型:病變以充血及水腫為主。表現為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病變局部黏膜表面見灰白色粟粒狀結節,氣道黏膜下組織腫脹而有不同程度的狹窄。
  • 咳嗽、咯血表明肺部有異常了,這3種表現別忽視,出現後及早檢查
    對於有咳嗽、咯血的表現,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肺部或者支氣管有異常了,首先談一下支氣管引起的咯血,支氣管是由很多的環狀軟骨組成的,具有很強的韌性,能夠保證呼吸道通暢不塌陷,一般來說是不會受損的,但是在有支氣管炎症的時候,炎症因子例如白細胞會攻擊管壁組織,並且產生滲出,刺激支氣管壁從而導致咳嗽,當炎症波及毛細血管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咯血的症狀。
  • 氣管性支氣管
    既往史:自生後7個月開始有4次反覆咳喘史,胸片均提示支氣管肺炎,給予抗感染及對症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此次入院輔助檢查:胸片提示左肺可見少許斑片影。經吸氧,抗感染,保持氣道通暢,平喘化痰等對症治療後效果不佳,咳喘重,故進一步完善多層螺旋CT檢查、三維重建(圖1、2),提示隆突上1.2cm見異常分支支氣管,餘左右支氣管管腔通暢,未見狹窄及阻塞。臨床診斷:氣管性支氣管。患兒經過保守治療好轉,目前隨訪中。
  • 趙振軍:最全圖文解讀《新冠肺炎CT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中)
    左側風險也非常大,整個磨玻璃樣改變,血管很粗,支氣管也非常明顯,穿刺很容易把血管弄破出血,血流到支氣管中,沿支氣管擴散病人就窒息搶救不過來了。最後我們選這個區域可能會好一些(左圖紅圈),外周血管沒那麼多,周圍的支氣管也沒有伸到裡面,在這取一些組織可能會得到相應診斷。我們把一根針扎到裡面,想取這一條(右圖),希望能對診斷有幫助。好在穿刺結束後病人回去沒有出現明顯出血,只有一點氣胸。
  • 肺部感染 CT 太難學?看完這篇不信你還不會!
    男 50 ,CT 表現為雙肺上葉大片實變內不規則蟲蝕樣空洞,支氣管壁增厚,管腔擴張。 病理學上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及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及遠端肺泡的感染。 病變範圍為小葉性,呈散在分布,亦可融合呈片。致病菌由支氣管或細支氣管蔓延,使肺泡壁及細支氣管管壁發生炎性充血、水腫,白細胞、吞噬細胞、纖維素等炎性滲出物充填肺泡和細支氣管,形成肺小葉性實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