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的HRCT表現(下)

2020-11-27 醫脈通

HRCT對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DILD)診斷方法主要是根據具體的肺部解剖結構異常及分布。一般而言,肺部疾病的HRCT表現可以分為4類,反映病理學異常。這些異常包括網狀陰影、結節陰影、肺透光度增加、肺透光度降低或囊性病變。本文介紹前後種異常的影像學表現。


上篇內容》》》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的HRCT表現(上)


肺密度增高


肺密度增高可分為實變或磨玻璃樣影。


1. 氣腔實變


HRCT上,實變使肺密度增高,肺血管顯示不清,可能出現空氣支氣管徵。


實變的鑑別診斷主要根據症狀的持續時間。有急性症狀的包括肺炎、肺水腫、肺出血、急性肺損傷等,這些患者最有可能形成肺內的實變。在有慢性症狀的患者中,最常見的原因包括慢性嗜酸細胞性肺炎(圖1A)、機化性肺炎(圖1B)、間質性肺炎。


圖1 實變

A、肺外周相同區域的實變為慢性嗜酸細胞性肺炎;B、機化性肺炎患者伴充氣支氣管徵的片狀實變區


2. 磨玻璃樣影


磨玻璃樣影是非特異性術語,是指肺密度稍微增高,雖然可能會出現模糊陰影,但肺血管影沒有消失( 圖2)。


圖2 磨玻璃樣影

A. 肺外周密度增高區為磨玻璃樣影,在肺高密度區域仍可見血管影,患者因肺水腫導致急性呼吸困難;B. 上葉斑片狀磨玻璃樣影,免疫抑制患者,有急性發燒和咳嗽症狀,支氣管鏡檢查證實為巨細胞病毒性肺炎;C. 肺門旁磨玻璃樣影,患者因肺孢子蟲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困難;D. 斑片狀磨玻璃樣影,患者因肺孢子蟲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困難;D. 斑片狀磨玻璃樣影,患者因過敏性肺炎數月導致漸進性呼吸困難


在急性症狀的患者中,磨玻璃樣影反映存在著活動性疾病,如肺水腫(圖2A)、出血、肺炎(如肺孢子蟲)、病毒性肺炎(如圖2B、C)、瀰漫性肺泡損傷、急性間質性肺炎、過敏性肺炎。


在亞急性或慢性症狀的患者中,磨玻璃樣影通常表明為急性、活動性和潛在可治癒的過程,如NSIP、脫屑性間質性肺炎、過敏性肺炎(圖2D)、肺泡蛋白沉著症(圖3)、結節病、類脂性肺炎和BAC。



圖3 磨玻璃樣影伴「鋪路石徵」

在肺異常區域,與小葉間隔增厚有關的斑片狀磨玻璃樣影,代表肺泡蛋白沉著症


磨玻璃樣影和小葉間隔增厚同事出現時,稱為「鋪路石徵」(圖3)。這種特徵為非特異性,可見於多種急性肺疾病。


肺密度降低和囊性病變


肺密度降低的區域可能代表肺氣腫、馬賽克灌注或空氣瀦留(呼氣相掃描)。局部區域的肺密度降低可能為肺氣腫或肺囊腫。


1. 肺氣腫


肺氣腫的特徵性表現取決於肺氣腫的類型(圖4)。


圖4 肺氣腫表現

A. 小葉中心型肺氣腫,左上肺葉見無壁的局部透亮區;B. 左肺移植患者的全小葉型肺氣腫,右肺透光度增高,血管變細,數量減少;C.間隔旁肺氣腫,胸膜下以小葉間隔為輪廓的透亮影和肺大皰


典型的表現有以下幾種。


1)小葉中心型肺氣腫。無壁的局部透亮區,通常以上葉為主。

2)全小葉型肺氣腫。大面積低密度區,通常瀰漫性分布,伴有血管變細。

3)間隔旁肺氣腫。胸膜下以小葉間隔為界的透亮區或胸膜下肺大皰,通常以上葉為主。


2. 肺囊性病變


囊性肺疾病罕見。淋巴管肌瘤病和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症通常以多發的含氣囊性病變為主要表現。囊壁薄,但容易辨別,厚度可達幾毫米(圖5)。


圖5  肺囊腫

A. 年輕女性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HRCT圖,薄壁但容易辨別的多發肺囊腫,這種病中氣囊為圓形,通常散在分布於正常肺組織之中;B. 組織細胞增生症的肺囊腫,與淋巴管肌瘤病比較,氣囊形狀更不規則,上葉顯著,此患者為厚壁氣囊


3. 馬賽克灌注徵


在異常肺灌注和局部肺血容量減少(圖6)患者中,HRCT上有時可見到片狀肺密度降低區,用「馬賽克灌注徵」來描述。


在HRCT上診斷因馬賽克灌注導致的肺密度不均勻,關鍵是確認相關肺低密度區的血管是否變細(圖6A,8A)。


圖 6 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的馬賽克灌注

A. HRCT顯示肺下葉和左上葉(小箭頭)密度降低,這些區域的血管比相對應的右上肺葉(大箭頭)纖細,這是典型的馬賽克灌注,在高透光肺組織區也可見異常支氣管,表明病因為氣道疾病;B. 同層面的最小密度投影顯示肺灌注不同所導致的密度差異;C. 在同層面的最大密度投影顯示高透光和緻密肺組織區域的血管大小異常


4. 呼氣相CT空氣瀦留


通常情況下,呼氣掃描時肺密度均勻增高,然而肺墜積效應比非肺墜積效應(圖7)增加得更多。存在空氣瀦留時,呼氣相肺仍然保持透光,測量密度略有增加,體積變化不明顯(圖8)。


圖7 正常呼氣相 HRCT 圖

A. 吸氣掃描相顯示肺密度均勻;B. 隨後的呼氣掃描相,肺密度增加,背側下墜肺通常比非下墜肺密度增加更明顯,在主肺葉間裂後方,下肺葉上段(箭頭)見輕微的空氣瀦留,此現象在健康人常見




圖8 肺移植排斥反應繼發閉塞性細支氣管炎患者中的馬賽克灌注和空氣瀦留

A. 吸氣掃描顯示因馬賽克灌注引起肺密度不均勻,幾個肺區域(箭頭)肺紋理相對密集,血管較大,其他肺區域相對透光度增加,血管較小;B. 呼氣掃描相顯示A圖中的緻密區密度正常增高,由於空氣瀦留而相應的高透光區密度變化不大


本文內容整理自《胸部影像學(第2版,中文翻譯版)》(科學出版社),醫脈通已獲出版社授權,欲了解更多內容,請閱讀原版書籍。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的HRCT表現(上)
    HRCT對瀰漫性浸潤性肺疾病(DILD
  • 罕見病因引起的瀰漫性粟粒型肺浸潤
    肺聽診正常。心臟檢查為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03,無雜音、摩擦音或奔馬率。四肢無水腫。睪丸檢查無睪丸腫大或疼痛。皮膚檢查發現出汗,皮膚無任何皮疹或病變。問題1:上圖1和2的浸潤類型是下列以哪種疾病的特徵甲狀腺癌、黑色素瘤、滋養細胞腫瘤、肉瘤和平滑肌瘤均已知可通過血行播散到肺,表現為粟粒型浸潤。由於呼吸急促、發熱、寒顫、乏力、疲勞、咳嗽等臨床症狀是非特異性的,並且感染和惡性病變都可能出現粟粒型浸潤,因此組織診斷是確定診斷的關鍵。
  • 白血病的肺部及關節浸潤影像表現
    特徵表現為骨髓內異常的白血病細胞瀰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組織,異常白血病細胞大量增生後常常侵入周圍血液。表現為正常造血受抑制並浸潤其他器官組織。病因病毒因素、化學因素、放射因素以及遺傳因素都會導致白血病的發生。
  • 肺部炎症性陰影診斷中應注意的問題
    1.1.2真茵性肺炎 我國肺真菌病的回顧性調查表明,肺真菌病的病原體依次為麴黴菌、念珠菌、隱球菌、肺孢子菌和毛黴菌。近年來,免疫健全的社區獲得性隱球菌肺炎的報導越來越多,患者年齡較輕,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和(或)咯血、肺部近胸膜處大片高密度陰影或多發胸膜下滲出實變影,常被誤診為社區獲得性肺炎,經抗細菌治療無效,新生隱球菌血清乳膠凝集試驗以及病理組織學診斷為主要診斷手段。
  • 白血病浸潤肝脾腎的影像表現
    白血病在發作時常伴有多器官浸潤,以肝、脾浸潤受累較為常見,雙腎浸潤較為罕見,主要表現為雙側腎臟腫大伴有腎衰竭,在腫瘤細胞增殖旺盛或大量白細胞破壞時可導致高尿酸血症,尿酸還會在腎小管遠端以及集合管、腎實質內形成結晶,繼而出現腎結石、尿酸性腎病,最終腎功能完全喪失,腎衰竭而亡。
  • 體檢季查出「甲狀腺瀰漫性病變」 大事不好了?
    一看到「病變」二字,她們仿佛就覺得是得了絕症一般,更何況這樣的「病變」之前還有「瀰漫性」這樣的字眼。 「甲狀腺瀰漫性病變」到底是啥?其實這樣的描述很常見,這只是甲狀腺B超的一種描述性結論而已,並無任何指向,更別說會影響生命了。
  • 這些好發於肺底部疾病的影像學特徵,一文匯總!│以影識病
    雙肺下葉基底段見對稱性片狀磨玻璃影及網狀影;B. 雙肺多發片狀磨玻璃影及網狀影,沿支氣管血管束分布;C. 乾燥症候群患者,雙肺影像中見片狀磨玻璃影,右側為著,瀰漫分布,胸膜下小葉間隔增厚 上述普通型間質性肺炎及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需與膠原血管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硬皮病等)、石棉沉著病、慢性過敏性肺炎、藥物中毒性肺炎等鑑別,雖然後述這些疾病的肺內也可有與UIP 或NISP 同樣的影像學表現
  • 隱源性機化性肺炎HRCT表現,知多少?
    根據文獻報導,非典型表現包括:孤立或多髮結節或腫塊(由結節組成)、浸潤影(浸潤性COP)、環礁徵、支氣管中心病變、線性和帶狀陰影、碎石路徵和進行性纖維化。 多灶性實變也應考慮其他疾病,可能與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和浸潤性肺腺癌、原發性肺淋巴瘤、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多灶性肺炎、肺泡出血、多發性肺梗死、肺泡性結節病或ANCA相關血管炎有關。如果實變表現波動,鑑別診斷可減少至4種病因:OP、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肺泡出血和血管炎。
  • 前沿:幹細胞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進展|內源性幹細胞|幹細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因其早期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又被稱為「沉默的疾病」。
  • 科學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產生原因
    科學家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產生原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6 17:24:46 近日,美國休斯頓大學Wa Xian、Frank D.
  • 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的肺功能表現
    鐮狀細胞性貧血(Hb-SS)的肺部併發症會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近期,有學者報導了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的肺功能表現。   共有310名該症的患者參與了該項研究。他們被分為5組: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單獨低DLCO、正常者。
  • 肺氣腔疾病的影像診斷方法
    累及氣腔的疾病常見但放射診斷有一定困難,因氣腔高密度影屬於非特異性徵象(表)。任何取代肺泡內氣體的病變可被描述成氣腔高密度影,但常見於氣腔內的液體積聚(如肺水腫)或炎症細胞浸潤(如感染)。
  • 特徵性影像了解一下
    惡性結節在複查過程中有進展,結節的大小、形態、密度及邊緣都有一定的變化,確定有惡性可能,即使是「原位癌或微浸潤腺癌」,也可以再觀察三個月、半年,對疾病的預後沒有影響。 良性肺結節:主要有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炎性肉芽腫(結核、真菌等)、肺硬化性細胞瘤 (PSP)、錯構瘤、機化性肺炎、塵肺結節(矽肺、煤工肺、PM2.5 等)、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肺內淋巴結、結節樣淋巴組織增生、動脈瘤、動靜脈瘻、淋巴瘤等。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影像學表現為結節內充支氣管徵,實變區內「樹枝狀」含氣支氣管徵,局灶或瀰漫的磨玻璃密度增高影像,邊緣伴有暈徵的結節等。胃腸道腺癌常見,乳腺癌、肝癌、腎癌、絨毛膜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也可以表現為這種類型。
  • P波高尖,是肺性P波嗎?
    過去無已知的疾病史,未應用任何藥物。家庭史和社會史回顧,曾經在礦井工作35年。吸菸史20年,戒菸10年。體格檢查,面色稍憔悴,心率90次/分,血壓92/60 mmHg,嘴唇輕微發紺。頭、耳、眼、鼻和咽喉基本正常。通氣功能不足,有肺氣腫。頸靜脈壓10 cmH₂O,傳導波高聳。心前區可觸及右室抬舉樣搏動,心尖搏動瀰漫。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肺是腫瘤細胞的濾過器官,肺轉移極為常見,是發生轉移性腫瘤最多的部位。肺轉移瘤典型表現為隨機分布的多發邊緣光滑、大小不等的球形結節(血行轉移)和小葉間隔串珠狀增厚(淋巴道轉移)。符合上述表現的轉移瘤一般認為比較典型,多能明確診斷,但臨床常常遇到不典型肺轉移瘤,需與其他病變鑑別。
  • 影響肺部小氣道的8種淋巴疾病
    臨床表現:這種類型的細支氣管炎最常與膠原血管疾病相關,例如乾燥症候群和類風溼性關節炎。其表現可能包括呼吸急促和咳嗽,以及復發性肺炎和體重減輕(1,2)。病理:濾泡性細支氣管炎顯微鏡下可以看到沿細支氣管壁豐富的淋巴濾泡。這些濾泡通常具有多克隆淋巴細胞的反應性生發中心。
  • 突發昏迷:大腦瀰漫性軸索損傷
    近日來自印度拉賈斯坦邦政府醫學院的 Choudhary 教授等人在最新一期的 AJNR 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教學病例,僅根據患者病史及影像學表現是否能給出正確診斷?
  • 美科學家重新分類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新華社華盛頓4月14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發表的報告中說,他們在分子水平上對一種常見的惡性淋巴腫瘤重新進行了分類,新分類有望為這種疾病的預後和個性化治療提供幫助。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按基因分型不同,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分為4種,部分解釋了為何某種療法對一部分患者有療效,對另一部分無效。他們在最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成果。
  • 科普丨外源性幹細胞與內源性幹細胞,哪樣才是治療「慢阻肺」疾病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主要症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因其早期起病隱匿容易被忽視,又被稱為「沉默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