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丨肺部疾病常見的CT徵象

2020-12-05 放射沙龍1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

空氣新月徵(air crescent sign)

肺內空洞或空腔內的球形病灶與洞壁之間形成的新月形透亮影。

鑑別診斷:侵襲性麴黴病、支氣管癌

Monod徵

既往存在的肺空洞內有氣體圍繞的真菌球。

鑑別診斷:麴黴球

暈徵(Halo Sign)

磨玻璃影圍繞結節或腫塊的CT 表現。

鑑別診斷:侵襲性麴黴病、肉芽腫性血管炎、結節病、澱粉樣變性。

圖 血管侵襲性肺麴黴病患者

反暈徵(Reverse Halo Sign)

病灶中心呈磨玻璃樣密度影,周圍表現為環狀或新月形高密度條帶。

鑑別診斷:機化性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肉芽腫性血管炎、類脂性肺炎、淋巴瘤樣肉芽腫、貼壁型肺腺癌。

Cheerios徵

肺結節中央透亮影。

鑑別診斷:肉芽腫性血管炎、原發性和轉移性肺癌、淋巴瘤、類風溼結節。

彗星尾徵(Comettail sign)

自胸膜下腫塊延伸到肺門的曲線形的高密度影。

鑑別診斷:圓形肺不張。

冠狀輻射徵(corona radiata sign)

尖銳的邊緣有向外的放射狀條紋。

鑑別診斷:支氣管癌。

鋪路石徵(Crazy Paving Sign)

分散的或瀰漫性的磨玻璃樣密度影,伴重疊的增厚小葉間隔和小葉內線。

鑑別診斷:肺孢子蟲病、粘液性支氣管肺泡癌、肺泡蛋白沉著症、外源性類脂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及肺出血症候群。

星系徵(Galaxy Sign)

肺實質的大結節有眾多小結節組成,大結節的周圍可有小的衛星灶。

鑑別診斷:結節病、活動性肺結核、進行性塊狀纖維化。

馬賽克衰減徵(Mosaic Attenuation)

肺實質的異質性表現導致肺密度出現不同變化。

鑑別診斷:機化性肺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過敏性肺炎、慢性嗜酸粒細胞性肺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疾病。

肉皮凍徵(Head Cheese Sign)

局部肺葉內有正常肺組織密度、低於正常肺組織密度和高於正常肺組織密度的3種不同密度區域混合存在時,仿佛肉皮凍斑駁的切面外觀。

鑑別診斷:亞急性過敏性肺炎、結節病、呼吸性細支氣管炎、非典型肺炎(如肺炎支原體炎)。

沙暴徵(Sand Storm Sign)

肺泡微石症有典型之細砂粒粟粒播散鈣化影,頗似過度充盈的正常支氣管造影呈"沙暴"。

鑑別診斷:肺泡微石症。

水上浮蓮徵(Water lily sign)

常見於肺包蟲病,當肺包蟲內外囊都破裂後,其內容物部分排出,囊內出現液平,內囊塌 陷漂浮於囊液面上,形成典型浮蓮徵樣改變。

鑑別診斷:肺包蟲病

空氣支氣管徵(air bronchogram sign)

在不透亮的(高密度)不含空氣的肺組織的襯託下,支氣管(低密度)顯示為充氣的結構。

鑑別診斷:肺炎、肺泡型肺水腫、淋巴瘤、細支氣管肺泡癌。

樹芽徵(Tree-in-bud Sign)

小葉中心細支氣管被黏液、膿液或液體等填充並擴張,形成類似春天裡掛滿枝芽的樹。

鑑別診斷:感染(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或寄生蟲性)、先天性疾病、特發性疾病(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異物吸入、免疫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及血管性疾病(尤其是腫瘤性微小栓塞)。

CT血管造影徵(CT Angiogram Sign)

由相對於胸壁肌肉呈均勻低密度實變的肺實質內強化的肺血管分支構成。

鑑別診斷:細支氣管肺泡癌、肺炎、肺水腫、肺淋巴瘤和胃腸道轉移癌。

滋養血管徵(Feeding Vessel Sign)

在胸部CT橫斷面中見結節陰影或楔形陰影,並可見一條清晰的血管影進入結節或楔形陰影內。

鑑別診斷:膿毒性栓塞、肺梗死、惡性腫瘤的肺部轉移或肺部本身的腫瘤、肉芽腫性血管炎。

胸膜分裂徵(split pleura sign)

增厚的胸膜被液體分開。

鑑別診斷:膿胸、血性胸腔積液、滑石粉胸膜固定術後。

參考

[1]Raju S, et al.Chest CT Signs in Pulmonary Disease: A Pictorial Review.CHEST.2017,151 (6):1356-1374.

[2]Oktay Algn,et.Signs in chest imaging.Diagn Interv Radiol 2011; 17:18–29.

來源: 醫脈通呼吸頻道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做胸部CT查出陰影,是癌症嗎?哪些疾病會導致肺部陰影
    許多人在體檢時一查胸部CT,不少人的檢查結果都會提示存在肺部結節或者肺部陰影等疾病,不少人會因此陷入恐懼,認為陰影就是肺部的癌變,認為自己得了肺癌,但其實不然,肺部陰影不能和肺部的腫瘤劃等號,因為除了肺部的腫瘤之外,還有許多疾病會引起肺部陰影。
  • 做肺部ct可以查出什麼病?提醒:檢查前注意這5項
    隨著近些年環境的變化、菸民增多、大氣汙染、霧霾等多個原因的影響,患肺部疾病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而臨床上最常用到的肺部檢查就是ct。在眾多影像學檢查中,最常見的一種是ct,它也是臨床普及度較高、且相對簡單的影響血檢查方式,其檢查價格相對合理,容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
  • 你要的高清無碼——肺部CT常見十大徵象診斷應用,還不收藏
    「同影異病、同病異影」在胸部十分常見,「影像診斷」從經驗醫學步入循證醫學「基本徵象」是構成胸部疾病重要的元素。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肺部CT常見十大徵象診斷應用 徵象一:樹芽徵 由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腔內病變形成的小結節影與分支細線影構成的酷似春天的樹枝發芽狀,稱「樹芽徵」(tree-in-bud)
  • 基於胸部CT影像學表現的肺部感染病原體的評估與甄別
    當實變累及整個肺葉時,表現為"大葉性肺炎",常見於肺炎鏈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常見的細菌性肺炎外,以滲出和實變為主病灶還可見於其他少見或不典型病原體及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如鸚鵡熱衣原體(圖1A)、腺病毒(圖1B)、隱球菌(圖1C)、麴黴菌(圖1D、1E)等。
  • 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 檢查需要注意這些
    那麼,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做ct能檢查出什麼?ct掃描有危害嗎?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任何檢查方式都有其適應範圍,沒有什麼檢查手段是萬能的。CT檢測對於血流方面是不錯,增強掃描可以提高解析度,檢查出疾病的機會提高。但是CT是射線檢測原理,需要權衡後開展。肺部檢查手段多,需要針對性的開展。
  • 14種肺部影像學徵象,快速了解!│以影識病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為您介紹14種CT徵象! 2 界面徵(Interface sign) 界面徵是肺間質纖維化疾病的CT表現。正常情況下,胸膜下/縱膈脂肪和肺實質之間的界面呈線狀和規律分布。當出現含纖維成分的間質性疾病時,可能出現間質增厚伴肺實質局灶性回縮,導致肺實質、血管、支氣管或髒層胸膜間的輪廓規律性改變。
  • 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總結全面! 支氣管擴張是一種在肺內呈局限性或者彌散性分布的不可逆的氣道擴張,是支氣管對炎症和阻塞的共同反應。 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科的朱力教授以「支氣管擴張:以「徵象到疾病」為主題,從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病理表現到影像學診斷等內容進行分享。
  • 肺病科孫雪松:CT提示肺部高密度結節是什麼意思
    需要不斷的定期複查ct,觀察其變化的大小。如果迅速增大或者長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通過增強ct判斷其良惡性。  孫雪松主任介紹:炎性假瘤、肺部腫瘤、錯構瘤、炎性結節等都會導致肺部結節性的高密度影。由於疾病不同,症狀也不一樣。一般炎性結節,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需要進行ct檢查,必要時要做氣管鏡檢查。如果是腫瘤,需要及時進行幹預,進行手術切除。
  • 肺部磨玻璃影與肺部小結節、肺癌,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嗎?
    影是泛指影像學檢查發現的陰影,大小不限,形狀不限,磨玻璃影即磨玻璃樣不透光影,是一種肺部CT徵象,指肺密度輕度增高,但其內仍可見血管紋理的病變陰影。一般來說,肺部磨玻璃影的範圍都比較大,有些兩肺都有,磨玻璃影可能是瀰漫性的,甚至可以累及整個肺。這些磨玻璃影原因有哪裡了?
  • 胸部若有2種異常,最好做肺部CT排查一下
    肺部既負責了吸收新鮮空氣,又負責將廢氣排出體外!近些年隨著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吸菸人數增多、工作方面等影響,慢性肺部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肺癌病發率逐年上漲,它已經成為了所有癌症類型中,病發和死亡率最高的存在,平均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肺癌患者,就達到了近70萬人!
  • 國際上首次以中國人名字命名腦血管疾病徵象
    李琦近日,國際上第一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臨床腦血管疾病徵象——李琦島徵(Liqi island sign)誕生了,這一預測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和不良預後的臨床新徵象由重醫一院神經內科醫生李琦提出,為血腫擴大機制提出新的假設,同時也為下一步腦出血患者的「靶向」個體化診治提供了參考。
  • 肺部CT可以確診肺癌嗎?是金標準嗎?醫生一文給您講清楚
    那麼肺部CT既然不能夠確診肺癌,為什麼大家都推薦肺癌的篩查以及診斷進行肺部CT掃描呢?這是因為肺部CT是初步篩查和診斷肺部疾病最好的檢查方法。01肺部CT是篩查肺結節和肺癌的最佳方法儘管肺部CT不能作為金標準確診肺癌,但它確實篩查肺部結節和肺癌的最佳檢查方法。
  • 肺部CT多久做一次合適?這些肺部CT通俗易懂的解釋,建議收藏
    肺部的檢查   1. 最原始的就是視觸叩聽,眼睛看一下,手摸一摸,拿聽診器聽一下,用手叩診一下。    2.低劑量肺部CT    2. 普通肺部CT平掃(三維重建)    3.肺部CT平掃加增強    這三種的輻射劑量是依次增大的,所以現在對於沒有什麼疾病基礎的健康人做體檢都是推薦採用第一種低劑量肺部CT,在過去十幾年的研究中發現,每年一次低劑量,肺部CT不會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普通CT每年可以做幾次呢?
  • 瑞金新知速遞 第319期|宋琦副主任醫師發現肺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徵象對預後判斷價值
    【中文摘要】背景:探討 CT 徵象對肺 B 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預後判斷價值。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84例肺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胸部CT徵象及臨床病理學特徵。使用 Cox 回歸模型分析 CT徵象與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OS)及無進展生存時間(PFS)的關聯。結果:空氣支氣管徵在 Ann Arbor 分期為 I+II 期、原發性肺淋巴瘤(PPL)及惰性淋巴瘤患者較 III+IV 期、繼發性肺淋巴瘤(SPL)及侵襲性肺淋巴瘤患者更常見(所有 p 值均<0.05)。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如果檢查者在受到傷害就容易誘發癌症、遺傳性疾病以及智力下降等。在臨床上有出現患者在做完ct常規檢查後,出現腹瀉不止而且嚴重頭暈的現象,細胞出現驟然下降,比正常人少一半的情況。由此可見,ct對人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傷害,因此在做ct的時候需要做好防護,特別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 ct和核磁共振,究竟哪一種才是最佳選擇?提醒:二者的區別要知道
    隨著近些年生活水平提升、環境改變、飲食變化等多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疾病也開始悄悄在人體潛伏下來,比如心腦血管病、癌症等都是常見種類。然而,發生在身體內的病變,僅僅依靠肉眼無法發現,且很多疾病的症狀相似,若不進行系統檢查,很難判斷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
  • 這9類影像徵象分別提示哪些疾病,你都知道嗎?
    常見於多系統萎縮(MSA) 的小腦性共濟失調型(MSA-C)黑質紋狀體變性(SND),Shy-Drage 綜合症。其它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克雅病等疾病也有類似徵象。詳見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
  • 肺部是呼吸的重要器官,有這些表現,說明你的肺「生病」了
    近些年由於吸菸、被動吸菸、環境汙染、工作等多項因素,越來越多的肺部疾病出現在了我們身邊。其中肺癌的病發率和死亡率,都排在了癌症的第一位,是當之無愧的「癌症之王」。也正因如此,大家也越來越重視肺部健康。一旦出現以下幾個症狀,那就可能是肺部生病的信號:1、咳嗽既然肺是呼吸中最重要的一環,當肺部出現問題之後,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表現,比如咳嗽就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不同,如若在不確診的情況下,就直接服用止咳藥物來進行治療,其效果並不好,可能會造成咳嗽的反覆發作,甚至發展為咳白痰、咯血等。
  • 影響肺部小氣道的8種淋巴疾病
    在各種臨床環境中,細支氣管可能受淋巴組織疾病的影響。反應性(良性)淋巴樣病變包括濾泡性細支氣管炎,淋巴細胞間質性肺炎(LIP)和結節性淋巴樣增生。惡性淋巴樣病變包括低度原發性肺淋巴瘤(支氣管或黏膜相關淋巴組織(BALT或MALT),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其他不太常見的淋巴瘤)。
  • CT能檢查什麼病?
    1.頭部 頭皮下血腫、頭部骨折、硬膜下血腫、顱內佔位、腦梗塞、腦出血、鼻骨疾病、鼻竇疾病等等,CT檢查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頭部可以想像到的疾病。 2.頸部 甲狀腺疾病,頸部腫物,頸椎問題等等等,頸部疾病也是CT檢查的常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