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看廣播|廣播融創破圈的基礎、特徵和思考

2021-01-12 騰訊網

廣播作為主流媒體之一,其核心任務是新聞傳播。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主流媒體必須佔領的輿論傳播主陣地,推動主力軍進入主陣地,將更多優質資源向網際網路主陣地匯集、向移動端傾斜,佔領新型傳播主陣地已經成為媒體融合的重要任務。伴隨著媒體融合的全面提速和融合傳播的全面升級,廣播媒體的破圈已經成為廣播媒體融合創新的必然。

一、廣播破圈的基礎

新聞傳播作為體現人類本質的一項社會活動,人是新聞傳播活動的主體和中心,新聞傳播活動因人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其最終目的是為人的需要所服務。網際網路從新興信息技術演化成新興媒體,跨越媒體準入政策,不斷突破既有媒體形態和媒體格局,徹底改變了傳播對象的觸媒方式。

傳播對象的觸媒的方式也從前網際網路時代的廣播、電視、報紙、期刊徹底轉向智能行動裝置所承載的社交、視頻、短視頻、新聞資訊、音頻等互動強和立體化的網際網路平臺。豐富的網絡平臺、實時的互動屬性、精準的算法推薦、數化的關係連結有效地聚攏了媒體受眾,使得作為媒體受眾的傳播對象,其觸媒方式基於網絡平臺先於媒體實現了融合。

二、 廣播破圈的特徵

【特徵一】觸媒行為指尖化:

隨著社交平臺的迅猛發展,移互平臺媒體在重塑輿論場格局的同時,也重構了媒體受眾的觸媒行為場。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9.32億,較2020年3月新增手機網民3546萬,佔新增網民的97.8%。龐大的手機網民群體徹底改變了受眾的觸媒行為,指尖化點擊觸媒行為也同步改變了媒體的格局和生態,指尖媒體成為新輿論場的主陣地,輿論場的競爭從眼球經濟演化為指尖經濟。

【特徵二】傳播路徑破圈化:

伴隨移動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廣播媒體的傳播路徑由傳統的FM廣播逐漸演化成音、視、圖、文、場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實現了廣播價值的多元化傳播。在媒體融合全面升級與全面深化的大趨勢下,廣播媒體的內容破頻和傳播破圈將成為必然。

【特徵三】內容價值IP化:

廣播媒體市場價值的直接體現就是通過售賣時段,將受眾的溢出注意力售賣給品牌主而實現的。時段只是載體而其本質則是內容、是強烈引發受眾關注的內容。因此在廣播媒體傳播破圈的融合之路上,內容價值IP化將成為破圈的必然抓手。

【特徵四】優質內容場景化:

5G時代對廣播乃至音頻的理解需要轉變為對場景的理解,場景化就是指一個具體的實實在在的生活場景,內容場景化也就是一切內容創意的產出都要建立在能夠與受眾交互的基礎上。因此廣播要為場景設計,而不是為硬體設計。通過在各個硬體的應用場景裡採集用戶畫像數據,以各種形式向內容創作者開放,幫助他們創作出更好的內容來賦能不同應用場景。

【特徵五】傳播效果品效化:

網際網路媒體的強交互、重連結、高集成、廣資源的數位化平臺特點,有效地強化了受眾黏性、縮短了營銷鏈路。因此,廣告主廣告投放的訴求也從單純追求品牌曝光和觸達轉向了既追求品牌曝光也追求效果轉化的品效合一。直接觸達粉絲、直接轉化、直接見銷量成為了廣告主的行動綱領,「品、效、銷」三體合一成為廣告主營銷的追求。廣告主訴求的改變直接驅動了廣播媒體場景化營銷的破壁,在優化廣播媒體播出平臺資源的同時,打造廣播全媒體傳播矩陣,提升廣播媒體內容破頻、傳播破圈的全媒體傳播效果,形成以廣播媒體內容網絡化IP價值為抓手的場景化營銷。

【特徵六】營銷模式鏈路化:

廣告主廣告投放訴求的效果化追求,在媒介格局日益碎片化的傳播環境下,期望通過有效整合所有媒介而覆蓋更多消費者是難以實現或者是根本無法做到的。廣告也不僅僅是一種心智佔領,也可以是一種行為誘導,效果廣告注重的是消費者從第一個廣告觸點開始,到最終形成購買轉化的全部行為鏈條。因此營銷模式必須由「佔據消費者心智」的整合營銷向「驅動消費者行為」的鏈路營銷進行迭代和進化。

三、 廣播破圈的思考

在全時空、全連結和全媒體傳播的網絡環境之中,廣播聽眾的觸媒行為從用戶側已先期完成融合,廣播傳播矩陣的打造從傳播側也已基本實現融合。但從內容側而言,尚有許多問題值得思考。

【思考一】伴聽

伴隨性收聽是廣播業內津津樂道的媒體優勢,「伴聽「這一廣播乃至音頻行業特有的場景雖然賦予了廣播音頻特有的價值,同時也就把廣音頻行業設定在了一個次生的媒體地位,必然伴隨著一個主體業務去參與市場競爭,禁錮著廣播音頻行業的發展空間。因此廣播音頻行業需要打破「伴聽」優勢的思維慣性,主動尋求「沉浸式」、「目的性「、」訂閱式「和」代入感「的產品突破。堅守廣播不意味著死守廣播。如果廣播音頻市場的競爭還停留在伴聽場景的競爭,那麼這個行業的滲透率將難以有所突破。

【思考二】在地

廣播作為區域性媒體,在地性一直是廣播媒體的另一優勢,除省會城市中央、省和市三級廣播媒體形成三元競爭外,在廣袤的城市市場廣播基本處於弱競爭狀態,城市廣播在屬地市場佔有絕對的市場。但廣播媒體的在地屬性決定了廣播媒體區域發展的特定性,也決定了廣播媒體發展空間的局限。雖然廣播媒體通過自建或入駐平臺的方式,延伸了其傳播的空間,但其內容側尚無實質性突破。因此廣播的破圈,需要打破「在地」屬性的思維壁壘,主動探索全國高位、跨區域整合、下沉市縣的頂流傳播機構。

【思考三】空播

在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廣播媒體通過「造船+借船」出海的方式,形成了調頻+平臺的雙輪傳播方式,部分省級廣播媒體也相應制定了雙頭部戰略,在打造調頻廣播區域頭部媒體的同時積極打造網絡傳播的頭部平臺。但是對於是堅守調頻還是轉戰平臺業內尚有爭論,且廣電系打造的音頻平臺也尚未形成頂流效應。因此,在「廣電無臺、報紙無社」的融媒變革中,調頻廣播需要打破「伴聽」優勢的思維慣性,平臺需要打破「廣播」傳統的思維慣性,以不同產品對象的產品思路重構廣播音頻的雙頭部生產模式。

【思考四】賽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信息和網際網路平臺,使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利用網際網路具備的優勢特點,對傳統行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同樣也適用於廣播音頻行業。打破「廣播音頻」行業的路徑依賴,從廣播音頻的行業價值原點出發,發揮廣播音頻媒體在音頻賽道的優勢而不拘泥於音頻賽道,特別是客觀評估自身是否在同一賽道同一方向與贏者通吃的領跑者進行同質化競爭,把網際網路+演化為賽場的思維模式,對廣播音頻行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

中科網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牛存有

作者:牛存有

編審:鍾啟華、郭玲琳、塗宇寧

相關焦點

  • 關於頒布2009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及廣播文藝、廣播劇獎...
    作者:曹海鷹  5、聲音,廣告聽得見的靈魂                 臨沂廣播電視局  作者:龔建鄴  6、老年廣播的轉型和價值延伸               淄博廣播電視局  作者:邢春燕  7、論網絡時代開拓廣播電視媒體發展新視野淄博廣播電視局  作者:孫新敏  8、法律節目的沿革和發展
  • 關於公布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
    魯廣編字〔2009〕40號  關於公布山東廣播影視大獎  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  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獲獎結果的通知  各市廣播電視局(臺)、學(協)會,局屬有關單位:  由山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主辦、山東省廣播電視協會承辦的山東廣播影視大獎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已評選結束,評選結果在廣視網進行了公示。
  • 從朝鮮暗號廣播 了解短波廣播技術
    朝鮮暗號廣播是什麼朝鮮從去年開始恢復的暗號廣播,使用的都是短波頻率,據一位退休的美國國家安全局人員表示,這可能是一個在半夜播放的10米左右的短波電臺,因為朝鮮沒有中繼站和其他短波電臺,這個短波電臺的光波範圍將只能可覆蓋韓國、日本和中國北方地區。
  • 2019全國廣播電臺和頻率調研報告:短音頻、廣播手機節目等打開廣播...
    12月18日,《中國廣播影視》雜誌公眾號「廣電獨家」發布《2019全國廣播電臺和頻率調研報告》。報告指出,隨著5G時代的到來,面向5G的移動交互廣播電視網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智慧廣電融媒體建設已經進入全面深化、全面布局新階段,而短音頻、廣播手機節目等內容形態的創新正在打開廣播新的發展空間。
  • 融媒體產品"阿基米德":生於廣播 再造廣播
    孫向彤說,「其實不是的,我們能看到每一檔節目背後是哪些人在聽,早上聽新聞的和聽音樂的一定是兩個人群,聽世界盃的和聽戲曲的也肯定是兩個人群,廣播節目從內容定位上就已經把人群做了劃分。通過這樣的畫像,我們可以精確了解用戶,並通過數據分析為節目成長助力。」 孫向彤表示,阿基米德為傳統廣播助力,在技術研發上越來越深入。「凡是做過傳統廣播的人都有一些困惑,廣告怎麼管?要多少人去監聽?」
  • 阿基米德:找到支點 撬動廣播深度融合
    那麼,它和音頻細分市場其他產品有什麼不同呢?對此,王海濱舉例說,阿基米德堅持為傳統廣播電臺提供向新媒體轉型的系統化方案:包括隨時隨地可以啟動的手機直播系統;以及用戶和主播可以方便地進行短音頻剪輯、直播交互、短視頻呈現的網絡平臺;推動微信、微博等平臺上主流媒體內容的快速裂變傳播等。
  • 2021年湖北自考廣播電視廣告學課程考試大綱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上編  廣播廣告第一章 異軍突起——電子傳媒廣播誕生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學習本章內容,明晰電子傳媒廣播產生的物質基礎和內在因素,熟悉和了解廣播媒體的特點和優勢,在此基礎上初步了解我國廣播事業的發展簡史,識記廣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歷史事件,洞悉廣播媒介未來發展的走向和趨勢。
  •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提升路徑研究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6期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海量、虛擬、碎片、便捷化特徵給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進而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業務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廣播電視的形象窗口,播音員、主持人是節目質量「臨門一腳」的關鍵環節。
  • 融媒體背景下廣播媒體發展的「橫」與「縱」
    網絡廣播媒體自誕生以來,就比傳統的廣播媒體更具有「自媒體」的特徵,用戶在生產內容方面也更具能動性,以喜馬拉雅和考拉FM為例,除了新聞資訊和各種名人欄目外,其他的欄目大多出自普通受眾。網絡廣播媒體在私人性和個性上的特徵是突出的,用戶能根據個人喜好訂製相關內容和欄目,在雲技術的幫助下實現自身和平臺、其他用戶和其他用戶群體的互動,多邊的靈活聯動離不開背後雲技術強大的技術支持。
  • 河北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
    加快推進廣播電視事業產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訪河北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離湘王離湘說,為不斷鞏固發展廣播電視在意識形態領域、宣傳思想戰線上的主陣地地位,河北省廣播電視局以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為已任,在國家廣電總局的有力指導下,積極探索媒體融合的新思路和新途徑,提出「做優智慧廣電,做強法治廣電,做好魅力廣電」,把「三個廣電」建設作為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經過兩年多的工作實踐,呈現出嶄新局面
  • FM105.9煙臺經濟廣播更名煥新 煙臺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將開播
    FM105.9煙臺經濟廣播更名煥新煙臺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16日開播膠東在線12月13日訊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FM105.9煙臺經濟廣播將於12月16日正式更名為煙臺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1994年開播的FM105.9煙臺經濟廣播,陪伴煙臺聽眾度過了25個春秋。多年來,新穎的節目形式和便捷的與聽眾互動模式,關注民生的都市廣播特色,收到眾多市民的歡迎。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出行方式以及收聽方式的改變,更多市民對伴隨性的音樂收聽需求在不斷增強。據權威調查機構的數據,當前煙臺聽眾的收聽需求集中於新聞資訊、音樂和交通信息三大板塊。
  • 提升廣播編輯工作質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因此要提高廣播編輯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廣播領導真正的看重廣播編輯工作的重要性,並且積極對外宣傳廣播編輯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從根本上加大廣播編輯的社會感和工作主人翁意識,讓廣播編輯在工作的同時能夠接收到其他社會成員的尊敬和理解,從而觸發自己廣播編輯工作的原動力,讓廣播編輯認識到自己幕後工作對於整個廣播節目進行的重要性和光榮性,讓其更好的通過對本身工作的嚴格要求,來更好的篩選題目、組織稿件、組織錄音、寫好編者話連接詞
  • 學好英語口語:交通廣播
    班傑明:廣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   計程車司機:是的,我還可以通過廣播了解路況。   班傑明: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廣播幾乎無處不在。   計程車司機:所以我們得好好利用這個優勢。
  • 英語廣播微課系列 ——2.4安全示範廣播之救生衣篇
    歡迎點擊第四期英語廣播微課,我是Amanda。 由於近來暴雨天氣頻發,我國很多城市都開啟了看海模式。經歷了這場大雨之後,你和你的城市,還好麼?其實,暴雨,不僅僅為航班運行保障帶來挑戰,對於我們忙碌在一線、親愛的海航CC來說,更多了一份責任和發自心底的對旅客的關懷,您的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
  • 為什麼選擇調頻廣播
    天津市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智能可尋址調頻廣播系統」(以下簡稱天地偉業調頻廣播),依託有線電視網絡,結合調頻副載波技術,集公共廣播、聽力訓練、教室擴音等功能於一體,是數位化校園智能廣播的最佳解決方案。
  • 四川省廣播電視局主要職責、領導簡介和機構設置
    (二)負責起草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本系統、本部門依法行政工作,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三)擬訂全省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公共服務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推進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指導、監督廣播電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扶助老少邊貧地區廣播電視建設和發展。
  • 中短波廣播信號場強測量及空中管理
    中短波廣播的發射、接收的原理,一般人都明白,可是廣播發射機所發射的空中信號在某一處信號有多大,此處的收音機是否能收到,這就涉及到該點的場強及場強測量問題,一般人是不關心的,但對於廣播電臺來說,他必須知道自己臺的覆蓋範圍、收聽效果,必須進行場強測量。
  • 2018年自考《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練習試題及答案
    作為新聞體裁,新聞評論有兩個基本特徵()A. 新聞性和政論性B. 政論性和廣播性C. 教科性和新聞性D. 廣播性和新聞性答案:A13. 中國在亞洲首次採用超短波調頻立體聲廣播的電臺是()A. 中國廣播公司B. 正聲廣播公司C. 澳門廣播電臺D.
  • 開展中短波廣播、50瓦(不含)以上調頻電視、調頻同步廣播、地面...
    ,領取《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經營許可證(無線)》:(一)中、短波廣播;(二)調頻、電視廣播(使用發射機標稱功率50瓦(不含)以上發射設備);(三)調頻同步廣播;(四)地面數字聲音廣播和電視廣播;(五)多工廣播;(六)利用微波傳輸廣播電視節目且覆蓋區域涉及兩個(含)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的。
  • 廣科院施玉海:「灰犀牛」和「牛椋鳥」——對網絡視聽發展的思考
    在20日上午的主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網際網路視聽技術研究所所長施玉海發表了主題為《「灰犀牛」和「牛椋鳥」——對網絡視聽發展的思考》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很榮幸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網絡視聽的想法和思考,本次我演講題目是《「灰犀牛」和「牛椋鳥」——對網絡視聽發展的思考》。「灰犀牛」事件主要指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