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21日,由流媒體網主辦的第二十屆浦江論道暨中國IPTV/OTT智能視聽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東方濱江大酒店)舉行。本屆論道以「5G新視界——智屏·智變·智匯」為主題,吸引全行業的智屏創新代表,共同探討與分享基於大屏延伸出的跨界融合、跨屏聯動、跨省共贏之道。
在20日上午的主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網際網路視聽技術研究所所長施玉海發表了主題為《「灰犀牛」和「牛椋鳥」——對網絡視聽發展的思考》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很榮幸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網絡視聽的想法和思考,本次我演講題目是《「灰犀牛」和「牛椋鳥」——對網絡視聽發展的思考》。「灰犀牛」事件主要指不是隨機突發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號和跡象之後出現的大概率事件。那麼我們既然知道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在下一步的工作當中怎麼把這個事情處理好,這就是「灰犀牛」。「牛椋鳥」棲息在犀牛等食草動物身上,在它們身上來回飛翔攀爬,幫助這些食草動物整理毛髮,挑出其中的跳蚤蝨子、吸血蒼蠅、等害蟲,然後吃掉,繼而能夠維持犀牛的健康。
我今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匯報,首先是網絡視聽大的方向上可能已經出現的問題,然後從幾個關係上面梳理一下目前的網絡視聽環境發展,最後闡述下未來網絡視聽的發展機會和方向,特別是對於運營商而言,如何去構建新的融媒體環境下網絡視聽,以此獲得好經濟效益。
網絡視聽現狀
網絡視聽現狀:第一點是網絡視聽用戶規模增長趨緩,很多省份存在小幅的下滑,在這個現象上面,應該看到從用戶身上獲取比較大的紅利出現拐點,需要行業從另外一個角度深挖用戶的價值,找到新的發展藍海。
第二點,網絡視聽行業業務還相對比較單一,整個平臺目前完全是以視頻或者是音頻為基礎獲取平臺價值,單一的業務對目前來說是夠的,但是對於要作為智慧廣電的一個重要的抓手和重要的支撐平臺還遠遠不夠,所以我們需要構建一個核心支撐能力,來支撐綜合性的服務。
第三點,行業裡面產業鏈各個環節嚴重不均衡,我們能否守住陣地。目前電信企業比較強勢,他們在構建自己的生態,而不是圍繞我們播控一側,當然他們也會圍繞,但不是盡心盡力去做,他們想要有相對多的話語權。而電機廠家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場,跟我們的關係不是太大,他們有很強的話語權。
第四點,管理與市場及技術、業務脫節,能否得到政策扶持,健全管理體系。我們的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需要突破的問題,需要走在灰色地帶的東西,這些東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產業的發展,換一個角度來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限制,我們有機會,有我們有所作為的條件,讓我們行業大踏步前進。
第五點,服務能力有待加強,生態的構建能否齊心協力。我們現在說到服務側,其實我們什麼都沒有,我們有什麼服務嗎?我們有能接觸到用戶層面的東西嗎?都沒有。但是在這件事上不能脫離用戶,要對用戶所想所念的東西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對用戶有一個深刻的分析,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才能把事業做好。但是我們這一點很欠缺,我們下一步要儘可能從用戶的角度上多考慮,多和相關企業合作,對用戶進行精準化分析,進而讓產業相對良好發展。
最後一點,版權、專網、終端多樣化等問題已成為發展瓶頸,能否改變現狀。針對網絡視聽,特別是IPTV的發展,終端非常單一,就是機頂盒的形式;版權問題,大小屏互動等問題,這些都讓IPTV的發展受到了阻礙,這是一個現實狀況。能否解決?什麼時候解決?是一個未知數。但能否解決不是阻礙我們發現最大的障礙,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障礙,我們多做一些工作,就能夠有所突破。
幾個關係
以上是目前發展的幾個現狀,在這個現狀下面,我覺得有幾組關係值得我們在下一步的工作當中儘可能多關注一些。
第一個關係是網絡視聽的發展跟國網的關係。因為國網成立消息傳出過很多次,這次是真的成立,他們成立的工作最簡單最直接的一點必須要走IP化,走IP化的過程,他跟我們現在所做的網絡視聽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總局發了一個證書,叫做寬帶電視的證書,在廣播電視網絡上開展IP電視,有直播和點播。那他們和我們就是一樣的,在這一點上面臨著我們和國網關係的處理問題。
第二個關係是和總平臺的關係。總分平臺的關係關鍵是定位的問題,總平臺做總平臺的工作,分平臺做分平臺的工作,各自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能夠推動IPTV發展的。未來總分平臺的關係是什麼樣,我覺得還是跟現有的關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各司其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籌發展是關鍵。
第三個關係是和網絡公司的關係。和網絡公司的關係是兩兄弟的關係,網絡公司目前處在很大的困境中,我們先進的經營理念和先進的技術,還有我們對市場的考慮,儘可能和網絡公司多交流溝通,能夠在一些方面幫助網絡公司走出現在的狀況,獲得發展,同時網絡公司有很多好經驗和思路,我們也向他們學習,互相推動廣電產業的發展。
第四個關係是和OTT的關係。比兄弟關係更近一點,但是跟兄弟關係沒有多大區別。原因在於我們都知道IPTV的發展想要突破專網的界限,OTT的發展想要突破所謂的直播界限,兩者之間互相靠攏是技術的使然,不是人為的因素。技術發展影響趨勢,很有可能擋得住,更大的可能是擋不住。換句話說,OTT和IPTV的發展是一個融合發展的過程,他會互相走向合一,走向彼此。我們在現有的環境下,不用說OTT和IPTV兩者是在競爭,是在打架的關係,沒準兒有一天OTT變成IPTV,或者是IPTV變成OTT。
第五個是和電信企業的關係。從廣電企業來說,我們前些年要感謝電信企業對廣電的幫助,特別是IPTV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們都很清楚,一個運營平臺好一點地方有200多人,一般不到100人,但是價值在300-500萬的人均利潤,這是在正常情況下很難想像的。但是這些東西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於電信的成本支出。支出並不是說我們在平臺側沒有做工作,我們在平臺側最近三年,給電信反哺很多好的價值,好的省份增值業務在總收入裡面達到30%,這是一個很好的狀況,這30%和電信企業按照比例分配,對電信企業作了反哺。
我相信隨著我們產業的發展,現在已經初見效益。電信企業的戰略思路,不管是電信、移動、聯通,他們在視頻戰略上堅定不移,不會有任何的動搖,本質上面來說電信把路修得很寬,除了視頻沒有東西撐滿這一條車道。所以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和他們的關係是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來推動產業的發展。
第六個是和內容提供方的關係。我們不能妄自菲薄,需要有所作為。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現在平臺方很多或者是大部分都是在做所謂的SP業務,廣電是做內容的,我們的內容除了直播,其他大部分都是從SP上面獲取,內容提供方能很好地推進我們的工作,但是對於視頻的理解,他們肯定遠遠不如我們,在這個層面上,我覺得對於我們而言應該推出很多自己的欄目和節目,推出自己的一些作品。
第七個是和各省之間的關係。互聯互通和資源交易交換中心是戰略發展的需要。至少有五年時間,唯一解決的問題就是打破各省之間的壁壘,構建統一的圈層網絡,成立國網也是為了解決這個事情,在這樣的環境下面需要構建資源的交易交換中心,IPTV版權怎麼處理,我們的資源怎麼更好在各省之間進行互通互聯,這是比較關鍵的工作,是發展IPTV或者發展網絡視聽下一步的基礎性的平臺。
如何應對「灰犀牛」
無論是網絡視聽的現狀會怎麼走,還是幾個關係怎麼定位?我覺得在一定層面上會容易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如何找到解決的方式,我們可以像所謂的「牛椋鳥」一樣,找到解決我們現在發展遇到問題的一些思路。
從戰略層面來說,首先弄清我是誰,網絡視聽是誰,是廣播電視出身的這麼一個企業和平臺,所以我們要明白關鍵任務是什麼,我們的行業地位不高,老百姓的認可程度沒有這麼高。我們是廣播電視出身的同志,我們要提高行業的地位和話語權,強調公共服務,包括應急廣播這樣的工作。雖然說沒有任何的效益,或者基本沒有效益,要貼錢做,但是我們的行業地位的提升,話語權的提升,得到政府的認可,需要我們在這方面多做工作,反而市場對我們的認可不是那麼關鍵。
然後要知道我們去哪兒?我們一定要樹立我們的廣電自信,IPTV的自信,在下一步的發展過程當中IPTV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樣的條件下,IPTV應該怎麼做,我們從小弟變成大哥,變成大哥以後,你要引領著廣播電視下一步的發展。
最後怎麼去?怎麼去關鍵核心點是跟電信企業合作,我們加強跟電信企業的合作,把生態構建全,有理,有利,有節和網際網路合作,擁抱網際網路。
從戰術層面上面來說,有六個方面的工作可以往前推進:第一個工作是測試驗收,測試驗收不是阻礙發展,而是讓大家在符合管理政策的基礎上大踏步往前走,儘可能把測試驗收工作做好,獲取合規發展的基礎。
第二個是終端的多樣化問題,無論是IPTV還是OTT,終端的多樣化都是值得我們要在下一步花大力氣去做的,終端的多樣化帶來另外一種用戶或者是新的用戶,解決我們大小屏的互動問題。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關注5G的發展,對廣電而言怎麼去發展5G,很難有人能夠說清楚,即使電信對於5G怎麼發展,他也是說得不是太清楚,對他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最近有一位院士在公開場合講5G在一些方面是存在問題的,但是對於廣電對於網絡視聽這一塊我們還是要關注5G的發展。
第三個是網絡視聽綜合服務平臺的構建,完善應用生態支撐體系。網絡視聽平臺不管是7個牌照商也好,還是31個運營商也好,我們以視音頻為主構建服務平臺,我們把老百姓和政府關注的東西放在我們平臺上面,形成一個綜合服務的點,才能符合總局和國家對我們平臺的定位。這些需要我們有一個較好的應用生態的構建,這裡面很難,但是需要我們去做。
第四個方面是內容審核、資源交換和IPV6的問題。審核內容是各個平臺都有這樣的能力,但是我們都知道每個平臺審完了,其他的平臺還是在審,浪費時間和浪費人力,需要我們下一步構建一個相對比較統一的審核機制,審核機制構建起來以後,從技術層面解決了內容在網絡空間上面的唯一性,和在傳輸過程當中的完整性問題。還有IPV6的事,各位領導覺得是電信的事,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在構建內容交易交換中心的時候以IPV6為基礎,這個基礎服務是國家的戰略發展,另一方面,IPV6能夠對我們下一步網絡發展產生相對比較大的影響,如何去做,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第五是加強網絡視聽的監管體系的構建,同時完善我們的安全防護體系。不用多說,我們做得還不夠,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隱患問題,下一步的工作當中爭取能夠把網絡構建更加安全,以網絡安全為基礎,發展網絡視聽。
最後一個是短視頻和中視頻和長視頻的互通及交互問題,下一步以視頻為出身的平臺需要我們重點考慮和關注,短視頻的發展我們看到了它的商機很大,但是大屏上的商機也不小,並且以中視頻和長視頻為依託,發展機會和空間潛力更大。
從戰略層面,我大概有以上6個方面的考慮。以上就是我的發言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