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2020-12-04 審片官

1980年,一架從非洲肯亞出發的飛機上,

一個名叫夏爾·莫內的法國男子,臉上長滿化膿的痘瘡,氣虛微弱,喘氣困難,他拽出暈機袋,向袋子裡嘔吐,吐個沒完沒了,嚇得乘客和乘務員驚慌失措。

書中的描寫更加讓人毛骨悚然:

「黑色嘔吐物載滿病毒,感染性極強,高度致命,能嚇得軍方的生物危害專家魂不附體。

乘務員拎著這袋充滿病菌的嘔吐物,傾倒在飛機馬桶中,仿佛是將一枚炸彈扔進人群。

身體虛弱的他,被送入醫院急救時,已經快陷入昏迷,全身開始劇烈抽搐跟七竅出血,讓你以為看到了喪屍片中的活物。

這種被稱為馬爾堡病毒的絲狀病毒,可以通過血液、體液等方式傳播,所以在救助莫內時,被噴了一身血的救治醫生穆索克,便成了下一個感染者。

上面這一幕,才不是出自什麼喪屍影視作品,而是FOX臺和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打造了一部災難題材的迷你劇。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今天,這部劇可能更能帶給我們更多思考——

《血疫》

The Hot Zone

該劇改編自美國作家理察·普雷斯頓的同名紀實小說《血疫:伊波拉的故事》,原作曾長踞《紐約時報》非虛構類暢銷書榜首達61周。

而作者理察·普雷斯頓也因為這部作品,收穫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頒發的防疫鬥士獎。

相比劇中片頭呈現的種種可怕,書中的文字描寫更加讓人頭皮發麻,就像書的封面上印的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話:「《血疫》的第一章,是我這輩子讀過最恐怖的(書)。

劇中開頭一幕,簡單再現了人體病毒炸彈行走在人群中的場景,也還原了書中這段話:

「來自熱帶雨林的危險病毒,可在二十四小時內乘飛機抵達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線路連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構成網絡。

而更嚇人的是,前面提到的馬爾堡病毒還僅僅是絲狀病毒中較為溫和的一位。

它的致死率30%,跟它結構相似,破壞力更強的,則是這部劇的主角:伊波拉病毒

從感染到死亡,只需要一周的時間,而且當時的致死率高達90%,被稱作是「人命的黑板擦」。

故事分為兩條時間線交叉進行,一是1976年生物學家卡特(利亞姆·坎寧安 飾)和助手,在非洲薩伊村首次目睹伊波拉病毒肆虐的場景;另一個則是1989年上校南希聯合卡特,阻擊伊波拉病毒再次爆發。

卡特和他的助手,開著吉普車,前往爆發疫情的村莊,打算在病發地取得新鮮的病毒樣本,拿給疾控中心做研究。

可眼前的場景,有點突破他們的想像,整個村莊,空無一人,還有大火焚燒的痕跡,房屋只剩殘垣斷壁,地上是泛黑的淤血和死狀恐怖的屍體。

這不是戰爭,而是瘟疫肆虐後的景象。

這裡醫療條件相當落後,修女們給病人注射的針頭循環使用,這就造成了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和擴散。

大驚失色的卡特和助手發現,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血液、汗液,乃至眼淚四處傳播。

面對這片末日景象,軍方採取強制手段,將所有的疑似病例,就地槍決,防止病毒擴散。

人間煉獄的慘狀,給卡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決心留在這裡,找出病毒的來源。

鏡頭一轉,來到1989年美國維吉尼亞州。

陸軍傳染病醫療研究所,這是全美國生物安全級別最高的病毒研究機構,收到附近靈長類動物檢疫機構寄來的包裹。

他們剛接收的進口食蟹猴,不到一個月,死亡數激增,而且死猴的脾臟變成了又腫又硬的凝血塊。

像冰淇淋保溫箱裡裹著的,是被冰凍的一個血塊,研究所的人都覺得只是普通猴出血熱病毒,對人類沒有危害。

偏偏我們的機警的女主角南希(朱莉安娜·瑪格麗絲 飾),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不對勁,她堅持要把樣本帶回研究所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和裡面地球上其他已知最致命的線狀病毒進行比對和研究。

要知道,讓人聞風喪膽的愛滋病,和2003年嚇壞過無數人的SARS,也不過是第三等級。

接下來,導演相當寫實為我們還原了生物科學工作者在病毒實驗室時,所需要做的防護準備,這一段場景,足以讓人屏息凝神,勝過任何恐怖片帶來的恐懼。

先是換上消毒內衣,並接受紫外線殺菌;

接著用膠帶纏緊,不留一絲縫隙;

最後還要套上厚重並完全封閉的二道防護服,更需要克服幽閉恐懼症,不準留下一個人獨自在實驗室進行操作。

沒想到,原本就如此緊張的氛圍下,南希身上的防護服居然被劃破了一個洞!

原來進入實驗室之前,南希手上就已經有一道傷口。

萬幸,被隔離觀察後的南希,確認手上的傷口並沒有碰到病毒,獲得安全,但她卻為此被革職。

即便她向上級報告,這份絲狀病毒不是馬爾堡病毒,很可能是伊波拉,卻沒得到旁人的重視。

南希聯繫了猴舍的工作人員,拿到了另外的死猴樣本,經過比對,終於確認,伊波拉病毒再次出現。

更加令人害怕的是,病毒距離人口密集的首都,只有區區24公裡。

假如伊波拉病毒爆發,恐怕這個城市,會一夜淪為人間煉獄。

為此,南希找到自己的導師卡特,打算聯手展開調查,阻止這場浩劫的到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接下來就該是猴舍跟檢疫中心還有軍方聯合,大家齊心協力,將這次隱患排除?

錯,接下來我們看到的,都是各方出於各自利益的博弈和扯皮推諉

猴舍直屬的黑澤爾頓公司的代表,拒絕將公司的猴子交給陸軍獸醫部門處置,並阻止軍方對猴舍進行清洗。

疾控中心,則和南希所在的陸軍爭奪這次事件的管轄權,而且他們還認為軍方的行動,會對公眾形成不必要的恐慌,引發各種騷亂,對伊波拉病毒可能造成的災禍視而不見。

而軍方也有著自己的盤算,在南希找來卡特之後,作為見過伊波拉病毒爆發的人,他提到伊波拉病毒的傳播方式,遭到軍方的不滿,他們擔心此事曝光之後,會引發大規模的民眾恐慌。

此外,就連南希的同事,實驗員皮特,也是豬隊友一枚。

在南希堅持檢疫中心送來的樣本含有絲狀病毒時,他卻一臉傲慢,認定只是普通的猴出血熱病毒,人類並不會感染,甚至還讓另一名同事用鼻子去聞。

在確認樣本含有的就是伊波拉病毒後,他們又封鎖消息,不打算告訴他人,並且跟自己的親人進行密切接觸,自私自利。

最後,軍方終於決定將檢疫中心封鎖,他們召集了年輕士兵,為他們做好發防護措施,下令把所有猴子處死,並對廠區進行徹底消毒。

然而,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

檢疫中心的工作人員,因為接觸了病猴的糞便和體液,不幸感染上了病毒。

猴舍的工人也沒有被隔離,出入在各種人口密集的地方。

這次伊波拉病毒會放過人類嗎?

這裡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去劇中解惑,抑或搜索「雷斯頓伊波拉」,可能會給大家一種萬幸卻又無盡後怕的感覺。

在這次抗擊伊波拉病毒中,我們看到了那些奮戰在一線的生物科學家和醫護人員,乃至軍人的不易。

在實驗室需要克服幽閉恐懼症,儘管全身防護,但帶給人內心的恐懼是會無限放大的。

「她的雙手與死亡只隔著一層薄膜,而這種死亡遠比戰場上的死亡更加可怕」。

南希和她的丈夫,更是打破了兩人不得同時奮戰在一線的原則,哪怕家中還有期盼和父母團聚的小孩,她倆毅然投身於反抗伊波拉病毒的戰鬥中。

那些去獵殺猴子的年輕志願者,充滿年輕活力,還擁有無數的希望和美好未來,但聽了南希的解說後,沒有退縮,而是選擇擔負起這份責任。

可以說,我們在和平年代的安穩,和這些偉大的醫護人員的付出分不開關係。

伊波拉病毒帶給我們的警醒,足以讓人長久銘記。

就像劇中南希所說,「伊波拉病毒在進化,或許哪一天雷斯頓病毒突發,增加了對人的傳染性呢?

「當它們捲土重來的時候,會比之前更加強大。

就像原著中的描寫:

「時值秋日,蜘蛛把卵鞘留在了蛛網上,為自己的複製循環做準備。生命有在猴舍裡安營紮寨。伊波拉曾在這些房間裡興起,閃現身影,進食,然後回歸森林。

它還會回來的。

在1976年首次爆發後,伊波拉病毒已經在世界範圍內爆發了28次,奪取了無數人的性命,讓人聽到這個名字,就禁不住打個寒戰。

但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的,恰恰是人類自己。

我們不妨來看看書中原作者的描述:

「從一定意義上說,地球正在啟動對人類的免疫反應。它開始對人類這種寄生生物做出反應。 人類的泛濫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壞死點遍布全球。歐洲、日本和美國猶如癌症的爛肉,擠滿了不停複製的靈長類動物。大自然在試圖除掉人類這種寄生生物的感染。說不定愛滋病只是大自然清除過程的第一步。」

在病毒帶來的無盡恐懼前,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自我反思和加強應對。

並向那些用生命捍衛我們安危的人,致以最深的敬意。

相關焦點

  • 5部全球生化病毒電影推薦,其實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驚變28天》本以為會是驚悚恐怖片,原來是個文藝片,這種末世的蒼涼感比動不動就山崩地裂的燒錢特效給人震撼更深,其實病毒感染的是人心!全球生化病毒電影推薦,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我是傳奇》本片在視覺效果上很棒,一人一狗一覽空城的末日景觀,讓人心裡孤寂的發慌。全球生化病毒電影推薦,其實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
  • 這4部感染類的電影,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引人深思!
    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恐怖題材的電影,這個題材最多應該就是病毒感染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4部感染類的電影,內容因為深思,病毒不可怕,可怕的事人心。   然後是「流感」也是一部韓國電影,主要說了一群偷渡者帶來了一種沒發治癒的流感病毒,得病的人很快就會死去並被政府無情的隔離,主人公的孩子也得這種病毒但是因為私心把她帶進了沒有感染者的陣營中
  • 比災難更可怕的,是人心!12部震撼人心的高分災難片
    災難片十分震撼人心,但比災難更可怕的,是人心。  美女醫生金仁海是一位單身媽媽,她不久前遭遇車禍,幸被消防隊救援人員姜智久救出,卻因丟失重要論文資料而備受上司苛責。
  • 8部必看的病毒感染電影,病毒比魔妖還可怕!
    《釜山行》一趟開往釜山的列車,一個溜上列車攜帶病毒的乘客,咬了一個乘務員接著感染了一車廂的人,而後越來越多的喪失出現了,人們拼命的逃竄,向更後面的車廂。這部電影被冠以很高的評價,它從來不害怕不避諱去談及人性的黑暗面: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性,比人性更可怕的是人心。總的來說,此片整體以虐為主,淚點極多。相比於英勇的暴虐喪屍,一場場的生離死別或許更為震撼。被咬的男主為了女兒選擇跳車的那一刻,淚溼眼眶。
  • 真實的伊波拉病毒,比《血疫》中更可怕
    這種程度的血腥和恐怖只是預警,《血疫》的重頭戲,是人類第一次直面伊波拉病毒時的人間慘劇。在1976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河旁,薩伊伊波拉病毒的第一次爆發。醫院和村莊輕而易舉地被伊波拉用幾天時間蕩平,只留下一具具在死前幾乎被病毒吞噬至融化、噴射出斑斑血跡的屍體。小小的病毒會有這麼可怕?
  • 喪屍動畫《首爾站》: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心,看完讓人沉默了!
    第一部通往釜山的列車上病毒肆虐,列車陷入災難以及倖存者展開大逃亡的故事。側重於對人性的反思。第二部描繪的則是生存於廢墟之間的人們與喪屍展開了最後的鬥爭,更側重於末世的想像和場面的升級。但是看過這兩部真人電影之後,飯泛還是覺得沒有這部《首爾站》動畫電影精彩。影片獲得第34屆布魯塞爾幻想電影節銀烏鴉獎和第20屆幻想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
  • 病毒感染是不是比細菌感染更可怕?
    當今世界對人類致病的微生物最被大眾熟知的有細菌和病毒,因此人們也總是喜歡拿兩者作比較。有人就會說了:「2003年的非典、至今仍未攻克的愛滋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不是所有病毒感染都如此可怕,甚至比細菌感染等其他感染更可怕?」其實未必。
  • 若蘭||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更有些人發了消極、憤懣的朋友圈。比如說:封城,能封住病毒嗎?問題是孰輕孰重他首先不理解,認知能力停留在個人情懷,沒有大局觀念。前方白衣天使、警察、記者、專家、管理人員在一線奮戰。而有的人就連最簡單的安生在家呆著都做不到。做不到還發些不可救藥的言論。請問?你有辦法有能耐為什麼沒能進入這次疫情專家智囊團隊。世界歷史上的重大疫情幾乎都是切斷人員流動發揮了最大作用的。
  • 病毒和細菌有何區別?醫生: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病毒和細菌都是能讓人生病的一種微生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都習慣將病毒和細菌放在一起說,而這兩者確實都是可以讓人們生病的東西,但醫生也跟我們說,病毒要比細菌可怕得多,大家也需要搞清楚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區別!醫生:病毒和細菌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說病毒比細菌更可怕,3個理由讓你明白。
  • 東航利用高價票替換低價票: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
    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在你登機的最後一刻,卻莫名其妙發現手中買好的機票被作廢。那些機票價格高的人,雖然後買,卻能順利登記。"比起病毒,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自私。人性的自私,可能殺死善良國內疫情爆發之初,大衣哥朱之文為武漢捐款20萬元現。第二天,他又單獨給家鄉捐款20萬,用於防疫工作。
  • 【英國專家: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讓它比伊波拉病毒更可怕】流行病...
    2020-03-09 19:07:48來源:FX168 【英國專家: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讓它比伊波拉病毒更可怕】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O Richard Hatchett在電視節目中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力在中國、義大利、伊朗等國家已經得到展示,這可能對全球50%-70%的人口造成威脅。
  • 有些時候,人心比魔鬼更可怕!
    在看完之後我們感覺這個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讓我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時候人心比魔鬼更加可怕,那麼先知推演故事究竟講了什麼呢?下面就跟隨趣遊君一起看下去吧!而我們感覺沒有能力的伊萊進入莊園肯定是死路一條,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有的時候人心比魔鬼還可怕。明明伊萊為了她已經失去了特殊的預言能力,還要不顧一切的幫助她去奪去豐厚的獎金,而這個窮小子在富家女面前很可能就是一個棋子而已
  • 《驚變28天》:帶來災難的不止是病毒,還有人心
    不聽勸的眾人放出了一隻暴怒的猩猩,傳染源被放了出來,猩猩咬了女人一口,血液成了最速度的傳染源,整個研究室基本全被感染,接著,城市淪陷,病毒的迅速傳播,為人們帶來的不止是恐慌,還有生命的流逝。28天的時間,整個城市陷入一片荒涼。如果有一天你在醫院醒來,突然發現所有的一切,都與自己之前所看見的不一樣,整個世界,安靜的可怕。
  • 病毒有多可怕?看看這幾部「傳染病」主題的災難電影就知道!
    自2020年1月始,新冠病毒猶如狂潮一般席捲而來,使我們國家籠罩在陰霾之下。迄今為止,病毒肆虐的地方已經不只是中國,這也不僅僅是中國人的事,而是全人類和病毒的戰爭!但是不少人,似乎並沒有認知到病毒的可怕。那麼看看下面幾部電影,你是否還會覺得國家是過度恐慌?
  • 天災令人不寒而慄,但更可怕的是人心
    地震導致房屋倒塌,這不是最可怕,還有大裂縫在吞噬人的生命。有些僥倖躲過一劫的人卻掉進了大裂縫裡,被地下水活活淹死。有些未被淹死的人拼命掙扎想要爬上來,結果卻被合上的地縫活活擠死。一波又一波的大災難來臨,讓人無處遁行。
  •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來論丨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某些政客的反智主義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彭達理 2020-09-26 15:04 來源:澎湃新聞
  •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這種病——我有愛滋病,就不是人了嗎?
    接著,他想到了很多,不僅僅是外界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害怕承受家人知道此事後的態度。他想像著家人那種不支持,不理解,排斥的態度,心情複雜。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家人,親戚,朋友還是知道了。  2.無力的吶喊   中國民間抗艾第一人高耀潔曾說:「面對愛滋病最可怕的是無知。」  上世紀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鄉村中,很多村民在賣血脫貧的鼓惑下,因賣血感染了愛滋病。這對當地政府來說是件醜事,因此封閉了村莊,不允許外人調查採訪。
  • 人心比魔鬼更可怕
    而整個故事中其實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能或者魔鬼的力量,完全只是人心在作祟,這也證明了人心確實要比魔鬼更加的可怕,畢竟魔鬼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而人心是看不見摸不透的。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一段時間以來,所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陰謀論在海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伴以諸多毫無科學依據的想像與猜測。而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各大主流媒體援引多家權威機構的研究結果,發布一系列多語種闢謠報導,堅持以科學粉碎謠言。
  • 噩耗,美國兔群暴發高傳染性致命病毒,後面還有更可怕的發現
    在疫情緊急的當下,美國再度傳來噩耗,美本土兔群暴發高傳染性致命病毒。據報導稱,一種致命的出血性病毒(RHDV2)正在美國西南部肆虐。這種病毒是今年3月在新墨西哥州被首次發現,此後,在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內華達州以及加利福尼亞州廣泛傳播,已導致大量家兔和野兔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