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前的NASA太空飛行器將墜落地球 不會構成威脅

2020-09-03 人民日報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已不工作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將於周末回落到地球上。

8月25日,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資助的亞利桑那大學卡特琳娜天空調查所,拍攝到的OGO-1圖像。圖片來源:NASA網站截圖。

報導稱,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GO-1)。它來自系列發射的六次任務中的第一次,這六次任務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進行,以期更好地了解地球。

OGO-1號運行了五年,一直在反饋數據直到1969年,在此之後,科學家無法從其獲取更多的數據,太空飛行器被置於待機模式。到1971年對其任務的所有支持都已終止。

所有其它的五個太空飛行器早已脫離軌道,安全地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掉落在地球海洋的不同位置。

NASA指出,「OGO-1號應該落在其三個近地點當中的一個,根據最新的計算,這將發生在北美東部時間8月29日17點10分(北京時間8月30日5點10分),大約在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島和庫克群島中間。」

據介紹,太空飛行器將在大氣層中分解破裂,不會對地球和地球上的任何人構成威脅,這是退役的太空飛行器正常的最後運行操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56年前的NASA太空飛行器將墜落地球 不會構成威脅(圖)
    ,將於周末回落到地球上。  報導稱,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GO-1)。它來自系列發射的六次任務中的第一次,這六次任務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進行,以期更好地了解地球。
  • 56年前的美國太空飛行器將墜落地球 不會構成威脅
    昨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已不工作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將於這個周末回落到地球上。它來自系列發射的六次任務中的第一次,這六次任務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進行,以期更好地了解地球。 OGO-1號運行了五年,一直在反饋數據直到1969年,在此之後,科學家無法從其獲取更多的數據,太空飛行器被置於待機模式。到1971年對其任務的所有支持都已終止。
  • 56年前的美國宇航局衛星OGO-1將墜落地球
    來源:cnbeta據美國宇航局通報,一顆已不工作的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將於下周末回落到地球上。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衛星(OGO-1),它科學測量了地球磁層。它是系列發射的六顆衛星中的第一顆,這六顆衛星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發射一顆,用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地球家園。
  • 天宮一號預計周末墜落地球 殘骸不會構成危險
    3月29日報導外媒稱,據預測,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將在復活節長周末墜落地球。報導稱,自停止使用以來,該空間站的高度一直在穩步下降,現在看來它將脫離軌道,在復活節長周末撞擊地球。報導稱,目前該太空飛行器每一個半小時環繞地球飛行一圈,速度為每小時2.8萬公裡,其軌跡在南北緯43度之間。
  • 美國宇航局一顆56歲的衛星,周末墜落地球
    導讀:在1969年之前的5年裡,OGO-1一直在傳回有價值的科學數據,直到1971年該任務終止,該太空飛行器自那時起就一直在橢圓的軌道上繞地球飛行。美國宇航局(NASA)於1964年發射的一顆觀測地球磁層的地球物理衛星將在本周末墜落,因為地球引力最終超越了它。據了解,OGO-1衛星重487千克。
  • 美國56年前發射的衛星,如今終於回來了,正在地球軌道旋轉!
    在偌大的太陽系中,無時無刻都有小行星在周圍徘徊著,它們肆意的飛來飛去,對地球而言都是潛在的隱患。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探測器、望遠鏡的出現,人類終於能密切關注著太空的變化,以確保地球不會受到外來天體的撞擊。在8月25日,美國的警報系統發現一個不明飛行物,它位於地球的撞擊軌道上,引起天文學家的高度重視。
  • 不明物體進入地球撞擊軌道?56年前的NASA衛星終於要回來了
    觀測站1(OGO-1)發射升空大約56年後,正在從天上掉下來。NASA已確認,在8月29號世界標準時間20:44,OGO-1已於太平洋南部進入大氣層,並在大氣中燃燒,最終墜毀,並未對人類形成威脅。繞地旋轉並非是一勞永逸的,因為即使在近地空間,大氣中的微粒也會與太空飛行器發生碰撞並使其減速,甚至在距離地球幾百公裡處的微小大氣阻力
  • NASA發出隕石墜落警告 並將直播行星擦肩地球過程
    據外媒報導,今日,一顆名為2000 EM26的近地行星將在距離地球表面0.018AU(近162萬英裡)的高空掠過地球。
  • 廢舊太空飛行器如何處理?
    對於無法進行回收的太空飛行器,各國一般有兩種處理措施。如果是高軌道衛星,老衛星在軌道上完成任務後,需要「讓位」於新衛星,因此,在其壽命結束之前,需要將它抬高。楊宇光解釋說:「抬高的過程就是其自身推進系統進行加速,將太空飛行器的軌道抬高到比地球同步軌道高約200公裡的軌道上。」針對低軌道太空飛行器,又分為受控離軌和不受控離軌兩種處理方式。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儘管該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將被再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砸向地面。
  • 一顆小行星昨晚與地球擦肩而過 可能構成威脅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研人員驚出一身冷汗——一顆小行星27日傍晚與地球擦肩而過!與地球的最近軌道距離僅有0.014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地日平均距離)。這顆小行星什麼來頭?躲過一劫的地球,下次還會不會這麼幸運?
  • 10月21日凌晨6時,NASA太空飛行器將登陸小行星Bennu
    美國在航空航天科技領域內的高水平讓人不得不服,他們不僅早在50年前就將人類太空人送往了月球,更是向太陽系外發射了人類文明史以來飛行最遠的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而明天,也就是北京時間10月21日凌晨6點,
  • 強大的離子推進器將執行NASA的DART任務
    未來可能發生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脅目前還處於次要地位,但它仍然存在。儘管目前看來小行星撞擊似乎是短暫的,但它是一種真正的威脅,而且與冠狀病毒不同,它具有終結人類的潛力。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和歐空局(ESA)等機構仍在制定計劃,以保護我們免受這種威脅。
  • 一顆近地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預估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11月8日,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發布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新發現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是一個Apollo型的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於20201.近地天體望遠鏡拍攝的2020 VA1(方框中目標)截止11月7日晚,國際上共有15個觀測站進行了觀測,軌道計算表明,2020 VA1半長徑a為1.87天文單位,偏心率e為0.48,近日距q為0.97天文單位,是一個典型的Apollo型近地小行星,預報將於北京時間
  • 小行星如果撞地球怎麼辦?NASA:我們能解決!怎麼解決?靠譜嗎?
    目前分析來看,它們還不會對地球構成造威脅。但是極有可能會隨著大行星引力的影響,使個別小行星偏離原來運行的軌道,擦邊或者撞向地球。為化解這一嚴重危機,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世界各國都在做著極大的努力。
  • NASA將首次改變小行星軌道,以減少其對地球威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開展一項對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威脅至關重要的實驗。科學家認為,現在在各種方案中,改變潛在危險天外來客的軌跡是最有效的方案之一。他們將小行星Dimorphos作為目標,它寬160米,圍繞更大的小行星Didimos旋轉。
  • 太空飛行器的公墓:尼莫點,埋葬260多艘飛船,天宮二號也墜落在這
    地球浩瀚的海洋中有無數神秘的地方,像是大名鼎鼎的百慕達三角地區。由於自哥倫布以來無數水手摺戟於此,因此又被稱為「航海者墓地」。在地球的另一面也有一個神秘、平靜而貧瘠的地方,那裡也有一個響噹噹的稱呼——太空飛行器公墓。
  • 美媒再炒天宮一號2018年將"撞"地球落點"無法預測" 專家闢謠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儘管該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將被再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砸向地面。
  • NASA: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 但不會對太空人構成危險
    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這次洩漏不會對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的各個模塊將被封鎖,而美國宇航局將測量每個區域的壓力,以確定洩漏的來源。因此,為了幫助縮小範圍,國際空間站正在進入一種鎖定模式,太空人們將隔離到國際空間站的一個部分,而其他各個模塊被密封關閉。NASA表示,這不會對太空人構成危險,但當檢測到漏氣增加時,他們必須檢查一下。要想知道空間站哪個區域在漏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它們分開,然後監測每個區域的大氣壓力。「本周末,所有空間站的艙門都將關閉,因此任務控制人員可以仔細監測每個模塊的氣壓,」NASA解釋說。
  • 一個小行星即將掠過地球,專家:不構成威脅
    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內,可以說存在無數顆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而近些年來,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還是存在的,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指出,又有一顆小行星接近我們地球,名叫「2009 PQ1」。報告稱,該小行星將在8月5日晚最大限度接近我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