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前的美國宇航局衛星OGO-1將墜落地球

2020-09-05 環球網

來源:cnbeta

據美國宇航局通報,一顆已不工作的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衛星將於下周末回落到地球上。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衛星(OGO-1),它科學測量了地球磁層。它是系列發射的六顆衛星中的第一顆,這六顆衛星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發射一顆,用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地球家園。

OGO-1號衛星運行了五年,一直在反饋數據直到1969年,在此之後,科學家無法從其獲取更多的數據,太空飛行器被置於待機模式。到1971年對其任務的所有支持都已終止。

所有其它的五顆衛星早已脫離軌道,安全地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掉落在地球海洋的不同位置。 通報中說:「OGO-1號衛星應該落在其三個近地點當中的一個,根據最新的計算,這將發生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8月29日21點10分(北京時間8月30日5點10分),大約在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和庫克群島中間。」

通報表示,太空飛行器將在大氣層中分解破裂,不會對我們地球和地球上的任何人構成威脅,這是退役的太空飛行器正常的運行歸宿。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一顆56歲的衛星,周末墜落地球
    導讀:在1969年之前的5年裡,OGO-1一直在傳回有價值的科學數據,直到1971年該任務終止,該太空飛行器自那時起就一直在橢圓的軌道上繞地球飛行。美國宇航局(NASA)於1964年發射的一顆觀測地球磁層的地球物理衛星將在本周末墜落,因為地球引力最終超越了它。據了解,OGO-1衛星重487千克。
  • 美國56年前發射的衛星,如今終於回來了,正在地球軌道旋轉!
    研究人員經過最精密的檢查,發現這一不明飛行物不是小行星,而是美國宇航局曾經發射的OGO-1衛星,它升空大約有了56年,如今正有掉下來的趨勢。目前宇航局已經確認,它正在大氣中燃燒著。至於會不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就不得而知了。美國56年前發射的衛星,如今終於回來了,正在地球軌道旋轉!
  • 重達半噸的OGO 1號太空探測器重新進入大氣層
    圖源:NASA/GFSC一艘56歲的NASA太空飛行器即將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它被稱為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rbiting Geophysical Observatory 1,以下簡稱OGO 1),是美國宇航局在20世紀60年代發射的六個天文臺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從軌道上墜落的天文臺。
  • 56年前的美國太空飛行器將墜落地球 不會構成威脅
    昨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已不工作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將於這個周末回落到地球上。 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GO-1)。它來自系列發射的六次任務中的第一次,這六次任務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進行,以期更好地了解地球。 OGO-1號運行了五年,一直在反饋數據直到1969年,在此之後,科學家無法從其獲取更多的數據,太空飛行器被置於待機模式。到1971年對其任務的所有支持都已終止。
  • 不明物體進入地球撞擊軌道?56年前的NASA衛星終於要回來了
    8月25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塔利娜天空調查系統和夏威夷大學的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發現了一顆小的不明太空物體,由於其軌道位於地球撞擊軌道上,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注意。地球物理學觀測站1(OGO-1)發射升空大約56年後,正在從天上掉下來。
  • 56年前的NASA太空飛行器將墜落地球 不會構成威脅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已不工作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將於周末回落到地球上。8月25日,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資助的亞利桑那大學卡特琳娜天空調查所,拍攝到的OGO-1圖像。圖片來源:NASA網站截圖。
  • 重達半噸的OGO 1號太空探測器重新進入大氣層!
    圖源:NASA/GFSC 一艘56歲的NASA太空飛行器即將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它被稱為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rbiting Geophysical Observatory 1,以下簡稱OGO 1),是美國宇航局在20世紀60年代發射的六個天文臺中的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從軌道上墜落的天文臺。
  • 56年前的NASA太空飛行器將墜落地球 不會構成威脅(圖)
    (NASA)表示,一顆已不工作的、老舊的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將於周末回落到地球上。  報導稱,這裡所說的是1964年9月發射的「軌道地球物理臺」1號(OGO-1)。它來自系列發射的六次任務中的第一次,這六次任務從1964年到1969年每年進行,以期更好地了解地球。
  • 美國宇航局將發射衛星跟蹤海平面上升情況
    ▼ 美國航天局計劃在當地時間周六發射一顆衛星,跟蹤氣候變化對世界海洋的影響,並收集數據以改進天氣預報。這顆衛星將繼續美國宇航局長達三十年的工作,記錄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並將為科學家提供比以往從太空中更精確的海岸線視圖。
  • NASA在大氣層「自爆」一顆衛星 圍繞地球轉了56年
    孤獨地繞著地球轉了56年之久的衛星,NASA終於決定讓其「壽終正寢」。據外媒報導,OGO-1衛星於1964年發射升空,隨後5年,又有5顆同樣的衛星升空,用於對地球磁場進行觀測研究。
  • 美國宇航局將探索海王星的衛星
    美國宇航局將探索海王星的衛星NASA探索太陽系許多衛星的任務可能包括最遙遠的衛星之一研究人員提出了一項NASA任務,該任務將探索海王星的怪異衛星Triton。該任務因其「三管齊下」的目標而被暱稱為「三叉戟」,該任務將探測磁場以確定海洋的存在,繪製整個表面的地圖,並使用照相機來測量羽流的活動。到2021年夏季,最多將選擇兩項概念研究,目前計劃於2025年10月啟動。 由於異常行為,Triton可能特別有用。它繞著海王星的方向旋轉。
  • 美國宇航局 "哨兵-6"海平面與氣候觀測衛星發射任務將於11月進行
    美國宇航局準備好了一顆新的衛星,打算在今年11月發射,計劃名為 "哨兵-6"Michael Freilich。這顆衛星可以極其精確地監測海平面上升。而太空飛行器上的另一個儀器將提供大氣數據、幫助改進天氣預報、跟蹤颶風和改進氣候模型。
  • 美國宇航局NASA向公眾共享56項航天和火箭技術專利
    美國宇航局將其56項專利技術發布到公共領域,公眾均可以免費使用這些技術,包括製造碳納米管的超便宜方法和更強大的氣凝膠,火箭的新推進方法和發動機技術,以及有一天能幫助人類在太空中生活和呼吸的裝置。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指出:「通過將這些技術應用於公共領域,我們正在幫助培育一個新的創業時代,使美國再次處於高科技製造業和經濟競爭力的前沿。」通過將這些專利發布到公共領域,我們鼓勵企業家探索將NASA技術商業化的新方法。」
  • 再探土星衛星!美國宇航局計劃派潛艇探索土衛六
    再探土星衛星!美國宇航局計劃派潛艇探索土衛六眾所周知,地球的大部分區域都是液態水。但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則完全不同,大多數星體的表面沒有任何液體。儘管土星二號衛星(簡稱土衛二)厚厚的冰層下也有大量液態水,但卻難以探索。 而土星的衛星之一土衛六,液體則直接分布在表面。土衛六也是太陽系中極少數這樣的天體之一。 據了解, 美國宇航局未來的計劃是派遣一艘潛水艇去探索土衛六表層液體海洋深處的情況。
  • 兩個即將到來的美國宇航局任務將研究威脅地球的太空天氣
    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這是這兩個新的太陽物理學任務的來歷,因為它們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太陽和地球是一個相互連接的系統」。 為此,新衛星將研究諸如太陽風、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背後的物理現象,後者是造成地磁風暴的原因。 這些任務的洞察力將提高我們的預測能力,使我們有可能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天氣。
  • 美國宇航局發現了地球大小的宜居地帶
    美國宇航局發現了地球大小的宜居地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科學家們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一名為TOI 700d的發現,並模擬了這顆行星的潛在環境,以幫助未來的觀測.到目前為止,TOI 700d是在一顆恆星的宜居地帶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地球大小的行星之一。
  • 美科學家預測:小行星可能在美國大選前1天墜落地球
    【美科學家預測:小行星可能在美國大選前1天墜落地球】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9日消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 Grasse Tyson)稱,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一顆冰箱尺寸大小的小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
  • 美國信使號飛船燃料即將耗盡 將墜落水星表面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報導,主要由該校負責的美國「信使」號水星探測器即將迎來探測任務的終結。
  • 天宮一號已然墜落,東方紅一號衛星48年後卻仍在飛行
    圖片:與天宮一號擦肩而過的東方紅一號衛星在軌位置。為什麼近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飛行器已經墜落,而48年前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在預定軌道上運行,還有不少航天愛好者拍攝到了東方紅一號衛星划過天際的照片!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從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21時48分進入預定軌道。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 未來20年美國宇航局太空探測的重大項目
    「新地平線」號繼續勘測柯伊伯帶 發射時間:2006年1月19日 抵達時間:2019年1月1日1月,「新地平線」號飛船抵達「天涯海角」,這是迄今為止人造飛船造訪過的最遠天體。「新地平線」號已經將「天涯海角」的視頻傳回地球,但科學家要等到2020年末才能接收到「新地平線」號飛掠時獲取的觀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