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猴子的人有「犯罪基因」 犯罪學家:強暴殺人犯應判無罪

2021-02-23 君不賤

《CSI》、《關鍵報告》等電影中,對於預防犯罪的手法令人驚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犯罪學成為一種高科技的領域。但你可能不知道,人類史上最早用科學方法研究犯罪的人,認為人的身高、體態和顏值,是導致犯罪的根本原因,並主張殺人者無罪,因為這是基因作祟,非犯人本意!以下關於早期犯罪學的有趣歷史,一起來看看!

1.人類史上最早用科學方法研究犯罪的人。是19世紀的義大利的外科醫生龍布羅梭(Cesare Lombroso),被稱為「犯罪學之父」。

2.龍布羅梭最奇葩又天才的地方在於,他透過解剖犯人的顱骨形狀、腦容量、骨骼結構、手臂長度、耳朵凸出程度來研究罪犯,沒想到有了驚人的發現!

3.他發現外貌越像人猿的人,有越高的犯罪機率,提出了「罪犯應該具有類似類人猿的形態和構造」的理論,並稱這種現象為「返祖性」。只要看起來越像原始人或猿猴,犯罪的衝動就越高,成為「犯罪遺傳論」的創始人。

4.根據這套理論,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犯罪基因」,可說是「生來犯罪人」。如果爸爸殺過人,孩子以後殺人的機率也會增加,要預防犯罪,必須先隔離這些高風險的群族。

5.法瑞(F.Ferry)是龍布羅梭的學生,但根據師徒兩的研究認為,既然生理因素是犯罪的主要原因,那麼犯罪人則不需要為其罪行負責,因為犯罪的原因並不是犯罪人所能控制的。這種佛心又仁慈的觀點,在當時並沒有被接受。

6.龍布羅梭的另一位高徒加洛法羅(R.Carofaro)便主張,犯罪人應依進化法則予以淘汰。淘汰方法有三:死刑、部分淘汰與強迫隔離。

7.龍布羅梭師徒3人的學說由於過於偏狹,在歐洲並沒有被接受,但卻意外地紅到美國。

8.20世紀的美國學者謝頓(W.Shelton)根據龍布羅梭的理論,先拍攝了4000名大學男生的裸照,將他們分成「運動」、「肥胖」、「瘦弱」三種類型,然後在對照感化院裡200名少年的體態,結果讓人震驚了!

9.謝頓發現,「運動型」的青年,犯罪率明顯高出其他兩種體態,他堅信先天體型可以解釋少年犯罪問題。

10.臺灣學者在2000年的研究發現,國內犯罪受刑人的體型,皆以「瘦高型」與「強壯型」居多,約佔了6成左右,合乎謝頓的描述。

11.另一位臺灣學者在1998從體重著手,將臺灣的少年犯分成「過胖型」、「過瘦型」與「標準型」三種。最後發現,上法院的問題少年以「過瘦型」最多,約佔5成,「過胖型」最少,只有1成。與謝頓的理論不盡符合。

12.龍布羅梭的「犯罪生理學」理論,在20世紀由於政治不正確,在科學上也缺乏對照組的檢測,往往經不起嚴格的檢驗,至今已後繼無人。但從先天的因素來預防犯罪,以及從頭顱來分析罪犯的思想,至今仍讓許多科學家著迷。

尋合作,求資源的朋友,請關注以後留言
否則沒有辦法回復。

相關焦點

  • 長得像猴子的人有「犯罪基因」,犯罪學家稱強暴殺人犯應判無罪
    但你可能不知道,人類史上最早用科學方法研究犯罪的人,認為人的身高、體態和顏值,是導致犯罪的根本原因,並主張殺人者無罪,因為這是基因作祟,非犯人本意!以下關於早期犯罪學的有趣歷史,一起來看看!1.人類史上最早用科學方法研究犯罪的人。是19世紀的義大利的外科醫生龍布羅梭(Cesare Lombroso),被稱為「犯罪學之父」。
  • 無罪案例探討: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為何這些人被判無罪?
    因此,對於這類人員是否構成犯罪,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文/曾傑,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所高級合伙人暨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盧捷培,廣強律所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問題1:被告人認罪認罰,是否一定會被判有罪?
  • 「素媛案」兇犯越長越兇,殺人犯真的會「掛相」嗎?
    1870年12月,龍勃羅梭在義大利帕維亞監獄解剖了著名土匪頭目維萊拉屍體的頭骨,發現其頭顱枕骨部位有一個明顯的凹陷,其形態如同低等動物。龍勃羅梭認為擁有這種特徵的犯人,會像原始野蠻人一樣充滿獸性,屬於一種「返祖現象」。由此龍勃羅梭開啟了對犯罪者與犯罪真相的研究。
  • 「九鼎八簋」被砸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被判無罪
    「九鼎八簋」被砸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被判無罪
  • 科學家發現殺人犯固有的解刨學特徵 殺人行為或能預測
    無論什麼國家,無論什麼地區,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會成為暴力犯罪的實施者。暴力犯罪是各個國家主要的犯罪類型之一,是指那些通過暴力手段來實現犯罪目的的犯罪行為,比如殺人、搶劫、傷害和強姦等等以暴力行為為特徵的犯罪。
  • 韓國N 號房間:26 萬人圍觀的「真實地獄」
    就是這樣一位看似「善良」之人,背地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變態魔鬼。05 每一個進入過房間的人,都是殺人犯這次事件中,多數是未成年人。罪犯深諳受害者的心理——寧願忍氣吞聲,一次次地被威脅,也不願意報警。為什麼?
  • 心靈獵人第二季,「心理側寫」不只側寫犯罪心理
    司法腹背受敵《心靈獵人》是一部聚焦犯罪心理的美劇。第二季正在播出,《心靈獵人》這系列聚焦的全是美國歷史上的大案,這些犯罪者聲名狼藉,但同時他們造成的社會影響力較強勁,他們擁有崇拜者,甚至有犯罪者將自己稱為「神」。比如,著名的邪教頭目,在監獄裡繼續操控監獄外的人們犯罪。
  • 「NLP育兒系列」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簡單的說,一個人的BVR加上他的態度,就是這個人的性格。01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說明信念系統的形成。一隻猴子被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面有一串香蕉。02信念、價值觀、規條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比如猴子們的信念系統:香蕉是相當危險的東西,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我們要遠離香蕉。「香蕉是相當危險的東西」這個就是信念,「保證自己的安全」這個是價值觀,「遠離香蕉」這個是規條。
  • 夜瞓有理!夜瞓無罪!基因早已決定,你系早瞓定夜瞓!
    點擊上方 ↑↑ 即可關注「金句王」聽日又要返工喇,如果你呢個時候都仲見到呢一篇文,咁似乎你應該系一隻夜貓
  • 犯罪人格就是天生犯罪人?
    @神蔥:有個物種叫天生犯罪人,這些人的特質與生俱來,缺陷是深藏在基因裡的,疏導沒用@心平氣和678_175:所以說,中國在心理健康疏導這一塊,是一大空缺,就算目前有心理諮詢,也是以盈利為目的,價格昂貴,望而興嘆!!
  • 科學家掃描殺人犯大腦 意圖揭示其共性
    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醫生發現他的基因可能使他更有可能殺人。大腦缺陷意味著他缺乏恐懼和同情心。心理學家說,再加上伴隨著痛苦的童年,梅西極有可能犯下最令人髮指的罪行。掃描顯示他大腦中控制恐懼等情緒的杏仁核較小。
  • 美劇《犯罪心理》隱藏在片頭的秘密:真實存在的連環殺人犯圖鑑一
    相信很多人平時喜歡看FBI類型的影視,裡面帥氣的警察和各種緊張刺激的犯罪現場,都時刻刺激著觀眾的腎上腺素,一刻不能放鬆。美劇《犯罪心理》講的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下屬的行為分析部(BAU)中的一支心理側寫隊伍的探案經歷。這個部門地處匡提科。
  • 正義拉直左德剛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的問號 撥開安徽阜陽少年沉屍...
    短短的43天啟動再審,並將此前從死刑改判無罪的案件,從無罪改判為死緩,對於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來說,不僅僅需要勇氣,更是一種責任擔當,是對正義和法官稱謂的敬畏。「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是我國一項基本司法政策,對原判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啟動再審。審判監督程序不僅要做到『不枉』,也應做到『不縱』,既可依法減輕對被告人的刑罰,必要時也可依法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
  • 犯罪心理學:犯罪是尋找替代性滿足的象徵,其本質是一種返祖表現
    造成返祖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人的基因控制系統出現了缺陷和問題。 當一個人從胚胎到長大後的發育,都是由基因在控制,包括每個器官、每種組織什麼時候開始成長發育,什麼時候停止生長發育等等。 人體基因控制生長的這個過程極為複雜精確,正是因為這種精確,才使整個人體保持著正常形態。
  • 夢遊殺人被判無罪釋放?夢遊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最著名的與睡眠有關的犯罪案件之一。 1987年5月23日凌晨,加拿大多倫多,一名叫做肯尼斯·帕克斯的小夥子從沙發上起身,穿上鞋子外套,走出家門,驅車23公裡,來到嶽父嶽母家中,用刀刺死了嶽母,和嶽父發生了劇烈的打鬥。 之後,他開車到當地警察局,告訴警察自己殺了人。
  • 聽犯罪學家講述命案現場調查:小小血跡透露大量信息
    犯罪學家唐納德·詹森被叫到犯罪現場時,死者已經遇難數小時了。辦案的警員需要找一名專家來收集證據,此時詹森便有了用武之地。詹森是洛杉磯郡治安部的一名高級犯罪學家。他到達現場後,對公寓進行了調查。廚房地板上有一些瓷器的碎屑,是一個麵粉罐打破後留下的。詹森注意到,地板上的麵粉中留下了兩組腳印,說明攻擊者可能有兩位。牆邊的一個五鬥櫥被打開了,裡面的衣服散落一地。
  • 福建廈門:因妻子與他人有不正當關係,男子敲詐8萬元,判無罪?
    福建省廈門市,男子因妻子與他人有不正當關係,脅迫他人賠償8萬元。2021年1月,法院以犯敲詐勒索罪,免予刑事處罰。宣判後男子不服上訴,二審法院判無罪。何大朗(化名),男,漢族,1975年出生,初中文化,務工,福建省龍海市人。
  • 去動物園玩,結果被裡面一隻猴子給嚇住了:五官長得太像人!
    關於人類的起源,之前很多專家一直認為人是由某種猴子進化而來,但是近年來又有學者否認了這一點,人絕對不可能是猴進化而來,最多是和它們擁有一樣的靈長類祖先!一時間,關於人類的起源大家也爭執不休,但也沒有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