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桐梓:脫貧攻堅號角吹響群眾新生活

2020-11-22 人民網貴州站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貴州省桐梓縣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精準扶貧重大戰略部署,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對照貴州省「1+10」扶貧政策體系,聚焦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四場硬仗」,制定出臺「1+17」脫貧攻堅方案,累計投入各類資金325.22億元,組建121個駐村工作組常駐貧困村,真正做到「群眾不脫貧、幫扶不斷檔、幹部不脫鉤」。2018年9月21日,經國家第三方評估驗收,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桐梓縣退出貧困縣行列。

喜慶過年。

摘帽後,全縣堅持「四個不摘」,不斷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嚴格落實防貧預警機制,不斷提升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2019年底,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出列。今年8月,全縣順利通過了國家脫貧成效普查,全縣脫貧成色好、質量高,實現有效脫貧、穩定脫貧、精彩脫貧,桐梓縣歷史性地徹底消除了絕對貧困,貧困山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節能環保的太陽能路燈,平坦潔淨的柏油街道,獨具特色的農家小院,岸青水綠的環太平湖觀光帶……初冬時節,漫步於官倉鎮的街頭巷尾,處處感受到該鎮正在發生著喜人變化。「現在的政策好了,政府幫我們維修好了房子,現在農民安逸了……」官倉鎮楠木村村民蔣道碧自豪地說,如今在集鎮上住著很安逸,學校、醫院就在家門口,咱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官倉幸福生活 。

近年來,桐梓縣嚴格按照「六個精準」要求,因戶施策精準滴灌,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6年以來,全縣實施農村危房改造9388戶,各級補助資金1.83億元﹔縣級自籌資金14.2億元,實施安全住房保障和人居環境整治85643戶,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完成11個安置點4973戶、20366人搬遷任務,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220人。

「我要在這個班裡面發奮圖強,實現自己的目標,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桐梓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二學生趙代鑫說,如果不是有宏志班,他就不可能繼續接受高中教育,可能已經外出打工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在脫貧攻堅戰中,桐梓縣誓要讓教育扶貧「斷窮根」,分別在桐梓一中、桐梓二中專設「宏志班」,24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免費入學﹔2833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學生,全部就近就讀公立學校,所有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實現「營養餐」全覆蓋。教育資助「不漏一人」,幫扶貧困學生35.44萬人次,兌現資金逾2.48億元,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2469人次,貸款金額2.13億元,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輟學失學。

宏志班。

健康扶貧「治窮病」,桐梓縣先後投入資金1613.88萬元,鄉鎮遠程醫療實現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應保盡保,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享受先診療後付費政策。投入 3.94億元資金新建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區,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投入5419.36萬元新建5個鄉鎮衛生院和改擴建83個行政村(居)衛生室。全面落實大病集中救治,累計大病集中救治2627人。

堅持社會保障「兜窮底」。特殊困難群體全部納入兜底保障,截至目前,全縣農村低保共計10759戶27092人,城市低保共計3090戶8700人、特困供養人員2370人、孤兒162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96人、重度殘疾人5937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累計達到9711人,均全面兌現政策性補助。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改善

官倉鎮楠木村楠木壩組共有26戶,在安居及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實施之前是官倉鎮最貧窮的村組,此前一直保持著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狀態,全組沒有一條水泥路。近幾年來,通過安居及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的實施,楠木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飛躍式發展,一條條水泥道路鋪到了群眾家門口,一堵堵殘牆破壁得到維修,一間間破爛不堪的老木房煥然一新,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群眾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通村公路建設。

官倉鎮楠木村楠木壩組基礎設施的變化是桐梓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改善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桐梓縣扎實推進農村道路「組組通」工程建設,加強工程管護力度,持續改善電力通訊設施,農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村路網全覆蓋。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46.87億元,新增公路3434公裡,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6231公裡。全縣行政村通硬化路實現100%,建制村通客車率100%,實現「鄉鄉等級路、村村通公路、組組硬化路」的目標。安全飲水全覆蓋。全縣累計投資4.6億元,實施各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417個,解決了57.7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實現全覆蓋。電力通訊全覆蓋。2016年以來,累計投資4.17億元,改擴建變電站8座,新建/改造農網線路1669公裡,實現組組通動力電,徹底解決無電戶。累計投資 6.13億元,實施通訊基礎設施建設,3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4G網絡全覆蓋,廣電光纖達3879公裡,農網用戶達84862戶,農網寬帶達32430戶。

幹部群眾精神面貌極大提振

巍巍大婁山,漫漫長徵路。1935年初,紅軍在長徵途中攻克婁山關,取得婁山關大捷。進入新時代,特別是2014年以來,桐梓人民在長徵精神的引領下,始終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向貧困宣戰,開啟了脫貧攻堅新長徵。

婁山關。

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親身經歷這場戰爭的每一名幹部群眾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巨大的變化。「看到我掛幫的龍臺村一天天變好起來,我心裡也是非常高興的。」瞿崇印是縣營商環境建設局的幹部,2016年到馬鬃苗族鄉龍臺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4年,參與和見証了龍臺村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桐梓上下唱響了「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的時代主旋律,40多名縣級領導駐鎮指導,605名駐村幹部和2850名鎮村幹部共同堅守一線,4819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形成了上下聯動、立體高效的指揮和戰鬥體系,經過5年多日夜奮戰,帶來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全面改善,群眾都從內心由衷地感恩共產黨。

桐梓幹部樹立起「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桐梓新形象。脫貧攻堅之初,面對繁重的任務和巨大的壓力,全縣黨員幹部群眾以舍我其誰的勇氣,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困難面前挺身而出,挑戰面前大膽創新,創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全面小康「杉坪樣本」、結構調整「官倉經驗」、整鄉脫貧「黃蓮新路」,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大體系」在全省推廣,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在桐梓召開﹔2018年,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以「世界減貧的中國智慧」為題,對桐梓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進行報道。率先研發易地扶貧搬遷大數據管理平臺,得到國務院扶貧辦的充分認可。

杉坪旅遊。

桐梓幹部凝聚起「滾石上山、攻城拔寨」的攻堅力量。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5年來,全縣黨員幹部群眾團結奮鬥、久久為功,方竹、灰樹花食用菌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生豬養殖規模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以來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8196元增長到2019年的13157元,增幅達60.7%﹔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2698元增長到2019年的8978元,增幅達230%。2020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3元,同比增長8.2%,全縣農林牧漁業增速穩居全市第一,農業有了幹頭、農村有了看頭、農民有了奔頭。縣委建立健全保障激勵機制,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者流芳,2016年以來提拔重用基層和脫貧攻堅一線幹部584名,其中,2020年提拔重用基層和脫貧攻堅一線幹部72名,全縣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熱情高漲,幹群關系日益密切。

桐梓縣城城建。

現代化養殖。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75萬婁山兒女奔向美好生活、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路上,幸福之光灑滿桐梓大地。(文/蔣隆榮 圖由桐梓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相關焦點

  • 藍圖繪就,號角吹響!楊亞林:昭通幹部群眾,一起決勝脫貧攻堅!
    市委書記楊亞林主持會議並強調:狠抓落實,一抓到底,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大決戰決定性勝利。楊亞林指出:全市「兩會」立足昭通實際,緊緊圍繞市委四屆四次全會作出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明確了任務、細化了措施、凝聚了力量。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1月7日,農民日報刊髮長篇深度報導《只把終點當起點——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文章全文3000多字,報導了伴隨著脫貧攻堅目標的實現,貴州的發展戰略定位也發生轉變。在中共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上,「鄉村振興」取代了過去的「大扶貧」,位列貴州三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之首。一詞之變體現了貴州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重心的轉移。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亮相央視 在平塘引起熱烈反響
    12月28日至29日,貴州省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後,平塘縣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收看,反響熱烈。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 貴州科學院與水城縣通力構建山地...
    導語日前,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召開,吹響了衝刺90天、奮戰3個月的衝鋒號。貴州科學院迅速響應省委號召,整合全院力量,同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積極組建科技攻堅團隊,著眼水城特色農業產業開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組織科技隊伍重點推進、建立督促機制,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12月28日、29日21:20於央視科教...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我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公安要聞】2020山西公安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奮進吧,警察藍!
    【公安要聞】2020山西公安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奮進吧,警察藍!2019年全省公安機關群眾安全感達到95.24,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均創歷史新高。劉新雲深入分析了今年全省公安工作面臨的形勢。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
  • 貴州磷化集團幫扶關嶺結碩果
    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貴州磷化集團與關嶺自治縣拉開了結對幫扶的序幕。貴州磷化集團上下一心,五年裡,不斷將項目、資金、技術以及精銳力量帶到關嶺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以攻城拔寨之勢,帶領群眾離貧脫困,彰顯了幫扶路上攜手共進的深厚情懷。眼下正值冬種時節,關嶺自治縣新鋪鎮海百合村貴州磷化集團肥料銷售火熱。
  •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貴州多舉措推進石漠化治理助力脫貧攻堅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玥 李遠莉)發展和生態是貴州兩條堅定不動搖的底線。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貴州推動林業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促進農民增收和精準脫貧中,石漠化防治發揮了哪些作用?
  • 彭清華在涼山州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強調要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入戶看望周松青、王明華時,兩家人滿臉喜悅地告訴彭清華,他們做夢也沒想到能從低矮破舊的土坯房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過上祖祖輩輩未曾有過的幸福生活,全靠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  彭清華勉勵大家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依靠勤勞雙手創造美好新生活。
  • 高三作文關鍵詞⑧ | 脫貧攻堅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 我們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
  • 甘肅隴南:攻堅「最後堡壘」 確保如期脫貧
    近日,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在隴南召開,吹響了向脫貧攻堅「最後堡壘」發起總攻的號角。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隴南凝心聚力實施精準脫貧,全市有6個縣區脫貧摘帽,156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下降至3.69萬,貧困發生率由53%下降至1.56%,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提高到7734元,年均增速居秦巴山特困片區18個市州第一。
  • ...擂起攻堅的「奮進鼓」,吹響攻堅的「衝鋒號」!一場「鞭笞、警示...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擂起攻堅的「奮進鼓」,吹響攻堅的「衝鋒號」!郝富國指出,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全面衝鋒衝刺、全面決戰決勝的收官階段,聚焦「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主題,開展脫貧攻堅「百日督戰」擂臺賽,今天的會議主要圍繞問題整改,既是一個「敲響警鐘」的會,也是一個「鞭策激勵」的會,並通過這次會議向全縣發出攻堅的「動員令」,擂起攻堅的「奮進鼓」,吹響攻堅的「衝鋒號」。
  • ...脫貧攻堅讓我遇見最好的自己︱長順縣生聯村脫貧攻堅隊隊員陳子淵
    我叫陳子淵,今年32歲,2018年7月被派到生聯村,成為一名脫貧攻堅隊員,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能參與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戰鬥」,我倍感光榮。  離開家後,我吃住在村裡,村民組就是我的家,長輩都是我的父母,小孩們都是我的孩子,年輕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 沈從文筆下美得讓人心痛的天堂,找到了脫貧攻堅的「金鑰匙」
    2019年擬退出33個貧困村,脫貧17673人。脫貧摘帽的號角早已吹響,扶貧的觸角遍及沅陵各個角落。產業發展「路子廣」 脫貧攻堅「動力足」6月的清晨,天剛蒙蒙亮,位於沅陵縣官莊鎮的辰龍關碣灘茶莊園裡早已駐足了數十名採茶女,她們戴著鬥笠,背著茶簍,正仔細採摘著茶鮮葉。群山環繞間,茶田如階梯般錯落而下,入眼皆是蒼翠綠意,清秀景象。
  • 只爭朝夕相約2020丨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在貴州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
    ……  2020年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引發我省廣大幹部群眾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新時代為幹事創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只爭朝夕相約2020,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力書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西藏著眼高質量發展 確保群眾長期穩定脫貧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西藏著眼高質量發展 確保群眾長期穩定脫貧 2020-06-01 07:00:00來源:央廣網
  • 聚焦脫貧攻堅最前沿!20多家央媒走進貴州 隨採隨發推出高密度鮮活...
    9月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20餘家中央媒體以及貴州媒體的84名記者奔赴我省未摘帽貧困縣,開展為期7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
  • 向榜樣看齊,躬身踐行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吹響以來,在平凡而艱辛的扶貧領域,湧現出很多暖心又鼓舞人心勵志的故事。脫貧攻堅》第五集《永不停歇的扶貧路》講述了安徽行政學院副教授、副處長徐冬梅教授為了自己的夢想與信仰,捨棄舒適生活,紮根農村一線,即使身患癌症後仍然心系扶貧的感人故事。她認為,「不能只讓城市變得更美好,也要讓農村變得更美好。」為實現這個夢想,結束4次化療的徐冬梅不顧家人反對,帶著抗癌藥品又回到了王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