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空將研發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飛機燃料

2020-12-05 民航新聞

  日本航空巨頭全日空公司決定,將以工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為原料,致力於研發飛機所用燃料。

  這項新燃料的研發工作由全日空、東芝、東洋工程、出光興產等公司聯手進行。屆時,將運用東芝和東洋工程兩家公司擁有的特殊技術,對工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化學處理後,生產飛機所用燃料。

  研發方計劃,爭取在2020年代後期將研發成果投入使用,今後,將就能否確保飛機燃料的品質、盈利能力、能否安全生產和供給等諸多環節進行驗證。

  全日空公司表示,在11月投入運營的客機中,有的客機已經開始使用以食品廢棄物為原料製成的燃料,這種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少。而這次計劃研發的燃料以二氧化碳本身為原料,因此,可以期待更高的減排效果。

  航空業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多的行業,歐洲等一直呼籲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自2021年起,針對國際航線的全球性減排管制措施將付諸實施,因此,各家航空公司均在加緊採取應對措施。

0薦聞榜

(nhk中文網,

相關焦點

  • 日媒攬要12月3日:全日空將研發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飛機燃料
    讀賣新聞:日本經產省提出目標約15年後停止國內汽油新車的銷售日本經濟產業省近日宣布,正在計劃提出一項目標,即本世紀30年代前半期停止在國內銷售汽油燃料新車,全部改為混合動力車或電動汽車等。2。朝日新聞:日本政府計畫將Go To項目延長至明年6月相關人士3日透露稱,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旅遊支援項目「Go To Travel」延長至明年6月前後。政府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旅遊業和地區經濟打擊巨大,有必要繼續給予支援。
  • 全日空為削減碳排放量 在定期航班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
    人民網東京11月30日電 據《每日新聞》網站報道,全日空是日本國內首個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航空公司。此前,全日空就曾在從羽田和成田機場起飛的國際航線定期航班客機上使用過這種燃料。
  • 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
    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 2020-12-27 08:02:33 來源 : 科學在線 英國化學家生產了一種廉價的催化劑,用於從二氧化碳生產液態烴
  • 生物燃料電池研發獲突破 巨頭搶入布局
    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特殊的燃料電池,其使用酶或產電微生物作為生物催化劑,通過電化學途徑將生物質燃料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生物燃料電池因具備反應條件溫和、原料來源廉價、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
  • 全日空推廣應用可持續航空材料 成本降低 環境汙染減少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20年10月26日報導】全日空航空公司(ANA)與芬蘭Neste公司籤署一項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採購協議,為日本航空公司供應相關環保燃料。這是芬蘭Neste公司首次向亞洲航空公司供給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據稱,日本首批使用該燃料的航班將於2020年10月首飛。日本新首相YoshIHIde Suga近日公開承諾,2050年日本航空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
  • 溫室效應將被解決?二氧化碳被轉化為燃料,且無汙染
    現在咱們全球範圍內的溫室氣體嚴重的超標,導致地球不斷地出現溫室效應,全球範圍內的氣溫不斷的升高,而這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二氧,化碳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嚴重的超標,所以現在的科學家針對這種有害的氣體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能夠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為家裡可用的生活燃料。
  • 【石墨烯】瑞典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可用作汽車燃料
    舉報   據外媒報導,瑞典林雪平大學(Linkpin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正嘗試利用太陽能,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 矽納米晶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原標題:矽納米晶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 二氧化碳變燃料,牛津大學新研究有望緩解全球變暖
    過去十年航空業一直在尋找減少其全球碳排放量的方法,比如購買碳補償、植樹或風力發電廠,以彌補高空飛行的飛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與此同時,舊金山、芝加哥和洛杉磯的機場,以及歐洲的十幾家機場,都在用更環保的替代性燃料為飛機加油,以幫助實現碳減排目標。
  • 劍橋大學研發「人工光合作用」,可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燃料!
    研究團隊將論文發布在《Nature Energy》期刊上。 通過相紙,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換成甲酸 相紙,或稱光觸媒紙(photocatalyst sheet),是人造光合作用的化學反應核心。相紙上有特殊的半導體粉末,被陽光照射後,能藉由鈷催化劑的協助,將二氧化碳、水轉換成氧氣與甲酸,而甲酸可以直接當燃料,也可以轉成氫氣,作為另一種乾淨能源。
  • 科學家研發液態金屬電催化劑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科學家研發液態金屬電催化劑 室溫下氣態二氧化碳可轉化為碳電池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02-27 10:21:27
  • 研究人員稱海水無法變油 可為制油提供原料成分—新聞—科學網
    >  新華網華盛頓4月10日電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日前表示,經過多年研究,他們已開發出一種利用海水所含成分合成燃油的示範性技術,並成功讓一架模型飛機依靠這種燃油起飛升空
  • 英國將測試使用生物燃料運行的下一代飛機發動機
    英國勞斯萊斯公司將對使用生物燃料的UltraFan飛機發動機進行首次臺架試驗根據郵政公司的說法,在測試過程中,發動機將使用未稀釋的生物燃料,據開發人員稱,與傳統的噴氣燃料相比,該生物燃料可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至少75%。如今,航空公司和飛機設計師被迫尋找減少排放的方法。特別是,接受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建議的航空公司必須將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在不高於2020年的水平。此外,到2050年,航空承運人需要將排放量與2005年的水平相比減少50%。
  • 前沿洞察丨環保式起飛,二氧化碳變染燃料
    本期前沿洞察為大家帶來這些技術:可以把二氧化碳變為航空燃料的技術;能常溫保存的納米級疫苗;MIT研究出最精確原子鐘......一起來看看吧: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據報導,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將二氧化碳轉化為了航空燃料,這項實驗的成功增加了使用傳統動力的飛機實現淨零排放的可能性。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的工業社會與人類的繁榮、財富都是多虧於碳氫化合物化石燃料的燃燒。
  • 科學家發明「人造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簡單來說,溫室效應又被稱作「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科技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也不斷被排放到大氣層之中,地球越來越暖,因溫室效應引發的一系列極端異常氣候,如今已經逐漸顯現在人類面前,為人類敲響了警鐘。
  • 「全日空時代」迫降
    如果落選,才會考慮去全日空。1953年,日航開通了飛往美國的定期航線。而全日空開通國際航線的時間,是在1986年東京-關島航線開通之後。又過了一年,東京-北京航線正式開通。雖然國際航線業務起步較晚,但全日空在1996年就將國際航班頭等艙的傳統座椅,改成了椅背可以放平、供乘客躺下的高級座椅。通過類似的一系列改良,全日空展現出了「日本航空的與眾不同」,並由此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 瑞典成功研發一種新型木質素燃料電池
    近日,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樹木中木質素作為原料,成功研發一種新型燃料電池。與以甲醇、乙醇等小分子為燃料的電池不同,此過程不產生二氧化碳,不僅原料綠色環保,而且產物實現了碳的零排放。木質素(lignin)為植物和藻類重要結構材料,在樹皮或是木材中由為常見,為造紙廠副產物之一,而瑞典林雪坪大學(LiU) 有機電子研究室以此材料開發燃料電池,打造低價環保綠色燃料技術。當今燃料電池大多以補充氫氣為主,但地球上 96% 氫都是來自於化石燃料,在生產過程中並沒有達到 100% 無碳能源。
  • 二氧化碳也能轉換成航空燃料 將徹底改造航空業!
    儘管今年全球航班量出現60%的歷史性下滑,但該產業最終仍將恢復。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預計,到2036年,將有近78億的航空旅客搭機出行。值得注意是,替代燃料公司Carbon Sciences的一項突破性研發將有望在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提高獲利率。
  • 這個機器可以吸收室內二氧化碳並將轉化為燃料
    二氧化碳濃度在擁擠的辦公室中不斷上升,而這可能會影響人們的思考能力。通常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引入更多的外部空氣,而現在多了一種可能性,就是過濾掉室內的二氧化碳。芬蘭一家初創企業Soletair Power最近展示了在其辦公室運行的機器,該設備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燃料。
  • 牛津推出「零排放」航空燃料:由二氧化碳轉化而來
    在過去幾年裡,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學品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興趣。據《連線》雜誌報導,牛津研究團隊已經找到方法,能夠成功將將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不僅提高了傳統動力飛機淨零排放的可能性,還能在純電動飛機技術尚未落地的現在減少航空旅行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