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空為削減碳排放量 在定期航班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

2020-12-05 日本頻道

人民網東京11月30日電 據《每日新聞》網站報道,全日空是日本國內首個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航空公司。此前,全日空就曾在從羽田和成田機場起飛的國際航線定期航班客機上使用過這種燃料。SAF以廢食油和動植物油脂等為原料,與傳統的噴氣式飛機燃料相比,SAF更能削減飛機航行中產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

10月,全日空從芬蘭的耐思特(Neste)能源公司採購了5500噸SAF燃料。11月6日,羽田機場率先開通了首個使用SAF的定期航班。24日,成田機場的首個SAF航班也順利出發,在花費44分鐘給飛往美國芝加哥的大型飛機波音777補充了66千升混合了SAF的燃料後,載著34名旅客和貨物的客機於當天下午5點16分起飛,總航行時間約為11個小時。如果隻使用SAF燃料,可削減約90%的二氧化碳。不過這次航行隻在現有噴氣式飛機燃料中混合了30%∼40%的SAF燃料,可削減約30%的二氧化碳。SAF燃料的安全性和加油方法與現有的噴氣式飛機燃料沒有區別。

此前採購的5500噸SAF燃料,相當於大型飛機到歐美單程約60個長途航班所使用的燃料,預計最快將在本月內使用完畢。目前,耐思特公司的SAF燃料年產量為10萬噸,因國際民航機構(ICAO)決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各航空公司之間呈現出SAF燃料爭奪戰的態勢。日本全日空作為耐思特公司的亞洲合作夥伴,在今後的較長一段時間會增加SAF燃料的採購。全日空提出了到2050年時,旗下飛機航行時的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的目標,除了利用SAF燃料之外,還會致力於引進省油的機械材料和改良型引擎。日航則表示到2050年時,將實現實質碳排放量為零的目標。(編譯:劉曉晶 校對:陳建軍)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

相關焦點

  • 全日空推廣應用可持續航空材料 成本降低 環境汙染減少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20年10月26日報導】全日空航空公司(ANA)與芬蘭Neste公司籤署一項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採購協議,為日本航空公司供應相關環保燃料。這是芬蘭Neste公司首次向亞洲航空公司供給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據稱,日本首批使用該燃料的航班將於2020年10月首飛。日本新首相YoshIHIde Suga近日公開承諾,2050年日本航空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
  • 全日空將研發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飛機燃料
    日本航空巨頭全日空公司決定,將以工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為原料,致力於研發飛機所用燃料。  這項新燃料的研發工作由全日空、東芝、東洋工程、出光興產等公司聯手進行。屆時,將運用東芝和東洋工程兩家公司擁有的特殊技術,對工廠等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化學處理後,生產飛機所用燃料。
  • 收入銳減 全日空擬為僱員兼職開綠燈
    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業績遭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為削減人工成本,這家日本主要航空運營商時隔20年降低僱員工資。與此同時,全日空打算擴大僱員可以從事的副業範圍,允許所有員工在業餘時間兼職。圖源:新華社受新冠疫情影響,全日空4月至6月國內航班旅客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88.2%,國際航班旅客人次同比減少96.3%。
  • 英國科學家稱含氨航空燃料更有可能實現飛機零排放
    就像傳統的航空煤油一樣,氨可以儲存在飛機機翼中,但是與航空煤油不同的是,氨本身不易燃燒,因此火災隱患小得多。同時,為了保證氨燃料可以在航空發動機燃燒室中正常燃燒,氨燃料需要與氫燃料混合,而氫燃料本身可以通過對氨燃料加熱和催化劑釋放出來。因此,研究人員提議使用熱交換器對進入航空發動機的燃料進行加熱,然後使用所謂的「裂解反應器」將一部分氨燃料分解為氫氣和氮氣。
  • VistaJet宣布建立可持續生物燃料合作夥伴關係
    航空旅行以航空樞紐為中心並且全球20個最繁忙機場處理近五分之一的全球航空乘客量,因此,應該更加便於運營商全面採用新能源*。然而,在推出十年後,全球範圍內只有少數幾個航空樞紐提供可持續生物噴氣燃料,在航空燃料總消耗量中的佔比仍處於0.1%以下。
  • 「全日空時代」迫降
    機長和空姐們也都擁有很強自尊心,公司職員教育更是以「以日本傳統禮儀禮節為基礎」而廣為人知。不僅如此,日航非常重視曾經的老客戶。畢竟以前能坐得起飛機去海外旅行的人,只有富裕階層和知名人士。在這些圈層,日航收穫了大批的忠實粉絲。與此同時,由於得到了眾多知名人士的認可,日本政府也曾經使用日航作為日本政府專用機。反觀全日空,一貫堅持自由、愜意的平民路線,風格與日航完全相反。
  • 全日空計劃將低成本子公司納入常旅客計劃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22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全日空將允許旅客使用常旅客裡程積分兌換其低成本子公司桃子航空機票,有提高桃子航空國內航班的比重。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商務出行市場,日本航空出行需求越來越倚重於休閒旅客市場。
  • 民航簡報|全日空將執飛觀「新年日出航班」;挪威航空或將破產
    香港與新加坡「航空旅遊氣泡」專屬航班22日啟航香港與新加坡兩地政府今日(11月11日)公布雙邊「航空旅遊氣泡」的具體安排,專屬航班將於11月22日啟航,為有序恢復兩地跨境航空往來邁出重要一步。「航空旅遊氣泡」旅客必須於出發前七十二小時內接受兩地互認的病毒測試,並取得陰性結果,並在出發前十四天內沒有到過新加坡或香港以外的國家或地區。
  • 微軟轉向使用更清潔的噴氣式飛機燃料 希望減少商務旅行的汙染
    微軟今天宣布了一項新的努力,以減少其員工乘坐航班所造成的汙染。它計劃購買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信用額度,以覆蓋其員工在商務旅行期間最常使用的商業航班旅行。它將從荷蘭公司SkyNRG購買信用額度,SkyNRG將向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提供更清潔燃燒的燃料。
  • 全日空/酷航復航資訊;最新航班熔斷消息;入境洛杉磯新規…
    歡迎收看【一起飛®航旅最前線】每周定期為您分享最新全球航旅資訊!】全日空航空將從12月14日起全新開通深圳往返東京(成田)的直飛航線,每周往返各1班,其中深圳至東京(成田)航段由波音787-9客機執飛。
  • 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
    作者建議將他們的發明用於生產碳足跡為零的噴氣燃料,以減少航空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該文章發表在《自然通訊》上。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人為原因之一。在歐洲,飛機約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百分之四。為了減少這一份額,有人建議將航空動力轉換為電力牽引:在太陽能電池板上或在 電池上。
  • Reaction Engines測試全新的氨推進系統,探索無碳航空燃料的可能性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Reaction Engines和英國科技設施委員會(STFC)已經完成了一項關於使用氨作為噴氣式航空燃料的實用性的概念研究。通過將Reaction Engines的熱交換器技術與STFC的先進催化劑相結合,他們希望為未來的飛機生產出一種可持續的、低排放的推進系統。
  • 航空生物燃料 綠色天空的必然選擇
    ,隨著航空產業在尋找具有節約成本和清潔的替代煤油的噴氣燃料,使用生物燃料的飛行試驗正在進行。其性質與傳統石油基燃料相當,部分指標甚至優於傳統航空煤油,單獨或與化石航空煤油調合後可滿足航空器動力性能和安全要求,且無需製造商重新設計引擎或飛機,航空公司和機場也無需開發新的燃料運輸系統。航空生物燃料可直接用於航空渦輪發動機 ,但目前主要是作為調合組分以1%~50%的體積比例與傳統化石航空煤油調合後使用。
  • 全日空恢復部分中國航線:直飛青島、廣州
    中文導報訊 9月24日,全日空航空ANA宣布,自2020年9月30日起,全日空航空將恢復青島往返東京成田,以及廣州往返東京成田的航班。兩個航線每周均僅一趟,航班自北京時間9月24日(周四)14時起開始售票。消息還稱,根據情況,起售時間可能會有所調整。其提醒乘客,如果即將搭乘全日空的航班,請留意入境國的最新入境信息和入境限制,並按要求準備所需材料,以免影響行程。
  • 美國航空10月份繼續削減航班
    美國航空在10月份將只運營99000個航班,雖比9月份略有上升,但比去年10月份下降了55%。另外,美國航空本月初宣布如果得不到額外的聯邦援助,將從10月7日開始停止飛往15個美國城市的航班。由於預計復甦之路將會很緩慢,美航已經取消了11月份計劃中的9000個航班。
  • 羅羅公司計劃2030年在其業務板塊中實現淨碳零排放
    作為「奔向零碳」的一部分,羅羅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創造更清潔、更可持續的能源形式,並計劃到2030年在其業務板塊中實現淨碳零排放。羅羅公司還將通過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在2050年在整個行業達到淨零碳排放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 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將利用客機機艙運送醫療物資
    據NHK電視臺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全國範圍內持續擴大,客機的使用率大幅下降,面對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等海外運輸需求的增加,全日空和日本航空決定利用客機的機艙運送貨物。  報導稱,受疫情擴大的影響,全日空和日本航空的國際航班旅客大幅減少,近9成的航班停運或減航。
  • 阿聯航空大幅削減了11月的航班計劃
    由於持續的旅行限制繼續阻礙航空業的復甦,阿聯航空大幅縮減了11月份的航班計劃。在某些情況下,這家總部位於杜拜的航空公司將飛往某些目的地的計劃航班數量削減了85%之多。雖然阿聯航空計劃在9月份為多達82個目的地提供服務,但這本身是其在疫情前服務目的地的一半左右,該公司已被迫大幅降低飛往這些目的地的頻率。
  • 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
    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
  • 日本全日空將縮減機隊規模,該公司虧損已接近創紀錄的48億美元
    ,並推遲兩架飛機訂單,以幫助控制成本,並在因冠狀病毒旅行限制導致的航空旅行崩潰中倖存下來。日本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師Ryota Himeno表示,全日空削減成本值得稱讚,但其復甦計劃還有賴於包括國際航線在內的旅行需求的反彈,但這可能短期內無法實現。他說:「在祈禱需求恢復的同時,該公司必須深化削減成本的工作,並為無法恢復的情況制定商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