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

2020-12-04 太平洋科技網

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

研究人員根據不同地區報告和估算的月度排放數據得出了上述數據,發表於《環境研究快報》在線版。研究還預測,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與日俱增,全球CO2的排放量可能會繼續上升。

目前,儘管有些國家已開始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美國2019年的風力發電量比2018年增長了8%,而太陽能發電量估計增長了11%,但這種趨勢還不足以阻止CO2排放量增加,導致氣候變化、極地冰蓋融化以及颶風加劇。

在《自然·氣候變化》4日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美國史丹福大學環境科學家羅布·傑克遜說:「我們現在使用的大多數可再生能源並未取代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只是在增加新能源。」傑克遜及同事也提出了一些直接削減化石燃料使用的全球氣候政策,例如放棄燃煤發電廠、採用從大氣中獲取碳的技術等。

傑克遜說:「煤炭是唯一一種使用量呈下降趨勢的化石燃料。」他的團隊估計,全球煤炭使用量在2019年下降了0.9%,其中美國下降了10.5%,歐盟下降了10%。但全球天然氣和石油使用量分別增長了2.6%和0.9%,抵消了煤炭小幅下降帶來的好處。

傑克遜還指出,印度以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CO2排放量仍在上升,儘管美國和歐洲的排放量下降了約1.7%,但美國仍在使用「超過我們合理比例的化石燃料」。據悉,2018年,全球人均CO2排放量約為4.8噸;而美國人的平均排放量為16.6噸。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一項新研究表明,儘管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今年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4日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高於2018年的365.7億噸。
  • 今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原標題:今年全球CO2排放量將創新高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
  • 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創新高;我國開通世界首條智軌線路丨科技早新聞
    圖片來源:美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發表於《環境研究快報》在線版的一項研究表明,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將再創歷史新高。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報導,到2019年底,全球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CO2排放量將高達368億噸。
  •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2月4日發布報告說,研究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 2015年全球塑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17億噸
    2019年4月16日,《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的題為《減少全球塑料碳足跡的戰略》
  • 化石燃料燃燒常識
    在燃燒過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大。而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溫室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加重了溫室效應。
  • 燃燒現有化石燃料將讓全球氣溫上升8攝氏度
    新華社倫敦5月23日電(記者張家偉)加拿大研究人員23日報告說,如果全部燃燒地球已知化石燃料,相當於向大氣排放5萬億噸二氧化碳,將導致到23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8攝氏度;如果將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也考慮進去,氣溫升幅可能達到近10攝氏度。
  • 2018回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科技日報 北京12月9日電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自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和《環境研究快報》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數據來預測全年的排放量)稱,預計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將比2017年增加2.7%。去年,化石燃料燃燒將9.9億噸碳排放進了大氣層。
  • 來自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2018(回顧)
    2016年,核能貢獻了主要生產國12%的發電量,貢獻了全球10%的發電量。在2010年到2016年間,全球發電量增長了16%,增量達3.5萬億千瓦時,而由於化石燃料發電效率的增長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加,其排放量僅增長了7%。
  • 2019年全球能源碳排放預計上升0.6% 基本源自中國?
    根據Global Carbon Program(GCP)的最新估計,2019年全球化石燃料和工業(FF&I)的排放量將達到368.1億噸二氧化碳,僅比2018年的水平僅增加2.4億噸(+0.6%) 。而2019年全球排放量的增長基本完全來自於中國,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2.6億噸。
  • 全球CO2排放量三年來首次持平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宣布,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約為333億噸,與上年持平。這是自2016年以後3年來首次持平,其原因是風能、太陽能的普及以及由使用煤炭到天然氣的轉變。雖然全球變暖應對措施效果已經顯現,但國際能源署依然強調,為了減緩氣候變暖,需要進一步削減全球CO2排放量。2019年,全球新興經濟體的CO2排放量總計220億噸,同比增加4億噸;發達國家CO2排放量總計113億噸,同比減少了4億噸。當年世界經濟增長2.9%,但CO2排放量持平。
  • 國際能源署:2019年全球排放量仍維持3300億噸
    要聞 國際能源署:2019年全球排放量仍維持3300億噸 2020年2月12日 13:48:37
  • 全球的化石燃料何時耗盡?
    只要我們一打開電視或者瀏覽手機網頁新聞,就能看到有關氣候變化或危險使用化石燃料的新聞報導。隨著全球溫度升高,水位上升,更多極端天氣事件以及北極和南極的歷史性融化,氣候危機的證據每天都在增加。氣候變化也已成為國內外政治上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這些辯論中,最常見的爭論點涉及使用化石燃料來滿足我們的能源需求,以及由此產生的有害碳排放。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數據,2019年與能源相關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停止增長。經過兩年的增長,即使世界經濟增長了2.9%,2019年全球排放量仍保持在330億噸。  IEA執行董事Fatih Birol表示:「我們現在必須努力確保將2019年記為全球排放量的確定性峰值,而不僅僅是增長的另一個停頓。」  發達經濟體,尤其是日本和韓國,較高的核能發電量避免了超過50噸的CO2排放。其他因素包括幾個國家的天氣溫和以及一些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放緩。在中國,排放量有所增加,但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和低碳電力產出增加而受到抑制。
  •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況
    一、全球排放趨勢在連續兩年增長後,2019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3吉噸(Gt)左右。這主要是由於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的作用不斷擴大、燃料從煤炭轉向天然氣以及核電(生產增加),發達經濟體電力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下降。
  • 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增速放緩
    儘管如此,美國和歐洲的煤炭使用量大幅下降,幫助將二氧化碳排放的預期增速從前一年的2.1%降至2019年的0.6%。這份名為《 2019年全球碳預算》的報告稱,消耗全球一半煤炭的中國需求增長放緩,加上印度整體經濟增長疲軟,也幫助減緩了排放量的上升速度。
  • 獨家翻譯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平
    IEA發現,經過兩年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保持在330億噸不變。  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發電的排放量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電和太陽能)、從煤炭到天然氣的燃料轉換以及核能發電量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
  • COVID-19致全球碳排放量減少24億噸!|綠會國際部速遞
    全球排放量史無前例地下降了7%——但現在該是慶祝的時候嗎?據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研究人員稱,COVID-19全球封城導致2020年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計減少了24億噸,其為創紀錄的降幅。
  • 全球化石燃料排放的碳氫化合物被低估
    2018年2月26日,《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發表題為《模擬和觀察到的乙烷和丙烷的差異可由被低估的化石燃料排放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