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放量史無前例地下降了7%——但現在該是慶祝的時候嗎?
據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研究人員稱,COVID-19全球封城導致2020年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計減少了24億噸,其為創紀錄的降幅。
這次的降幅比之前顯著下降的幅度還要大得多——1981年和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為0.5億噸(GtCO2)、1992年的0.7億噸和1945年的0.9億噸。也就是說,2020年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約為34 GtCO2,比2019年減少了7%。
交通運輸排放佔全球排放量減少的最大份額。在COVID-19封城的高峰期,通過陸路運輸(如汽車)出行的人數下降了約一半。由於限制措施的繼續實施,截至2020年12月,道路運輸和航空排放仍比2019年水平分別低了約10%和40%。
人類活動在2020年的總二氧化碳排放量(化石二氧化碳和土地利用變化)預計達到39 GtCO2左右。
2020年的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已於《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前夕發布。《巴黎協定》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限制全球變暖。
在2020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平均需要減排約1至2億噸二氧化碳,以限制氣候變化,使之符合其目標。「未來地球」(Future Earth)組織臨時執行主任Josh Tewksbury表示:「考慮到我們需要在2030年前每年將全球排放量減少7%以上,這項分析表明,僅憑社會反應無法推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持續減排。」 「除了能源轉型,在無排放交通和未來工作等領域的明智政策,可能會有助於這些已觀察到的減排。」
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籤署五年之後,年度碳更新背後的國際團隊表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近年來排放量增長緩慢,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氣候政策蔓延的回應。在2020年前的十年裡,24個國家的化石二氧化碳排放量顯著減少,而它們的經濟繼續增長。
然而,研究人員警告稱,現在說到2021年及以後的排放量會反彈多少,還為時過早,因為全球化石排放的長期趨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為應對COVID-19大流行而刺激全球經濟之行動的影響。
東英吉利大學環境科學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研究教授Corinne Le Quéré對今年的分析做出了貢獻。她表示:「全球排放持續減少的所有因素都還沒有到位,排放正在緩慢地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各國政府在COVID-19大流行結束時採取的經濟刺激行動也有助於降低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由於今年交通領域所觀察到的廣泛幹擾,幫助加速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支持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的激勵措施尤其及時。」
在今年春季的COVID-19大流行封城期間,來自工業(例如金屬生產、化學品和製造業)的排放最多減少了三分之一。然而,到目前為止,它們可能已經回到接近甚至高於2019年的水平。
儘管2020年的排放量降低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仍在繼續增長——到2020年將增長約百萬分之2.5(ppm),並且預計每年將達到412ppm的平均水平,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48%。
埃克塞特大學首席研究員Pierre Friedlingstein教授表示:「儘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沒有去年那麼高,但仍然達到了390億噸左右,不可避免地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將進一步增加。而只有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接近於零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氣候才會穩定下來。」
由芬蘭綠色科技組織副主席Ville Seppl結合《2020年全球碳預算》數據製作的2019年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圖表。(來源:Ville Seppl社交媒體)
基於毀林火災地區排放的初步估計表明,2020年毀林和其他土地利用變化的排放與前十年相似,約為6億噸二氧化碳。主要由於砍伐森林而釋放的二氧化碳約為16億噸,而主要由於農業廢棄後管理土地上的再生而吸收的二氧化碳僅略低於11億噸。更好地管理土地的措施既可以阻止森林砍伐,也可以幫助增加再生產生的二氧化碳匯。
與2019年水平相比,2020年毀林火災較低,2019年是自2008年以來亞馬遜地區毀林率最高的一年。陸地和海洋碳匯隨著排放不斷增加,吸收了約54%的人類排放。
COVID-19大流行以及向清潔能源的轉變等近期的其它趨勢,將人類置於一個十字路口:我們今天作出的選擇可以改變全球排放的進程。煤炭生產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化石燃料來源,在2013年達到頂峰。煤炭的衰落一直持續到今日;然而,天然氣和石油的增加抵消了排放量的大部分下降。我們正處在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巨大經濟投資中。如果經濟投資得到適當的引導,就能夠使技術和服務迅速擴展,使人類走上實現淨零排放的軌道。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SSD)雜誌於12月11日發表了《2020年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 2020)的數據。
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碳循環的完整圖景,包括其生物物理和人類維度,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反饋。《2020年全球碳預算》是自2006年以來的第十五版年度更新。
文/牛靜美 審/綠宣
【參考來源:】
全球碳計劃官網:《2020年全球碳預算》相關數據和圖表參考
《2020年全球碳預算》數據補充
用於探索數據的數據界面:全球碳地圖集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SSD)相關論文、動畫演示和信息圖表共享庫
截至2019年的全球碳地圖集,包含各國數據
全球排放量前所未有地下降了7%——但現在還不要開始慶祝
未來地球:COVID-19封城導致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前所未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