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成功研發一種新型木質素燃料電池

2020-12-01 OFweek維科網

近日,瑞典林雪平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樹木中木質素作為原料,成功研發一種新型燃料電池。與以甲醇、乙醇等小分子為燃料的電池不同,此過程不產生二氧化碳,不僅原料綠色環保,而且產物實現了碳的零排放。

木質素(lignin)為植物和藻類重要結構材料,在樹皮或是木材中由為常見,為造紙廠副產物之一,而瑞典林雪坪大學(LiU) 有機電子研究室以此材料開發燃料電池,打造低價環保綠色燃料技術。

當今燃料電池大多以補充氫氣為主,但地球上 96% 氫都是來自於化石燃料,在生產過程中並沒有達到 100% 無碳能源。乙醇基和甲醇基等燃料電池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其電極更是由昂貴又稀少的鉑製成。

而木質素是常見生物聚合物,樹木約 25% 為木質素,用來讓纖維素纖維緊密聚集使木材更堅固,在紙漿化學製造中,由於纖維素是紙張的理想材料,為了讓兩者分離,木質素會溶解在硫酸鹽或亞硫酸鹽製法中,為造紙廠的副產物之一,因此木質素是個更便宜且容易取得的材料。

木質素由大量碳氫化合物鏈組成,會在工業製造分解成苯二酚(benzenediols),其中苯二酚異變體兒茶酚(catechol)則佔木質素 7%。LiU 有機能源材料研究 Xavier Crispin 教授發現該分子為電池優良燃料。

不過苯二酚是芳香族分子(aromatic molecules),不適合用金屬當成苯二酚燃料電池電極,不然反應會過於複雜。因此研究員改用常見的導電聚合物 PEDOT:PSS 當作電極,該聚合物可同時當作電極和質子導體。 Crispin 表示,對於兒茶酚等苯二酚反應來說,PEDOT:PSS 是理想催化劑,燃料也能被轉化為電,更不會形成二氧化碳。

Crispin 指出,人們採用乙醇等燃料時,通常會聲稱其對氣候與環境影響不大,因為二氧化碳是循環一部分,獲是可利用二氧化碳再製造乙醇。然而現在團隊已開發能生產電力、又不會排放任何二氧化碳的技術,可說是既便宜又環保。

研究也指出,新燃料電池產生的電力與甲醇基、乙醇基燃料電池相同。Crispin 表示,已有效從木質素製造兒茶酚,不過團隊未來仍需要改進和最佳化電池性能。該研究已發布在《Advanced Sustainable Systems》。

來源:科技新報

相關焦點

  • 新型燃料電池直接利用生物質發電
    一種新型的太陽能誘導的直接生物質發電混合燃料電池可以使用像粉木一樣的燃料。燃料電池(如右圖所示)依賴於多金屬氧酸鹽(POM)催化劑(在樣品瓶中顯示),該催化劑在與光反應時會改變顏色。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低溫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藉助太陽能或熱能活化的催化劑將生物質直接轉化為電能。
  • 木質素在儲能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而由新能源技術衍生的燃料電池是將含碳或碳氫化合物的原料進行燃燒產生熱能、光能等化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一種能源設備,但燃料種類(氫)單一,對於安全運輸、存儲的要求較高。以氫或低分子量醇為燃料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功實現了商業化,但其需要資源稀缺且價格高昂的貴金屬鉑(Pt)作為催化劑不利於燃料電池工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太
  • 亞聯高科:成功研發燃料電池用天然氣制氫變換催化劑
    11月27日,亞聯高科天然氣制氫變換催化劑研發課題組對「一種寬溫無鉻水氣變換催化劑研發」項目做結題報告。新型變換催化劑ALGC-T1865成功解決了傳統中變催化劑使用過程中因放硫引起的硫超標現象,是燃料電池領域採用天然氣制氫做為氫源的最佳選擇之一,同時催化劑中不含重金屬鉻,環境友好,便於應用於海外高端市場。
  • 氫燃料電池「中國芯」研發獲得突破
    近日,坤艾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KunAi,下稱「坤艾」公司)宣布,成功研發新一代以超高分子量高性能磷酸摻雜聚苯並咪唑(PBI)為核心的高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HTPEM),這項技術因為在研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佔據核心作用,因此也被形象地稱為「燃料電池的心臟」,而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攻克多項核心材料的技術難題,有效填補我國企業在高溫質子交換膜領域的自有技術空白
  • 生物燃料電池研發獲突破 巨頭搶入布局
    生物燃料電池研發獲突破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在基於細菌表面展示酶的生物燃料電池研發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開發出具有較高能量輸出和穩定性的新型生物燃料電池。該電池在連續工作55小時後仍可保持84%的最大輸出功率,表現出很高的穩定性。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其有望作為心臟起搏器電源和可攜式電源得到廣泛應用。
  • 美國研發高功率液體燃料電池 工作電壓為傳統氫燃料電池的2倍
    不過,該部門的電氣化需要大功率的燃料電池(單獨使用或與電池結合使用),以促進向電動車輛(汽車和卡車)、船隻和飛機過渡。此外,此類燃料電池還可以作為現有純電動汽車的增程器,以促進電動汽車的普及。 現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McKelvey工程學院的工程師們研發了一款高功率直接硼氫化物燃料電池(DBFC),其工作電壓是傳統氫燃料電池的兩倍。
  • 新奧股份研發6KW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實驗系統驗收成功
    來源:紅刊財經(2019年12月3日,中國北京訊)——近日,由新奧生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奧股份」 600803.SH)自主設計研發的6KW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發電實驗系統經過嚴格測試,系統發電功率達到6kW的設計額定值,系統發電效率達到60%以上。
  • 科學家研發新型甲烷燃料電池 所需運行溫度比汽車內燃機還低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燃料電池,這種電池使用廉價燃料,溫度與汽車發動機相當,可以大幅降低材料成本燃料電池的實用性和可承受性並不是特別出名,但這種情況可能已經改變了。研究人員說,雖然這種電池還在實驗室裡,但它有很大的潛力在未來為家庭甚至汽車供電。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在一種新發明的燃料催化劑的幫助下,重新構想整個燃料電池。
  • 美國成功研發丁烷燃料電池USB充電系統
    目前,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普及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移動娛樂生活,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電池續航問題始終是制約這類設備性能和功能發展的一大因素。儘管之前也有人提出使用燃料電池技術來製作大容量的可攜式電源來解決行動裝置的充電問題,但長久以來限於相關技術的發展而難得實現。
  • 中國科大團隊研製出一種新型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中新網合肥1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曾傑教授團隊與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鮑駿教授團隊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該催化劑為超立方體框架結構,在氫氧燃料電池陰極反應中表現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為今後相關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
  • 天津大學研發工藝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天津大學研發工藝將「木質素」變廢為寶 2015-05-11 22:50:44{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天津5月11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大學11日透露,該校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一種工藝
  • 日產研發乙醇燃料電池 成本更低/使用安全
    原標題:日產研發乙醇燃料電池 成本更低/使用安全 據歐洲《汽車新聞》6月14日報導,日產公司研發出一種新型乙醇燃料電池,用乙醇代替加壓氫氣,價格更便宜,使用更安全,同時更加環保。
  • 科學家研發生物燃料電池 效率近乎100%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高效的新生物燃料電池原型,能夠通過酶蛋白從糖中獲取能量,理論上效率接近100%。未來或將取代傳統鋰電池為手機等設備供能。人體通過新陳代謝過程將糖轉變成為能量,在將糖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這種生物電池也能通過捕獲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電子來產生能量。
  • 《Science》刊發我國學者燃料電池重大研發成果,意味著什麼?
    本周最受關注的事件,是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刊發我國學者燃料電池重大研發成果,這事情意味著什麼?香橙會研究院聯繫上該文章的通訊作者,詳見內文。《Science》刊發我國學者燃料電池重大研發成果7月10日,世界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刊發學術論文《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
  • 瑞典、德國的大學共同研發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瑞典、德國的大學共同研發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組件  來源:SOLARZOOM光儲億家    2020/3/6 17:12:57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韓國研究院成功研發高性能燃料電池用新材料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原子力研究院(KAERI)和韓國能源技術研究院(KIER)成功開發出可提高燃料電池能效的新材料。  此次研製成果有兩種:一種為可使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在低溫狀態下運作的」碳素薄膜銀納米粉末催化劑」;另一種為不僅可大幅縮小甲醇燃料電池(DMFC)體積,而且還能提高能效的」放射線照射高分子燃料電子膜」。
  • 各類氫燃料電池空壓機
    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將氫和氧的化學能通過電極反應,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排出的廢棄物只有水和熱量,因為沒有碳的排放,因此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能源,世界各國都將氫燃料電池列為國家高新戰略項目。與傳統工業用空壓機不同,氫燃料電池空壓機要求可靠性高、壽命長、排氣無油、低噪聲、輕量化、小型化、低成本、響應速度快等特點。目前,氫燃料電池空壓機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所壟斷(日本豐田,美國UQM,美國蓋瑞特等),國內對此類空壓機的研究起步較晚,產品可靠性差,性能不穩定,目前仍處在研發和小批量試製階段。而國外氫燃料電池空壓機因研發較早,產品可靠性高,性能穩定。
  • 美國能源部宣布資助1300萬美元用於氫能和燃料電池等項目的研發
    作為美國能源部(DOE)部長Rick Perry最近宣布的3400萬美元的小企業創新研究(SBIR)和小企業技術轉讓(STTR)研發項目的一部分,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EERE)將資助34個州的87個新項目,總計近1300萬美元的資金,包括4個氫能和燃料電池項目。
  • 豐田等研發氫燃料電池車你沒興趣?但這些品牌加入說明事情不簡單
    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韓國現代已經實現量產的NEXO(去年進博會期間我們還在韓國試駕了NEXO),核心動力是一套完全由現代研發的燃料電池堆,每一片電池由5層材料組成,然後由400片這樣的電池組成,系統轉化效率達到60%。
  • 基礎設施匱乏難跨越 日產研發乙醇燃料電池新技術
    蓋世汽車訊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導,日產汽車公司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汽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以車載乙醇箱取代加壓氫氣,成本更低、更為安全。日產該項新技術被稱為生物燃料電池,開發目的在於解決傳統氫燃料電池汽車存在的氫燃料基礎設施匱乏問題。這一技術利用的原料為生物乙醇,從玉米及甘蔗等可再生作物中提取出來,且補給基礎設施已經廣泛存在。生物燃料電池較傳統氫氣系統所耗成本較低,因其無需價格高昂的碳釺維加壓氫氣儲存罐或以鉑金等珍貴金屬作為發電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