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石膏和高強石膏的主要成分分別為β型半水石膏和α型半水石膏,它們與水拌合後;半水石膏將重新水化生成二水石膏,放出熱量並凝結硬化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硬化體。
半水石膏加水後首先溶解,然後水化生成二水石膏;由於二水石膏的溶解度比半水石膏的溶解度低,所以,二水石膏以膠體微粒從過飽和溶液中析出。因二水石膏的析出,破壞了半水石膏溶解的平衡,半水石膏繼續溶解和水化。如此不斷地進行著半水石膏的溶解和二水石膏的析出,直到半水石膏全部耗盡為止。在以上過程中,石膏漿體中的自由水分因水化和蒸發而逐漸減少,漿體逐漸變稠。並失去可塑性,這一過程稱為凝結。其後。漿體繼續變稠,二水石膏逐漸凝聚成為晶體,並逐漸長大、共生和交錯生長,形成結晶結構網。在這個過程中,漿體逐漸變硬,強度不斷增長,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硬化體,直到完全乾燥,強度才停止增長。這一過程稱為硬化。
半水石膏水化反應的理論需水量儀為其重量的18.6%,在使用中為了使漿體具有足夠的流動性。通常的加水量遠大於理論需水量:因此,硬化石膏漿體中含有大量孔隙。建築石膏中的β型半水石膏多為片狀、有裂隙的晶體,晶粒細小,比表面積大,拌制石膏漿體時,需水量達60%~80%,因此硬化後的孔隙率大,強度較低。而高強石膏中的。型半水石膏結晶良好、晶粒粗大,比表面積小,調製成可塑性漿體時,需水量約為35%~45%,硬化後的孔隙率較小,因而具有較高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