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眼」助力嫦娥五號月表採樣

2020-11-24 光明網

中新網西安11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隨長徵五號發射,開啟月球探測新旅程。

西安光機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室研製的全景相機為完成採樣區月表形貌和月面國旗成像調查而設計。全景相機安裝在相機指向機構上,由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個相機組成。兩臺全景相機通過類似「人眼」的探測原理可以實現對目標的立體成像,依靠指向機構的左右旋轉和上下俯仰,實現大視場和上下大範圍的全景探測,再通過圖像拼接及立體反演,可得到採樣區的全景立體圖像。

當採樣機構工作時,全景相機還可以對採樣過程進行拍照和攝像,從而獲得採樣過程圖像信息,同時和其它載荷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採樣區域現場就位探測的科學目標。

嫦娥五號遠攝相機正樣產品。西安光機所供圖

嫦娥五號全景相機在繼承嫦娥四號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針對月面高溫進行了適應性設計,其工作溫度上限提高了10℃。全景相機轉臺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要經歷約±100℃的溫度變化,且保證一定的指向精度。全景相機轉臺和國旗展示系統的火工品同樣要經歷±100℃的溫度變化,還要適應月面100℃以上的高溫起爆可靠,研製團隊進行了攻關和試驗,保證了火工品起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西安光機所空間光學技術研究室承擔研製嫦娥五號遠攝相機和表取採樣裝置圖像處理單元任務,是採樣與封裝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遠攝相機安裝在著陸器月球表面採樣機械臂上,表取採樣裝置圖像處理單元安裝在著陸器採樣封裝分系統內部,這兩部分相互配合,對月球表面採樣機械臂子系統著陸器外執行部分的工作區域、月樣傾斜過程、初級封裝容器填充等進行監視;通過視覺測量為表採機械臂子系統控制採樣器向初級封裝容器內準確傾斜月樣、採樣器準確夾持初級封裝容器、採樣器將初級封裝容器準確放入密封封裝裝置提供精確的位置和姿態信息。研製團隊進行了關鍵技術攻關和多次試驗,突破了相機輕小型化、月表特殊空間環境適應性、高精度空間視覺測量等多項關鍵技術。(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西安光機所助力嫦娥五號月表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軌道器攜帶返回器留軌運行,著陸器承載上升器擇機實施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軟著陸,按計劃開展月面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
  • 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助力嫦娥五號進行月面採樣
    原標題:航天科技集團利用AR技術助力嫦娥五號進行月面採樣AR讓嫦娥五號的月球土壤採樣將會更加精準可靠。(映維網 2020年12月02日)昨天深夜,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預選著陸區,完成任務關鍵一步。
  • 嫦娥五號最新消息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現在看到的嫦娥五號最新消息是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於 12 月 1 日 23 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完成採樣封裝
    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東北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靜靜佇立,等候月面起飛時刻的到來。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許,月球坑窪不平的灰色表面上,點綴著幾朵綻放的深色「花朵」。那是嫦娥五號完成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後,留下的新鮮印記。摘回一片「明月」,這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隨著48小時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翩然落月,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 助力嫦娥五號奔月採樣返回 中科院承擔突破系列關鍵技術
    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實施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24日凌晨成功發射。應用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的鎂合金天線接收器外殼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上的鎂質慣組支架的腐蝕防控核心技術,均由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研製而成,滿足航天裝備地面環境及空間環境複雜的綜合要求。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隨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將助力開展月球採樣返回。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香港12月8日電(記者朱宇軒、萬後德)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理大8日介紹,嫦娥五號採樣方式包括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理大科研團隊承擔的正是表取採樣系統的研發。
  • 香港團隊研發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落月並完成核心關鍵任務——月面自動採樣封裝。在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的探測任務中,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挖土」成功,閃耀香港科研團隊在國家重要科研項目中的又一次高光。
  • 嫦娥五號開展月面採樣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國家航天局供圖(新華社發)本報北京12月2日電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了完美落月,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接下來,就要開啟此次任務的關鍵環節之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 嫦娥五號月表自動採樣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完成打包
    據國家航天局網站3日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嫦娥五號完成「鑽取」採樣及封裝,正進行「表取」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揭秘:這些中國自主研製科技神器助力嫦娥五號探月
    從11月24日發射入軌,到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嫦娥五號探測器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在軌分離、平穩落月、鑽表取樣、月面起飛、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等階段,在軌工作23天,成功攜帶月球「土特產」回家。其「繞、落、回」的不同階段,都有哪些我國自主研製的科技神器保障支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有關專家為我們揭秘。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
  • 嫦娥五號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
    來源標題:嫦娥五號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 完成「登月」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立即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工作。昨天(12月2日)凌晨4時53分,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正在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
    (原標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嫦娥五號挖土「打包」完成)12 月 3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原標題: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中國太空計劃更進一步
    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目前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消息說,嫦娥五號在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著陸月球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日報導,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是在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在今後兩天時間裡,該探測器預計將對其周圍環境進行勘測並採集月球表面物質。
  • 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月面採樣返回核心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首個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為後續月球及深空探測等任務奠定科學和工程基礎。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前蘇聯1976年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時隔44年。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採樣返回?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凌晨,去去就回的嫦娥五號歷時23天,順利從月球挖土而歸。 而就在11天前的12月6日清晨,日本JAXA的隼鳥2號探測器歷經6年的跋涉,將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樣品送回了地球。 主動前往太空採回樣品,在人類歷史上還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