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怎麼誕生的?為何要傾斜大於23度自轉?

2020-09-16 葦說歷史真相

地球的起源自古以來一直是人們的問題。在古代,人們就曾探討過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萬物的形成問題,關於創世的各種神話也廣為流傳。自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之後,天體演化的討論才開始步入科學範疇,逐漸形成了注入星雲說,遭遇說等學說。但事實上,任何關於地球起源的假說都有待證明。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過多種學說。一般認為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自然星球,它的起源與誕生是宇宙中的自然變化。自然變化的起因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並且,一個事件的結果是另一個事件的起因,因果發展綿延連續不斷。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距離我們非常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對它了解非常多。

地球起源是宇宙自然變化中的一個片段,解開地球起源之謎會為探索廣袤無垠的宇宙自然奧秘奠定堅實的基礎。

太陽系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而45億年前地球像今天的彗星一樣,幾十年或幾百年來太陽一次,宇宙在初期各行星飛行軌道是混亂的、不穩定的。

地球在太空中飛行時常會與許多行星發生碰撞而改變飛行軌道,進入太陽系的地球先後與飛行不穩定的土星和木星發生強烈的碰撞,使質量較輕的土、木星被撞出許多碎片,碎片後來形成土、木衛星群帶。

地球與土、木星相碰後,飛行速度越來越慢,繞過太陽之後,又與月球正面相遇,十分緩慢的地球只是把月球輕輕彈開而已,原本圍著太陽公轉的月球被近在咫尺的地球強大的吸引力所徵服,改而圍著新主人———地球公轉。

此後,地球被巨大的衛星——月球纏住而留在了太陽系,成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唯一的外來戶。今天地球上墨西哥灣巨大的圓形海域和月球背面巨大的隕石坑就是45億年前地球與月球相遇親吻時留下的痕跡,今天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就是45億年前月球圍著太陽公轉的軌道。

如此甩動的過程,使得地球具備了初步的球形。這階段的地球,已經汲取了更多的能量成分,它初步的自轉與公轉相繼出現。只不過因為這個時期,在地球所匯集的各種能量之間,既很生疏又很擁擠。初步的自轉尚不完整,初步的公轉也不連貫,如嬰孩學步一般蹣蹣跚跚的。

在地球的膨脹階段,是地球誕生的標誌。地球之所以能膨脹,與其內部複雜多樣的能量有關係。所有這些能匯聚到一處,能成為一體的能量,因運動而釋放,又因釋放而運動,彼此間有聯合又有暴力一般的徵服。在一系列吞噬、衝撞、融合、變更的過程中,不由得擴大了膨脹了整體的體積。也正是從這一階段開始,地球的運行趨於平穩均勻,比較有規律地走上了自轉兼公轉的軌道。

關於四季之分的奇妙,就是一個令我們無限讚嘆的偉大設計!讓我們看一看四季是怎麼樣產生的?

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本身也在不停的自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大約是365天轉一圈,這是我們的一年。地球本身,也有自轉。那麼如果我們地球的自轉是直立的,就是說地球自轉的角度剛好是與公轉的角度成90度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四季了!赤道永遠是赤道,赤道永遠是非常熱的!在赤道那裡不會有任何的生物存在,因為太熱了!而南、北極又永遠是非常冷的!永遠是冰凍的!在整個地球當中,只有窄窄的兩圈能夠有適當的溫度。

那麼,請我們再想想看:如果地球的自轉不是90度而是0度,是與地球公轉的角度平行的話,那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的確,有些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的角度是這樣的。

比如離太陽比較近的水星就是這樣的。它朝向太陽的那面永遠向著太陽,而背向太陽的那面永遠背向太陽。那如果我們的地球也是這樣的話,朝向太陽的那面因為永遠朝向太陽所以就會被烤乾,永遠溫度非常高!那麼背對太陽的一面又永遠活在黑暗和冰凍中!溫度永遠非常低!那也不適合生命的生存。

我們的地球則剛剛好奇妙的有一個大約23度傾斜的自轉,和圍繞著太陽的365天的公轉!因為有這樣差不多23度傾斜的自轉加上一個365天的公轉,才可以讓我們現在的地球四季分明、有溫和適宜的溫度、使地球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生物的生存!

今天的內容先到這裡,最後我給大家精心挑選了一個好貨——磁懸浮發光地球儀。這款創意辦公桌擺件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做工精良、紋理清晰!不同於其他地球儀,這款產品真正實現了懸浮!能夠讓你更直觀的去觀察地球的每一個細節!

原價199,現價只需要49.9!限時優惠,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選購!

相關焦點

  •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麼形成的?為何要大於23度的傾斜自轉?
    初步的自轉尚不完整,初步的公轉也不連貫,如嬰孩學步一般蹣蹣跚跚的。 在地球的膨脹階段,是地球誕生的標誌。地球之所以能膨脹,與其內部複雜多樣的能量有關係。所有這些能匯聚到一處,能成為一體的能量,因運動而釋放,又因釋放而運動,彼此間有聯合又有暴力一般的徵服。在一系列吞噬、衝撞、融合、變更的過程中,不由得擴大了膨脹了整體的體積。
  •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為什麼地球要傾斜23°26'自轉?
  • 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大於24度,導致北方及鄭州的夏季逾來逾熱。
    最近兩年,天氣明顯反常,很多地方沒有春天,過了冬天直接入夏,又或者相距不遠的兩個地方,一個酷熱,一個下雪……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日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地球自轉為什麼傾斜?這對人類生存很重要
    初中地理我們就學過,地球的自轉是傾斜著的,傾斜角度大約在23.5度。
  • 為什麼地球要自轉?
    但是科學家卻告訴你,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無論你是在中國、日本、美國還是南極,地球都在自轉。而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很快。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呢?其實,不僅地球在自轉,月球、太陽,以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自轉。我們拿太陽系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天體幾乎都會自轉。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系的形成方式有關。太陽系的幼年就像一個大大的薄餅。
  • 地球圍著太陽轉,傾斜的地軸為什麼不能垂直?令人不可思議
    ,沒有任何力量會讓天體的自轉軸和公轉平面趨向於垂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叫做黃道平面,地球自轉軸和黃道平面存在一個66°34'的夾角,互補角就是黃赤交角23°26',這是地球產生周期性四季變化的原因,正是有了黃赤交角,地球接受太陽輻射更均勻,對地球生命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如果地球也像天王星那樣傾斜90度會怎樣?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4度,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夾的角度。這種傾斜會導致季節、晝長和日照角度的變化。在夏天,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地面獲得更多的光照,所以夏天的溫度較高。反之,冬天的溫度較低。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
  • 假如「地球自轉軸」沒有傾斜,你可能還是一隻大猩猩!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繞著太陽轉一周是一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面」,地球自轉的軌道平面稱為「赤道面」,赤道面和黃道面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根據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生態人類學家Donald Attwood教授的說法,如果地球沒有傾斜,人類可能永遠處於原始狀態,生活在小而分散的定居點,並且經常死於可怕的蟲媒疾病。為什麼說地球自轉軸沒有傾斜,人類可能還處於原始狀態呢?
  •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
    地球為什麼是傾斜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在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自轉軸與公轉平面並不是垂直關係,二者之間的夾角是66.5°,即自轉軌道面與公轉軌道面並不重合,而是有23.5°的夾角。
  • 地球四十多億年來,維持自轉的能量來源是什麼?
    自從地球誕生46億年以來,一直圍繞著太陽作周期性的公轉,同時自身也在繞著地軸自轉,這種運動形式在宇宙天體中再自然不過了。如果深入地追溯一下,為何地球會至始至終地發生著這樣的運動呢,其提供運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哪裡呢?
  • 我們看到的地球為什麼是傾斜著的
    很多人家裡都有地球儀,大家觀察到地球儀上的地球的旋轉軸與水平面並不是垂直的,也就是說當把地球儀放在桌上的時候地球儀上的地球是傾斜的。其實現實的地球如果以黃道為基準面的話,地球確實是傾斜的,它自轉的地軸與黃道的夾角是66度34分。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要回答這個難題,我們就要回到45億年前剛誕生的地球來提出我們的疑問:「為何地球在誕生之初就開始了自轉?」當我們的太陽系由一種叫做星雲的氣體雲團形成時,在重力的作用下,眾多宇宙塵埃與氣體聚集在一個並環繞著一個中心開始旋轉。
  • 地球自轉一周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為何我們把24小時規定一天時間?
    年月日屬於曆法時,是參考地球、月亮和太陽的運動人為規定的。恆星日是地球自轉周期,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為參考系時地球自轉360度的周期,即23小時56分4秒。其實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變慢。目前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在幾億年前,地球上一天的時間要比現在短。因為地球自轉不斷變慢,所以恆星日將越來越長。
  • 地球剛誕生時會自轉嗎?如果沒有自轉,它後來是怎麼轉起來的?
    地球的晝夜交換是自轉所帶來的,還有潮汐也需要地球自轉配合,大氣環流、洋流等等,簡單的說生命的誕生和地球自轉是脫不開干係的,聽上去是壞事?但其實地球自轉對人類是在太重要了,不過科學家想要告訴各位的是,地球一開始就是自轉的,而且轉得還相當快,正如大家所猜測的那樣,真是上帝推了它一把嗎?
  • 「傾斜地軸」的小知識
    傾斜的地軸,即為地球的軸,可假想為南北極連線,總是處於同樣的位置。它與鉛垂線大約傾斜成23.5度。地球繞地軸一圈即為24小時。地球自轉的同時,每年都繞著近似橢圓的軌道環繞太陽公轉。由於地軸的傾斜,才能讓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在不同的緯度接收不一樣的陽光。太陽光線將赤道直射,但隨著離赤道的距離增大,射向地球的太陽光線的角度也在增大,因此減小了太陽能量的強度,並使氣候產生了隨緯度變化的規律。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b.地球自轉軸傾斜角不穩定!地球之所以有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自轉的軸心傾斜。如果月球突然消失了,地球幾年內還是會有四季和一天24小時的。但地球自轉軸角度會慢慢變得不穩定。目前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約為23.4°(幾萬來是在22.1-24.5度間波動),這是月球的功勞。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b.地球自轉軸傾斜角不穩定!  地球之所以有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自轉的軸心傾斜。如果月球突然消失了,地球幾年內還是會有四季和一天24小時的。但地球自轉軸角度會慢慢變得不穩定。目前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約為23.4°(幾萬來是在22.1-24.5度間波動),這是月球的功勞。月球的存在,讓地球穩定在這個傾角令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在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間移動,從而讓地球出現四季變化。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2)行星自轉傾斜及自轉速度的形成
    ,發生碰撞之後除了瓦解了地球一部分物質形成月球之外,還造成了地球的自轉軸發生了傾斜,也就是,地球赤道平面與其公轉平面(黃道面)成23.45°的夾角。我們且不論這個假說的正確與否,如果按照這個理論的思路,其它行星的自轉軸的傾斜也應該是這樣形成的。那麼,火星的自轉軸傾斜角度25.19°,比地球的傾斜角度還要大,如果是天體撞擊的話,撞擊的地點在什麼地方,何時撞擊的。還有天王星的傾斜角度達到97.92°,也是天體撞擊的嗎?天體撞擊說,解釋行星自轉軸的傾斜,我們認為,是不符合邏輯的。很顯然,天體撞擊形成行星的自轉軸傾斜,不能適用於其他行星。
  • 地球自轉一圈是23小時56分4秒,為什麼我們把24小時規定為一天?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不錯地球的一天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可以說就是自轉的結果。不過雖然有關,但地球的一天卻是用太陽每次經過我們頭頂的時間間隔來衡量的。人們把太陽每次經過我們頭頂的時刻叫做「正午」,把兩個正午之間的時間間隔定為一天的時間,這也符合人的日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