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起源自古以來一直是人們的問題。在古代,人們就曾探討過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萬物的形成問題,關於創世的各種神話也廣為流傳。自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之後,天體演化的討論才開始步入科學範疇,逐漸形成了注入星雲說,遭遇說等學說。但事實上,任何關於地球起源的假說都有待證明。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的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過多種學說。一般認為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自然星球,它的起源與誕生是宇宙中的自然變化。自然變化的起因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並且,一個事件的結果是另一個事件的起因,因果發展綿延連續不斷。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距離我們非常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對它了解非常多。
地球起源是宇宙自然變化中的一個片段,解開地球起源之謎會為探索廣袤無垠的宇宙自然奧秘奠定堅實的基礎。
太陽系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而45億年前地球像今天的彗星一樣,幾十年或幾百年來太陽一次,宇宙在初期各行星飛行軌道是混亂的、不穩定的。
地球在太空中飛行時常會與許多行星發生碰撞而改變飛行軌道,進入太陽系的地球先後與飛行不穩定的土星和木星發生強烈的碰撞,使質量較輕的土、木星被撞出許多碎片,碎片後來形成土、木衛星群帶。
地球與土、木星相碰後,飛行速度越來越慢,繞過太陽之後,又與月球正面相遇,十分緩慢的地球只是把月球輕輕彈開而已,原本圍著太陽公轉的月球被近在咫尺的地球強大的吸引力所徵服,改而圍著新主人———地球公轉。
此後,地球被巨大的衛星——月球纏住而留在了太陽系,成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唯一的外來戶。今天地球上墨西哥灣巨大的圓形海域和月球背面巨大的隕石坑就是45億年前地球與月球相遇親吻時留下的痕跡,今天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就是45億年前月球圍著太陽公轉的軌道。
如此甩動的過程,使得地球具備了初步的球形。這階段的地球,已經汲取了更多的能量成分,它初步的自轉與公轉相繼出現。只不過因為這個時期,在地球所匯集的各種能量之間,既很生疏又很擁擠。初步的自轉尚不完整,初步的公轉也不連貫,如嬰孩學步一般蹣蹣跚跚的。
在地球的膨脹階段,是地球誕生的標誌。地球之所以能膨脹,與其內部複雜多樣的能量有關係。所有這些能匯聚到一處,能成為一體的能量,因運動而釋放,又因釋放而運動,彼此間有聯合又有暴力一般的徵服。在一系列吞噬、衝撞、融合、變更的過程中,不由得擴大了膨脹了整體的體積。也正是從這一階段開始,地球的運行趨於平穩均勻,比較有規律地走上了自轉兼公轉的軌道。
關於四季之分的奇妙,就是一個令我們無限讚嘆的偉大設計!讓我們看一看四季是怎麼樣產生的?
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本身也在不停的自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大約是365天轉一圈,這是我們的一年。地球本身,也有自轉。那麼如果我們地球的自轉是直立的,就是說地球自轉的角度剛好是與公轉的角度成90度的話,那麼我們就沒有四季了!赤道永遠是赤道,赤道永遠是非常熱的!在赤道那裡不會有任何的生物存在,因為太熱了!而南、北極又永遠是非常冷的!永遠是冰凍的!在整個地球當中,只有窄窄的兩圈能夠有適當的溫度。
那麼,請我們再想想看:如果地球的自轉不是90度而是0度,是與地球公轉的角度平行的話,那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的確,有些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的角度是這樣的。
比如離太陽比較近的水星就是這樣的。它朝向太陽的那面永遠向著太陽,而背向太陽的那面永遠背向太陽。那如果我們的地球也是這樣的話,朝向太陽的那面因為永遠朝向太陽所以就會被烤乾,永遠溫度非常高!那麼背對太陽的一面又永遠活在黑暗和冰凍中!溫度永遠非常低!那也不適合生命的生存。
我們的地球則剛剛好奇妙的有一個大約23度傾斜的自轉,和圍繞著太陽的365天的公轉!因為有這樣差不多23度傾斜的自轉加上一個365天的公轉,才可以讓我們現在的地球四季分明、有溫和適宜的溫度、使地球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生物的生存!
今天的內容先到這裡,最後我給大家精心挑選了一個好貨——磁懸浮發光地球儀。這款創意辦公桌擺件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做工精良、紋理清晰!不同於其他地球儀,這款產品真正實現了懸浮!能夠讓你更直觀的去觀察地球的每一個細節!
原價199,現價只需要49.9!限時優惠,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