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學新革命:石墨烯與雷射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2、石墨烯材料有望蘊育出新型寬帶雷射器

  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強磁場作用下,對石墨烯中電子的動力學研究有望促進新型寬帶雷射器的研製。

  研究人員將石墨烯放置在4特斯拉的磁場內,在磁場的作用下,迫使材料中的電子形成特定的能級,該能級被稱為朗道能級。隨後,研究人員用自由電子雷射器對這些能級進行了研究。博士生Martin Mittendorff說:「雷射脈衝激發電子,使它躍遷到特定的朗道能級。然後,用有時間延遲的脈衝來探測該系統如何運作。」研究人員發現,雷射泵浦了一些新電子進入朗道能級,然後這些朗道能級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逐漸被掏空。他們認為這是由電子間的碰撞導致的。

  Stephan Winnerl博士做了一個類比來解釋這個過程:「想像一下,一個圖書館管理員整理一個三層書架上的圖書,她一次放置一本書,把在書架較低擱板的書放到中間擱板。她的兒子也一起『幫』她整理,每次從中間擱板拿兩本書,一本放在頂部擱板,一本放在較低的擱板上。她的兒子非常希望中間擱板上放置的書的數量減少,即使中間隔板正是他媽媽希望放滿書的擱板。」Winnerl說研究人員並不希望這個被稱為俄歇散射的效應太強或者耗散掉能級上的電子。

  將石墨烯放置在磁場中發現了很多效應,電子在這種體系中的動力學之前並沒有被研究過。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發現的這個現象具有實現雷射的可能性,而且產生的雷射波長在紅外和太赫茲範圍可以任意調諧。

  Winnerl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種朗道能級雷射器被認為是無法實現的。但是現在,利用石墨烯,半導體物理學家的夢想有可能會變為現實。」

  3、石墨烯或將取代SESAM成為飛秒光纖雷射器核心材料

  飛秒光纖雷射器的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包括雷射成像、全息光譜及超快光子學等科研應用,以及雷射材料精細加工、雷射醫療(如眼科手術)、雷射雷達等領域。傳統的飛秒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半導體飽和吸收鏡(SESAM)採用半導體生長工藝製備,成本很高,且技術由國外壟斷。

  在飛秒光纖雷射器領域,石墨烯被認為是取代SESAM的最佳材料。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撰文預測石墨烯飛秒光纖雷射器有望在2018年左右產業化。要實現真正的產業化,需要解決高質量石墨烯製備、大規模低成本石墨烯轉移、石墨烯與光場強相互作用、石墨烯飽和吸收體封裝以及雷射功率穩定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泰州巨納新能源有限公司經過多年持續研究,成功攻克了這些關鍵技術,率先實現了石墨烯飛秒光纖雷射器的產品化,主要性能指標均高於同類產品,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和很強的市場競爭能力。

相關焦點

  • 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石墨烯氧化膜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一種簡單、多功能且高速的用於在石墨烯氧化物(graphene oxide (GO))表面製造均勻、大面積的微納光柵的新技術可以為製備大範圍內使用的光電器件的新材料製備鋪平了道路。圖1 石墨烯氧化物薄膜進行細菌粘附的示意圖圖2 採用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FPL)加工石墨烯氧化物時的高速微納光柵製備加工石墨烯類物質如石墨烯氧化物及其它的還原態( reduced forms (rGO) )是一類非常迷人的極有吸引力的碳材料,這是該材料具有的sp3-sp2互換現象賦予了該材料具有互補性質
  • 橡皮泥狀氧化石墨烯材料 即適合3D列印也可以雷射加工
    作為液相法製備石墨烯的前驅體,氧化石墨烯具有典型的二維大分子構型,其表面多元化的含氧官能團有助於實現複合結構的設計和大規模製備。然而,在現階段研究中,將氧化石墨烯組裝為宏觀構型需要經過較複雜的步驟,如水熱法、溼態紡絲、冷凍乾燥等。精細結構設計一般採用光刻、軟刻蝕、直接書寫、3D列印等方法。
  • 雷射誘導石墨烯或將取代可穿戴設備的電池
    去年,來自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利用計算機控制的雷射工藝來生產石墨烯的方法,所得的產品被他們稱為雷射誘導石墨烯(LIG)。
  • 氧化石墨烯膜的高速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刻蝕
    (氧化石墨烯)及其還原形式(還原石墨烯),由於sp3-sp2相互轉換賦予的互補性質,是一種迷人的碳材料,揭示了集成石墨烯器件的可替代性和產業化潛力。適當設計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微/納米結構,以控制能帶隙和表面化學活性,對於開發戰略性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飛秒雷射等離子體光刻(FPL)技術以其高效、高質量、柔韌性和可控性成為製造所需結構的理想技術。然而,由於該方法的理論和實驗探索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實現FPL對石墨烯材料的微/納米加工。
  • 清華大學鍾敏霖教授:如何用雷射大面積列印石墨烯?
    什麼是石墨烯?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緊密排列構成的二維蜂窩狀結構,構建其他碳質材料的基本單元。單層厚度大約是0.34 nm,形象的說,是頭髮絲的20萬分之一。 圖1 石墨烯結構圖石墨烯有一系列優異性能,如優良的力學性能、電學性能、光學性能、熱學性能。它比鑽石更硬,又是最柔軟的薄膜材料。它擁有優異的電子遷移率和電導率,並且透光性好。它是已知最優的熱導體,導熱性能比銅高10倍。
  • 留美中國21歲博士實現石墨烯超導重大突破!或引發全球新材料革命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石墨烯似乎總能輕而易舉地成為最吸引眼球的「超級材料」。電子在單層石墨烯內運動所需的能量大約為eV量級。Herrero教授與曹原開創性地發現,通過將兩層自然狀態下的二維石墨烯材料相堆疊,並控制兩層間的扭曲角度,即可構建成為性能出色的零電阻超導體。此時,電子在雙層石墨烯材料間所需的能量量級則降低至meV,令人稱奇!這一研究中最為關鍵之處在於雙層石墨烯材料的扭曲角度。
  • 石墨烯新型材料對人體和環境都存在潛在危害
    石墨烯無疑是過去十年,乃至未來幾十年,所有材料「明星」中最耀眼的一顆。如果說20世紀是矽的世紀,神奇的石墨烯則是21世紀新材料的寵兒。早在去年,泰州巨納新能源有限公司就研製出了全球首臺商用石墨烯飛秒光纖雷射器。同時該雷射器還創造了脈衝寬度最短(105fs)和峰值功率最高(70kW)兩項石墨烯飛秒光纖雷射器世界紀錄。
  • 中國石墨烯獲重大突破:將增加雷射發射器壽命
    目前,由兩人提出的膠帶紙粘貼法演化而來的機械剝離法已成為實驗室製備石墨烯的一種常用方法。然而,該方法局限性十分明顯,製成的是不同層數的石墨烯混合物,難以大規模製備單層石墨烯。  在高超看來,石墨烯若要真正實現應用,有三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原料、材料和器件。原料就是石墨烯,尤其是單層石墨烯;材料是石墨烯原料組裝成的宏觀材料;器件就是把材料做成有功能的裝備。
  • 石墨烯材料意義重大 中英為何合作?
    具有非常好的導熱性、電導性、透光性,而且具有高強度、超輕薄、超大比表面積等特性,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太陽能電池電極材料、薄膜電晶體製備、傳感器、半導體器件、複合材料製備、透明顯示觸控螢幕、透明電極等方面。  相對於通過前端設計提升微結構來提高晶片性能,通過後端設計來提升主頻顯然更加簡單粗暴,研發周期也更短(微結構研發一般要3年),更適合商業推廣。
  • 【行業動態】「未來材料」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按照sp⊃2;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厚度為一個碳原子。
  • 使用石墨烯,金的材料系統來產生太赫茲波
    如今,研究人員發展了一個材料系統來產生太赫茲脈衝,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效。這一材料系統是基於石墨烯,在石墨烯上塗敷一層金屬薄層來實現的。  在電磁波普範圍內,太赫茲光位於紅外發射和微波的範圍內。太赫茲波具有許多潛在的技術應用。太赫茲技術有可能成為繼5G之後用於極端移動通訊和無線網絡的最有前途的技術。從兆赫茲到太赫茲頻率的傳輸所遇到的瓶頸是沒有有效的發射太赫茲的光源和轉換裝置。
  • 雷射衍生石墨烯實現高性能傳感和探測
    這一多層的層次結構使得材料具有獨特的電性能,尤其是電導率和電催化活性,與此同時,其物理性質也非常有用,可以用來製造電化學傳感器。石墨烯電極可以使用 CO2雷射束在不同的基材上實現製備比較典型的,石墨烯電極可以通過剝離單個石墨或者在活性的混合前驅體的氣體在基材上通過沉積獲得。
  • 朱夢劍&戴佳鈺|當雷射邂逅石墨烯,原子尺度結構調控成為現實
    ,特別是超短脈衝雷射,因其峰值功率高、能量分布集中、作用面積小而廣泛應用於各種材料的精密加工,並在微納製造、光電器件製備及光電存儲等重要領域有著巨大價值。因此,理解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微觀物理機制是控制材料結構、優化器件性能的關鍵科學問題。由於熱效應,雷射作用於材料上往往會導致從有序到無序的轉變。最近的一些實驗結果表明,雷射和物質相互作用亦會導致有序相變。然而,目前人們對雷射是如何驅動固體中的有序相變的物理機制並不十分清晰。
  • 雷射技術將打開電子產品使用堅硬材料的大門!
    雷射技術將為下一代電子產品打開使用堅硬材料的大門!此前就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超薄材料,其強度至少是鋼的100倍,是最著名的熱和電導體。這意味著石墨烯這種材料可以帶來比矽更快的電子器件。但要想真正發揮作用,石墨烯需要攜帶一種能夠開關的電流,就像計算機晶片上數十億電晶體的矽一樣。這種切換創建了由0和1組成的字符串,計算機用於處理信息。
  • 中國破冰新材料應用 攪動千億石墨烯江湖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環之下,石墨烯,這種碳的同素異形體,正被定義為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作為新材料的超強性能,有目共睹。它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強韌的材料。其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拉伸幅度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
  • 雷射技術能否打開電子產品使用堅硬材料的大門?
    雷射技術將為下一代電子產品打開使用堅硬材料的大門!此前就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超薄材料,其強度至少是鋼的100倍,是最著名的熱和電導體。這意味著石墨烯這種材料可以帶來比矽更快的電子器件。但要想真正發揮作用,石墨烯需要攜帶一種能夠開關的電流,就像計算機晶片上數十億電晶體的矽一樣。
  •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2020-05-11 02:57: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赫 責任編輯:李赫
  • 柔性器件-基於雷射刻蝕石墨烯的柔性霍爾傳感器
    然而,與常規材料相比,石墨烯的成本意味著其在電子製造中的吸收緩慢。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Jurgen Kosel課題組報導使用了一步雷射刻蝕工藝製備的石墨烯,並用於霍爾傳感器。其對磁場的具有線性響應,歸一化的靈敏度為〜1.12 V / AT。
  •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陸成寬/科技日報 2020-05-11 08:34
  • 石墨烯後繼有人?科學家發現數百種二維材料,或引發新一輪革命!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二維材料,伴隨著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Geim小組成功剝離出單原子層的石墨材料——石墨烯(graphene) 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