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大力推廣節地生態葬以來,國內公墓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陰深深的傳統墓園,而是變成綠色景觀型與生態節地葬式葬法的新型殯葬墓園,墓園也成為人們休閒娛樂、散步休憩的場所,這是由於政府針對近年來國內人與殯葬矛盾激發和大力推廣綠色殯葬所改觀的墓園環境。可以說,國內墓園環境與政府的政策和人們環保意識的轉變有很大關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臺灣墓園的環境,其地理位置和傳統殯葬文化也影響了其獨特的臺灣墓園環境。
一、地理位置、人口數量影響墓園環境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個島嶼,其地勢是中間高,沿海地勢平坦,因此,臺灣的墓園一般都建設在山上,面朝大海,風景秀麗。臺灣也是人口眾多的一個地方,土地稀少,所以殯葬用地也特別的有限。為了滿足人口數量的安葬地方,臺灣當地的墓園經營者會在墓園內建設一大棟的塔位,例如靈骨塔、納骨塔等,來節約土地,更好地安葬逝者,例如著名的臺灣金寶山墓園的納骨塔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二、臺灣長久的殯葬風土民情
由於臺灣本土特有的殯葬風俗,許多人的家族都有傳承下來的家族墓園、墓地,一般蓋在山坡上的林地、也可能是在鄉間的耕地裡,因此。臺灣的本土居民一般都不會選擇葬在公家墓園裡,而是葬在自己家族的墓園裡。但長期發展下來,對人口眾多和土地有限的臺灣來說,也會導致出殯葬方面的用地壓力。
結合以上兩個因素,臺灣發展公墓墓園環境成為殯葬方面的一個必然趨勢,為了讓逝者的家屬選擇安葬在公墓裡,消除人們內心對墓園的恐懼和改變人們對墓園的印象,政府和墓園經營者需要共同努力打造花園式墓園,可借鑑歐洲國家的墓園環境,讓墓園環境變成猶如「花園」般的祭祀場所。
其實,臺灣本身具有地理位置優越、陽光溫暖、風景優美,打造「花園」般的祭拜場所可謂是輕而易舉,可在墓園內的各個角落裡展示大量的大理石雕像、名畫、馬賽克藝術、彩繪花窗等藝術品。讓掃墓之人來到墓園裡,看到這些藝術精品,也可放下心中顧慮。
除此之外,墓園也可提供個性化定製藝術墓碑造型,也提供上百種漢白玉石雕紀念碑供客戶做挑選,打造專屬於每位客戶獨一無二的永眠空間。並在墓園內為前來祭拜的家屬打造休息會所、藝術展廳,雕刻精品,這些都是為了讓來到園區的貴賓可以放鬆、沉澱,從而獲得靈心的平靜。
可以說,打造臺灣的花園式墓園是跳脫了原本人們對墓園的陰森印象,把它轉而成為陽光溫暖的休憩場所,讓來到園區的貴客都能在我們悉心打造的思念天堂中,覓得心中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