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分析

2021-02-08 理綜小館

關於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涉及到複製、轉錄和翻譯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間,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很多不同,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DNA複製的場所主要在細胞核內、轉錄的主要場所也在細胞核,此外線粒體和葉綠體是半自助的細胞器,也有基因的複製和轉錄。而翻譯的場所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中,可以是游離核糖體,也可以是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

DNA複製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包括有絲間期和減一分裂前的間期。轉錄在細胞分裂期不能發生,因為此時染色質高度螺旋形成染色體,無法解旋,其餘時間都是可以的。最後,翻譯在各個時期均能進行,只要有mRNA就可以啦~

DNA複製時,DNA的兩條鏈都可以作為模板,而且是整條DNA都要複製。轉錄時,DNA雙鏈中只有其中一條鏈為模板,其實只轉錄基因那一段片段,而非整條鏈。翻譯的模板就是mRNA。

複製的原料是脫氧核苷酸、轉錄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譯的原料是胺基酸,此外,翻譯還需要tRNA作為運載體。


複製時,遵循的配對原則是A-T、G-C。轉錄時由於是脫氧核苷酸與核糖核苷酸間的配對,所以配對規則是A-U、G-C、T-A。翻譯時密碼子與反密碼子配對,A-U、C-G。

複製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轉錄需要RNA聚合酶,自帶解旋功能。翻譯需要脫水縮合相關的酶。

這麼比較下來,是不是對這三個過程更清晰了呢?!

往期文章

【生物】鹼基計算的兩個必用公式

【生物】橫看成嶺側成峰,正交反交各不同

相關焦點

  • DNA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
    DNA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比較(以真核生物為例)遺傳信息的傳遞
  • 生物遺傳進化:DNA複製轉錄翻譯逆轉錄和RNA複製
    生物遺傳進化:DNA複製轉錄翻譯逆轉錄和RNA複製 2012-12-06 18:48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  作者:辛建福
  • 複製、轉錄、翻譯的對比
    今天來梳理一下複製、轉錄、翻譯的區別和聯繫。希望同學們重點記憶。
  • DNA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拓展閱讀
    DNA複製只能從5』到3』端,也就在複製過程中形成了前導鏈(leadingstrand)和後隨鏈(laggingstrand),後隨鏈上還有一個個的岡崎片段。DNA複製總是在5』→3』方向添加新的核苷酸,滯後鏈的半不連續複製過程雖然複雜,但它節省能量,且有利於錯配核苷酸的校正。因此,DNA複製方向只能是由5』到3』端的方向。
  • 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1)場所:主要是細胞核,在葉綠體、線粒體中也能發生轉錄過程。注意:轉錄不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也有解旋功能。3.翻譯(1)場所或裝配機器:核糖體。(2)條件翻譯方向的判斷依據是多肽鏈的長短,長的翻譯在前。如上圖中翻譯方向為由左向右。「兩看法」判斷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達過程圖
  • 基因的轉錄和翻譯
    多種多樣的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所以基因都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信息是如何一步步轉移到蛋白質信息裡的呢?就依賴於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這個視頻可以看出每一個生命活動都是十分精巧的,我們來分析一下「基因表達」的精巧之處在哪裡呢?「精」——準確性1、轉錄過程中嚴格遵循鹼基互補配對原則,DNA中A、T、C、G對應RNA中的U、A、G、C,保證信息能準確從DNA傳到信使RNA中,為後面的翻譯打造正確模板。
  • 高考生物: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2019高考生物難點突破
    ⑤重複步驟2、3、4,直至核糖體讀取到mRNA的終止密碼子,翻譯才終止。3.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比較典型例題: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長度大於200個鹼基,具有多種調控功能的一類RNA分子。
  • 新舊教材對比丨基因的轉錄與翻譯
    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轉錄是遺傳信息流向RNA的過程,翻譯是RNA信息流向蛋白質的過程。如何理解轉錄和翻譯?人教版新舊教材對於這部分內容的描述有哪些不同?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修改?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什麼是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句話是高中生物人教版2004年初審通過版本第三章第4節的標題。
  • 江蘇揚州2020-2021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生物—DNA複製、轉錄和翻譯
    江蘇揚州2020-2021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生物—DNA複製、轉錄和翻譯原題1(江蘇省揚州2021屆高三期中生物)11.EBV增殖過程需細胞提供四種脫氧核苷酸和ATPB.過程①所需嘌呤比例與過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C.過程②需要的胺基酸和tRNA的種類、數量相同D.直接將EBV的-RNA注入人體細胞將引起EBHF原題2(江蘇省揚州2021屆高三期中生物
  • 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是哪裡 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在哪裡
    在我們的生活中,細菌無處不在,而且細菌的種類非常繁多,其中有一些細菌叫原核生物,細菌是我們肉眼看不見,但是在一些書籍中我們會看到它們的名稱。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原核生物轉錄的場所是哪裡。
  • 生命的偉大奇蹟—DNA的轉錄與翻譯
    > 中英文字幕版中文配音版脫氧核糖核酸(DNA)的轉錄與翻譯堪稱生命的偉大奇蹟
  • 基因表達是基因經過轉錄、翻譯,產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
    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是指儲存遺傳信息的基因經過一系列步驟表現出其生物功能的整個過程。典型的基因表達是基因經過轉錄、翻譯,產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rRNA或tRNA的基因經轉錄和轉錄後加工產生成熟的rRNA或tRNA,也是rRNA或tRNA的基因表達,因為rRNA或tRNA就具有在蛋白質翻譯方面的功能。
  • 核小體核心粒子通過DNA複製和RNA轉錄來記住自己的位置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在最近一期的PNAS中研究了活細胞中染色質複製的生物化學,並證明了核小體實際上可以傳遞表觀遺傳記憶。此外呢,他們還發現此外,與已公開的模型相反,在轉錄過程中未觀察到核小體局部移位。這項工作也促使人們對已發表的關於染色質複製和轉錄的生化數據進行重新評估。
  • 宿主細胞限制愛滋病毒複製存在新機制
    本報訊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華研究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宿主細胞限制愛滋病毒I型(HIV-1)複製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於7月發表在國際期刊《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會志》上。目前,愛滋病疫苗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針對愛滋病毒I型感染的臨床治療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病毒蛋白的功能來抑制病毒的複製。
  • 轉錄過程
    基因的轉錄是由RNA聚合酶催化進行的。啟動子是一段具有特定序列的DNA,具有和RNA聚合酶特異性結合的位點,決定了基因轉錄的起始位點。RNA聚合酶與啟動子結合後,在特定區域將DNA雙螺旋兩條鏈之間的氫鍵斷開,使DNA解旋,形成單鏈區,以非編碼鏈為模板合成RNA互補鏈的過程就開始了。轉錄的延長是以首位核苷酸的3′-OH為基礎逐個加入NTP,形成磷酸二酯鍵,使RNA逐步從5′向3′端延伸的過程。
  • DNA的複製、轉錄和翻譯(上)
    DNA複製是生物遺傳的基礎,是所有生物體中最基本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半保留複製,是以最開始的雙鏈分子中的一條作為模板進行DNA複製,產生兩個完全一致的DNA分子。細胞水平的校正和糾錯機制能確保非常精確地複製DNA的拷貝。DNA複製發生在基因組的特定位置也就是起始點,DNA分子在起始點形成複製叉開始複製。
  • RNA的合成(轉錄)
    RNA的合成(轉錄)   考點:  原核生物 RNA聚合酶的各種亞基,轉錄起始,轉錄延伸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原核生物的轉錄終止的兩種形式;  真核生物 RNA聚合酶的特點,轉錄起始、延伸及終止。真核與原核生物RNA合成比較。
  • 病毒複製和轉錄之間的平衡
    研究背景:磷酸化是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的蛋白翻譯後修飾。例如,酪蛋白激酶1 (CK1)是高度保守的Ser/Thr蛋白激酶,可調節酵母、植物和動物的發育。質譜分析顯示CK1在BYSMV磷蛋白的 C端固有無序區磷酸化了一個富含絲氨酸(SR)基序。BYSMV P的磷酸化導致蛋白凝膠中產生兩種具有不同流動性的蛋白形式,其遷移率分別為42 kDa (P42)和44 kDa(P44)。利用BYSMV的反向遺傳學系統,我們發現BYSMV P42和P44分別促進了病毒的複製和轉錄。
  • SARS-CoV-2複製轉錄複合物中解旋酶-聚合酶偶聯的結構基礎
    生化和生物物理研究表明nsp13和nsp12之間有相互作用(Adedeji et al.,2012; Jia et al., 2019),但人們尚未通過化學方法分離得到其穩定的複合物或表徵其結構,而且解旋酶在SARS-CoV-2複製轉錄中的機械作用仍是未知。
  • Mol Cell 14 篇∣2020年第4期導讀:病毒、細菌、DNA複製和轉錄等
    撰文 | 鹹姐導語:北京時間2020年5月22日,Molecular Cell在第78卷第4期共發表14篇研究性文章, 其中3篇與病毒相關(含1篇新冠病毒研究),2篇與細菌有關,3篇與DNA複製有關,3篇與轉錄有關,其餘涉及泛素化、核糖體毒素應激和基因編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