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複製和轉錄之間的平衡

2021-02-15 ThePlantCell

譯:Jinbo Shen

Gao等人,證明CK1在植物和昆蟲中調節植物彈狀病毒(cytorhabdovirus)的感染。

研究背景:磷酸化是真核細胞中廣泛存在的蛋白翻譯後修飾。例如,酪蛋白激酶1 (CK1)是高度保守的Ser/Thr蛋白激酶,可調節酵母、植物和動物的發育。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植物被病毒感染時,許多宿主的蛋白激酶通過磷酸化病毒蛋白發揮關鍵作用。彈狀病毒是一類單鏈負義RNA基因組的病毒,當它們感染農作物後,會對全球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大多數植物彈狀病毒是以節肢動物為載體持續繁殖並傳播的。最近,反向遺傳學在植物彈狀病毒方向的應用取得重大突破,使得病毒-昆蟲-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成為可能。

核心問題:我們想知道一種保守的蛋白激酶是否可能與植物彈狀病毒對宿主植物和昆蟲載體的跨界感染有關。蛋白質激酶如何調節植物彈狀病毒的感染?

研究發現:我們發現,植物彈狀病毒―大麥黃條紋花葉病毒(BYSMV)的磷蛋白(P)可被植物和昆蟲CK1蛋白激酶磷酸化。質譜分析顯示CK1在BYSMV磷蛋白的 C端固有無序區磷酸化了一個富含絲氨酸(SR)基序。BYSMV P的磷酸化導致蛋白凝膠中產生兩種具有不同流動性的蛋白形式,其遷移率分別為42 kDa (P42)和44 kDa(P44)。利用BYSMV的反向遺傳學系統,我們發現BYSMV P42和P44分別促進了病毒的複製和轉錄。CK1的過表達或CK1顯性失活突變體,破壞了P42和P44之間的平衡,從而影響了病毒感染。我們的結果表明,BYSMV招募保守的CK1激酶用於宿主植物和昆蟲載體的跨界感染。

研究展望:我們希望確定BYSMV P不同磷酸化形式的時空表達,以及它們在BYSMV感染宿主植物和昆蟲載體期間的功能。CK1蛋白激酶是否是其他植物和動物彈狀病毒的常見調節分子,仍然是一個尚待研究的問題。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05/tpc.20.00369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Mol Cell 14 篇∣2020年第4期導讀:病毒、細菌、DNA複製和轉錄等
    撰文 | 鹹姐導語:北京時間2020年5月22日,Molecular Cell在第78卷第4期共發表14篇研究性文章, 其中3篇與病毒相關(含1篇新冠病毒研究),2篇與細菌有關,3篇與DNA複製有關,3篇與轉錄有關,其餘涉及泛素化、核糖體毒素應激和基因編輯技術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長期從事B肝、肝癌研究的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東教授團隊在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機制方面有了新突破。其中,B肝病毒共價環狀閉合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是B肝病毒複製的核心,是目前抗B肝藥物無法徹底清除HBV的重要原因之一。
  • 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蛋白複合體項目進展順利
    2014年8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蛋白複合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項目中期總結會議在武漢召開。    首先,項目首席科學家對前兩年總體執行情況進行了匯報;然後,各課題負責人對課題進展情況、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後三年的規劃做了詳細總結和匯報。與會專家在審閱項目中期總結報告、聽取項目和課題負責人匯報的基礎上,對項目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進行討論和評議,並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
  • 生物遺傳進化:DNA複製轉錄翻譯逆轉錄和RNA複製
    生物遺傳進化:DNA複製轉錄翻譯逆轉錄和RNA複製 2012-12-06 18:48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  作者:辛建福
  • SARS-CoV-2複製轉錄複合物中解旋酶-聚合酶偶聯的結構基礎
    SARS-CoV-2基因組在複製和轉錄時需要RNA依賴性RNA聚合酶全酶(Holo-RdRp, 由亞基nsp7 / nsp82 / nsp12組成)和一系列輔因子。其中一種輔因子是nsp13解旋酶。Holo-RdRp和nsp13是病毒複製所必需的,並且也是治療COVID-19的靶點。
  • DNA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拓展閱讀
    DNA複製只能從5』到3』端,也就在複製過程中形成了前導鏈(leadingstrand)和後隨鏈(laggingstrand),後隨鏈上還有一個個的岡崎片段。DNA複製總是在5』→3』方向添加新的核苷酸,滯後鏈的半不連續複製過程雖然複雜,但它節省能量,且有利於錯配核苷酸的校正。因此,DNA複製方向只能是由5』到3』端的方向。
  • 抑制愛滋病病毒轉錄機制揭示
    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而能夠控制病毒複製的愛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病毒經常整合到人類基因組的特定區域,其中的病毒轉錄受到抑制。這一,2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只有不到0.5%的HIV-1感染者,能夠保持對HIV的無藥物控制。
  • 江蘇揚州2020-2021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生物—DNA複製、轉錄和翻譯
    江蘇揚州2020-2021高三第一學期期中生物—DNA複製、轉錄和翻譯原題1(江蘇省揚州2021屆高三期中生物)11.伊波拉出血熱(EBHF)是由EBV (一種絲狀單鏈RNA病毒)引起的,EBV與宿主細胞結合後,將其核酸- _蛋白複合體釋放至細胞質, 通過下圖途徑進行增殖。如直接將EBV的RNA注入人體細胞,則不會引起EBHF。
  • Cell: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複製/轉錄複合物中解旋酶-聚合酶偶聯機制
    除了在病毒基因組的複製和轉錄中發揮核心作用外,RdRp還包含一個N端套式病毒RdRp相關的核苷酸轉移酶(nidovirus RdRp-associated nucleotidyltransferase, NiRAN)結構域,這個結構域功能未知,但具有對病毒傳播必不可少的酶活性。 holo-RdRp被認為在病毒生命周期中與一些輔助因子進行協調。
  • 複製、轉錄、翻譯的對比
    今天來梳理一下複製、轉錄、翻譯的區別和聯繫。希望同學們重點記憶。
  • Cell:揭曉新冠病毒轉錄組及RNA修飾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種帶有包膜的病毒,帶有一個約30 kb的正義單鏈RNA基因組。SARS-CoV-2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均屬於β冠狀病毒屬。
  • 顛覆先前的認知,首次系統獲得新冠病毒轉錄組及表觀轉錄組學數據
    DNA納米孔測序表明,由於許多不連續的轉錄事件,轉錄組非常複雜。除了典型的基因組RNA和9個亞基因組RNA,SARS-CoV-2還可產生編碼未知ORF且具有融合,缺失和/或移碼的轉錄本。使用納米孔直接RNA測序,該研究進一步在病毒轉錄本上找到了至少41個RNA修飾位點,具有最頻繁的基序AAGAA。
  • 難纏的病毒:進入人體後是如何複製再生的
    第二個科學問題是轉錄與複製。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將其基因組釋放到宿主細胞裡面,病毒基因組如何跟宿主基因組整合,然後進行轉錄複製。這個工作我們是從非典事件開始,以冠狀病毒為研究體系,做了深入的研究。第三個問題是病毒在宿主細胞裡面進行轉錄複製之後,如何裝配起來形成一個病毒顆粒,然後怎麼釋放出去的?
  • Cell|新技術讓我們看得到RNA病毒翻譯和複製的動力學過程
    與此同時,細胞自己也有一套檢測和控制病毒感染的機制,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RNA病毒會關閉宿主的翻譯和轉錄,妨礙宿主抗病毒反應。因此,病毒感染能夠成功是否就取決於最初幾個小時中病毒翻譯複製和宿主抗病毒信號間的動力學競爭呢?然而,目前的方法還無法靈敏地對病毒入侵初期的變化進行觀察。
  • DNA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
    DNA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比較(以真核生物為例)遺傳信息的傳遞
  • 【生物】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分析
    關於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涉及到複製、轉錄和翻譯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間,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很多不同,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HIV感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小測驗
    在這些感染HIV的人群中,估計有2,330萬人(約62%)正在接受某種形式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雖然目前還沒有治癒HIV感染的方法,但了解病情並堅持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與其他預防措施相結合,仍然是治療和預防HIV傳播的主要手段。關於HIV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你了解多少?快來測驗一下吧!
  • 皰疹病毒複製過程被我國科學家發現
    我國科學家利用超高解析度顯微鏡觀察到了微小的皰疹病毒複製的動態變化過程,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病毒學雜誌》上。單純皰疹病毒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病毒之一。據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卓然介紹,皰疹病毒的DNA複製過程是病毒裂解感染階段的核心事件。皰疹病毒是一種體積微小的球形病毒,直徑約為180納米。皰疹病毒基因組則是棒狀結構,直徑35-40納米、長度160納米,而普通螢光顯微鏡的解析度不超過200納米,因此存在分辨不清病毒基因組的不同區域,難以觀察到病毒複製的動態變化等細節問題。
  • 傳染病學重要發現 抑制愛滋病病毒轉錄機制揭示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而能夠控制病毒複製的愛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病毒經常整合到人類基因組的特定區域,其中的病毒轉錄受到抑制。
  • 科學家首次在體外重建HIV複製和整合過程,病毒「保護殼」或是治療...
    當前,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通過阻斷病毒酶作用達到抑制病毒複製的效果,為HIV感染者贏得一線生機。 當然,耐藥性問題也隨之而來。儘管 「雞尾酒療法」(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的提出為應對單一ART藥物耐藥性問題帶來了新的出路,但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探索,是否還有其他療法能夠為AIDS患者帶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