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重要發現 抑制愛滋病病毒轉錄機制揭示

2020-12-04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而能夠控制病毒複製的愛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病毒經常整合到人類基因組的特定區域,其中的病毒轉錄受到抑制。這一,2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只有不到0.5%的HIV-1感染者,能夠保持對HIV的無藥物控制。雖然在這些人體內存在的具備複製能力的病毒庫,但一直以來科學家都不清楚這種無藥物控制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美國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拉根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此次比較了64名保持HIV-1無藥控制者的細胞和41名正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者的細胞中的前病毒(已整合到宿主細胞DNA中的病毒基因組)。研究人員發現,能實現無藥控制的所謂「精英控制者」,其細胞中的前病毒數量中位數明顯低於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者的細胞。然而,在這些「無藥精英控制者」的細胞中,有較大比例的前病毒序列基因是完整的。

研究團隊利用染色體整合位點分析發現,在「無藥精英控制者」中,病毒被整合到DNA的非蛋白編碼區域或19號染色體上的KRAB-ZNF基因中。這些區域由緊密組合的DNA(稱為異染色質)組成,通常不利於HIV-1整合。他們還發現,整合位點往往離宿主轉錄起始位點更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深層病毒休眠或潛伏在維持對HIV-1的無藥控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他們指出,這一過程並非完全永久或不可逆轉。

HIV治癒分兩種,一種是清除性治癒,即一次性徹底完全清除體內所有HIV病毒;另一種則是功能性治癒,即抑制住HIV病毒複製,達到目前水平檢測不出的狀態。

研究團隊在分析其中某一人的15億多個外周血單核細胞時,無法從中檢測到任何完整的前病毒序列。他們謹慎地認為,這個人可能已經實現了HIV的清除性治癒,這種效果以前只在造血骨髓移植後觀察到過。

總編輯圈點

世界上第一位被成功治癒的愛滋病患者,是13年前著名的「柏林病人」,他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治療,成為公認的功能性治癒愛滋病患者。目前,功能性治癒也是HIV治療的重點,不過後續研究認為「柏林病人」雖然不是一個偶然事件,卻也不適用於所有患者,而且當時的治療過程也令「柏林病人」承受了巨大痛苦。而此次對無藥控制者基因序列的詳盡分析,或能為人們揭示其中的奧秘,從而為真正的清除性治癒帶來希望。

相關焦點

  • 抑制愛滋病病毒轉錄機制揭示
    在某些未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而能夠控制病毒複製的愛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中,病毒經常整合到人類基因組的特定區域,其中的病毒轉錄受到抑制。這一,2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只有不到0.5%的HIV-1感染者,能夠保持對HIV的無藥物控制。
  • 南非一愛滋患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病毒被抑制逾八年
    南非一愛滋患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治療,病毒被抑制逾八年 新華社華盛頓7月2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4日宣布,南非一名出生後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兒童,在嬰兒時期接受該機構支持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後
  • 突破性發現:愛滋病耐藥性問題有望被解決!
    愛滋病(AIDS)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於HIV可以攻擊人體免疫系統,愛滋病患者往往會因免疫系統崩潰而感染上各種疾病或罹患腫瘤,因此,愛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極高。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RNA病毒,其基因組具有較高的突變率,從而使得愛滋病的預防疫苗和治療藥物的開發變得十分困難。
  • 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HIV病毒傳染給HIV呈陰性的伴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Lancet期刊上,研究者表示,當HIV病毒載量受到抑制時,在男同性戀中通過不使用保險套的性行為傳播HIV的風險實際上是零。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轉錄因子STAT6特異識別N4位點DNA的分子機制
    人類的病毒性感染十分普遍,多數為隱性感染而不易被發現,如成人幾乎都感染過單純皰疹病毒;少數則發生顯性感染,可引起突發性或慢性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愛滋病,近期在西非發生的伊波拉出血熱等。病毒與宿主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相互作用引發機體出現了複雜而精細的免疫機制,天然免疫反應就是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屏障。天然免疫如同機體的眼睛,監視與識別各種外來微生物入侵。
  • 專家點評丨天津醫科大學團隊發現新的潛在愛滋病藥物靶點
    點評 |陳飛(復旦大學)責編 | 酶美愛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所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具有極大危害的傳染病。
  • 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蛋白複合體項目進展順利
    2014年8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蛋白複合體的結構與功能研究」項目中期總結會議在武漢召開。    該項目立足我國重要病毒性傳染病防控的戰略需求,選擇黃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及布尼亞病毒科中的代表性病毒為研究對象,運用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方法,通過病毒學與蛋白質科學的交叉,開展重要病毒轉錄複製複合體的結構研究與功能詮釋,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機制和規律,發現病毒轉錄複製複合體功能的幹預手段。
  • 加州理工團隊揭示新冠病毒抑制宿主防禦的機制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摘要SARS-CoV-2是最近發現的冠狀病毒,它導致名為COVID-19的呼吸系統疾病。儘管存在迫切的需要,但我們仍然不能完全理解SARS-CoV-2發病機制的分子基礎。在此,我們全面揭示了SARS-CoV-2蛋白與人類RNA之間的相互作用。
  • 復旦大學發現綠茶提取物能抑制HIV病毒複製
    愛滋病(AIDS)是由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人類免疫缺陷疾病,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癒手段,當前主要通過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來控制HIV的複製和感染,但這並不能徹底治癒愛滋病,一旦停藥,HIV病毒會立刻反撲,此外,HIV耐藥性問題也日益突出。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隨著越來越多的腫瘤相 關 lncRNA 通過大樣本 RNA 測序被發現,揭示它們參與腫瘤的分子機制有助於 將 lncRNA 及其下遊信號通路開發為分子標誌物或是治療靶標。近期,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任善成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Therap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Novel long non-coding RNA lncAMPC promotes metastasis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 by stimulating LIF/LIFR expression」的研究論文。
  • ...裡卡多·迪亞茲|提摩西·布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愛滋病|聖保羅...
    但他指出,自從病人停止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後,他的團隊還沒有對該男子的淋巴結或腸道進行病毒採樣。據迪亞茲介紹,2015年,迪亞茲和同事招募了已經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控制了病情的病人,採取最激進的治療方法,給包括「聖保羅病人」在內的5位病人同時服用5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希望能徹底清除任何可能逃避標準治療的愛滋病毒。常規治療方案通常僅採用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 Mol.Cell Bio:揭示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轉錄的分子機制
    真核生物染色質的組蛋白末端會發生多種化學修飾(包括乙醯化和甲基化修飾等),是真核生物細胞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基因表達譜式的重要調控方式。之前的研究發現組蛋白H3K4甲基化分布於基因的啟動子區,對基因轉錄主要起正調控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H3K4甲基化對某些基因表達起到抑制作用,其分子機制有待闡釋。
  • 世界愛滋病日:抗艾近40年,距離普遍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原本設計用於抗腫瘤的藥物齊多夫定被發現能夠抑制HIV病毒在體內的複製,並獲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美國FDA批准生產的抗愛滋病藥品,為AIDS患者帶來了延續生命的希望。然而,遺憾的是,齊多夫定治療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單藥治療的耐藥性越來越明顯。
  • 南非推新型HIV藥 TLD是三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結合體
    南非愛滋病委員會博士沙迪勒⋅布泰萊齊表示:新藥的副作用很小,在測試階段所有患者耐受良好,而且不容易讓病毒產生抗藥性。與此同時,新藥對於抑制血液中的病毒見效特別快。更為重要的是,它的性價比非常高。全球衛生倡議組織稱,TLD能讓南非愛滋病患者年均藥費降低至75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527元。目前南非愛滋病患者年均藥費最低約為100美元。
  • 突破,愛滋病有望被治癒?
    目前,全球感染HIV的患者中有62%感染者正在接受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俗稱「雞尾酒療法」)。ART治療覆蓋率抗病毒治療有兩大特點:一是要聯合用藥,二是要終身用藥。抗病毒治療可以很好地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發展,但還不能徹底根除。
  • 愛滋病有望被治癒?!
    抗病毒治療可以很好地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發展,但還不能徹底根除。目前,抗病毒治療取得的兩大成就一是把愛滋病從絕症變成了慢性病,患者只要堅持用藥而且不產生耐藥性,就可以健康地生活;二是可以把患者體內的愛滋病病毒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變成「可制可防的慢性病」。此外,在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之後,愛滋病阻斷藥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
  • 【學術前沿】胡德慶/高欣聯合團隊揭示HIV潛伏感染與複製的表觀...
    ,並揭示其分別依賴於PAF1與MLL1/COMPASS複合體在轉錄延伸和染色質修飾層面發揮功能的作用機制,為HIV潛伏感染與複製的表觀遺傳與轉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認識,並為清除宿主細胞內潛伏感染的前病毒提供了潛在的藥物幹預靶點。
  • 細菌轉錄爆發現象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最近,哈佛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的謝曉亮實驗室與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葛顥研究員合作,揭示了細菌內轉錄隨機爆發現象(Transcriptional bursting)的分子機制,這種隨機性是很多細胞和組織中細胞與細胞間基因表達量不同的主要根源之一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抗逆轉錄病毒療法能阻止HIV傳播 2019-05-06 07:16:47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直接RNA測序、串聯質譜法揭示新冠病毒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特徵
    研究揭示了病毒轉錄的模式(即亞基因組mRNAs),通常符合冠狀病毒的複製和轉錄預測模型。在編碼S蛋白的亞基因組mRNAs中檢測到24nt的框內缺失。這一特徵在一半以上的轉錄本中被確認,並被預測將從S蛋白中移除一個疑似的Furin蛋白酶切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