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發現:愛滋病耐藥性問題有望被解決!

2020-11-30 騰訊網

更令人興奮的是,這項研究的影響也可能超出了愛滋病毒本身,甚至於對整個生物學領域都產生深遠的連鎖效應。

愛滋病(AIDS)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於HIV可以攻擊人體免疫系統,愛滋病患者往往會因免疫系統崩潰而感染上各種疾病或罹患腫瘤,因此,愛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極高。

更重要的是,HIV作為一種RNA病毒,其基因組具有較高的突變率,從而使得愛滋病的預防疫苗和治療藥物的開發變得十分困難。就在今年2月份,被科學界寄予厚望愛滋病候選疫苗HVTN 702臨床試驗宣告失敗。

那麼,科學界是否能找尋到HIV的保守位點,並針對其開發出相應的、可以長期使用的疫苗或藥物?

近日,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學術雜誌 Science 上發表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transcriptional start site control of HIV-1 RNA fate 的研究論文。

此項研究發現HIV基因組中的一個核苷酸可以控制受感染細胞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讀取病毒的遺傳密碼,從而產生兩種不同形式但均為HIV複製所必須的病毒RNA。

更關鍵的是,這一核苷酸恰好位於HIV基因組的一個低突變率區域,因此,它有望為解決愛滋病耐藥性問題的新靶標!

自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次報導愛滋病以來,此後40年時間裡,這種病毒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600萬人感染愛滋病,死亡人數高達1200萬。截至2018年,我國報告現存活愛滋病感染者近80萬,近幾年每年新增超過5萬。但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算,中國實際愛滋病感染者約為125萬。

HIV病毒的高突變率和高耐藥性使得愛滋病成為「不治之症」。所幸,華裔科學家何大一博士在1996年提出了「雞尾酒療法」,才使得愛滋病成為一種相對可控的疾病,患者感染後的存活時間也得到了極大地延長。

雖然「雞尾酒療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同時也使得愛滋病的治療變得十分複雜且藥物副作用更大,更重要的是,「雞尾酒療法」並非是萬無一失和長期有效。因此,開發一種抗愛滋病耐藥的新療法是十分必要的。

早有研究發現HIV病毒的RNA存在兩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並且這種功能多樣性是病毒在細胞內複製的關鍵,因此,病毒必須在這兩種形式的RNA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然而,到底是什麼控制了這種平衡在此前尚未清楚。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基於結構的機制可以通過異質轉錄起始位點的使用來實現HIV-1轉錄功能的多樣化。這些轉錄本的起始位點分別為1、2或3個5'-G(Cap1G、Cap2G或Cap3G),轉錄出來RNA或被包裝為病毒基因組(Cap1G),或作為mRNA保留在細胞中進行蛋白質翻譯(Cap2G和Cap3G)。

為了了解5'-G的數目如何影響RNA的命運,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氫譜的方法探測了HIV-1的具有5'-G帽的前體RNA的結構。他們發現與核糖體結合外源性小配體進行結構重塑和功能激活的過程類似,HIV-1轉錄本的結構和功能由一個或多個5'-G的數目來控制。

Cap1G轉錄本具有二聚體的多髮夾結構,暴露Gag(HIV的一種結構蛋白)結合位點,同時阻隔了5'-G帽,從而抑制該轉錄和真核翻譯起始因子4E(eIF4E)的相互作用,進而抑制後續的剪接和翻譯過程。

Cap2G和Cap3G轉錄本則採用了另一種結構,該結構具有細長的中心螺旋,暴露出剪接供體殘基和可接近的5'-G帽以及TAR髮夾下遊的非結構化殘基。暴露的5'-G帽可以與eIF4E結合,而TAR髮夾下遊的非結構化poly A殘基可以促進eIF4E依賴的附加因子的關聯,這些附加因子是剪接和翻譯所需要的。

總而言之,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HIV病毒的RNA存在兩種不同的結構形式的具體機制——轉錄起始位點的5'-G的數目是關鍵,並表示該位點處於HIV基因組的高度保守區域,因此,或可成為解決愛滋病耐藥性問題的新靶標!

更令人興奮的是,這項研究的影響也可能超出了愛滋病毒本身,甚至於對整個生物學領域都產生深遠的連鎖效應。

文章的主要作者Issac Chaudry對此表示:「單個核苷酸的差異改變了RNA的結構和功能,這一觀點可能會為生物學研究開闢一個全新的領域。」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9/413

來源:BioWorld

作者:nagashi

校對:臧恆佳

責編:鄭華菊

相關焦點

  • 【合作夥伴】中裕新藥突破性愛滋病療法獲優先審評資格
    近日,藥明生物合作夥伴中裕新藥(TaiMed Biologics)宣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了愛滋病突破性藥物ibalizumab治療多重耐藥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MDR HIV-1)的生物製劑許可申請(BLA)
  • 《科學》突破性研究:多種癌細胞利用DNA複製出錯產生耐藥性
    《科學》突破性研究:多種癌細胞利用DNA複製出錯產生耐藥性  Emma Chou • 2020-06-05 16:09:14
  • 突破,愛滋病有望被治癒?
    抗病毒治療可以很好地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發展,但還不能徹底根除。目前,抗病毒治療取得的兩大成就一是把愛滋病從絕症變成了慢性病,患者只要堅持用藥而且不產生耐藥性,就可以健康地生活;二是可以把患者體內的愛滋病病毒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變成「可制可防的慢性病」。此外,在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之後,愛滋病阻斷藥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
  • 愛滋病有望被治癒?!
    抗病毒治療可以很好地抑制愛滋病病毒的發展,但還不能徹底根除。目前,抗病毒治療取得的兩大成就一是把愛滋病從絕症變成了慢性病,患者只要堅持用藥而且不產生耐藥性,就可以健康地生活;二是可以把患者體內的愛滋病病毒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變成「可制可防的慢性病」。此外,在發生了高危性行為之後,愛滋病阻斷藥用來防止HIV病毒擴散。
  • 南非科研團隊宣布在愛滋病預防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南非媒體報導,南非金山大學愛滋病預防科研團隊日前召開網絡新聞發布會,宣布在預防女性感染愛滋病毒方面的一項突破性進展。金山大學愛滋病預防科研團隊公布的試驗結果表明,在女性預防愛滋病毒方面,每8周注射一次預防性藥物比每天口服恩曲他濱替諾福韋預防愛滋病毒感染藥物的有效率超過90%。這一試驗由南非金山大學生殖健康和愛滋病研究所主任希妮德·德拉尼·莫雷特維領導,共有來自波札那、史瓦帝尼、肯亞、馬拉威、南非、烏幹達和辛巴威的3223名女性參與試驗。
  • 新方法讓抗生素合成不再漫長,有望避免耐藥性問題
    英國《自然》雜誌23日發表的一項藥物研究最新成果,美國團隊報告成功完成一種模塊化合成新抗生素的方法,這種新抗生素將有望避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研究顯示,利用該方法合成的其中一種化合物對細菌感染小鼠模型中的耐藥菌株有效。科學界認為,遏制耐藥性感染增多趨勢需要新的抗生素。但過去30年裡,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開發出來。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生素有望解決細菌耐藥性難題。對於這樣的結論不免引來很大的質疑聲,但是如果該化合物通過臨床試驗,那必將成為對抗各種細菌感染的重磅武器。說了這麼多,你們有沒有對這種抗生素產生好奇心呢? 許多現有的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都是人類通過培養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而被發現的。細菌通過這些抗生素互相殘殺,爭奪資源。
  • 科學家發現常用化療藥物阿黴素有望克服白血病耐藥性
    科學家發現常用化療藥物阿黴素有望克服白血病耐藥性  Winnie Lee • 2020-04-21 16:46:29 來源:前瞻網
  • 愛滋病發現40年:「世紀絕症」已變成可控慢性病
    治癒愛滋病成為現代醫學界重要攻克方向。雖然仍無治癒方法,但目前治療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愛滋病出現的前六年,人類面臨的狀況是無藥可治。直至1987年3月19日,首個抗愛滋病藥物齊多夫定獲批上市,從研發到臨床運用只用了20個月。時至今日,齊多夫定依然是抗愛滋病的有效藥物之一。華裔醫學家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2030年愛滋病流行有望被控制
    據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一項報告稱,到2030年愛滋病疫情有望被控制。目前新增感染愛滋病的人數和死於愛滋病的人數已經下降,但是目前下降的速度還不能完全的結束愛滋病,需要更多國際上的共同努力。目前,全世界有3500萬人攜帶愛滋病毒,但是大多數需要愛滋病藥物的人卻沒有條件和途徑得到治療。
  • 愛滋病流行有望於 2030 年結束
    近日,BMJ新聞報導出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來自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的一份最新報告稱,儘管目前HIV感染或愛滋病成人患者中,僅有38%的人有機會獲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治療,但愛滋病流行有望於2030年結束。
  • 2020年,愛滋病領域有什麼重大進展?
    首次發現:單一劑量的抗體療法或能有效抑制HIV從母親傳播給嬰兒1月10號,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科學家們通過在新生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後首次發現,單劑量抗體療法有望阻斷新生兒感染HIV。
  • 細菌耐藥性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2017年6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菌耐藥性的產生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法一直以來是微生物學基礎研究與臨床治療領域十分熱門的話題。針對近期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簡要的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 港市將迎真正意義上的「愛滋病第一股」?傳鉑鑫生物擬赴港上市
    純粹「愛滋病股」於香港市場極度稀缺,鉑鑫生物有望開闢全新格局根據AWSG愛保信(Biotech)投行事業部的長期追蹤觀察,目前香港市場醫藥板塊企業眾多,但深耕愛滋病專業領域的生物醫藥公司卻極少,僅有幾家通過零星業務涉及愛滋病相關市場,而完全專注於愛滋病領域的香港上市公司目前更是沒有。
  • 專家:愛滋病已成可控的慢性病 應加強患者長期規範治療
    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稱,截至2018年底,中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2012年至2018年,中國愛滋病的新發例數和死亡人數均呈逐年上升趨勢。
  • 愛滋病患者有望功能性治癒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旨在喚起大家對愛滋病的關注。因為迄今為止,愛滋病還是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不少人對該病深感恐懼。  昨天,記者從浙大一院了解到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省將啟動愛滋病功能性治癒的國家級課題研究,不久的將來,愛滋病患者有望擺脫終身服藥的困擾,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結核病耐藥性問題有突破口了!上科大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
    該項工作在國際上首次成功解析了分枝桿菌關鍵的阿拉伯糖基轉移酶複合體EmbA-EmbB和EmbC-EmbC的「藥靶-藥物」三維結構,首次揭示了一線抗結核藥物乙胺丁醇作用於該靶點的精確分子機制,為解決結核病耐藥問題,研發新型抗結核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結核病是全球十大致死疾病之一,是單一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排名超過愛滋病和瘧疾)。
  • 中國已能藥物控制愛滋病傳染,問題是每年有30%感染者沒被發現
    這一成果當然不能脫離愛滋病感染者的發現和藥物治療。發現傳染源人類之所以恐艾,不僅因為愛滋病無法徹底治癒,還因為被發現之前它已經具有傳染性。這種隱匿的傳染性將會帶來更多的感染者,特別是在中國,異性傳播已經逐漸成為愛滋病傳播主要途徑,形勢嚴峻。
  • 突破丨國產愛滋病新藥Trogarzo問世 挽救無藥可用的HIV感染者
    HIV通過破壞人體的T淋巴細胞,進而阻斷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過程,導致免疫系統癱瘓,從而致使各種疾病在人體內蔓延,最終導致愛滋病。自1987年WHO宣布HIV大流行以來,HIV感染已經導致了3900萬人死亡,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
  • 世界愛滋病日|愛滋病的汙名化和歧視,目前正等待解決
    COVID-19大流行暴露了公共衛生的差距,愛滋病高負擔地區的大多數衛生系統都很脆弱,各國應實行以患者為中心的策略,解決愛滋病相關汙名化、歧視和貧困等問題。2020年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社論指出,COVID-19大流行暴露了公共衛生的差距,愛滋病高負擔地區的大多數衛生系統都很脆弱,各國應實行以患者為中心的策略,解決愛滋病相關汙名化、歧視和貧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