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愛滋病已成可控的慢性病 應加強患者長期規範治療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專家:愛滋病已成可控的慢性病 應加強患者長期規範治療

2020-10-23 21:17: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李亞南)愛滋病(AIDS)曾經是最令人恐懼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專家指出,當前,愛滋病已經可以成為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愛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複製,長期把病毒控制在低檢測線以下,HIV感染者需嚴格遵循「依從性原則」,加強長期規範治療。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球約有379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稱,截至2018年底,中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2012年至2018年,中國愛滋病的新發例數和死亡人數均呈逐年上升趨勢。

  為實現到2030年消除愛滋病,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已提出到2020年實現「三個90%」的目標,即90%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自己知情,90%確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獲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以及90%接受治療者體內病毒受到抑制。

  陸軍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毛青指出,HIV感染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複製,長期把病毒控制在低檢測線以下,以保存和恢復感染者免疫功能,從而降低愛滋病相關發病率和傳染率。

  據介紹,第一個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由於僅靠單一的藥物並不能很好解決HIV感染的問題,症狀一度得到控制的感染者,血液裡的病毒水平很快就重新上升,而且病毒還會發生突變,以抵抗藥物作用。隨後,一種全新的策略——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被提出,也就是後來俗稱的雞尾酒療法。感染者如果使用三種以上不同機理的藥物聯合抑制病毒,就有望超越HIV病毒的變異速度。長期接受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以控制病毒複製,讓體內的病毒載量降低到檢測不出的水平。

  目前,HIV感染尚不能治癒。感染者需要終身服藥,實現長期的病毒抑制,服藥的依從性至關重要。2006年,全球首個用於HIV感染完整治療方案的口服單一片劑藥物獲批,革新了HIV的治療。2018年,比克恩丙諾片作為基於整合酶鏈轉移抑制劑的體積最小的三聯複方單片製劑問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朱曉虹表示,HIV感染者需嚴格遵循「依從性原則」,即每天需要定時且終身服用藥物來抑制體內的病毒。複方單片劑藥物體積小,服藥簡便,能夠提供較好的依從性,感染者一天只需服用一片藥。

  專家指出,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HIV已經從過去的「世紀瘟疫」逐漸變為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如今的感染者若能被早期發現並進行規範有效的藥物治療,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當前,HIV感染者已經不再滿足於病毒抑制的治療目標,越來越多人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國際和國內的專家學者呼籲將「確保90%的病毒載量抑制者具有良好的生活質量」納入控制愛滋病的第四個「90」目標。

  毛青指出,過往研究顯示,藥物不良反應與HIV感染者的生活質量、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評分呈顯著的負相關,選用安全性更高、不良反應更少的藥物,可有效提升感染者生活質量。此外,藥物的不良反應也可影響感染者依從性與耐藥性,對長期治療的成功率至關重要。

  當前,中國愛滋病抗病毒治療是免費方案、自費方案和醫保支付的「三駕馬車」的支付模式來保障藥物可及性。國家免費藥已經能夠滿足最基本的臨床需求,但創新治療藥物在療效、安全性、耐藥性和藥物依從性等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只是藥物的價格一度成為HIV感染者更換治療方案的阻礙。2020年1月1日開始,最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已經正式啟用,創新藥艾考恩丙替片(E/C/F/TAF)作為唯一一個HIV單片複方製劑治療藥物,進入了2019國家醫保目錄。專家呼籲,面對感染者對於用藥和治療更加精進的需求,希望能有更多創新藥進入國家醫保,讓HIV感染者在可承擔的範圍內享受創新藥物治療,為HIV感染者長期規範治療、提高生活質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完)

相關焦點

  • 愛滋病已成可控慢性病 專家呼籲創新藥進醫保為感染者保駕護航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人類正在不斷突破這個曾經聞之色變的醫學難題,愛滋病病毒(HIV)已經從過去的「世紀瘟疫」逐漸變為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感染者若能被早期發現並進行規範有效的藥物治療,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 愛滋病成可防可控慢性病 專家建議:預防是「頭等大事」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愛滋病專業學組副組長、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教授指出,目前社會公眾對愛滋病患者甚至專科醫生的恐懼和歧視還沒有消除,知艾、防艾工作還要繼續加大宣傳,對於確診感染的患者而言,只要儘快接受規範治療,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可與常人無異。
  • 愛滋病發現40年:「世紀絕症」已變成可控慢性病
    在中文裡,它被稱為愛滋病,全名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圖片來源:東方IC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對於愛滋病的治療研究也越來越多。21世紀之後,新型抗艾藥物層出不窮。6大類30餘種抑制劑藥物獲批上市,連同「雞尾酒療法」一起,將原先的「世紀絕症」變成了一個可以長期控制的慢性病。
  • 武漢首名愛滋病治療患者活過10年 壽命望接近常人
    長江日報訊(記者劉睿徹 實習生張爭爭 通訊員劉翔)被醫學界當做愛滋病「治癒」範例的「密西西比嬰兒」本月10日被宣布病情復發,業界稱「人類抗擊愛滋病遭遇重大挫折」。記者昨日從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儘管抗擊愛滋病經歷挫折,但這一疾病已從30年前的「死刑」變成了可控慢性病,我市首名接受愛滋病規範治療的患者已活過10年,預期壽命有望接近正常人。
  • 愛滋病已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看臨床診療團隊如何戰「艾」
    愛滋病作為一種不可逆且傳染方式隱秘的傳染病,一直備受關注。認識上的誤區讓很多人談「艾」色變。而如今,通過雞尾酒療法等抗病毒治療,愛滋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在抗「艾」的徵途中,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愛滋病診療團隊既是見證者又是實踐者。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總結經驗,治癒更多患者,並推動學科不斷向前。
  • 愛滋病正變成慢性病 堅持治療可活到平均壽命
    原標題:為什麼說愛滋病正在變成一種慢性病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控中心進一步解讀了《2011年中國愛滋病疫情估計》的新特點。報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為78萬人。其中報告職業為學生的愛滋病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男男同性傳播是造成學生感染愛滋病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在感染愛滋病的學生中,同性傳播比例已從2006年的8%,上升為2011年1~9月的55.5%。
  •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
    衛生計生部門組織專家編制科學實用的慢性病防治知識和信息指南,由專業機構向社會發布,廣泛宣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科普知識,規範慢性病防治健康科普管理。積極推進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分級診療,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就醫秩序,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鼓勵並逐步規範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首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對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的慢性病患者,為其提供轉診服務。
  • ...廳關於印發江蘇省慢性病防治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等疾病...
    衛生計生部門組織專家編制科學實用的慢性病防治知識和信息指南,由專業機構向社會發布,廣泛宣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科普知識,規範慢性病防治健康科普管理。積極推進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分級診療,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就醫秩序,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鼓勵並逐步規範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首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對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的慢性病患者,為其提供轉診服務。
  • 肺癌「慢病化」趨勢明顯 專家強調規範開展免疫治療
    肺癌「慢病化」趨勢明顯 專家強調規範開展免疫治療 2020-11-13 19:34:21 ,共同改善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
  • 2030年終結愛滋病 可能嗎?
    愛滋病已成可控慢性病世界上第一次有關愛滋病的正式記載發生於1981年,當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特殊的肺部感染者病例報告。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愛滋病」。今天,全球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數約7600萬,死亡人數達3400萬。
  • 治療愛滋病_資訊_鳳凰網
    對愛滋病的治療有否特效藥,常用哪些治療     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也沒有疫苗預防接種。臨床上可分為針對愛滋病病毒的治療,和針對條件致病菌的治療。   (1)一般療法 對HIV感染者可不予治療,應列入疾病控制網,嚴密監視,以防傳染他人或轉變為愛滋病患者。
  • 愛滋病(HIV)罪犯抗病毒治療(ART)的實踐和意義探索
    「90-90-90」目標也是中國政府應對HIV流行的主要策略,具體作法就是:擴大篩查和診斷面、提高ART治療率、保護重點高危人群、宣傳教育減少歧視[4]。  目前,對HIV感染者尚無徹底治癒方法,ART可有效針對HIV進行長期抑制性治療,愛滋病已被定義為可控的慢性疾病。
  • 愛滋病藥物Biktarvy已成王,新一代突破性抗病毒方案關注點?
    [億歐導讀] 愛滋病正在變為慢性病,長期用藥越來越普遍,安全性、依從性和耐藥突變正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愛滋病正在變為慢性病,長期用藥越來越普遍,安全性、依從性和耐藥突變正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必妥維將主導TAF+整合酶抑制劑雞尾酒方案雖然這幾年吉利德在大刀闊斧地收購和引入新業務,但是抗病毒業務目前仍是吉利德非常倚重的一個分支,尤其是抗艾藥物,吉利德推出了多款極為經典的雞尾酒方案,代表著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最新突破。
  • 【世界愛滋病日科普】「防艾」——從肛腸疾病開始
    ,但愛滋病病毒的防治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愛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後導致免疫缺陷,並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症候群。目前,愛滋病已經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 白血病也能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治可控,36歲「慢粒」小夥規範...
    他的主治醫生、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黎緯明稱,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稱「慢粒」)現在已經能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可治可控,甚至通過規範治療實現「治癒」停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6年規範管理「治癒」白血病2011年4月,周磊發現自己的肚子突然變大了,吃不下飯,到醫院檢查發現脾腫大,白細胞非常高。
  • 愛滋病患者會經歷五個心理階段,易產生不良情緒 不幸染艾 治病更需...
    不要以為愛滋病離我們很遠,無論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保護自己。規範治療愛滋病患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趙清霞介紹,小楊擔心的問題,在愛滋病患者中常遇到。小楊責任心比較強,雖然沒有告訴室友實情,但在生活中也會為他們著想。
  • 北大教授攻克愛滋病?專家稱理論上癌症有可能通過基因編輯治療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研究組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研究組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註:世界上連續出版時間最久的醫學期刊,被稱作是世界頂級醫學期刊)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愛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的研究論文。
  • 科怡康給力慢性病治療
    富慶熙/供圖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富慶熙報導 近年來,隨著公眾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治療慢性病的諸多方法中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約有3億確認的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在病症負擔中的佔比已超過七成。    長期服藥,既會給患者帶來極高的經濟負擔,也會給患者的相關器官帶來較大傷害,並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和併發症。所以,我國醫學界對綠色物理療法給予較大關注和支持。    著名物理醫學專家、北京同仁醫院物理醫療學教授朱平表示,高電位治療法對多種疾病都有效果,並有一定的雙向調節作用。
  • 從無藥可醫到可治可控
    從1981年第一例愛滋病病例被報告,到今天愛滋病已從「世界絕症」變成慢性病,實現從無藥可醫到可治可控。記者整理愛滋病近40年防治發展歷程發現,藥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愛滋病的治療藥物已達30餘種。
  • 如何預防愛滋病?專家這樣說……
    各單位懸掛橫幅、擺放宣傳版、設立諮詢臺,選派相關專家開展義務諮詢。各縣區也紛紛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加強外出務工人員、青年學生等重點人群宣傳教育,在車站、學校、廣場、社區等人員集中場所廣泛張貼、播放宣傳材料。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愛滋病感染者數量仍呈上升趨勢,近5年來發病數均在100例以上,尤其是同性傳播上升速度較快。2020年,市疾控中心已開展了暴露後阻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