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實驗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2021-01-15 何老師談教考

一、實驗目的

(一)會用實驗研究物理現象與規律,包括:

1、正確選擇實驗方法與實驗器材。

2、學會控制實驗條件。

3、知道如何實驗、判斷結果的可靠程度。

(二)理解和掌握有關課程內容和重要的物理概念,以形成物理思想,培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三)通過實驗培養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測量方法,以培養實驗技能。

(四)培養嚴謹的實驗態度、科學的實驗方法及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基本要求

(一)實驗準備:

1、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

2、了解儀器性能,熟悉操作步驟。

3、設計記錄表格,掌握注意事項。

(二)實驗中手腦並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1、仔細調整實驗裝置,正確使用實驗儀器。

2、保證滿足實驗條件,規範實驗操作。

3、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客觀記錄實驗數據。

(三)數據處理:

1、尊重實驗客觀事實,正確分析記錄數據。

2、合理做出實驗結論,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三、主要思想方法

(一)控制變量法

在實驗中或實際問題中,常有多個因素在變化,造成規律不易表現出來,這時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和變化。如驗證牛頓運動定律實驗中,可分別控制質量或合外力中的一個參量不變,尋找加速度與另一個參量的關係,最後再進行統一。

(二)等效替代法 

某些物理量不直觀或不易測量,可以用較直觀、較易測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從而簡化問題。如在驗證動量守恆定律實驗中,發生碰撞的兩個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測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

(三)累積法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準確測量的物理量用累積的方法,將小量變大量,不僅可以便於測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減小誤差。如測量均勻細金屬絲直徑時,可以採用密繞多匝的方法;分析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時,可隔幾個點找出計數點分析等。

(四)留跡法

有些物理過程是瞬息即逝,需要將其記錄下來研究,如同攝像機一樣拍攝下來分析。如用打點計時器記錄物體位置;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平拋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觀察交流信號的波形等。

(五)外推法 

有些物理量可以局部觀察或測量,作為它的極端情況,不易直觀觀測,如果把局部觀察測量得到的規律外推到極端,也可以達到實驗目的。例如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I=0(斷路)時的路端電壓(電動勢)和短路(U=0)時的電流強度,通過一系列U、I對應值點畫出直線並向兩方延伸,交U軸點為電動勢,交I軸點為短路電流。

(六)近似法 

在複雜的物理現象和物體運動中,影響物理量的因素較多,有時為了突出主要矛盾,可以有意識的設計實驗條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響,用近似量當成真實量進行測量。

(七)放大法 

對於物理實驗中微小量或小變化的觀察,可採用放大的方法。例如遊標卡尺、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都是按放大原理製成的。


四、基本測量和讀數規則

(一)基本測量

1、長度的測量 :儀器有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

2、時間的測量 :儀器主要是打點計時器和秒表。

3、質量的測量 :儀器是天平。

4、電路的測量 :電流、電阻、電壓等是直流電路中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考查機率很高的內容,要掌握這些表的連接、量程的選擇、讀數及構造原理。

(二)測量儀器的讀數規則

在直接測量中讀出的測量有效數字的最後一位要與讀數誤差所在的一位取齊,因而測量儀器讀數規則為:測量誤差出現在哪一位,讀數就應相應地讀到哪一位。在中學階段一般可根據測量儀器的最小分度來確定讀數誤差出現的位置。

對於常用的儀器可按下述方法讀數:

1、最小分度是"1"的儀器:測量誤差出現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讀。如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測量誤差出現在毫米的十分位上,估讀到十分之幾毫米。

2、最小分度是"2"或"5"的儀器:測量誤差出現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別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讀。如學生用的電流表0.6A量程,最小分度為0.02A,誤差出現在安培的百分位,只讀到安培的百分位,估讀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捨去,超過半小格的估讀,以安培為單位讀數時,百分位上的數字可能為0、1、2……9;學生用的電壓表為15V量程,最小分度為0.5V,測量誤差出現在伏特的十分位上,只估讀到伏特的十分位,估讀五分之幾小格,以伏特為單位讀數時,十分位上的數字可能為0、1、2……9。

3、下列儀器在最小分度間不進行估讀:遊標卡尺只要求讀數是遊標最小分度值的整數倍;體溫計讀數應是0.1℃的整數倍;機械秒表和指針式電子秒表在最小分度間不進行估讀;電阻箱的讀書等。

(三)有效數字

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的近似數據叫有效數據,有效數字的最後一位是測量者估讀出來的,因此這一位數字是不可靠的,也是誤差所在位。

計算中遵守有效數字規則:

1、不可靠數字與別的數相加減、相乘除,所得的結果也是不可靠的。

2、計算結果只能保留一位不可靠數字,但在計算過程中,可以保留兩位不可靠數字,最後再四捨五入。

3、物體的個數、實驗的次數是準確數,它們與近似數相乘除時,有效數字的位數應等於原來近似數的有效數字位數。

有效數字的位數是從左起第一位非零數字算起到最後一位數字(含零)的總位數,其最後一位即不可靠數字,是估讀得到的。

(四)實驗數據常用的處理方法

1、直接比較法

某些實驗,只需通過定性的確定物理量間的關係,或將實驗結果與標準值相比較,就可得出實驗結論的,則可應用直接比較法。如研究"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可直接比較實驗中測出的合力和根據實驗做出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比較兩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可確定是否達到了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目的。

2、描跡法

描跡可形象直觀地直接反映實驗結果。如「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應用描跡法時應注意:

(1)所描出的曲線或直線應是平滑的,不應有突然的轉折。

(2)個別點若偏離所描出的曲線太遠,可認為是某種偶然因素所致,一般可將這樣的點捨去。

(3)為能較為準確地描述所記錄的曲線,實驗所記錄的點的總數不能太少,且應在所描範圍內大致均勻分布。

3、平均法

取算術平均值是減小偶然誤差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把待測物理量的若干次測量結果值相加後除以測量次數。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多次測量中,由偶然誤差引起的正、負偏差出現的機會相等。故將多次的測量值相加時,所有偏差的代數和為零。

在求平均值時應注意在什麼情況下求平均值,例如在研究打點計時器紙帶問題中,不能用求平均值法求加速度,而要用「逐差法」。

4、列表法

把被測物理量分類列表表示出來,有制表方便,形式緊湊,數據易於比較等優點。列表法還常常是圖表法的基礎。列表法應注意:

(1)項目應包括名稱及單位。

(2)實驗測得的數據應按測量結果,取恰當的有效數字填入。

(3)自變量應按逐漸增加或減小的順序排列。

5、圖表法

建立合理的坐標系,將實驗數據作為坐標點在坐標系中表示出來,尋找坐標點之間的規律。作圖處理數據的優點是直觀、明顯,由圖像的斜率、截距、包圍的面積等外推,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間的規律。

作圖表時應注意:

(1)坐標軸代表的物理量要合理,這樣便於找出規律,一般多選用直線作圖線,因為直線明了直觀,而曲線的規律不易判定。常取x或 1/x 為自變量,以便使做出的函數圖像為直線,從而可直觀的得出變量間的函數關係。如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以I為自變量作U-I圖像;當函數與自變量x成反比例時,常以 1/x 為自變量。

(2)坐標建立要規範,坐標軸上要標明物理量,對應單位,注意正確選取橫軸和縱軸的標度,橫坐標和縱坐標的比例以及坐標起點,使所做出的圖像大致布滿整個圖紙。

(3)選點要恰當,作圖要規範,直線至少取5點,曲線10~15點,且在曲線彎曲處取點密集一些;對直線作圖,應使直線通過儘可能多的點,不通過的點應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對曲線作圖要平滑,不能做成折線,對於有些特異性的點可以分析取捨。

(4)根據圖像分析圖線的斜率、截距等物理意義,計算斜率時應選取直線上相距較遠的兩點,而不一定要選取原來的數據點,這樣便於取得更精確的平均值。

(五)實驗誤差及其處理

1、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是錯誤,在測量時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1)真實值:是指被測物理量在規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的客觀大小,即物理量的真實值。實驗中真實值是得不到的,通常用多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來代替真實值,且測量次數越多,平均值就越接近真實值。

(2)測量值:由測量儀器直接讀出的物理量的數值或將測量數據直接帶入公式計算出來的物理量的數值。

2、從誤差來源看,誤差可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

(1)系統誤差 :主要是由於實驗原理不夠完善、實驗儀器精度不夠、實驗方法粗略而產生的。基本特點:實驗結果對真實值的偏差總是具有相同的傾向性,即總是偏小或偏大。

減小方法:改善實驗原理,提高實驗儀器的測量精度,設計更精巧的實驗方法。

(2)偶然誤差 :是由於各種偶然因素對實驗者和實驗儀器的影響而產生的,如測量環境(或條件)的不穩定、實驗者的經驗不足。特點:總是有時偏大,有時偏小,且偏大和偏小的機會相等。

減小方法:多次實驗取平均值。

3、從數據分析看,誤差分為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

(1)絕對誤差 :是測量值與真實值之差。在直接用儀器測量某一物理量時,提高測量儀器的精度是減小絕對誤差的重要方法。

(2)相對誤差 :相對誤差等於絕對誤差與真實值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反映了實驗結果的精確程度。在難以減小絕對誤差時,增大真實值是減小相對誤差的簡易而有效的方法。

4、減小誤差的方法:

(1)校準測量儀器。如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天平等儀器,使用前應先進行調零校準。

(2)恰當選擇儀器的量程和精確度。

(3)完善實驗原理。

(4)進行多次重複實驗,求其平均值。

(5)以圖像法代替公式法處理實驗數據。

(6)改進實驗方法。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最好的輔導書有哪些
    高中物理最好的輔導書有哪些對於那些想要提高物理成績的高三同學,有哪些好的物理輔導書可以選擇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更高更秒的物理》由四部分內容構成:實驗基礎理論部分,我們將一些帶有共性的、為高中學生可以接收的實驗理論內容進行整合,概述物理實驗基本儀器,主要測量方法,從應用角度出發,歸納與提供處理實驗數據的常用方法與測量誤差及實驗結果不確定度的計算公式。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有哪些學習方法和技巧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有哪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想知道怎麼才能學好高中物理知識,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一、注意每個環節1、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 高中物理電路解題的基本方法
    高中物理電路解題的基本方法現今,無論人類生活、科學技術活動以及物質生產活動都已離不開電。下面有途網小編整理了《高中物理電路解題基本方法》,希望能幫到你!本章的主要問題是研究電路中通以穩恆電流時,各電學量的計算,分析穩恆電流的題目,步驟如下:(1)確定所研究的電路。
  • 高中物理實驗及方法歸納(完整版)
    (5)實驗數據的處理重要的有打點計時器紙帶的處理方法(如分析是不是勻速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如果是勻變速運動,如何求某時刻的速度、如何求加速度等);解方程求解未知量、用圖像處理數據(把原來應該是曲線關係的通過改變坐標軸的量或單位而變成線性關係,即變成直線,是重要的實驗能力)。
  • 2015福建高中會考物理考試大綱
    一、命題依據   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物理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方案(試行)》以及《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物理學科考試大綱(試行
  • 高中物理實驗誤差和有效數字問題學習和例解分析
    高中物理實驗誤差和有效數字問題學習和例解分析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實驗誤差和有效數字問題學習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要求會正確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彈簧秤、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錶、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2.要求認識誤差問題在實驗中的重要性,了解誤差的概念,知道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少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不要求計算誤差.
  • 高中物理輔導書哪個最好 零基礎物理超實用
    高中物理輔導書哪個最好 零基礎物理超實用對於一些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同學,高中物理有哪些比較好的輔導書呢?下面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衡中骨幹物理老師:高中物理實驗總結,列印一份,吃透高考不扣分
    對我們高考階段的物理學習而言,有一個較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要找到物理學習的根本,特別是要善於抓住物理學習的方法,善於運用物理知識,從具體的物理學習過程中把握住物理的一系列思維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高中階段的物理,不少同學覺得很難,主要是因為無法掌握住物理知識的基本概念,不能把握住物理實驗的基本步驟,學習上就難以找到解決物理問題的一般方法,學習沒有思路,物理做題沒有方向,那麼物理學習上就是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如何著手進行,這樣下去,物理學習怎麼能夠有好轉,成績又如何能提高呢?
  • 中考物理實驗題解題技巧有哪些
    中考物理實驗題題型分析及解析方法,物理實驗題總是給人一種不疼不癢的感覺,因為從難度上來看並沒有最後兩道大題那麼難,綜合性也不是特別強,計算量不大,學生們每次考試都能把所有的空填上,總覺得掌握的還算可以,但是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
  • 高中物理實驗 | 電學實驗專題歸納
    實驗十:練習使用多用電錶實驗十一:傳感器的使用二、本專題實驗特點及其在高考中的地位物理實驗為高考必考內容,近年的高考物理試題,越來越重視對實驗的考查,尤其是除了對教材中原有的學生實驗進行考查為,還增加了對演示實驗的考查。
  • 高考物理要求這麼多,高一高二到底怎麼學物理?
    高中物理目前在高考中考查的形式是理綜卷三科同考的形式,對於大部分高中生們來說,高中物理在高中各科中都屬於最難學的科目,導致很多學生對於理綜卷非常打怵。試卷一般都重視物理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內容考查,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強調理論聯繫實踐,注重考查考生用文字以及圖像準確表達物理思想和物理過程的能力,注重考查考生對概念、原理、規律的理解和應用。重視評價考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生們應該知道高考物理關於能力要求的說明。
  • 高中物理第一課
    而進入高中,我們將認識更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學到更為深刻的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 有一部分同學,在初中階段物理學得很不錯,可是進入高中就一落千丈。那麼,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有哪些不同?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呢? 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年代,定量地研究物質的存在形式,及其基本性質和運動規律。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寄語高一新生
    最後要求會把圖用數學語言表示出來(關係式)而絕對不能死記套用公式。三、學會對物理實驗的層層剖析,培養探究能力。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縱觀課本上的實驗內容,無論什麼樣的實驗,無外乎都有這麼幾部分組成:實驗目的、原理、器材、步驟、注意事項、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
  • 高中物理:電學重點實驗專題匯總(經典),考試會考,提前吃透
    電學在初中高中物理學習裡都相當重要,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尤其是電學和力學,都是老師要求必須掌握的專題,主要就是為了幫助高中階段物理的學習打好堅實基礎。物理這門學科類似於數學的一個地方就是知識點聯繫比較緊密,一旦一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則會影響到物理整體的一個學習,尤其是電學這個重點專題。那麼,為了幫助同學們吃透電學實驗專題,今天小編老師給同學們整理了一套高中物理經典電學實驗專題,都是重點且基礎的實驗,吃透後對於同學們掌握電學試題和知識點是有一定幫助的。
  • 高考專題:高中物理實驗總結(完整版),列印一份,考試再也不丟分
    高考專題:高中物理實驗總結(完整版),列印一份,考試再也不丟分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講,在物理上的學習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上了高中階段以後更是如此,在高中階段,物理的學習遠比初中階段的學習要難得多,因此,這對於孩子的要求也就更高。
  • 物理實驗中蘊藏的方法
    那麼我們不僅能對微小形變有正確的認識,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所以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認真觀察、認真分析、努力做好實驗是非常有用的一個方法。做完實驗以後,如果僅僅停留在對於物理實驗現象的好奇上,這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認真分析實驗現象所反映的實質內容而外,更重要的,也是更高的要求要善於從物理實驗中尋覓到隱藏在物理實驗背後的實驗方法。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實驗總結,詳細的不要不要的!
    解釋函數表達式中常數的物理意義及其單位。該實驗要注意區分彈簧總長度和彈簧伸長量。對探索性實驗,要根據描出的點的走向,嘗試判定函數關係。(這一點和驗證性實驗不同。)目的:實驗研究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係,從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 教師資格考試高中物理新課標政策解讀
    二、高中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結構1、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在進行新課改之後,實現了從「雙基目標」到「三維目標」的轉變,從過去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換成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
  • 物理+生物+政治報考專業有哪些?
    3+3」就是保持現行統一高考的語、數、外 3 科 不變,將現行的文綜、理綜調整為由考生根據個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 、物理、化學、生物 6 科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 3 科參加考試並計入高考總成績。物理+生物+政治報考專業有哪些?
  • 乾貨 | 高中物理實驗題(力學篇)
    每個實驗內容是固定的,能考查的點是有限的,所謂的創新性實驗也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改動,本質上原理還是一樣的。所以,先構建一個對物理實驗的基本理解:物理是由大自然已然制定好的規則,那麼物理實驗就是讓我們回到從現象至理論的總結過程,或者是在已知理論的情況下去測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