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科學家推薦!室內使用UVC可抑制新冠病毒

2020-09-03 銀月光科技

今年以來,病毒學、免疫學、氣溶膠、建築及物理學等領域的專家紛紛研究可能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室內空間傳播的方法。根據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推薦在室內使用UVC光作為抑制病毒傳播的短期、易於開展且價格實惠的方法。



據報導,來自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hotonic Sciences,ICFO)、西班牙巴斯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及英國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研究,對現有UVC光源進行探討,如螢光燈、微腔等離子體、LED、其他替代物以及產生UVC光的非傳統途徑。


圖片來源:拍信網正版圖庫


科學家認為,通過在建築物的通風系統和未使用的公共室內場所採用這些UVC光進行照射,有望快速有效滅活空氣傳播及表面沉積的新冠病毒



此外,科學家還調研在全球範圍布局UVC技術的成本問題。得出的結論是:在全球投入幾十億美元用於研究UVC光源能夠保護全球大約10億名工作者。



在辦公室和學校等室內公共場所,除了空氣傳播病毒以外,電梯按鈕、門把手及扶手等頻繁接觸的表面區域也能夠傳播病毒。因此,科學家表示,UVC光可降低病毒的傳播,並且能夠滿足快速、大範圍、經濟上可行的部署需求,目前其實施問題僅受現有產能的限制。


據悉,本項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雜誌上。

相關焦點

  • 抗瘧疾老藥氯喹:體外實驗顯示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抗瘧疾老藥氯喹:體外實驗顯示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 張蓋倫/科技日報 2020-02-17 08:03
  • 研究:綠茶等植物性食物或有助於抑制新冠病毒
    近日,一份研究顯示,綠茶等植物性食物或有助於抑制新冠病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報導稱,德國烏爾姆大學醫學中心分子病毒學研究所專家稱,他們發現一些天然食物能壓制身體裡97%新冠病毒病原體,相關研究成果的文章已經發布在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不過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經研究,科學家發現黑果腺肋花楸汁、石榴汁和綠茶有殺死病毒的功效。
  • 美國實驗室:哥斯大黎加馬抗血清有效 可抑制新冠病毒
    【南美僑報網劉大美編譯】近日,哥斯大黎加社會保障局(CCSS)局長羅曼•馬卡亞(Román Macaya)宣稱,哥斯大黎加大學(UCR)克洛多米羅皮卡多研究所(Instituto Clodomiro Picado)製備的馬抗血清能夠對新冠病毒產生抑制作用。
  • 美媒:研究表明一種口服藥可在動物體內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北京4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4月7日報導稱,美國科學家6日報告稱對動物的試驗表明,一種口服藥物能夠阻止新冠病毒在體內複製
  • 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中國團隊:金銀花湯劑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臨床加速患者轉陰 2020-08-08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短短1個月全球現至少7種變異新冠病毒 蔓延70國……
    這半個月,全球新冠疫情形勢持續惡化,數字觸目驚心。全球總確診數已超過9000萬例,其中光是新增確診病例,就超過1000萬例。  從2020年12月中旬至今,疫情發展速度不減反增,和多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相繼發現了傳播力比原病毒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不無關係。目前,多國一共發現了多少種變異新冠病毒?它們都有什麼樣的特徵?這些病毒,已蔓延到了哪些國家和地區,對各國抗疫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 新研究:空氣淨化器可抑制教室裡90%的氣溶膠病毒傳播
    近日,我國科研團隊通過對新冠患者呼出氣體及環境空氣中病毒檢測,證實了新冠病毒可通過呼吸排放,且揭示了氣溶膠傳播擴散新冠病毒的事實。我國科研團隊在美國傳染病學會的旗艦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上發表題為「COVID-19 patients in earlier stages exhaled millions of SARS-CoV-2 per hour」(新冠肺炎患者早期每小時呼出上百萬個新冠病毒)的文章。首次證實人體呼吸是重要的新冠病毒排放傳播方式。
  • 新冠病毒的「弱點」終於找到了!這種物質可有效阻止病毒複製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日前報告,他們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個「弱點」,有助於加快研發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資料圖 方非 攝法蘭克福大學14日發表公報說,科研人員最近開發出的一種質譜分析法可分析細胞內蛋白質情況。
  • 多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釋放了什麼信號?
    近日,多國發現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印度、馬來西亞、日本都發現了數種新的變異毒株。其中一部分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比一般毒株快了10倍,雖然新冠疫苗的研究也在加快速度,但病毒不斷變異還是對疫苗提出巨大考驗,想要有效抑制病毒,疫苗就必須更加精準。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又有多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最新情況→
    另外,當地時間12月23日,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除此前出現的新變種外,英國檢測到2例感染另一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病例。多國發現新變種,現在情況如何了?研究人員認為,新變種病毒可能具有更強傳染力。巴西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尚無法確定與英國是否為同一變種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和國家電腦科學實驗室23日宣布,兩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在對裡約新冠肺炎感染者所攜帶的病毒進行研究後,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這一發現在接受第三家研究機構的檢測評估後將正式發表。
  • 研究: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科技日報華盛頓6月17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一研究小組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浙江疾控專家:茶水可殺滅並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原標題:省疾控專家新發現:茶水可殺滅並有效抑制細胞內新冠病毒複製 )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新冠病毒新變種加速傳播!多國已採取行動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當地時間12月20日,英國衛生和社會保健部公布,過去24小時內,英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928例。目前英國平均每10萬民眾中有265人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近期突然加劇的疫情與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有關。
  • 《細胞》: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000萬,整個科學界都在急切地尋找有效的抗病毒療法。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近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激酶是潛在的新冠病毒藥物靶標,一些針對激酶活性的藥物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確認了數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激酶藥物,希望有關人員能儘快對其進行臨床測試。
  • 新發現!基於非典的後續研究,一化合物可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證實,一種名叫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夠起到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的作用。科學家宣稱,將繼續致力於該化合物的研究,因為它已經被證明有成為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 Nature|新冠病毒水解酶結構!多種病毒抑制作用小分子!
    撰文|亨利責編 | 兮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全球科學家致力於尋找潛在的藥物以治療新冠患者,Mpro(水解酶)和Rdrp(RNA
  • 239名科學家對WHO發表公開信,警惕新冠病毒空氣傳播風險
    全球32國、共239名科學家下周即將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公開信,指控世衛忽視新冠病毒會透過「空氣傳播」的風險,《紐約時報》指出,如果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是正確的,那麼即便有採取社交距離措施,民眾在室內仍應該戴上口罩,空調系統也要加裝過濾設施。
  • 又一研究發現UVC LED可殺死新冠病毒
    Crystal IS公司發起這項研究,旨在掌握新冠病毒 SARS-CoV-2(導致新冠疫情的元兇),在對應Klaran LED所發出的不同紫外波長(260-270nm),以及在相同紫外波長下,不同紫外劑量照射後所發生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