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微型機器人跳著「霹靂舞」就卸了貨

2021-01-07 人民政協網

用光彎曲混合水凝膠致機器人行走。

圖片來源:《科學機器人》網站

據最新一期《科學機器人》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首個類似於生命的材料,可以充當軟機器人。它能以人類的速度行走,撿起物體並將其運輸到新的位置,甚至還可以跳「霹靂舞」來釋放顆粒物。

該機器人類似於四足章魚,在充滿水的水箱內運行,非常適合在水生環境中使用。這個釐米大小的機器人按重量計有將近90%的水,無需複雜的硬體、液壓或電力裝置即可移動。機器人由光激活並沿外部旋轉磁場的方向行進。機器人能以人類的速度(大約每秒一步)行走,並對磁場進行響應,從而使這些材料能遵循特定的軌跡。

傳統機器人通常具有大量硬體和電子設備,無法與包括人類在內的軟結構進行安全交互。新研究設計了具有分子智能的軟材料,使其能夠像其他傳統機器人一樣工作,並在水下或地下的狹小空間中發揮特殊作用。

通過耦合對光和磁場的響應,研究人員設計的機器人還可以拾取「貨物」,並通過步行或滾動將其運送到目的地。機器人通過顛倒其形狀或執行旋轉的「霹靂舞」來移動,將貨物放置在新位置。

機器人精確運動和敏捷性的秘訣在於其充滿水的結構以及嵌入式骨架。柔軟的組件是一種分子設計的網絡,其各個部分可使其對光作出反應,在其內部保持或排出水,並具有適當的剛度以快速響應磁場。

西北大學研究小組使用化學合成方法對水凝膠中的分子進行編程,以對光作出反應。當暴露在光線下時,機器人的分子變成疏水性,導致水分子逸出。通過這種轉換,機器人可以完成從彎曲到站起來活動等動作。研究發現,這種彎曲使材料能夠快速響應旋轉的磁場,從而激活其快速行走的能力。當燈熄滅時,分子會恢復為原始狀態,並且機器人會變平,但是當LED提示時,它隨時準備在磁場下進行新的活動周期。

當暴露於旋轉磁場時,彎曲機器人中的嵌入式骨架會在軟分子網絡上施加循環力並激活腿部。通過將步行和轉向運動結合在一起,研究人員對特定的磁場序列進行編程,就可實現對機器人的遠程操作。這種可編程功能使研究人員能夠通過複雜的路線引導機器人穿過狹窄的通道。

研究人員表示,編制微型機器人的運動可幫助催化不同的化學反應,然後產生有價值的產品。機器人還可進行分子設計,以識別並主動去除特定環境中不需要的顆粒,或者利用其機械運動將生物治療劑或細胞精確地遞送至特定組織。(記者馮衛東)

相關焦點

  • 今日科技話題:大亞灣、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大墓DNA、等離子體雲、新鯨種、仿生微型機器人
    ——中國新聞網6仿生微型機器人跳著「霹靂舞」就卸了貨圖片來源:《科學機器人》網站據最新一期《科學機器人》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首個類似於生命的材料,可以充當軟機器人。它能以人類的速度行走,撿起物體並將其運輸到新的位置,甚至還可以跳「霹靂舞」來釋放顆粒物。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外科醫生的使用可以幫助減少侵入性手術,從而減少患者不適和術後恢復時間。 基於機器人超微的外形及前沿技術加速發展,微型機器人將在精準醫療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未來,許多疾病或將通過微小的機器人在血液中遊走、輸送藥物等來治療。
  • 各顯身手的微型機器人
    也許你喜歡高大威猛的機器人,但一些科學家卻在研究小到難以被發現的機器人,因為有些能耐只有越小才越能發揮出來。它叫「機械蠅」,和牙籤差不多重,但能快速拍打兩隻仿生翅膀飛起來。機械蠅的體積很小,無法攜帶較大的電池,研究人員給它安了一塊光伏電池,通過雷射照射,光伏電池可以把雷射轉換成電能。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給機械蠅配上傳感器和微型攝像機,使它能進入人類難以涉足的環境執行任務,比如監測森林火災情況,或在廢墟中探測倖存者的生命信號。
  • 「動物」也要逆天 這些仿生機器人會讓你目瞪口呆
    在如今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中,常常能看到生物學的身影,因為仿生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適應自然。近年來仿生機器人的發展也催生了許多有趣、創意十足的發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章魚機器人    章魚機器人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全軟體機器人,它沒有電子硬體,也不需要連接在計算機上就可以移動。機器人內部嵌有電路,並以過氧化氫產生的化學反應為驅動力,外部材料由3D列印完成。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能夠快速製造微型機器人的膠質磁性噴霧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中心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全新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中國科研人員研發磁性噴霧,可快速製造微型磁控機器人
    據中科院網站11月25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微型機器人由於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適應性而在生物醫學中有著廣泛應用前景。
  • 科研人員研發出可快速製造微型機器人的膠質磁性噴霧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可快速製造微型機器人的膠質磁性噴霧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新宇研究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申亞京團隊合作,提出一種通用、可擴展、能應對不同場景的微型機器人製造方式——利用膠質磁性噴霧使無生命目標物體成為可控微型外骨骼。
  • 微型手術機器人如何在血管裡「乘風破浪」?
    儘管我們做不到像電影一樣將醫生縮小送進體內,但微型機器人或許可以代替醫生發揮作用!根據這個原理我們製造出來第一種仿生機制人——螺旋型機器人,讓它想辦法轉起來高效地走。這種方式讓我們製造出了第二種仿生微型機器人,就是想辦法讓它振蕩起來,帶動它的尾巴,形成一個高效的運動。我們再看看微型機器人的發展史。
  • 加入摺紙和軟體的技術,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近期科學家將注意力轉向了昆蟲仿生設計。」的演講中,演講者 Sarah Bergbreiter 教授用這麼幾句話闡述了研究微型機器人的意義:「可以想像一下地震等自然災害過後,斷壁殘垣,這些小機器人穿梭在廢墟中,尋找生還者的畫面。
  • 擎天柱、機械蛇、仿生蝙蝠,一大波奇葩機器人來襲!
    原標題:擎天柱、機械蛇、仿生蝙蝠,一大波奇葩機器人來襲!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偉鴻 智東西8月16日消息,昨日,為期5天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式在北京召開。主要提供工業氣動原件和系統的費斯託總能在科技領域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繼前兩年的仿生蜻蜓、仿生蝴蝶後,費斯託又在今年推出了仿生狐蝠!不禁讓人感嘆費斯託要在仿生機器人這條黑科技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這款名為BionicFlyingFox的機器人形似大自然中的狐蝠,兩翼展開寬度為228釐米,體長為87釐米,整體僅重580克。全身採用一種特殊研製的彈性氣密材料,由彈性針織面料和選擇性焊接的金屬箔製成。
  • 仿生機器人研究新進展:「間諜魚」潛伏到魚群中!
    案例七: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模仿蝗蟲的微型機器人,它可以跳過兩倍高度的類似設備,用於災害搜救。,而今天我們要再介紹一項和仿生相關的創新研究成果。最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微型機器人,它們伴隨魚一起遊動,研究魚之間是如何相互交流,且讓它們改變方向或者聚集到一起。這些能力已經通過斑馬魚群得以證實。
  • 逆天的仿生機器人,好怕有天人類會被幹掉...
    大家好,我是被機器人嚇壞了的象君特別是那些和原生物一毛一樣的仿生機器人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後來,其同系列的單臂仿生機器人被應用於空間站實驗。第一個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的仿生機器人是仿生機械蟹「Ariel」,被用於執行清除水雷等任務。
  • 北京: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 「仿生蝙蝠」「仿生魚」機器人同臺競技
    觀眾體驗家庭服務型機器人。京東無人超市系統。京東無人機。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自主識別環境完成攀爬梯子遊戲。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進行踢足球遊戲。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進行踢足球遊戲。服務型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進行踢足球遊戲。家庭語音服務機器人。姚明高仿真投籃機器人。新松公司的蛇形臂機器人。仿犬爬行機器人「機械狗」。家庭服務型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一夜成名的悟空機器人。中信重工消防滅火特種機器人。中信重工消防滅火特種機器人。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導讀別看微型機器人尺寸小,它的用處可不少!藉助於身材的優勢,微型機器人可以穿過狹小的空間,它們非常適用於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地質災害過後的斷壁殘垣中搜尋倖存者,或者是潛入一些複雜的機械設備和管道設備中檢測,甚至是遊走在我們人類的器官和血管中,檢查並且排除病灶。微型機器人近年來也成為機器人學家和工程師們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 這些仿生機器人真是逆天了
    一談到仿生技術,就不得不說起德國一家著名的氣動元件和系統的製造商--Festo。這家逆天的公司以採用大自然的靈感來設計動物機器人而聞名,種類多到足以開動物園了。。 神秘的Festo實驗室Festo每年都會推出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仿生機器人,確切的說是動物機器人,該項目今年的主題是「加入該網絡」。想像一下,一群機器人可以分工合作、團隊合作,太可怕了。。。
  • 仿生設計,可能會把未來的我們變成半機器人
    仿生設計早期的仿生設計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仿生設計,春秋戰國時代魯國匠人魯班從能劃破皮膚的帶齒草葉得到啟示而發明了鋸子。防毒面罩超科技仿生設計人類不斷進化的同時也不斷刷新著我們對科技的認知,並且越來越超科技化,這一切離不開仿生學,蝙蝠機器人 BionicFlyingFox 原型是狐蝠,通過集成電子板和外置運動追蹤系統的配合,
  • 稀罕物種 仿生機器人「真香」
    隨著5G商用大範圍落地和基於深度學習算法下的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機器人物種愈發豐富,而以稀罕物種仿生機器人較為驚豔眼球。 「仿生機器人」是指模仿生物、從事生物特點工作的機器人。 仿生機器人形態日漸豐富 生物特徵越發逼真,應用價值巨大 目前,相對常見的探索或科研輔助型的仿生機器人主要為機械昆蟲或機械魚,例如機械蟑螂、機械金槍魚、蠑螈機器人等,隨著近年相關技術的迅猛發展,新的品類也在開始嶄露頭角,如具備娛樂性質的球型機器人
  • 盤點全球5大微型機器人,比蚊子還要小,還不怕蒼蠅拍和鞋子
    世界各國在微型機器人領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這些不同種類的微型機器人「各顯神通」。今天盤點5種在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的代表性微型機器人,帶大家了解其奧妙之處。微型機器小蜜蜂哈佛微型機器人實驗室研發出了一款史上最輕的飛行機器人,重量僅有259毫克,它的體型比真蜜蜂還要細小,兩米以外都難以覺察它的存在。通過電場驅動的人造肌肉,可以帶動翅膀不斷地循環振動,每秒可揮動翅膀120次。還能通過程序控制它飛行,完全像真蜜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