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面積比大洋洲還大,但僅在五千年前,它還並非這個樣子

2020-11-30 科普大世界

說到乾旱我們都會想到沙漠,要說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撒哈拉沙漠,此地的確非常乾旱,撒哈拉沙漠的面積達932萬平方公裡(百度百科數據),比我國的國土面積略小一點,超過了整個大洋洲的面積,接近整個非洲大陸面積的1/3,在這片廣袤的沙漠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常年不下一滴雨,因此非常乾燥荒涼,被稱為「世界第一大荒漠」,堪稱實至名歸。

然而地質和考古學家發現這片面積巨大的荒涼沙漠卻並非千萬年來都是如此,它變成現在的模樣的時間不超過5000年,因為考古學家在這片荒漠中發現過多處遠古文明,至今仍有許多大型壁畫和一些古人類生活遺蹟留存在這片荒漠中,考古學家依據撒哈拉沙漠裡的巖畫內容,將其分為史前時期、水牛時期、黃牛時期、馬時期、駱駝時期、帆船時期等幾個階段。

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們認為,撒哈拉沙漠的史前時期(3.5萬年之前)並不是很乾燥,而是有不少河流流過,還有著廣闊的河流衝積平原,這階段的北非已有巖畫圖像。

從3.5萬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屬於撒哈拉沙漠的水牛時期,巖畫中記載當時的人們經常戴著圓盔帽,使用棍棒、斧頭、弓箭等,並投擲棍棒擊打獵物,獵物中有不少水牛,水牛生存的地方通常都離不開水,因此判斷撒哈拉沙漠中很多地方仍然有河流和湖泊存在,巖畫創作的時間大約在1萬年前。

從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屬於撒哈拉沙漠的黃牛時期,巖畫中的場景反映出當地居民開始從事遊牧生活,會放牧牛、羊,使用的工具有陶器和經過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頭,還有一些村落遺蹟,這說明撒哈拉沙漠中還有草原,有些地方有河流經過,因為大多數遠古村落都是傍河而建的。

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屬於撒哈拉沙漠的馬時期,是因為北非和埃及一帶的腓尼基人引進了馬等可用來騎乘的大型動物,冶鐵技術開始出現,原始農業也開始發展起來,在這一階段的後期,腓尼基人還創建了橫跨北非北部的帝國聯盟,這些也都標誌著原始農業文明的建立。不過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撒哈拉沙漠的氣候已經變化到和現在沒有什麼不同了。

地質學家認為大致從公元前2500年開始,也就是在4500年以前,撒哈拉已經變成和目前狀態一樣的大沙漠,成為當時人類無法逾越的障礙,而在大約1萬年前,這裡的很多地方都是草木茂盛,一片蔥綠。

北非地區變成沙漠地貌的狀況開始至今大概也只有5000年,之後只有尼羅河流域的人們是個例外,只有順著這條河道才能從地中海沿岸進入非洲中部一帶,而其他地方已經不存在可供人類橫越撒哈拉沙漠的通道,這片沙漠也終究成了人類和其它陸生動物的禁區,就連很多鳥類都很難飛越。

撒哈拉沙漠雖然變成如今這番模樣的時間並不很長,但是它的變化過程卻很長,地質學家研究認為撒哈拉沙漠開始變化的時間在1100~700萬年前(也有說法認為是300萬年前),這裡的部分地區曾是海洋、有些地區則是河流遍布,地質學家曾經在撒哈拉沙漠的流沙下面發現了一條巨型河流流下的河床,推測認為早在數百萬年之前,曾經有一條類似亞馬遜河的巨大河流在這裡流淌。

那麼這裡的地表環境為何會從海洋、雨林、草原等變成沙漠呢?科學家認為有多個因素,首先是地形的變化,在千萬年的時間中非洲大陸的形狀也在變化,所處的緯度位置也不同,而在數百萬年之前,非洲的北部的地中海屬於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非洲北部這片海域後期又被叫做古地中海,面積非常巨大,就連我國的塔裡木盆地都曾是它的一部分,北非部分地區也屬於這片海洋,來自這裡的水汽可以深入非洲大陸,帶來豐沛的降雨,因此古撒哈拉地區的大部分地貌並不是沙漠。

但是後來地球內部的活動導致特提斯海收縮,附近的地殼板塊漂移,非洲大陸海拔整體變高,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來越難以深入非洲北部的大陸內部,如中科院大氣所的研究者們就認為晚中新世託爾頓階(大約700萬年到1100萬年前)是北非乾旱加劇撒哈拉沙漠形成的關鍵時段。他們和國外的科學家利用挪威地球系統模式和公用大氣模式的模擬演變揭示出在託爾頓階時,特提斯海的收縮導致非洲夏季風顯著減弱,非洲北部一帶降水大大減少,導致了大面積的乾旱沙漠環境在北非形成。

同時由於非洲東部的衣索比亞高原海拔較高,來自印度洋的水汽也難以進入北非,而緯度較低使得北非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乾熱的下沉氣流,缺少降雨和溼潤季風,逐漸使得北非變成了一望無垠的大沙漠。

滄海桑田的變化真是驚人,誰能想到廣袤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也曾經如亞馬遜河流域一樣物種豐饒呢?


相關焦點

  • 我國最大沙漠比華北平原還大,這個沙漠面積卻大如我國,咋形成的
    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比整個華北平原還大,但是它要和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比起來,面積上又差遠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達906.5萬平方公裡,是塔克拉瑪幹沙漠的27倍,比整個大洋洲面積還大,幾乎與中國和美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大了。
  • 撒哈拉大沙漠下面,埋藏著什麼"秘密"
    提到沙漠,讀者們可能會立即想到一望無垠的漫漫黃沙,這裡缺雨少水,一片死寂之氣。不過您可能不知道,其實沙漠並非都如想像的一般,相反,在它的下方,還是另一派&34;的場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地球上最大的沙漠,非&34;莫屬,&34;是典型的音譯,源自於當地遊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是&34;的意思。撒哈拉沙漠形成於250萬年前,面積達到了906萬平方公裡,幾乎與中國國土面積相當,佔據整個非洲大陸面積的1/3以上。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又是什麼原因致使它變成了沙漠呢?
    也許,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它也是最大的非極地沙漠,面積約為900萬平方公裡,也就是說,其面積幾乎和美國的領土面積一樣。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但是,如果你認為撒哈拉沙漠除了沙子之外沒有其他東西的話,那你就錯了。
  • 世界三大無人區之一的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今天小鹿要給你們介紹一個特殊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這個名字你們肯定不陌生吧,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的北部,氣候條件非常的惡劣,世界上很少有生物能夠在這個沙漠生存,當然人類也不例外。
  • 世界上面積最大荒漠,比撒哈拉沙漠的面積還要大500萬平方千米
    荒漠自然帶在全球有著廣泛的分布,如果有人問你哪裡的荒漠面積最大,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是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這個答案既對,也不對,我們來分析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區,從而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質荒漠,也就是沙漠。
  • 撒哈拉沙漠下雪了!這個冬天是有多寒冷啊
    撒哈拉沙漠約形成於250萬年前,是世界僅次於南極洲的第2大荒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它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總面積約容得下整個美國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在阿拉伯語中"撒哈拉"為大沙漠,源自當地遊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原意即為"大荒漠"。"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是從當地遊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引入的,在其語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這塊沙漠大約形成於250萬年以前。
  • 8個關於撒哈拉沙漠的秘密:在一萬一千年前,它曾是一片綠洲
    大約一萬一千年前,它曾是一片綠洲,8000到45000年前由於地球軌道軸線傾斜,導致其受到了嚴重影響考古學家一直在研究當地發現的數百個石頭物體,這些石頭估計有幾千年的歷史,人們用它們來製造各種結構撒哈拉之眼是一個25英裡長的地理構造,只能從鳥瞰圖中看到,地質學家認為
  • 隱藏於撒哈拉沙漠之下的10個神秘的考古發現
    撒哈拉沙漠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了。然而,雖然撒哈拉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荒地,但在這個地方有太多不可思議的東西了。從巨大的遊泳恐龍到與羅馬人戰鬥的失落文明,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來,隱藏於撒哈拉沙漠之下的10個神秘的考古發現。
  • 降水量比撒哈拉沙漠還低,世界第一大荒漠你知道在哪裡嗎?
    南極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沙漠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撒哈拉沙漠。沙漠是如何定義的呢?沙漠其實是指表面沙所覆蓋,植被非常稀少、降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南極除了表面沒有被沙覆蓋,幾乎沙漠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
  • 撒哈拉大沙漠 ( Sahara and Echo )
    撒哈拉沙漠約形成於250萬年前,是世界僅次於南極洲的第2大荒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質荒漠,其總面積約容得下整個美國本土。它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但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惡劣的地方,卻誕生了赫赫有名的古埃及文明。
  • 在空中瞭望撒哈拉沙漠
    記憶中的撒哈拉沙漠,從空中觀察,風沙連片、綿延不絕,沒有城市,只有幾個稀少的、肉眼幾乎看不見的村莊或居民點,如此荒涼的不毛之地,居然還掩蓋著三毛與荷西的故事,實在令人驚嘆! 撒哈拉作為地球最大的沙漠著稱,面積約佔整個非洲的四分之一,總面積有900多萬平方公裡,幾乎與美國差不多大。
  • 大洋洲上的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國土面積僅21平方公裡,卻很富有!
    大洋洲上的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國土面積僅21平方公裡,卻很富有!大多數人們都會非常喜歡旅行,在旅行的時候通常去的地方就是亞洲、美洲和歐洲這三個大洲,但是在大洋洲上也有好多的有趣的地方,在大洋洲上面分布著14個國家和10個地區,這是14國家你知道有哪些嗎?
  • 撒哈拉沙漠的沙子有多深?挖開沙子以後下面是什麼?
    我們知道,沙漠是地球陸地的主要地形之一,約佔到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在沙漠地形當中,撒哈拉沙漠聞名世界,一個撒哈拉沙漠的面積就有932萬平方公裡,幾乎跟我們的領土面積差不多大了。撒哈拉沙漠裡,自然都是大片大片的沙子。
  • 中國第一個將消失的沙漠:面積比海南島還大,今沙漠成綠洲
    說到沙漠,除了乾燥、荒涼之外是不是沒有什麼可形容的。我們都知道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很多人都喜歡去一些探險的景點。記得前幾天小編介紹的一夜之間變成花海的沙漠,成了旅遊勝地。不過這樣的奇觀在世界都是罕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我國第一個即將消失的沙漠,你們知道在哪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曾經撒哈拉地區有水源、有動物,後來經歷了什麼?變成如今的沙漠
    我們曾經都接觸過一個詞叫沙漠化,意思就是沙漠以前可能並不是沙漠,而是由其他地方變成沙漠的,那麼撒哈拉大沙漠地下又是什麼東西呢?撒哈拉大沙漠幾乎佔據了整個北非。它的總面積相當於我國的國土面積這麼大,比整個澳洲都要大的許多。大家一定都以為撒哈拉大沙漠裡面是大量的黃沙,但事實上,沙漠覆蓋的主要區域是在中北部地區,沙漠還不是連成片的,它是一塊兒一塊兒的。
  • 撒哈拉沙漠到底有多深?如果挖光沙子,底下是什麼?
    荒漠中的六成是沙漠,其中最大的是位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其面積可達920萬平方公裡。從人造衛星地圖來看,撒哈拉沙漠整體呈現為黃色,與其南方被大量綠色植被覆蓋的中非形成鮮明對比。那麼,撒哈拉沙漠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它到底有多深?如果把那裡的沙子都挖光,剩下的是什麼呢?
  • 雨林守護者:撒哈拉沙漠,每年為亞馬遜平原帶來2700萬噸肥料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表明,如果亞馬遜損失的叢林比例超過四分之一,那麼該地區的生態惡化將會變得不可逆轉,最終將會和它的昔日「兄弟」撒哈拉沙漠一樣,變成熱帶草原、再進一步演變成沙漠或者鹽鹼地。屆時,地球之肺將全面消失,引發世界二氧化碳含量大幅提升,氧氣含量降低,全球溫室效應進一步加劇,人類生存將會面臨新的挑戰。歷史不會說謊,亞馬遜未來的命運在南美洲也早有前車之鑑。
  • 撒哈拉沙塵暴攜2億噸沙塵越洋抵美,咋能跑這麼遠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面積達906萬平方公裡,比整個大洋洲的面積還大,由於來自大西洋上的水汽無法進入這裡,所以這個地方也成為了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同時也是全球氣溫最高的地區。形成於250多萬年前,那個時候真正的人類還沒有出現,所以它的形成和我們人類沒有關係,純粹是自然環境變化所致。
  • 巴布亞紐幾內亞,比紐西蘭還大的大洋洲國家!
    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簡稱巴布亞紐幾內亞或巴新,是大洋洲面積和人口僅次於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國家。由於這個國家比較落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不高,因此很多人將紐西蘭誤認為是大洋洲第二大國家,而不知道還有巴布亞紐幾內亞這個國家。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跟美國差不多,你知道在哪嗎?
    上學的時候,地理課本上有介紹撒哈拉沙漠的相關知識,只記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就是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這片沙漠的面積大約906萬平方公裡,跟美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大。撒哈拉沙漠形成於大約250萬年前,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甚至一連幾年沒有降雨,最高溫度達到57度,只有在沙漠中的綠洲有極少人生活,平均人口密度還不到每平方公裡0.4人。不過在遠古時期,這裡還是有不少人居住的,因為沙漠上有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就是遠古文明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