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對乾濕交替稻田土壤速效鉀和產量的影響

2021-01-08 沸石百科

鉀素作為植物生長發育的必要養分,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土壤全鉀質量分數一般在16.6g/kg左右,但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鉀質量分數一般不超過全鉀的2%。為了實現水稻高產,人們常採用高產作物品種或增加化肥施用量,導致土壤鉀

素流失量逐年增加,土壤供鉀量顯著降低,缺鉀農田面積逐漸增大。因此,發展與研究新的農業生產策略來提高農田鉀量和保鉀能力是當前迫切的需求。水稻是中國主要的糧食作物,65%的人口將米飯作為主食,而其耗水量佔全國總用水量的50%左右,佔農業總用水量的65%以上,同時水稻水分利用效率也極低,僅為40%左右。為了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國內外提出了大量的水稻節水灌溉模式,如乾濕交替灌溉、能量調控灌溉、控制灌溉等。其中,乾濕交替灌溉是應用最廣的一種灌溉模式,在世界各地已得到普遍應用和推廣。乾濕交替灌溉技術可顯著降低水資源消耗、提高或維持水稻產量,進而提高水分生產率。

但在乾濕交替條件下,稻田土壤始終處於有氧-厭氧快速交替的狀態,導致稻田土壤速效鉀含量顯著降低並阻礙緩效鉀釋放。因此,應用乾濕交替灌溉在實現水稻節水增產(或穩產)的同時,有必要研究土壤中鉀養分的動態變化,探究其在土壤中的變化規律,以充分發揮稻田土壤供鉀潛力、有效提高鉀肥利用率。

斜發沸石作為多孔礦物質,因其內部具有較高陽離子交換位點和比表面積,而具有保水、陽離子交換及吸附選擇性等特性。一般沸石全鉀質量分數在3%~5%之間,且可溶性鉀佔了全鉀的一半,可為水稻提供豐富的鉀源。斜發沸石內部豐富交換位點的存在,決定了其極強陽離子交換能力。施入鉀肥後,土壤鉀離子急劇上升,斜發沸石內部豐富交換位點處的陽離子(如Ca2+、Mg2+和Na+等)迅速與鉀離子交換。

試驗分析表明,2種灌溉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地上部乾物質量均隨沸石施用量的增多而有提高的趨勢,在沸石施用量為10t/hm2時顯著高於不添加沸石處理(P<0.05)。10t/hm2斜發沸石較之無沸石處理,地上部乾物質量2a平均值在分櫱後期、拔節孕穗期、抽穗開花期、乳熟期、黃熟期分別顯著提高44.52%、34.12%、20.72%、17.10%和18.13%(淹水灌溉),31.29%、35.29%、39.03%、20.88%和22.51%(乾濕交替灌溉)。由此可見,斜發沸石可提高水稻全生育期地上部乾物質質量。

相關焦點

  • 水分和秸稈管理減排稻田溫室氣體研究與展望
    上海低碳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摘 要水稻生產過程是人為源溫室氣體甲烷(Methane,CH4)和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N2O)的重要排放源,稻田中CH4 和N2O 的產生與排放受農事管理與環境因素影響,尤其是水分管理和秸稈還田措施,直接影響稻田土壤氧化還原狀況和土壤中易分解有機質的含量
  • 稻田土壤施肥可緩解全球變暖—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團隊利用13C自然豐度法追蹤了稻田中的碳穩定途徑,揭示了長期施肥水稻土團聚體和密度組分中的有機質穩定機制
  • 石灰和沸石對酸化菜園土壤改良效應
    通過室內培養試驗,研究了石灰、沸石、石灰+沸石對菜園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結果表明:單施石灰、石灰和沸石混用都能提高土壤pH值,顯著或極顯著降低土壤中交換性鋁含量,減少鋁毒,而單施沸石對土壤交換性鋁無明顯影響。
  • 稻田水綿如何防治?這裡有答案!
    5月下旬,水稻進入移栽返青期,但是這幾天很多稻田裡出現了水綿,嚴重影響水稻分櫱和生長。今天就來看看,水綿是什麼?有什麼危害?該如何防治?水綿危害引發水稻病害,降低水溫、地溫;附著在水稻表面,影響植株呼吸,易引發水稻爛秧和葉鞘腐敗病;水稻根部氣體交換不良,產生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影響水稻根系,發生爛根等生理性病害;嚴重影響水稻植株健康,直接導致水稻產量下降。水綿是什麼?
  • 水田土壤有什麼特點?
    水稻土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及人們種植水稻後,採用各種栽培措施的影響下形成的
  • 水稻光合碳輸入及其穩定機制對水分管理和施氮的響應研究獲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領銜的農業生態過程方向研究團隊近日在水稻光合碳輸入及其穩定機制對水分管理和施氮的響應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光合碳是「大氣-植物-土壤」系統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土壤有機碳的重要來源,光合碳通過根系周轉與根系分泌物等進入土壤碳庫,對維持稻田土壤的碳匯功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生物質炭施用對不同深度稻田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
    江蘇省有機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摘 要本文旨在揭示生物質炭施用下不同深度稻田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徵的變化,為提高稻田土壤生物質炭施用下的固碳效應提供參考。以太湖地區施用生物質炭2 a 後的水稻土為研究對象,採集了7 個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樣品,通過室內培養試驗,分析了生物質炭施用下不同深度土壤有機碳分布及礦化特徵。結果表明,生物質炭僅顯著增加了表層(0~10 cm)土壤總有機碳含量,而對深層土壤無顯著影響。
  • 分析稻田整地的作用,做好整地工作,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使耕層鬆軟,能抑制雜草和病蟲,使肥料分布均勻和防止肥料損失,使田面平整  稻田整地,對水稻的生長有著重大影響。那麼稻田整地有什麼作用呢?接著,小編就給大家分析分析吧!  為了創造良好的稻田土壤條件,在水稻插秧前必須對稻田進行耕、耙、耖、橫等一系列整地作業。整地一般可達到如下作用:
  • 影響氮磷鉀利用率的因素
    施入土壤中氮素的去向可分水稻吸收、土壤殘留、損失三部分。氮肥在稻田的損失,一是反硝化過程,損失約10%-15%,最高可達20%左右;二是施用方法不當,銨態氮通過揮發損失可達5%-50%;三是隨水淋失,例如施入稻田的尿素,一般經過兩三天水解後轉化為銨根離子才能被水稻吸收和土壤膠體吸附,若在24小時內排水,氮素損失量可達10%-20%;四是殘留在土壤中的氮除被土壤膠體吸附外,還有10%左右被黏土礦物固定難以釋放。
  • 沸石生物有機肥評價會在京舉辦
    本報北京訊(記者王彩娜)記者日前獲悉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會上獲悉,由江蘇福砳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兩項新技術,可將沸石改性加工成為新型生物肥料,既可以改善土壤質量,降低土壤汙染風險,又可以助力農作物增收。
  • 沸石的特性及應用
    另外,被吸附分子的性質也對沸石的吸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沸石對H2O、NH3、H2S、CO2等極性分子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吸附作用很強,並且溼度、溫度和濃度等條件對其影響很小。沸石的矽鋁比因直接影響沸石晶體內部的靜電場,而影響吸附力的強弱。矽鋁比值越大,吸附力就越弱。
  • 什麼是土壤障礙層?土體構型與土壤障礙層對農業的影響
    那麼,土壤中除了犁底層還有哪些影響作物生長的土層呢?下面我們一起學習和思考一下土壤障礙層這個話題。1、土體構型與土壤發生層土體構型是指各土壤發生層有規律的組合、... 什麼是土壤障礙層?
  • 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研究中獲進展
    稻田生物固氮作用是稻田氮素循環的關鍵環節,而固氮微生物是驅動稻田生物固氮的引擎,因此,準確識別「活躍」固氮微生物,有利於提升稻田系統生物固氮潛力。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謝祖彬課題組利用自主研製的氣密植物生長箱,對水稻進行15N2氣體田間原位示蹤。標記結束後,結合穩定同位素核酸探針技術(DNA-SIP)和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可視化定量化分析超高速離心後不同密度梯度層內微生物DNA的15N豐度,為推導稻田土壤「活躍」固氮微生物提供直接證據。
  • 南京土壤所揭示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演變特徵
    換言之,稻田淹水後,土壤與空氣隔絕,閉蓄在土壤中的氧氣被迅速耗竭,形成了微氧/無氧微域,在這些環境中,作為氧氣替代物的其它氧化劑(如NO3-、Mn4+、Fe3+、SO42- 和CO2)依據其氧化能力被漸次還原,形成了特有的水稻土氧化還原序列發生過程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固氮微生物研究中獲進展
    稻田生物固氮作用是稻田氮素循環的關鍵環節,而固氮微生物是驅動稻田生物固氮的引擎,因此,準確識別「活躍」固氮微生物,有利於提升稻田系統生物固氮潛力。標記結束後,結合穩定同位素核酸探針技術(DNA-SIP)和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可視化定量化分析超高速離心後不同密度梯度層內微生物DNA的15N豐度,為推導稻田土壤「活躍」固氮微生物提供直接證據。
  • 完整的土壤知識!快收藏吧!
    凡是作物根系穿插、乾濕交替、凍融交替和耕作都對粘聚起來的土粒產生一定的外力擠壓作用,使之散碎成一定大小的團粒。深耕、免耕、滴灌、水旱輪作,都有利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如茶樹只適宜在酸性土壤上生長,像映山紅、馬尾松、楊梅、蒜盤子等,就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而天竺、圓葉包柏、柏木又是石灰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此外,土壤酸鹼度對營養元素的有效性及有益微生物的活動都有很大的影響,土壤過酸過鹼還影響土壤良好結構的形成(現不作詳細闡述),這些無疑的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作物的生長和發育。
  • 亞熱帶生態所在稻田土壤生物固碳機制研究中獲系列進展
    土壤有機碳絕大部分來自光合碳的輸入與轉化,光合碳通過根系周轉與根系分泌物等進入土壤碳庫。植物殘體和凋落物經過複雜的分解過程後形成土壤有機碳組分,秸稈還田與有機肥施用也是稻田土壤有機碳的重要來源,由於這兩部分的來源較為直接,目前已有較多研究,認識也較清楚。
  • 最全最基本的土壤知識(精編版)
    凡是作物根系穿插、乾濕交替、凍融交替和耕作都對粘聚起來的土粒產生一定的外力擠壓作用,使之散碎成一定大小的團粒。深耕、免耕、滴灌、水旱輪作,都有利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團粒結構優越性的具體表現:其一,能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由於團粒間存在大孔隙,團粒內又有毛細管孔隙,這就有利於水分、養分、空氣三者間的同時存在。從而土壤水、肥、氣、熱狀況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