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腦,一堆的彈出窗口讓我目不暇接,除了屏蔽掉遊戲、廣告、花邊新聞,那些讓我覺得可以一讀的信息還是一下子用掉我個把小時,竟然忘記了我打開電腦的初衷是幹什麼的。
發條微信,順便看一下朋友圈,結果刷了好幾屏,再關注幾個覺得有用的公眾號,才發現訂閱號清單裡排滿了未讀信息的小紅點,想要挨個點開看一下,卻怎麼也讀不完,想要刪掉幾個公眾號吧,又覺得哪個都有用。
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我突然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無知,我幾乎想不睡覺的來完成各種學習、閱讀和信息獲取,我覺得我的時間突然變得那麼不夠用。
這個時代到處都有人在教你,怎麼快速獲取知識,怎麼快速提高自己,怎麼在一年內讀300本書,怎麼把一天過成25小時,怎麼利用好碎片時間學習。我突然發現我不是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啦,我是在知識的宇宙裡尋找那麼一點星光。
我漸漸學會一目十行看文章,漸漸開始讀書不再做筆記——拷貝粘貼或者記幾個關鍵詞在腦子裡比記筆記要快很多。二十年前坐在窗前品一杯小茶、吃一點水果,悠閒的深讀一本書的樣子好像不會再有了。
手機裡各類學習、閱讀、聽書、搜索APP佔據了大部分位置,也佔據了大部分時間——無論是碎片的還是整塊的。
我在想人類大腦的開發程度或許會在這個時代迅速提高,大腦還在鍛鍊著另一個技能,那就是檢索知識、分門別類的功能,如果大腦不如此進化的話,你如何能在每天獲取的海量信息裡面找到自己需要的?
人類在這個時代的大腦進化是必然的,我在讀中學的女兒看書速度就遠比我上學時候快的多,就是這樣,她的書架裡、床頭上、廁所裡還放著諸多沒有讀完的書,她如果不提高閱讀速度,那她就別想完成當天的作業。
在這個時代裡,一些人如果控制不好,一不小心會得以下幾種後遺症:
一是重度焦慮症。這種焦慮症,體現在生活、學習、工作、甚至是上廁所、下廚房的種種情境中。
比如你獲取了養生方面的諸多信息後,發現你吃什麼都不對了;比如你聽了一個付費課程,又有一個貌似更適合你的同類課程在通知你更新了!
你上廁所的時候都要考慮是否符合你剛看到的那篇文章裡說的正確如廁方式?或者怎樣更好利用上廁所這個碎片時間?
在這樣的知識大爆炸時期,你不焦慮都不行,因為你時刻被提醒,你知道的太少,你得趕緊學習,不然你不會好好說話、不懂情商、溝通有問題、英語很蹩腳、書讀得太少。你會發現那些大咖們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你要像他們一樣簡直遙不可及。
二是知識綁架症。你在獲取了N多知識和信息以後,你發現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你開始猶豫不決,你在想這本書上好像說過與人交往要保持真我,那本書上好像告訴過你開口說話前先默數10個數,以免說錯話。那我是先保持真我再默數10個數,還是先默數10個數再保持真我?
三是消費恐懼症。你以前買衣服、買零食、買奢侈品,買回家以後你會很享受,享受美、享受吃的痛快,享受奢華的感覺,如果超支了,你會有罪惡感,下次節約開支,不再浪費。
但是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你得為知識付費,你不付費,說明你沒有進取心,你不想上進,你不愛學習;你付了費,你還得死磕著學習,學的有用還好,學的沒用了你還不敢有罪惡感,因為你的錢是用於學習上的。更殘酷的是,很多人知識付費了很多,卻還是離成功很遠。
治癒以上後遺症的藥方我這裡有一個:那就是關掉手機、拔掉電腦電源、扔掉書本,不看電視,鑽進被窩睡個大頭覺!——呵呵,此藥方僅供參考,有可能會引起副作用——更深的罪惡感。
說了這麼多,只是調侃一下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也應慶幸生於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裡,生活的顏色是多變的,是充滿挑戰的,你敢於在這個時代前行就是勇士。
你要讓這個時代把你炸出高度,而不是炸翻,你要學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運用知識,知識無需太多,找準你想要的,運用好它,你就離成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