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無絲氨酸飲食,也許是對抗最致命胰腺癌的法寶

2020-11-29 儀器信息網

一項研究發現,胰腺癌細胞通過向神經發出信號來避免飢餓,信號傳遞給神經,就會分泌營養,促進腫瘤生長。這是一項針對癌細胞,小鼠和人體組織樣品進行的實驗結果,相關論文發表在11月2日的Cell雜誌上。

胰腺導管腺癌(PDAC),也就是最致命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低於10%。此類腫瘤會促進壓迫血管的緻密組織的生長,從而減少諸如絲氨酸之類的血源性營養物質的供應。這種胺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癌細胞增殖所必需的。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飢餓的胰腺癌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向神經細胞發送信號,指導它們進入腫瘤,進一步發現這些軸突能分泌絲氨酸,幫助胰腺癌細胞避免,飢餓並恢復其生長。

文章通訊作者,紐約大學Alec Kimmelman博士說,「神經將營養從血液中轉移到胰腺腫瘤微環境中,這是一種一種令人著迷的適應能力,也許可以通過幹擾這種特性來研發治療方法。」

研究發現,飢餓的絲氨酸胰腺癌細胞利用了將mRNA鏈(DNA指令的副本)翻譯成蛋白質的過程。密碼子將mRNA分子鏈的骨架解碼為胺基酸,核糖體會讀取每個密碼子,讓它們以正確的順序將胺基酸連接在一起,但是如果缺少可用的胺基酸,核糖體就會失速。

出乎意料的是,研究小組發現,絲氨酸飢餓的胰腺癌細胞顯著降低了六個絲氨酸密碼子中的兩個(TCC和TCT)被翻譯成胺基酸鏈的速度。在絲氨酸飢餓的情況下,這種變異性使癌細胞將某些蛋白質的產生減至最少(以保持飢餓時的能量儲存),但繼續建立諸如神經生長因子(NGF)之類的壓力適應性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恰好由少數TCC編碼和TCT密碼子。

之前的研究NGF和其他因素會刺激神經生長成胰腺腫瘤,促進腫瘤生長。而最新研究是第一個表明軸突,即傳遞信號的神經元細胞的延伸,能通過在營養缺乏的區域分泌絲氨酸來為癌細胞提供代謝支持。

一項2016年的研究表明,此類細胞向附近的星狀細胞發送信號,導致它們將自己的細胞部分分解為可被腫瘤利用的構件。然後2019年12月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胰腺癌細胞還劫持了一個稱為巨胞飲作用的過程,正常細胞利用該過程通過其外膜吸收營養。有趣的是,這項新研究發現星狀細胞和巨胞飲作用不能為這些癌細胞提供足夠的絲氨酸生長,還是需要軸突遞送。

這項研究指出,餵食無絲氨酸飲食的PDAC腫瘤小鼠的腫瘤生長速度降低了50%。為了超越單純飲食所能達到的效果,研究人員還使用美國FDA已經批准的一種名為LOXO-101的藥物來阻止軸突進入PDAC腫瘤。該藥物阻斷與神經生長因子(也稱為TRK-A)相互作用的神經元表面受體蛋白的活化,從而抑制神經元將其軸突送入腫瘤的能力。

這組作者說,僅使用這種藥物並不能減慢小鼠中PDAC腫瘤的生長,但是與單獨使用飲食相比,與無絲氨酸飲食結合時,它可以使PDAC的生長速度進一步降低50%。研究人員說,這表明神經對於支持絲氨酸剝奪的腫瘤區域中的PDAC細胞生長是必要的。

文章一作Robert Banh說:「由於TRK抑制劑已被批准用於某些癌症的治療,因此在手術後大約40%不能產生絲氨酸的PDAC腫瘤患者中,它們可能與低絲氨酸飲食聯合,這種方法是否可以通過限制營養供應來減少腫瘤復發,還需要在臨床試驗中證實。」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Cell:神經元釋放絲氨酸支持胰腺癌mRNA
    令人驚訝的是,絲氨酸缺乏會特異性地降低部分絲氨酸密碼子的mRNA翻譯效率,僅涉及六個絲氨酸密碼子中的兩個:TCC和TCT;絲氨酸缺乏還會導致細胞選擇性翻譯、分泌神經生長因子。與這些觀察結果一致的是,在無絲氨酸/甘氨酸飲食的情況下,小鼠的外源絲氨酸依賴性PDAC腫瘤較小,並且在絲氨酸受到限制時表現出更強的腫瘤神經支配。這些數據證實了PDAC和神經元之間存在代謝軸,可促進腫瘤在營養不良條件下生長。
  • 神經元釋放絲氨酸以支持胰腺癌mRNA翻譯
    神經元釋放絲氨酸以支持胰腺癌mRNA翻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2:54:03 美國紐約大學Alec C. Kimmelman及其團隊探明,神經元釋放絲氨酸(Ser)以支持胰腺癌mRNA的翻譯。
  • 胰腺癌中神經元可以釋放絲氨酸來支持基因翻譯
    首先根據文獻進行GFPD2螢光載體的的構建檢測Ser的密碼子,可以發現TCC和TCT密碼子的螢光下降最多,且在無Ser/Gly時,TCC和TCT的核糖體的密度最大,意味著二者在翻譯時有一個明顯的停滯,且在tRNA的富集程度也和有Ser/Gly時有差異,說明絲氨酸在有Ser/Gly和無Ser/Gly時翻譯水平不一致;然後計算了受TCC和TCT影響最小的基因,其中就包括了神經生長因子(NGF),NGF的功能是可以促進神經生長
  • 「Cell」又一個「叛徒」!癌細胞能量不夠 神經細胞竟送去營養
    ,絕大部分患者在診斷胰腺癌半年內死亡,是所有的惡性腫瘤中生存率最差,死亡率最高的,所以胰腺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該研究針對胰腺導管腺癌(PDAC),這是最致命的胰腺癌,其五年生存率低於10%。有趣的是,這項新研究發現星狀細胞和巨胞飲作用不能為這些癌細胞提供足夠的絲氨酸來生長,而是需要軸突遞送。研究人員對這項研究的潛在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他們發現飼餵無絲氨酸飲食的PDAC腫瘤小鼠的腫瘤生長速度降低了50%。
  • Cell解讀!揭秘神經組織如何保證胰腺癌細胞免於飢餓影響?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重點對胰腺導管腺癌(PDAC)進行研究,其是一種最致命的胰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於10%,這種腫瘤會刺激致命組織的生長,從而擠壓血管並減少諸如絲氨酸等血源性營養物質的供應,這種胺基酸能用作蛋白質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其也是癌細胞繁殖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 降低飲食中絲氨酸的含量可阻礙腫瘤生長
    降低飲食中絲氨酸的含量可阻礙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3 21:56:39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Christian M. Metallo研究團隊發現,絲氨酸缺乏通過改變鞘脂多樣性限制腫瘤生長。
  • L-絲氨酸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缺陷
    L-絲氨酸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3:18:26 法國巴黎薩克萊大學Gilles Bonvento和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Aude Panatier小組合作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什麼飲食抗癌?Nature:減少絲氨酸攝入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絲氨酸又稱β羥基丙氨酸,與甘氨酸及其他非必需胺基酸一樣,在腫瘤的生長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限制絲氨酸利用已成為一種潛在的癌症治療策略,然而,其分子機制仍然不明確,並且,絲氨酸對脂質代謝的影響同樣尚未可知。
  • Cell Metab:胰腺癌為什麼耐藥?可能是巨噬細胞在搗鬼!
    2019年3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由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UM)Rog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完成的最新研究發現腫瘤相關的免疫細胞分泌的相似的化合物可以削弱一種治療胰腺癌的一線化療藥物的療效。
  • 胰腺癌重磅級研究盤點(第3期)
    2019年4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如今,胰腺癌現已經成為全球第七大致死性癌症,患者五年的存活率不到5%。儘管臨床醫學的發展使很多癌症已經成為了一種可控甚至治癒的疾病,但非常遺憾的是,胰腺癌恰恰是科學家尚未攻克的癌症之一,該病從預防、診斷、治療到預後效果並不不理想,隨著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呈現上升且年輕化的趨勢。
  • 呼吸受損時絲氨酸代謝補充NADH
    呼吸受損時絲氨酸代謝補充NADH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4 11:56:31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Joshua D. Rabinowitz及其小組的最新研究表明,呼吸受損時絲氨酸代謝補充NADH。
  • 胰腺癌為什麼被稱為「癌中之王」?——關於胰腺癌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
    胰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沒有明確定論,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基因異常及遺傳因素已被證實與胰腺癌的發病有關。長期吸菸是公認的危險因素,此外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高脂肪、高蛋白飲食、過量飲用咖啡、長期飲酒都與胰腺癌的發生有關。一些累及胰腺的慢性疾病也會增加患病風險,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 3、胰腺癌有哪些臨床表現?
  • 科學家發現絲氨酸合成增加為腫瘤提供有利條件
    科學家發現絲氨酸合成增加為腫瘤提供有利條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8 14:07:32 絲氨酸合成增加促進絲氨酸水平受限的組織中出現腫瘤,這一成果由科赫癌症綜合研究所Matthew
  • 全世界都在「抗糖」,看看Cell子刊怎麼說
    該研究表明,急性髓樣白血病細胞中高果糖可驅動絲氨酸合成途徑。 並且在富含果糖的情況下,白血病細胞顯著依賴從頭絲氨酸合成途徑(SSP),通過酮己酮激酶(KHK)代謝果糖。
  • 穀胱甘肽限制絲氨酸代謝從而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
    穀胱甘肽限制絲氨酸代謝從而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6 15:15:37 盧森堡衛生研究所Dirk Brenner研究團隊的最新工作發現,穀胱甘肽限制絲氨酸代謝從而維持調節性T細胞功能。
  • Nature:剝奪絲氨酸大大降低腫瘤細胞生長能力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比特森研究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當缺少絲氨酸後,癌細胞是如何能生存和繼續成長的。細胞通常能夠自身生成絲氨酸,但研究團隊發現,當細胞缺乏p53蛋白後,腫瘤細胞增長速度卻慢得多。p53蛋白最初是由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發現的,通常被稱為「基因組衛士」,因為它能停止受損細胞的生長,激活DNA修復或觸發細胞死亡。研究結果表明,針對癌細胞生長所需的能源,阻斷腫瘤生長的方式可以發展新的方法來治療癌症。
  • 臺灣浩鼎首創癌症免疫療法OBI-888治療胰腺癌獲美國FDA...
    ,以下簡稱浩鼎)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OBI-888治療胰腺癌的孤兒藥資格。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和9月,浩鼎OBI-3424治療肝細胞癌(HCC)以及OBI-3424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也獲得了FDA的孤兒藥資格。
  • 研究人員發現兩種不同侵襲性的胰腺癌亞型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胰腺癌治療方法。因此,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分子標誌,使我們能夠區分臨床上也不同的兩種胰腺癌亞型。結果,幹擾素系統被激活並試圖對抗入侵的病毒。因此,炎性信使也在腫瘤附近釋放。在轉基因腫瘤細胞中假裝病毒感染被稱為「病毒模仿」。在腫瘤中,病毒的模仿促進了某些炎症反應,這進一步推動了腫瘤的生長,此外,還可能刺激腫瘤轉移。DKFZ的研究人員發現,病毒模仿只存在於導管亞型中,在健康的導管細胞中也有蹤跡,但在健康的胰腺的腺細胞或侵襲性較弱的胰腺癌細胞中沒有。
  • 胰腺癌免疫治療進展
    但Guntum等報導,GV1001和吉西他濱聯合使用較吉西他濱單獨使用患者生存 期無明顯延長。生存素是作用最強的細胞凋亡抑制蛋白之一,93.9%的胰腺癌患者癌組織中高表達。Kameshima等將生存素衍生肽疫苗與IFN-α聯合接種於胰腺癌患者,超過一半的患者出現免疫反應,顯著高於只進行IFN-α治療的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