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蚯蚓幹or蟑螂幹,未來食品你選哪個?

2020-12-06 前瞻網

截至2月15日上午,才上映10天多的《流浪地球》已經狂攬了32億票房,到了周末就要妥妥地直奔40億去了。

或許,這部電影無法像之前有些預計一般,挑戰《戰狼2》的票房地位,但作為國內第1部「硬科幻」大IP(劉慈欣)片子,取得歷史票房Top5甚至Top2的地位,還要啥自行車?

之前說過,這部電影最大的貢獻是在國內掀起了一波科幻熱潮,畢竟在春節檔的家庭傳統戲碼「合家歡大團圓」中,科學應該是逼格最高的話題了。想想看,當各路知名不知名的親戚問起「找到女朋友沒有啊」「工資多少啊」「什麼時候買房/車啊」之類煩人問題的時候,你突然反問一句「你們對太陽加速老化膨脹,地球被吞沒怎麼看」,絕對能鎮住全場。

至少,各路親戚再也不會認為你是找不到女朋友/買不起房,只會覺得「這孩子讀書讀傻了」,說起來沒那麼尷尬不是。

當然,如果是在親戚熱絡聯繫的飯桌上,就不要聊這麼高端遙遠的話題了。這時候,不妨找一些帶有科學逼格,又貼近生活,而且還有趣的話題,比如——未來人類要吃蚯蚓為生,你怎麼看?

在《流浪地球》中,蚯蚓是當之無愧的人氣美食。2位主角第1次跑進地下廣場時,韓朵朵突然在一家小店前駐足,拿起的就是一包「榴槤味的蚯蚓幹」。榴槤加蚯蚓,這種可以讓在場部分影迷感到極大不適的組合,朵朵喊出來的聲音倒更像是驚喜。

此外,劉啟給雷佳音飾演的黑社會老大遞上烤蚯蚓串,觀眾沒有等來一句「沃尼瑪」,而是看到老大欣然接受;後面主角姥爺去派出所撈人送禮時,拿出的也是「陳年蚯蚓幹」,這些都足以說明,在作者的設想中,蚯蚓到時候不僅是接受度很高的食材,而且還出現了一些「珍品」。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蚯蚓這玩意,能吃嗎?

營養佳品

蚯蚓當然是能吃的,要不然我們今天就看不到小破球的「吳京爸爸」了。

據吳京自己所說,他在拍攝《戰狼》前,曾在軍營訓練了18個月,而吃蚯蚓就是其中一課。對於味道和口感,他是這麼形容的——

「我們吃饅頭夾蚯蚓,或者拿著蚯蚓就往嘴裡吃,裡面蛋白質非常的豐富。南方的蚯蚓呢,就比較粗,裡面內容比較肥。北方的蚯蚓比較細,但是放在嘴裡,你嚼它的時候生命力比較強,就是彈得比較有勁,打在嘴裡有點兒像跳跳糖。雲南的蚯蚓就有鹹味的,但不腥。」

看見沒,真正的硬核吃貨不用吃豆腐腦或是粽子,光是蚯蚓都能吃出南北差異。

事實上,克服了內心深處對長條形、滑溜溜、會動、吃土的動物的刻板印象後,你會發現,蚯蚓不僅能吃,而且營養價值還很不錯:

從營養學角度看,新鮮蚯蚓蛋白質含量佔20%以上,幹品可高達50-70%以上,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基本符合WHO/FAO規定的優良蛋白質中必需胺基酸含量應佔胺基酸總量40%的標準。

油脂含量在5-8%之間,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人體血脂,預防和治療因高血脂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還有調節血糖、延緩衰老、抗癌等功效,可以作為研發新型保健產品的優質原料。

蚯蚓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但種類與含量會隨著生長環境或養殖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蚯蚓中富含硒,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

至於吃起來怎麼樣,這個在《流浪地球》播出後,已經有B站硬核UP主做過視頻了。UP主「無聊的大嘴」將中藥店買來的蚯蚓幹,先是油炸,糊了……然後又和榴槤同炸,成了。據他反映,榴槤味蚯蚓幹吃起來就像榴槤味的薯片。聽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蚯蚓還是一味傳統中藥,被歷代醫家稱為「地龍」。根據《千金方》記載,「地龍」可治齒痛;在《醫林改錯》中,清代醫家王清用於治療中風的補陽還五湯,「地龍」也是其中一味關鍵藥材。

就是這個

從玄學一點的角度說,「地龍」性味鹹寒、無毒,入肝、脾、膀胱三經,具有清熱、鎮驚、利尿、通絡等功用,外用還可塗丹毒漆瘡等;現代科學研究則證實,這東西雖然長得嚇人,吃起來卻有抗驚厥的作用,而且還能抗菌、溶血栓、平喘利尿、降壓等。

高效清潔工

從養殖的角度來說,蚯蚓最大的優點就是,它們可以靠吃泥土中的腐殖質存活,換句話說,它吃的是土,長得卻是肉,太划算了啊!

更重要的是,蚯蚓不僅僅吃土,除了橡膠、玻璃之類的東西,它幾乎什麼都能吃。因此,蚯蚓已經取代焚燒,成為一些地方新型垃圾處理方式。去年有上海媒體報導,寶山區江楊農產品市場,從去年3月起開始與蚯蚓基地對接,用蚯蚓處理生活垃圾。

報導對蚯蚓的描述是這樣的:「這種蚯蚓叫大平2號,相比其他蚯蚓,胃口好、不挑食,哪怕是高油高鹽的餐廚垃圾變成的腐殖質,也敢吃……平均1畝布滿大平2號蚯蚓的蚯蚓田,日均可以消納約1噸的腐殖質……每20噸餐廚垃圾大約可以轉化為1噸蚯蚓活體以及3噸到5噸的有機肥(蚯蚓糞)。」

也就是說,等到未來地球末日來臨,人類被迫放棄地表生活和原來成熟的農業生產方式,只要帶上一群蚯蚓,就能同時解決糧食供應和節約資源2大問題。

除此以外,人天天吃蚯蚓總會膩的,要是想換換口味,吃點雞肉鴨肉怎麼辦?說不定,蚯蚓也是未來人類吃上肉的關鍵。

經查,現在已經有人開展對雞——蚯蚓聯合養殖模式的研究。把雞和蚯蚓養在一起,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首先,對於雞來說,蚯蚓是頂級食材,農村經常能看到2隻雞搶1條蚯蚓搶得頭破血流的情況。蚯蚓是特別優質的動物蛋白來源,雞如果常吃,毛色油亮、精神好,攝入的益生菌群也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母雞的雞蛋蛋白質供應充足,口感會更好,蛋黃的顏色也更加紅潤。

而對於蚯蚓來說呢,雞的消化道很短,排出的糞便中依然有高達30%的營養來不及消化,雞糞就是它們最好的營養來源。等蚯蚓長肥後再被雞吃掉,就最大限度利用了雞飼料的營養成分。

據養殖人表示,只要地裡有蚯蚓,再播種一些益生菌菌種,幾乎舊能把所有垃圾處理得乾乾淨淨。只要不是明顯有毒有害,都能往地上扔,包括用過的衛生紙、廚房垃圾、剩飯剩菜、甚至是穿過的臭襪子,幾天之後都會消失不見。

最後一個問題:非吃蚯蚓不可嗎?

蟑螂or蚯蚓?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另一部電影《雪國列車》中的情節?主角帶領眾人殺進充作廚房的車廂後,差點沒當場吐出來——他們看到一大缸一大缸密密麻麻的蟑螂被送進機器,生產出來的,竟然是他們已經吃了17年的蛋白塊!

雖然看著很噁心,但仔細一想,其實蟑螂和蚯蚓差不多啊——顏值巨低,實用性卻很強。說白了,以蚯蚓、蟑螂為代表的蟲子類,營養價值高,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高,還是優質蛋白質,另外還含有碳水,脂肪,礦物質等,都是很有價值的生物資源。

更巧的是,和蚯蚓一樣,蟑螂也是一味傳統中藥,《名醫別錄》《唐本草》《本草綱目》和《本草綱目拾遺》等藥典中對「蜚蠊」均有專條記載。

近代醫藥專家研究認為:蜚蠊性寒,味鹹,有散瘀、解毒的功效。臨床上用於治療急性腸胃炎、腹水、小兒疳積、療瘡、腫毒等症,即可焙乾研成粉末吞服或煎湯內服,又可掏爛外敷。

這麼一看,等到《流浪地球》時代到來,蟑螂說不定也能成為網紅食品。到時候,蚯蚓和蟑螂,你選哪個?

迫在眉睫

或許有人以為,什麼蚯蚓幹、蟑螂幹之類的都是幻想,《流浪地球》中的場景至少要千年萬年後才會到來。

事實並非如此,雖然地球末日確實只是設想,但是全球仍在飛速增長的人口和增長緩慢的糧食產量,早已將尋找優質替代食品提上了日程。201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就曾發表《可食用昆蟲:未來食物之選及其養殖安全》報告,鼓勵人們吃蟲,並列出了1900種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包括我們常見的毛蟲、蜜蜂、螞蟻、蚱蜢、蟋蟀等。

目前,全球已經有20億人在吃昆蟲了,南美洲有金龜子湯,中國有炸蟬蛹,泰國更是有約200種不同種類的昆蟲在餐桌上流行,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看到炸得香噴噴的蚱蜢、蜻蜓等。

當然,有不少國家(以西歐為代表)和地區的消費者心存顧慮,在心理和文化上無法接受將蟲子當作食品,「這是推廣食用昆蟲的最大障礙」。或許,「什麼都吃」的廣東人,將能在未來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蚯蚓幹、蟑螂塊……科幻電影中的那些重口味「美食」,你想挑戰嗎?
    萬萬沒想到,今年春節的票房黑馬竟然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地球去流浪,人類的口味也變得奇怪。
  • [夜讀]蚯蚓幹、蟑螂塊……科幻電影中那些重口味 你想挑戰嗎?
    萬萬沒想到,今年春節的票房黑馬竟然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地球去流浪,人類的口味也變得奇怪。片中蚯蚓幹出現多次,新上市的榴槤味蚯蚓幹,爺爺試圖收買看守人員時送上的精緻禮盒竟然也是「陳年蚯蚓幹」,由此可以看出,蚯蚓幹是《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居民的主食。難道蚯蚓幹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食物短缺是科幻片的固有模式,生活在地下城吃蚯蚓是非常合理的選擇。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溼陰暗的環境中,而且富含蛋白質。好不好吃先不談,填飽肚子完全沒問題。
  • 蚯蚓幹,蟑螂塊……科幻電影中還有哪些重口味?
    《流浪地球》:蚯蚓幹萬萬沒想到,今年春節的票房黑馬竟然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觀眾們的口味真是越來越難以捉摸了。不過還有比觀眾的口味更難捉摸的,那就是片中人物的口味!《流浪地球》海報蚯蚓幹在本片中存在感極高,除了新上市的榴槤味蚯蚓幹,串串店賣的都是蚯蚓串,爺爺試圖收買看守人員時送上的精緻禮盒竟然也是「陳年蚯蚓幹」,由此可以看出,蚯蚓幹就是《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居民的主食。《流浪地球》電影劇照為什麼不種點糧食、蔬菜、水果換換口味呢?
  • 被《流浪地球》爆火的「蚯蚓幹」,為何能成為未來的營養食材?
    說到春節電影檔黑馬,莫過於就是《流浪地球》。這部表面上看上去像似致敬、借鑑各路好萊塢大片,但內核依然是非常反好萊塢。與美國大片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一筆帶過的榴槤幹)《流浪地球》為什麼大家都吃「蚯蚓幹」?這部電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除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春節十二響」……還有那榴槤味、陳年風味的蚯蚓幹。
  • 《流浪地球》裡為什麼大家都吃「蚯蚓幹」?真的可以吃嗎?
    今年春節檔的電影質量真的很不錯,尤其是《流浪地球》,真的是給人大開腦洞。弟弟在觀影的過程中,注意到特別有意思的一點,他們居然在吃蚯蚓幹!可是蚯蚓幹真的能吃嗎?蚯蚓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但種類與含量會隨著生長環境或養殖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蚯蚓中富含硒。蚯蚓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以及核酸等物質。(以上幾段內容來源自網絡,侵刪)那為什麼在電影中的蚯蚓幹似乎都是網紅食品了,我們現在人卻不吃呢?
  • 《流浪地球》帶動蚯蚓乾熱銷 廠家稱榴槤味蚯蚓幹「可行」
    北京青年報 記者 屈暢 近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引發網友熱議,電影中,因為人類移居地下,居民們開始食用蚯蚓幹。電影中男主人公的姥爺為了救出外孫,曾試圖用「陳年蚯蚓幹」行賄。女主人公在地下城裡發現商鋪中售賣「榴槤味蚯蚓幹」的一幕,更是讓不少網友好奇,這樣的蚯蚓幹會是什麼味道的呢? 實際上,蚯蚓幹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早已存在。近日來,不少售賣蚯蚓幹的商家表示,隨著《流浪地球》的火熱,蚯蚓幹的銷量明顯增加。一名蚯蚓幹生產廠家負責人稱,該公司曾實驗過包括西瓜味在內的水果口味蚯蚓幹,乃至螞蚱味的蚯蚓幹,「我覺得榴槤味蚯蚓幹是可行的。」
  • 技術型吃貨:為什麼《流浪地球》中的人們要吃蚯蚓幹?別的不行嗎?
    【文/ 技術型吃貨】 最近幾天,最令人激動的事情就是《流浪地球》終於被搬上了大熒幕,而且成片質量大大超過預期——說是「以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電影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也不為過。 QC菌作為看著劉慈欣的小說長大的孩子,感到心滿意足,老淚縱橫。距離第一次看到《流浪地球》這篇文章差不多20年了,當時的震撼感還歷歷在目。喜歡科幻那麼久,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 《流浪地球》帶動「蚯蚓幹」熱銷,榴槤味蚯蚓幹真的「可行」嗎?
    《流浪地球》帶動「蚯蚓幹」熱銷,榴槤味蚯蚓幹真的「可行」嗎?老中醫認為,蚯蚓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而且在中國史料上早有記載,隨著《流浪地球》這部科幻劇的火熱播出,不少售賣蚯蚓幹的商家表示,蚯蚓幹的銷量也在與日俱增,而且還有很多售賣蚯蚓幹的廠家聲稱,公司也在極力實驗出,西瓜味,和各種水果口味的蚯蚓幹,而榴槤味的蚯蚓幹也非常」可行「這對於愛吃榴槤的吃貨們來說也是一種福利了。
  • 流浪地球中的榴槤蚯蚓幹,現實中真的有嗎?感受地底的味道!
    今年年初有一部電影非常的飽火爆,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看過呢,很多人小夥伴都已經說出來了,沒錯就是《流浪地球》。對於我國的第一部科幻電影來說,《流浪地球》的出現已經先很多愛好科幻的朋友看到希望,雖然它不是那麼的完美,但卻為中國的科幻開了一個好頭。
  • 蚯蚓幹因《流浪地球》熱銷,顧客點名要榴槤味蚯蚓幹,真的有嗎?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開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原本是電影《流浪地球》裡面的臺詞。春節期間,電影院被《流浪地球》刷屏。大家在看片的時候除了對這句臺詞印象深刻,應該也記得裡面的美味蚯蚓幹吧?電影中,人類移居地下,大家開始食用蚯蚓幹,蚯蚓幹變成常見食物。
  • 深度| 昆蟲薯片、人造食品、辣味番茄……未來你PICK哪一種食物?
    還記不記得今年大熱的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中,2075年,蚯蚓幹成了當時居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雪國列車》中,人們為了活下來竟然吃了十多年的蟑螂?這些並不是異想天開的腦洞,它們可能真的會成為未來餵飽我們的糧食主角。
  • 蟋蟀蛋白棒已經能網購,蟑螂塊還有多遠?養殖昆蟲上餐桌可能成為下...
    「現在食品科技的進步,已經可以直接提取昆蟲中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有益成分,不用保留昆蟲的原始形態。」蔡曉真說,這種技術的進步,是有望將來讓昆蟲食品被更大規模地接受,蟑螂蛋白塊、蚯蚓乾等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未來食品,確實有可能成真。
  • 電影裡的「蚯蚓幹」 真的能吃嗎?聽聽杭州中醫怎麼說
    近日,電影《流浪地球》高分大熱,大家最有印象的,除了影片中反覆出現的「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外,怕就是下面這個「硬通貨」了。電影中,蚯蚓幹成為了大熱零食。為什麼大家都愛吃蚯蚓幹呢?蚯蚓幹也能吃?這也成了影片一大謎題。
  • 《流浪地球》裡蚯蚓成美味,還有哪些昆蟲能解饞?
    說到春節電影檔黑馬,莫過於《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除了「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春節十二響」.....還有那榴槤味、陳年風味的蚯蚓幹。煸、炒、炸蚯蚓話說,這小傢伙的滋味南北有差:北方的身材纖細,生命力頑強,嚼在嘴裡像是在吃跳跳糖;南方的口感較軟,蛋白質含量很高,而雲南地區的還會有一些淡淡的鹹味~除了生吞,幹煸、爆炒、油炸、椒鹽……這些烹飪方法都能用於小小的蚯蚓,且營養價值非常高,烘乾後的蚯蚓蛋白質含量高達50%-70%,還含有人體所必須的8種胺基酸。
  • 《流浪地球》未來我們吃蚯蚓餡的餃子?這才是達叔的最佳演技方式
    《流浪地球》是由郭帆導演,吳京、吳孟達等主演的科幻電影,於年初一已經上映了,講述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爭分奪秒的生死之戰。這部國產主題的科幻電影,也是根據《流浪地球》小說改編的,其製作特效給觀眾帶來的視覺震撼,和大膽的想像力,著實讓人稱嘆。就連達叔看劇本的時候都說不敢相信這是中國人寫的。
  • 2057年的流浪地球竟然把蚯蚓幹當美食
    春節期間,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 舌尖上的流浪地球
    太陽發生氦閃,耀眼的紅光將會整個吞噬太陽系,人類為了生存,決定開始流浪,和地球一起。從停止自轉到加速自轉到脫軌飛行到靠近半人馬座比鄰星,人類將接受命運的考驗,人類的文明也將迎來流浪時代。流浪地球發動機遠景抽籤轉入地下城居住的人類在飲食上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糧食的告急人們開始吃起了蚯蚓來補充所需的蛋白質
  • 從「榴槤蚯蚓幹」說起,在吃的美學裡發現食的智慧
    楚天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 賀俊 實習生 曾敬 通訊員 代建勇)《流浪地球》裡的「榴槤蚯蚓幹」有什麼營養價值?詩詞中蘊含著哪些美食文化?「《流浪地球》中未來的主食是什麼?」面對大屏幕上電影《流浪地球》的海報,李繼強突然拋出這個問題,活躍了現場的氣氛,學生們異口同聲答道「榴槤蚯蚓幹」。隨後,他以這道菜為例向大家介紹了飲食文化背後的哲學,榴槤是燥性食物,蚯蚓在中醫裡有清熱的功效,彰顯了貫穿飲食中的陰陽調和之道。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 星 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在百度指數上搜一搜,你會發現,從 2 月 5 日這天起,百度搜索 " 木星 "" 引力 "" 半人馬座 "" 離子發動機 " 等關鍵詞的搜索指數都增長了 2-3 倍。網上也多了不少討論行星發動機是否可行、引力彈弓是什麼、地球最終要流浪到哪裡之類的話題。
  • 以為《流浪地球》人類得救了?結尾卻暗示大災難,讓人細思極恐
    今天來盤點一下《流浪地球》的幾大彩蛋,眾所周知,《流浪地球》確實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科幻電影。咱們先從最大的彩蛋開始說起。 1、電影裡北京第三區交通委的「兩行淚」交規提醒,大家肯定耳熟能詳,就算你沒看過電影,應該也被網絡段子洗腦了吧。那麼第三區是哪個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