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正式服役以來,F-22「猛禽」戰鬥機脆弱的隱身塗層就一直備受詬病,以至於經過十多年的服役後,美國空軍的F-22 Demo Team單機飛行表演隊經常要駕駛一線部隊機身表面補丁摞補丁的F-22起飛執行飛行表演。
隱身塗層對於隱身戰鬥機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言,任何細小剝落和損傷之處都可能導致機身表面因導電不均勻連續而出現的RCS熱點或者尖峰,影響飛機總體隱身性能。
正是由於塗層的脆弱性,才導致F-22「猛禽」戰鬥機的維護成本有很大一部分消耗在了修補隱身塗層的低可視(LO)維護上,導致該機在2018財年的每小時飛行成本高達35294美元。
那麼,F-22的隱身塗層到底脆弱到什麼地步了呢?2019年8月美國空軍空運司令部發布的KC-135對F-22的空中加油照片,社交媒體眼尖用戶發現該機座艙蓋之前的機鼻部位已經出現隱身塗層腐蝕剝落的現象。
當時美國空軍回應說造成之一問題的原因之一是中東氣候條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22項目經理隨後證實了之一說法,指出中東的外部環境因素(如雨水和沙塵)不僅會使塗層起皺和剝落,而且還會使塗層變成原始液態。
其實早在2009年F-22服役沒幾年時,就已經有飛行員抱怨F-22的隱身塗層在接觸到燃油和潤滑油後很容易腐蝕,會輕易從機身上被抹掉。看來是雷達吸收結構和防紅外面漆在耐候和耐腐蝕性能上嚴重不過關。
不過據洛馬公司說,該公司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更耐用的塗料,將在大修期間對所有F-22進行重新噴塗,該程序已經在2019年開始實施,但目前尚未見到重新塗裝後的F-22。
洛馬所說的新塗料,應該就是為F-35「閃電II」戰鬥機研製的HAVE GLASS V隱身塗料,屬於第5代隱身塗料,據說在耐用性上有很大改進。
但英國F-35B和澳大利亞F-35A的早期服役表明,該塗料同樣存在不耐海上鹽霧和高溫乾燥環境的問題,損耗速度超過預期,以至於澳洲F-35在每一架次飛行後都會出現塗層剝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