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規劃圖,沒有公示,一期二期兩排樓之間如此大的路基落差,很容易產生雨水倒灌和安全隱患,我們附近幾棟樓的300多戶業主對此很難接受。」最近,家住羅莊區沂河高都小區一期的數百戶業主,正在為緊鄰他們的小區二期路基修建問題著急上火。
據小區業主劉先生介紹,他們小區5、6、7號樓是一期工程,2018年底二期8、9、10號樓開工建設,為確保安全,一面鐵皮圍擋將他們居住的區域與在建樓房隔開。「今年8月底鐵皮圍擋拆除後,我看到新建的8、9、10號樓前存放著大量沙土,以為是建築垃圾很快被移走。」然而,讓劉先生及其他業主沒想到的是,土堆沒被移走開發商卻在原鐵皮圍擋位置拉起了圍牆,詢問施工人員得知,是在進行路基地面施工,準備在兩排樓之間建一面擋土牆。
「小區內地勢有高低我們理解,但應合理設計,一二期兼顧,我們一期這邊本來就窪,哪有再拉起圍牆,將路基落差越建越高的道理。」劉先生憤憤地說,由於落差大,前段時間的大雨導致他們一期5、6、7號樓被倒灌,路面井蓋被衝走險些出現安全事故。
9月16日下午,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小區一期5、6、7號樓與在建的8、9、10號樓之間還有部分圍擋未拆除,在建區域地面上仍堆放著厚厚的土,其地面高度明顯比已建成的區域地面高出很多,部分圍擋拆除的地方已砌成了近1米高的圍牆。「你看,圍牆上還安裝了排水口,水直接排到我們這邊,以後遇到大雨,我們這邊肯定還得淹。」記者看到已砌成的水泥牆底部每相隔一兩米就有一個排水口。
採訪中小區業主介紹,小區內建這面圍牆他們前期未見到任何規劃圖或是公示,當得知這一情況向物業反映後,9月6日開發商才在小區業主群內發了一份告知書。該告知書內容顯示,「該處砌築的牆體為車位擋土牆,而非獨立院牆;小區整體地勢北高南低,其中5#-7#樓的高程規劃是參考湖北路高程設計,小區其他樓座是按總體規劃布局,另小區有環形路高程比5#-7#道路高90cm,此標高為規劃審批高程,開發商並未私自抬高高程。」
9月17日,記者聯繫到了該小區開發商青啤地產的徐經理,他表示,在建區域的8、9、10號樓地勢的確要比南側的5、6、7號樓高,且根據規劃8、9、10號樓地下建有停車庫,為提高抗浮力必須在地上鋪1.5米厚的土,無論從地形還是安全因素考慮都需要墊高在建區域的地面高度,最終確定建1米高的擋土圍牆。「小區建設均按規劃設計方案圖紙施工,地面垂直高度和圍牆是按建設中實際情況根據地形和安全因素建設,沒有規定一定要進行公示。」徐經理解釋說,小區地下鋪有專門的排水管道,牆面上的排水管只排土壤中少量水。針對業主反映將圍擋改為緩坡,徐經理表示:「從地形結構上不敢全部做成緩坡,只能將出入口局部做成緩坡。」
「這個問題我們知道,目前相關單位正聯合開發商一起協商,我們這邊主要是配合,關鍵問題還要看是否符合規劃。」9月17日,羅莊區住建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聯繫,羅莊區規劃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他們並不清楚,需要諮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表示,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他們已到該小區現場核實,開發商是按審批規劃圖施工建設的,符合規劃要求。該小區規劃圖中有地勢標高,整個地形北高南低,規劃圖中雖未標註建設擋土牆,但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地勢實際情況,出於安全考慮是可以建設擋土牆的。
另據記者了解,17日下午,羅莊區住建、規劃等部門以及該小區業主代表、開發商等召開了協調會,專門針對路基圍擋等問題進行協商,相關部門表示下步將對業主提出問題做好解釋工作,同時開發商也將拿出解決方案,力爭解決處理好該問題,讓業主滿意。
文圖 臨報融媒記者大成 麗麗
【來源:琅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