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十:萊昂哈德·歐拉

2021-01-18 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你們好!

今天,我們來認識人物篇最後一位出場的數學大師——萊昂哈德·歐拉

提到歐拉,學過微積分的大朋友們肯定不會陌生。這位來自瑞士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是近代數學先驅之一,尤其是在微積分領域,以歐拉級數最為盛名。

我們經常會說,天才跟年齡無關,歐拉就是如此。歐拉還沒滿10歲時,就已經開始自學《代數學》,這本書連他當時的授課老師都沒接觸過,因此根本無法對他進行輔導,可歐拉卻讀得津津有味。當他13歲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巴塞爾大學,並拜入著名數學家貝努裡門下。

在微積分創建初期,許多歐洲的數學家們開始嘗試使用微積分來求元的面積,進而推導出許多關於π的表達式,其中最突出和最讓人叫絕的,就是著名的歐拉級數。

歐拉跟π的關係,不僅在於歐拉級數,更在於歐拉敏銳地預測到圓周率這個常數在微積分乃至整個數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大家還記得嗎?我們之前曾提到過,因為歐拉的積極倡導,才促使π成為了圓周率的代名詞。

縱觀歐拉的一生,他並沒有自恃聰明而變得懶散,相反,他比普通人要勤奮得多。歐拉寫了大量教材,其中《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和《積分學原理》,都是數學界經典的經典。同時,他從19歲就開始發表論文,即使在失明之後的17年裡,他仍然堅持研究並口述了大量的書籍和論文。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歐拉的著作,前後忙碌了47年之久。

歐拉曾開玩笑說,他的遺稿大概可以讓彼得堡科學院用20年。事實上,他去世後的第80年,彼得堡科學院還在發表他的論文。

歐拉的數學名著

《無窮分析引論》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廣西科技館圓周率主題科普的人物篇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相信古今中外一代代科學家和數學家們孜孜不倦探索圓周率奧秘的故事,會帶給大家很多啟發吧?他們追求真理、執著探索的精神,直到現在仍深深影響著我們。

下一期,我們將帶大家走進圓周率世界中好玩又有趣的板塊,請大家拭目以待!


下期精彩預告:

《趣味篇之圓周率日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二:圓周率為什麼叫π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二:圓周率為什麼叫π 2020-03-15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十七:圓周率與天文學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進入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應用篇!有小夥伴問,難道圓周率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大家永不停息地算下去嗎?當然不!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圓周率是如何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發揮作用的吧——大家還記得
  • 廣西科技館圓周率線上主題科普之十四:圓周率之歌
    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Weixin ID gh_
  • 甘肅科技館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之三:紅月亮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甘肅科技館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之三紅月亮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在本期「璀璨星空」線上主題活動中,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們將帶領小天文迷們一起去探索月亮的奧秘,了解關於星座的神秘過往。  「鵲橋」讓月球背面不再深不可測  講解員: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 孫瑩  2018年5月21日,中國發射嫦娥4號的中繼衛星「鵲橋」,到地月拉格朗日L2點。鵲橋?是牛郎織女的那個鵲橋嗎?
  • 中國科技館在雲南寧蒗舉辦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
    中國科技館 供圖「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在雲南省寧蒗縣舉辦。中國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技館8月25發布消息說,該館當天在雲南省寧蒗縣舉辦「小村莊的太空夢」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當地200餘名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現場參加活動,聆聽科普天文報告,幫助邊遠鄉村青少年種上科學探索的種子、點燃嚮往太空的夢想。
  • 甘肅省科技館開啟線上主題科普活動 一起來領略璀璨星空的神奇
    甘肅省科技館開啟線上主題科普活動一起來領略璀璨星空的神奇 類地行星  宅家久了,肯定有同學想去科技館了吧!雖然目前各大實體科技館仍處於閉館謝客狀態。不過,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可沒閒著,這不,3月正值國際天文館日到來,甘肅省科技館在線上開展了「璀璨星空」主題科普活動,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文學知識,感受璀璨星空的神奇魅力。  除了地球之外,為什麼水星、金星和火星不能居住人類?古時候,北鬥七星對人們有什麼特殊意義?今天,甘肅省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孫瑩和劉暢兩位老師就為同學們一一解惑。
  • 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正式上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360度實景化參觀,78家海洋科普聯盟成員單位線上成果展示,近50家社會化科技館組成特色二維碼牆……8月10日起,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陸續開展之際,「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
  • 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正式上線
    360度實景化參觀,78家海洋科普聯盟成員單位線上成果展示,近50家社會化科技館組成特色二維碼牆……8月10日起,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系列活動陸續開展之際,「青島社會化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果展示和海洋主題科普活動」大型線上科普專題展,作為此次年會的重要活動版塊之一,也於同期正式上線。
  • 「雙節嘉年華,快樂科普匯」防城港市科技館國慶節暨中秋節主題系列科普活動即將開始!
    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豐富市民的假日生活,充分發揮本館作為科普前沿陣地的作用,防城港市科技館準備了「雙節嘉年華,快樂科普匯」為主題的國慶、中秋節科普系列活動。雙節主題系列活動10月1日活動名稱:「探秘宇宙,禮讚祖國」主題活動科普閱讀內容:宇宙是科學的啟蒙
  • 慶祝「圓周率日」別忘了他們——萊昂哈德·歐拉篇
    姓名:萊昂哈德·歐拉簡介:萊 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近代數學先驅之一。π是一個無理數,又是超越數,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複雜度很高同時又極具魅力的數。微積分創立之時,許多歐洲的數學家提供了諸多π的解析表達式,這些公式就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色一樣美不勝收。而這眾多琳琅滿目的「美景」中,以歐拉貢獻最為突出和讓人叫絕。這就是著名的歐拉級數。
  • 廣西科技館12月21日舉辦大型科普展 揭穿末日謠言
    而為了反擊「世界末日論」,自治區科協今日還在廣西科技館舉辦大型科普展,以此揭穿末日謠言。  昨日, 記者就「你相信2012年12月12日是世界末日嗎」在南寧進行隨機採訪。受訪的12個人當中,沒有一人表示相信。大伙兒更多是把「世界末日論」拿來調侃娛樂。  「21日的天象很平穩,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28部科普科幻影片免費線上展映
    23日,由中國科技館主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暨中國科技館特效電影展映在中國科技館球幕影院現場與雲上直播同步開啟。8月23日至9月13日,活動將展映7個國家的28部影片和6部水滴獎獲獎科幻短片。 展映影片中,《太平洋秘境》《灰熊和松鼠的奇幻冒險》等10部影片屬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更有2部全球首映影片。所有展映影片將在中國數字科技館官網面向觀眾免費展映。
  • 科學館丨甘肅科技館主題線上科普活動之四·快來跟著三位天文大...
    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甘肅科技館主題線上科普活動,長個知識,了解一下那些在天文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古代中西方科學家們,是如何有了那些偉大的科學成果的。張衡:提出月亮本身並不能發光的人講解員:甘肅科技館科技輔導員 張曜紅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二京賦》文採瑰麗,《思玄賦》《南都賦》等詩賦也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 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突出應急科普、線上線下融合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溫競華)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19日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25日。今年全國科普日將在日常科普內容基礎上突出應急科普,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為公眾獻上一場科普活動盛宴。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分為中國科技館主場活動、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和2020年全國科普日特別活動。
  • 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突出應急科普、線上線下融合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溫競華)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19日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9月25日。今年全國科普日將在日常科普內容基礎上突出應急科普,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為公眾獻上一場科普活動盛宴。
  • 科普之花絢麗綻放廣西科學活動中心開展3個「十佳」科普大賽掠影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來自廣西醫科大學、南寧科技館、北海市氣象局等單位的10位選手脫穎而出,分獲大賽一、二等獎,並被授予「十佳科普使者」稱號。他們中的佼佼者將代表廣西參加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廣西代表隊派出3名選手參賽:廣西醫科大學的趙秋雯、南寧科技館的溫文、北海市氣象局的覃帥。他們分別以「無痛人流」不無痛、舌尖上的太空之新鮮蔬果、人間瑰寶-紅樹林為題,巧用多媒體手段,闡釋有關科學道理。
  • 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毛利衛到廣西科技館作專題報告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國凱攝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4日訊(記者 潘錦才 通訊員 韋國凱)23日,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毛利衛博士訪問廣西科技館,開展科普報告、調研交流等活動。廣西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葉宗波,副主席梁春花,廣西科技館館長江洪,以及廣西科技館全體幹部職工,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31家會員單位代表和科普工作者共300多人參加了活動。
  • 線上展如何「獨當一面」?科技館「雲端」搭建古天文臺,線上精彩程度首超線下展
    借著「金邊日食」的新鮮勁兒,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日前推出了《日月魅影——日食特展》,遊客可在一分鐘內「打卡」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類型的日食。有意思的是,這一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的原創科普展覽,其線上內容的豐富和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了線下,完全是另一種玩法,這在上海科技館開館辦展19年來尚屬首次。
  • 線上遊覽中國科技館的攻略來啦!
    中國科技館為您準備了線上遊覽方式。足不出戶,線上VR、AR遊覽中科館,360°線上參觀展品。VR遊場館充滿設計感的建築中珍藏著數百件科技展品,掃碼您能了解中國科技館相關簡介,跟隨鏡頭看到中國科技館實景重現,還能近距離全角度觀看館內每件展品。頁面下方可以選擇不同功能。不僅可以看展品,還可以獲取科技館的簡介、電話等相關信息。
  • 45萬人次「雲遊」川渝科技館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程茵芷)1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由重慶科技館、四川科技館共同主辦的「雲遊川渝科技館,攜手共謀新發展」線上主題活動日前落幕。作為川渝科技館首次雲聯動,為期一周的活動共吸引45萬人次參與、體驗別樣的線上科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