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馬普學會生物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製了一種新穎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該光譜儀基於兩個發射費秒脈衝列(重複頻率略為不同)的Ti:藍寶石雷射器。它是通過將兩束中紅外光束疊加在一個探測器上的方式來產生純時疇幹涉圖的,其優點是無運動部件、操作簡便、獲取速度快(100us)。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被稱為第三代紅外光譜儀,利用麥可遜幹涉儀將兩束光程差按一定速度變化的複色紅外光相互幹涉,形成幹涉光,再與樣品作用。探測器將得到的幹涉信號送入到計算機進行傅立葉變化的數學處理,把幹涉圖還原成光譜圖。
紅外光譜儀原理圖
紅外光譜儀分類
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光柵掃描的,目前很少使用了;另一種是麥可遜幹涉儀掃描的,稱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這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 光柵掃描的是利用分光鏡將檢測光(紅外光)分成兩束,一束作為參考光,一束作為探測光照射樣品,再利用光柵和單色儀將紅外光的波長分開,掃描並檢測逐個波長的強度,最後整合成一張譜圖。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是利用麥可遜幹涉儀將檢測光(紅外光)分成兩束,在動鏡和定鏡上反射回分束器上,這兩束光是寬帶的相干光,會發生幹涉。相干的紅外光照射到樣品上,經檢測器採集,獲得含有樣品信息的紅外幹涉圖數據,經過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傅立葉變換後,得到樣品的紅外光譜圖。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具有掃描速率快,解析度高,穩定的可重複性等特點,目前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