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林立,湖泊環繞,喚起夢境的高原喀斯特地形地貌

2020-12-05 獨往者

在「彩雲之南」的雲南有個美如仙境的地方,卻有著很奇怪的名字「普者黑」。咋一聽還以為這裡一定與黑有關,其實這個「普者黑」,是彝族語,意為魚蝦多的地方,名如其實,這地方就是雲南的夢裡水鄉,魚蝦還真多!

「普者黑」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境內,距縣城僅13公裡,現已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景區總面積達388平方公裡,核心景區有165平方公裡。

普者黑屬於滇東南巖溶區,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經億萬年自然變遷使石灰巖遭受強烈溶蝕而形成了峰叢、峰林和孤峰的山峰集合體,演化一個集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溶洞群、溼地生態群為主的美麗生態景觀。

來到普者黑,這裡有著完美的巖溶地貌:三公裡神秘古樸的茶馬古道;近十三公裡的大峽谷;五十多個湖泊;八十三個天然雕刻的山間溶洞;以及三百多座典型的喀斯特山峰。

群峰林立,湖泊環繞,生態含氧高的高原喀斯特溼地,共同組成了「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巖溶溼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等六大景觀。

來到普者黑,美麗的風景就像畫面一樣,藍天白雲之下,好一派田園風光。走在田野之上,恍如進入夢幻中的水鄉,田間地頭充滿了濃濃的鄉土人情。

來到這裡讓人仿佛回憶起童年美好夢境,期待著光著小腳丫,到處瘋玩,在河溝草叢中捉魚蝦,在田間爛泥地裡翻找著泥鰍,牽著水牛在田埂上吃草,樹蔭下,草地上翻看著小人書,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湖中有島,島上有樹,遊客乘著小舟在湖裡遊玩,好一幅靜動相結合的山水畫廊,把這比作成「小桂林」也不為過。

平靜的湖面上不時地有小船經過,遊客可以租條小船在湖裡蕩舟,看著湖中美景,岸邊風光,到處鬱鬱蔥蔥,一片生機盎然,峰林之下,房屋點綴其中,少了古村落的痕跡,一幅典型的新農村景象。

完美的地質地貌,美麗如畫的田園風光也成了影視拍攝的首選之地。隨著《爸爸去哪兒》、《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影視劇的熱播,這裡也成了人們旅行的熱門之地。

驅車來到來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青丘之地,桃花塢裡,山水倒影,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看不到十裡桃花,只有影視拍攝遺留下的人工桃花,遠觀也能亂真,令人陶醉。

面對如此仙境,仿佛能看到了寧願醉臥十裡桃林,忘盡前塵的白淺在此修煉,情深不渝,三生三世枯等成灰。讓慕名而來的遊客,看一下仙境,吸一口仙氣,也是件美事。

青龍山,應該是普者黑村的制高點,海拔約1500多米,地處普者黑景區的中央,是俯覽整個普者黑全貌、觀賞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而免費的攀登更是贏得遊客的好口碑。

青龍山山名聽起來有點霸氣,攀登石階有些陡,爬上去也就二十多分鐘。這裡絕對是一處不能放棄的景點。當你氣喘籲籲的爬到山頂時,普者黑的全部風光毫不保留地展現在你面前。

站在青龍山觀景臺,俯覽普者黑能將你剛才走過的景點一一在腦海中回放,田野、小路、房屋、湖泊、河流、小舟、山丘等,盡收眼底,讓人回味無窮。

普者黑景區很大,以山、水、溶洞為主,是一處少見的喀斯特地貌人間仙境,很適合來這裡休閒、避暑、過慢生活。來這裡看著嫋嫋炊煙,在緩慢的節奏中,體驗世外桃源般的鄉野生活。

相關焦點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冰川|盆地|冰緣|喀斯特|地形_網易訂閱
    2、喀斯特地貌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
  •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理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們國家有很多地形都是喀斯特地貌,那麼喀斯特地貌是怎麼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鹽類巖石地區,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澱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
  • 地質科普丨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對比分析
    水平構造地貌指由產狀水平或近於水平的第三紀厚層紅色砂礫巖為主組成的平坦高地,受強烈侵蝕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等綜合作用而造成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
  • 喀斯特地貌解說
    喀斯特(KARST)就是巖溶,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石膏、巖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衝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稱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
  • 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這便是十裡畫廊的由來,而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畫作的偉大畫家,便是大自然,如果要給這些畫家們劃分出一個藝術流派,那一定非「喀斯特地貌」派莫屬。喀斯特地貌,又稱巖溶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
  • 地理高頻考點:分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分析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雲)。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Ca(HCO3)2],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這種現象在南歐亞德利亞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巖地區的這種地形籠統地稱之喀斯特地貌。地貌形成的根本條件,我國西南地區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最主要的是這裡有其發育的主體。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滷化鹽巖在流水的不斷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溶洞。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 高考地理小專題——喀斯特地貌
    材料一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性巖石(主要是分布最廣的碳酸鹽巖)經以溶蝕為先導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發育的特殊地貌。材料二 某地區域圖和氣溫降水圖(1)據材料二,說明圖17地區的地形特徵。
  • 2021國考行測備考:石林是喀斯特地貌嗎?
    喀斯特地貌的發育也有一個過程,在不同發育階段,我們會看到不同的地表景觀。   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區,主要是因為組成雲貴高原的巖體多是石灰巖,加上我國西南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流水溶蝕作用強烈。
  • 中國的地形地貌對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青藏高原為例
    2、喀斯特地貌: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域較廣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表現在溶洞、石林、天坑等地理現象上。地殼垂直運動形成的地貌,如上升的山地、下降的平原、盆地等。大範圍的地殼水平運動使地殼產生擠壓或拉張,可以形成大陸褶皺山系高原、大陸邊緣的島弧、洋底中脊等地貌類型。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 最美的地質地貌非丹霞和喀斯特莫屬
    丹霞地貌區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又稱巖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
    丹霞地貌區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 2、喀斯特地貌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喀斯特作用。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喀斯特巖溶地貌是大自然的傑作,鬼斧神工。滴水可以穿石,聚沙可以成塔。喀斯特地貌就是大自然一刀一刀,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傑作!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 我國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是「山地」地形還是「高原」地形?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把地形、地勢和地貌混淆起來,這三個詞既相互聯繫又有區別,地形主要側重地表形態和結構,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勢主要側重高低起伏,比如西高東低、中高周低、地勢崎嶇等都是地勢狀況的描述;地貌主要側重具有特定面貌的地表形態,比如黃土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等等。
  • 我國16種地貌知識大總結
    丹霞地貌區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 2、喀斯特地貌
  • 雲南普者黑,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如人間仙境
    普者黑是一個村子名稱,名稱源於彝族語,意為「盛滿魚蝦的湖泊」。普者黑景區總面積388平方公裡,核心景區165平方公裡,以「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彝家水鄉、巖溶溼地、荷花世界、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而著稱。普者黑屬於滇東南巖溶區,是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
  • 中國四大高原——雲貴高原(地形篇)
    高原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呈現出階梯式的下降,烏蒙山為界可將整個雲貴高原進一步分為西部的雲南高原和東部的貴州高原。巖溶地貌    巖溶地貌又被稱為喀斯特地貌(KARST)。它是在可溶性的巖石基質上經流水的溶蝕作用不斷發展起來的一種地貌形態。
  • 雲南九鄉溶洞,喀斯特地貌天下奇觀
    雲貴高原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在雲南九鄉溶洞內,石壩景觀處處可見,大自然的神奇傑作令人嘆為觀止。石灰巖比較容易溶於水,在向下滴落的過程中,在底部慢慢積累形成石筍景觀。一道一道的石壩,好像是人工所為,實際上是碳酸鈣的慢慢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