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曝光前食安監管在幹啥?(健康中國)

2020-12-04 人民日報人民網

  食品安全再次成為熱搜話題:小龍坎加盟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漢堡王使用過期麵包做漢堡……這些大品牌曝光出的大問題,令人瞠目結舌又義憤填膺。

  被密集曝光出來的企業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迅速向消費者及公眾表達了歉意:小龍坎方面7月13日發布聲明,稱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央視3·15晚會還沒播完,漢堡王中國就先在微博上發布了致歉聲明。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今天,公眾的健康意識在升級,人們的飲食觀亦在改變。今天的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寬容度更低、對於食品質量的期待值更高。正因如此,食品安全問題絕非「罰酒三杯」就能翻篇的小事。這些在食品質量上無底線、無下限、動歪腦筋的「生財之道」,不僅應受到輿論更猛烈的譴責和抨擊,更應該在法紀和制度層面被索償、被嚴懲,哪能等曝光才行動?

  問題是這些年的低級食品安全問題是屢曝屢犯。被曝光、要道歉、須整改、接著犯——幾乎成了一種死循環。說好的舉一反三呢?說好的最強標準呢?其實不管對企業還是食安監管部門來說,事前管理,百分之百好過曝光後的亡羊補牢。地溝油、過期麵包、黑心作坊……這些毫無技術含量的作奸犯科,但凡遇上剛性的內部監管,絕不可能成為消費者的「心頭大患」;規範及時的食安市場監督管理,也會攔下我們所看不到的種種隱憂。

  市場不相信眼淚,市場自然也不相信道歉。若干年前「免檢神話」的幻滅,說破的不過是監管博弈的老理:哪裡監管不嚴、哪裡就有套路貓膩,哪裡存在漏洞、哪裡就會亂象不絕。

  道義良心沒那麼靠譜,在公共食品安全防護堤上,夯實基礎的唯有內外部的監管。媒體曝光後,各地迅速摸排調查,有的甚至是「連夜出動」,行動雷霆、成效卓然。

  不過都靠媒體曝光,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媒體監督跑在專業的職能監督前頭,說破的是何種真相?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食品監管瀆職罪。司法實踐中,依此定罪的案例也不鮮見。很顯然這種監督不實、不嚴的狀態,這種後知後覺的作風,與過期食品一樣都該被嚴肅問責。

  食品安全,恐怕不能僅僅依賴於從業者的良心和操守,亦不能仰仗著媒體零星的曝光和揭露,更重要的還是企業常態化的品控管理以及監管部門剛性化的職能作為。關口前移、責任到位,不法商戶的良心才能被喚醒,食安亂象的頑疾才會被醫愈。

相關焦點

  • 探訪「食安山東」新路徑 「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在濟南啟動
    11月30日,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活動在濟南啟動。來自全國各地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將赴濟寧、菏澤兩市,圍繞食品安全市縣創建、乳製品質量提升、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等群眾關切的重點食品安全領域進行深入採訪。山東是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大省,確保食品安全,責任重如泰山。
  • 「刨根問底」成武的「食安錦囊」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杜長永)一個欠發達地區的小縣竟然打造了食品安全監管的「成武模式」,守護著一方百姓的「舌尖安全」。12月1日,「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來到成武縣「刨根問底」他們的「食安錦囊」。
  • 第二屆食安中國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第二屆食安中國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2017-01-17 22:07:00來源:央廣網
  • 山東食品安全連續6年處於全國第一方陣 「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陶然 菏澤報導  11月30日,由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來自全國各地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將赴濟寧、菏澤兩市,圍繞食品安全市縣創建、乳製品質量提升、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等群眾關切的重點食品安全領域進行深入採訪。  山東是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大省,確保食品安全,責任重如泰山。
  • 11月第4周全國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中國食安輿情排行榜)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知天下食安事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TOP9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採取五項措施堵住進口冷鏈食品市場風險防控漏洞發布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主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表示,為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採取了五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及時開展市場風險排查。二是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三是持續加強日常監管。四是落實預防消毒措施。五是推進追溯平臺建設。
  • 媒體輿情或將成為保健品直銷市場監管風向標
    中國直銷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韓兆磊表示,一些打「擦邊球」的惡性營銷,嚴重影響了行業形象,破壞了行業健康發展,合規的優秀企業深受其累。同時,普通食品違法添加藥物成分、功能聲稱等問題,也使保健食品「躺槍」。  儘管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但在行業人士看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很大,包括食品補充劑。
  • 禧雲國際王習印:「健康中國」要從安全、營養的健康團餐做起
    10月25日,由中國食品報社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王習印指出,團餐所服務的眾多在校學生,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此外團餐還服務我國各行各業的人群,包括患者、企業白領、機關單位人員、軍人等,他們的膳食是否健康安全,關係著健康中國行動的有效落地。團餐如何賦能健康中國2030?
  • 食藥監總局推出食安查APP 掃描條形碼可查詢食安信息
    中國網財經8月19日訊 據食藥監局網站消息,為了進一步方便公眾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時查詢抽檢信息,食藥監局組織開發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查詢系統客戶端—食安查APP。食安查APP已於今日正式上線,公眾可以使用安卓和蘋果系統的手機、平板電腦等下載、安裝後使用。
  • 【媒體採風】這十來天市中醫醫院都幹了啥?為何會引起媒體關注
    這十來天西安市中醫醫院都幹了啥?為何會引起諸多媒體的關注呢?自媒體:我來看看你(2月14日)2月16日 西安發布 送醫送暖幫扶整四年 脫貧老漢跑到醫院來「尋親」http://app.xiancn.com/xaby/infos.app?
  • 專家:「不老藥」NMN只是保健品,未經中國食安評估
    抗衰老的保健食品並不能讓人不老,它的作用是幫助人們以比較健康狀態度過老年期,切莫相信『延長壽命到150歲』『抗衰逆齡』等不靠譜的宣傳。」何琪楊說。跨境購繞過中國食安評估「在我國,一種新的食品原料必須經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依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對安全風險和營養成分、攝入量、適食人群等數十個事項進行評估,審評合格後方可應用。
  • 省食安委實地督查我市2020食品安全工作
    11月24-25日,省食安辦會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對我市食品安全進行實地督查檢查。省督查檢查工作組組長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省食安辦副主任楊士友同志擔任。督查檢查採取召開座談會和實地督查兩種形式進行。
  • 看破食安謠言6大套路!
    深圳市場監管關注我 每天幸福一點點自從有了朋友圈瞬間覺得自己的生活豐滿了許多然鵝「驚嚇」也多了不少經常在家庭群、朋友圈看到這樣的消息所以這次為大家請來了權威食安專家知名科普博主雲無心博士從事食品健康科普寫作十餘年,是科學松鼠會元老會員,在十多家大眾媒體上開設過科普專欄,出版了個人科普系列文集《吃的真相(1-4)》《萬物皆有理》。作為一個熱衷於囤乾貨的科普大咖他會告訴你其實謠言也有套路譬如......
  • 食安監管-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場監管局11月份違法案件曝光-市場監管...
    摘要: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場監管局公布了11月份辦結的37件食品藥品類案件並予以曝光。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王衝)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市場監管局秉持「處罰是最有力的監管、曝光是最有力的震懾」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
  • 食安監管-長春市市場監管二道分局召開進一步規範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摘要:近日,長春市市場監管局二道分局召開進一步規範疫情期間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會議,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分局李洪全局長、張鵬副局長、白曙光副局長以及監管三科全體、各市場所所長、冷庫監管人員、食品所全體人員參加。
  • 山東省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增進監管推動力
    12月2日,中國質量報記者隨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的「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採訪團,來到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南張中學學校食堂,該學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更衣、風淋等程序後,記者走進了南張中學食堂。在配餐中心,記者看到一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櫥窗,裡面公示著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制度、食品進貨查驗制度、食品安全等級、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等規章制度和證書證件。
  • 臺灣再爆食安問題:草蝦凍11年照賣(圖)
    臺灣再爆食安問題:草蝦凍11年照賣(圖) 2016-05-19 10:20:44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 文昌鋪前鎮針對媒體曝光的問題召開整改會議 鋪前港的垃圾被清理了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5日訊(記者 吳嶽文)15日,記者回訪文昌鋪前鎮鋪前港看到,經過整治,鋪前港口岸邊水裡的垃圾已經被清理。4月11日,《南國都市報》報導文昌市鋪前港油汙成泥,沿岸海面廢棄物漂浮且海水油汙帶明顯、味道刺鼻等問題。針對此問題,鋪前鎮高度重視、迅速反應,於4月11日上午召開整改會議,專題研究分析鋪前港環境汙染問題,並部署安排整治工作。
  • 知識科普丨幹細胞技術最難的不是科研而是監管
    同志們,實事求是的說說到底啥能治?啥快了?啥正在研究而已?」其實不是幹細胞技術不成熟,正是因為幹細胞技術太先進了,現在缺乏一套完善的先進位度與之匹配,在中國現行的監管法律、評審標準和評審機制相對幹細胞來說都不太適應,如果重新制定法律和標準及評審機制恐怕需要很多年!幹細胞不像藥品一樣,藥品是死的,幹細胞是活的。
  • 食安與環監熱度持續上升 相關儀器設備採購「狂」加碼
    「2+26」大氣汙染網格化監管服務採購單公布近日,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就「2+26」城市基於認知計算的大氣汙染網格化監管服務進行招標。按照招標人要求,提供大氣汙染網格化監管服務,包括基礎數據、分析報告兩大類服務產品。總中標金額為1850萬元,中標供應商為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
  • 臺北5大餐飲外送平臺食安測評
    外送員車上的外送箱裡頭到底幹不乾淨,你的餐點跟什麼東西放在一起?此外,其中僅有4位知道「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 Food Good Hygienic Practices)」,顯示平臺業者的教育訓練可能多著重在外送操作流程,對於更進一步的食安把關則不一定有機會給予外送員相關基本衛生觀念,包括:取餐後不得打開餐點確認、若不密封或隨時清潔外送箱可能造成的食安問題等、教導外送員如何正確清潔外送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