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液態水第二形態:屬性完全改變-水,形態,液態水,屬性...

2020-12-08 快科技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但一個國際團隊的最新研究卻使水變成了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這項新發現指出,液態水或存在第二種狀態,當水被加熱到40℃—60℃之間時,它的導熱性、折射率、導電性、表面張力等屬性也會發生改變。

一般認為,水有三種基本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現在,由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蘿拉·馬斯特羅領導的國際團隊發現,當水溫介於40℃—60℃之間時,液態水會在兩種狀態間切換,根據其切換的狀態不同,會展示出一整套全新的屬性。

他們對水溫在0℃—100℃之間變化時的導熱性、折射率、導電性、表面張力、介電常數等屬性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顯示,一旦水溫達到40℃,屬性開始改變,直到水溫為60℃。不過,每個屬性的「轉型溫度」不同,比如折射率改變時約為50℃、導電性約為53℃、表面張力約為57℃。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液態水進入了一種不同的狀態。

研究人員表示,特定溫度下水能在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間切換這一事實,或許與水擁有如此多非同尋常的屬性有關。水分子間的連接非常短暫,且連接水分子的氫鍵遠比分子內連接單個氫原子和氧原子的鍵微弱,因此,這些氫鍵會不斷地分開並再次形成,使水擁有某些非凡的屬性。但具體原因還是個未解之謎。

研究人員稱,儘管水可能存在四種狀態的最新結論,還需經其他研究團隊證實後才能改寫教科書,但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納米尺度上的生物特性。

 

 

相關焦點

  • 固態水擁有十七種晶體形態,甚至很可能液態水還有兩種液態的形態
    我們通過了解的水,進步是液體的形態和固體的形態,另外一個就是氣體形態,這三種模式看起來十分的簡單,其實變化十分複雜,至今科學家在一些問題上,還有著很多的爭論,一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停止過,美女小倩給大家詳細的說明一下,這裡面的秘密十分的有趣。
  • 水一定是固態液態和氣態嗎?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是另一種形態
    引言:在我們的認知中,水的形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水之所以能夠在這三種形態中自由變化,是因為環境中的溫度、氣壓等因素在發揮作用。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在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它就是超臨界形態。
  • 水只有3種形態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第四種形態:超臨界水
    ,吞噬人間;在我們眼中,水只有三種形態氣態、液態、固態,可是最近已經有科學家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我們就來說一說水的前世今生。,而在兩億年前,地球可是被水全部淹沒掩蓋的;到底是怎麼樣的力量才能夠聚集到如此多的水,這對於科學家一直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鋯石,作為一種天然礦物,廣泛存在於酸性火成巖當中,因為耐高溫,它得以攜帶大量地球形成開始時的信息;對鋯石進行研究,科學家發現液態水在地球形成後不久,也就是距今4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
  • 水只有3種形態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第四種形態:超臨界水
    ,孕育魚苗,也可以變身洪水猛獸,吞噬人間;在我們眼中,水只有三種形態氣態、液態、固態,可是最近已經有科學家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我們就來說一說水的前世今生。,科學家發現液態水在地球形成後不久,也就是距今4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
  • 水有幾種形態?研究發現水有多種液態
    水有氣態(水蒸氣)、固態(冰、霜、雹等)、液態(常用水),除此之外還有超臨界流體、超固體、超流體、費米子凝聚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等。  超臨界流體是溫度、壓力高於其臨界狀態的流體。  新研究發現,水在低溫下可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液態形式,而且可以像油和水一樣共存。  水是人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液體。它對不同的壓力和溫度呈現不同的反應,具有獨特性。最早在約三十年前,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預測水存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液態的可能性。  最近一份研究,通過高難度的實驗證明水有兩種液態形式。
  • 神奇的水形態和水運動
    大家知道:水有固體、液體、氣體三種形態,這三種形態會根據環境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對水的這三種形態變化,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其原理了;然而,水為什麼要有這三種變化?這卻是許多人沒有想過的。當我認真地追索這個問題時,才發現水如果沒有這三種變化,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類就完全不能生成和存在了。
  •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而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科學家就開始了對水的研究探索,可能很多人覺得,水這種物質太簡單了,只要是學物理的都知道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而且它的三種形態轉化也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價值,事實真是如此嗎?
  • 水在2000℃高溫下竟可以結冰?科學家發現水的第20種形態:冰十八
    我們都知道,水有三種形態:固態的冰、液態的水、氣態的蒸汽。其中液態水作為生命之源,塑造了地球萬物。 然而如果你只認為「水」僅有這三種形態那就大錯特錯了,僅僅是冰,在此之前我們就曾知道17種結晶態。不過這個數字在2019年和2020年先後更新成了18種和19種(加上液態與氣態,水的形態則是變成了20種和21種)。
  • 原來,水有兩種液態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存在時,做出了一項基本發現。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如您所知,水是生命的關鍵基礎之一,因此水的相行為對於從生物化學到材料科學以及工業過程等廣泛的科學和技術領域都至關重要。了解其狀況對於科學和工程成就至關重要。我們熟悉的液態水對應於約25攝氏度的溫度。大約30年前,在理論計算和計算機模擬的基礎上表達了液態水可以處於兩種不同狀態的想法,這表明:在強冷卻條件下,液態水應該進入另一種液態。
  • 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到底意味著什麼?
    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火星探測研究又向前推進一大步,無論是對於尋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還是未來的火星載人登錄計劃,都將產生影響。  在此次的發布會上,美國宇航局行星探測部門主管吉姆·格林正式宣布稱:「美國宇航局確認,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態水。」
  • 地球上詭異多變的液態水
    地球以水行星的形態存在,70%的地表是深度達3650米的液態水,在太陽系內獨一無二。但這也符合邏輯,因為H2O是宇宙中最普遍的化合物。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是氫(H)、氦(He)和氧(O)。惰性元素氦不和任何其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而氧的含量雖比氫少了很多,但氧的性質非常活潑,總是渴望與其他元素相結合。
  • 科學家觀察到超低溫條件下的液態水
    原標題:科學家觀察到超低溫條件下的液態水  新華網維也納10月7日電(記者劉鋼)奧地利和德國科學家日前報告說,他們發現在零下157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下,水也能夠呈現液態。這一發現或將為科學家探索宇宙有機分子甚至生命的形成打開新思路。
  • 瑞典科學家發現液態水的兩種相位
    他們的新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更好的淨化和脫鹽流程。氫元素是世界上最基本的元素,我們探尋氫的新特性的腳步從未停止,而水分子作為地球上最基本的分子之一,如今,科學家也開始研究它的複雜性。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小組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液態水可能不止一種,而是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形式。
  • 存在更多水乃至生命?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
    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1500米深,直徑約20公裡的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增加了該星球存在更多水乃至生命的可能性。
  • 水的新形態被發現,它在海底就像黑色煙囪,原理顛覆物理學
    德國科研團隊在大西洋某處海域的底部發現了這種形態的水,它就是超臨界水。    水既是一種普通的物質,也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它的普通之處在於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都能夠看到水,它的特殊之處它的形態會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變化。在常溫常壓條件下,水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著的,一旦溫度開始升高,水中的分子就會受熱發生運動。當溫度達到水的沸點之後,水就會沸騰起來,逐漸從液態轉化為氣態。
  • 美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美國科研人員在遠低於正常冰點的溫度下,對液態水進行歷史上首次研究後得出結論認為,過冷水是兩種液體合二為一的產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水具有一種有趣的性質,就是非常「不樂意」被凍結。其他液體會在到達凝固點後立即開始逐漸變成固態,但水會「抵抗」到最後。
  • 美國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
    美國科研人員在遠低於正常冰點的溫度下,對液態水進行歷史上首次研究後得出結論認為,過冷水是兩種液體合二為一的產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水具有一種有趣的性質,就是非常「不樂意」被凍結。其他液體會在到達凝固點後立即開始逐漸變成固態,但水會「抵抗」到最後。水的凝固通常需要結晶核,也就是礦物或者有機來源的懸浮顆粒。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決定進行測試:如果沒有這些顆粒,那麼水在多少度時還會保持液態。科學家在實驗室用雷射破壞薄冰膜,從而形成過冷的液態水,之後利用紅外光譜跟蹤溫度從135 K到245 K(零下138到零下28攝氏度)的過冷水的全部最細微階段。
  • 水還有第有四種形態,你知道嗎?
    【水除了經典的液-氣-固三態外,還有第有四種形態?】為什麼說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或存在低溫第二臨界點   水有四種形態(液態、固態、氣態+第二臨界點液態)?   水的2種液態形式,對生命至關重要?
  •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密度是普通水的60倍!
    「超離子冰」是固態和液態的共存體,它的密度是普通水冰的60倍,它的溫度上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 科學家證實水有兩種液態形式,類似油與水共存
    水是一種普遍但又不可思議的物質,至今我們都還未能完全了解水的特性。最近,紐約市立大學團隊證明了水能以2種不同的液態存在,這項發現可以解釋許多我們覺得水違反常理的「異常」。我們最熟悉的水就是在常溫長壓下呈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然而水對壓力與溫度變化的響應方式可能與其他液體完全不同,並且這些特性在許多實際應用、甚至維持生命功能都至關重要。大約30年前,科學家就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知道水以2種不同的液態面貌存在之可能性,這種假設違反主動,一直是水化學與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