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2019年12月7日,由法國跨文化交流協會、南京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以明文化聯合主辦的「『對話未來對話世界』首屆中國未來人類學家與領軍學者對談會」將在北京劇院召開,屆時將有十餘位海內外知名學者、150餘位各界與會者、30餘家主要媒體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本次對談會的重點和亮點,在於為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高中生群體和人類學學科領軍學者之間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為新時代的優秀中國高中生提供學術能力和學術素養的展示平臺,為人類學學科普及提供推廣平臺,引導更多中國青少年關注人類命運,提升社會責任,拓展國際視野,樹立大國自豪感,倡導並培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當前,中國發展進入新的時代,國家建設正在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的發展急需加速理論創新,在國家建設、社會治理、自我成長和子女教育等層面都需要發揮人文社科的洞察力和前瞻力。人文科學關注並建構人類思想認知,社會科學研究並優化人類社會運轉,人文社科對提高青少年的內涵素養、知識結構、全局視野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對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提升全社會人文素養,凝聚共識、凝聚人心,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人類學是社會科學中民族學的二級學科,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對人類進行全面研究的學科群。不僅在商業、教育、藝術、醫療等領域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在如今高新科技快速發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世界、全球化和現代化不斷更迭的新時代,更具有基石性質的建設意義。快速更迭的高新技術不斷重塑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認知結構,人類各個社群如何面對新技術和新世界的迅猛衝擊,如何重新自我定位,並與未來和諧相處,都是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我們每個微小個體的重要問題。有鑑於此,無論是現代社會的應用層面,還是面向未來的理論層面,人類學都有其獨特的時代意義和未來價值。
在此背景下,我國社會各界已陸續舉辦了多場高規格的大型活動,如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國際工商人類學大會、兩岸三地華人應用人類學高級論壇、世界哲學大會、中學生哲學大會、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等活動,在人才培養、學科普及、社會影響乃至國際聲望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成效。
而即將在京召開的「『對話未來對話世界』首屆中國未來人類學家與領軍學者對談會」也將以此為基準,融入時代趨勢,為中國高中生群體與學科領軍學者提供對話交流的平臺,引導更多中國青少年關注社會及人類發展,為全球化新時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貢獻中國新青年的智識與力量!
本次對談會得到了學界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參會嘉賓均為人類學學科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他們將結合當下中國發展現狀和世界形勢,帶來獨具思考的演講議題。例如,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晉,將在會議上演講「賽博格——人類學家」;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王傳超,將演講「以DNA為證: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教授張先清將演講議題「人類學與人類發展」。
除了人類學領域的專家演講,本次座談會更為優秀的高中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臺。來自北京四中國際校區、清華附中國際校區、王府學校、UWC世界聯合學院、深圳國際交流學院等多所學校的高中生,將圍繞「人類學在今天有什麼用?」這一主題,結合社會熱點和生活觀察發表演講,體現其對社會發展和人類命運的多維度體察和關懷,並在與專家學者的對談中,碰撞更多知識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