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匙基因蔣智:NGS病原微生物檢測並非一時興起

2020-12-07 和訊網

  美女學霸蔣智博士笑稱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她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一項顛覆性技術萌芽之際恰好入局,而她恰好在最正確的時間接觸到二代基因測序(NGS)。

  兩個月前,動脈新醫藥首發金匙基因Pre-A輪融資消息,後者錨定的NGS病原微生物檢測賽道一時間點燃資本和行業的熱情。上周,我們再次聯繫上金匙基因CEO蔣智博士,和她聊了聊NGS近十年來的進階之路。

  蔣智博士 受訪者提供

  2009年,拿到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後,蔣智博士南下深圳,入職華大基因,開始了與NGS的不解之緣。

  彼時,NGS技術才剛剛興起,Illumina的測序儀雖已進入科研,但一代基因測序仍是生命科學領域中主流的測序技術。但一代基因測序通量很低,一次只能檢測一個基因,並且操作繁瑣。NGS是一項革命性技術,與一代基因測序技術最大的區別在於通量大大提高,可以一次實現人類全部兩萬多個基因的測序。但在當時,NGS成本很高,極少實驗室能夠承受。

  供職華大期間,蔣智博士開始全面深入地接觸NGS這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但任何一項技術,都不可避免需要走從科研應用到醫學健康的發展道路。蔣智博士堅定地相信NGS將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她的主要職責是基因組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在系統學習NGS及生物信息分析之後,參與了10多個基因組從頭測序、重測序及表觀基因組項目。其中大熊貓基因組、黃瓜基因組等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等國際一流學術雜誌上,在業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進入華大基因是蔣智博士全面接觸NGS的開始,深入了解了這項技術在科研和醫療中的應用潛力。在這期間,蔣智博士用三個月時間實現了從一線產品經理到帶領幾十人團隊的產品線負責人的職業身份轉化,為日後作為全能型人才的創業生涯奠定了基礎。

  2011年3月,蔣智從華大基因離職回北京聯合創辦了諾禾致源開始了第一次創業,選擇的方向是面向科研領域提供NGS服務。NGS技術掀起生命科學領域變革之後,基因研究方興未艾,產生了大量的NGS和生物信息分析需求,諾禾致源的崛起正是抓住了這波應用需求。

  創業維艱,公司業務完全上路之前,作為聯合創始人的蔣智博士需要經受從部門搭建到業務體系構建的全部環節。白天,她帶著三位銷售同事四處跑市場。晚上,公司十來個人匯總一天的工作成果,制定第二天的行動方案。

  科研是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研究人員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很強,但並不是每個實驗室都有能力自主獲取高通量的基因數據,這為諾禾致源這樣專業提供NGS科研服務的企業留出了市場空間。成立4年後,諾禾致源在二代測序科技服務市場已經超過華大基因,成長為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供應商。

  從2015年開始,諾禾致源將觸角伸向國外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相繼在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地成立子公司和實驗基地,為歐美、亞太的客戶提供測序服務。

  開疆拓土:從科研服務到腫瘤基因檢測

  與此同時,諾禾致源開始悄然探索腫瘤基因測序。彼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市場已經進入紅海廝殺階段。蔣智博士果斷選擇了技術門檻更高、市場尚未進入爆發期的腫瘤基因檢測作為諾禾致源進入醫療診斷的產品方向。「與其追趕別人,不如開疆拓土。」每次談及產品思路,蔣智博士的語氣中都會透露出堅毅。而腫瘤發生、發展與基因突變的高度相關性,讓腫瘤基因檢測充分具備技術可行性。

  如蔣智博士所料,將NGS技術由科研服務導入醫學診斷,首先遭遇的是市場質疑。2014年,NGS對於腫瘤醫生和患者而言是一項非常陌生的技術,並且高通量的基因測序動輒產生高達數萬元的檢測費用,產品落地阻力很大。

  「服務科研領域時,市場培育環節是直接被跳過的,因為細分領域中的研究人員對技術本身的認可度很高,但是臨床市場幫我們補上了這一課。」隨後幾年,蔣智博士開始將大量精力向行業會議和培訓課程傾斜。隨著醫生和患者逐漸適應將NGS應用於腫瘤用藥診斷流程,NGS已經成為腫瘤診療中的工具。

  細分市場不同的特質對應不同的產品營銷策略。蔣智博士沒有試圖扭轉諾禾致源市場團隊在科研服務市場開疆拓土的慣性,而是新組建了一支具有豐富醫療銷售經驗的團隊,在充分尊重細分市場營銷邏輯的基礎上,迅速突破了完全陌生的市場。兩年努力之下,她帶領團隊向全國百餘家大型醫院的醫生提供腫瘤用藥基因檢測服務,協助醫生選擇合適靶向藥物,評估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進軍腫瘤基因檢測市場後,蔣智博士工作量中成倍增長還有產品架構的重新設定。

  一方面是穩定性。醫學檢測面對的是更大的用戶基數和更嚴格的性價比要求,蔣智博士需要帶領團隊開發一套完整、可推廣的實驗方法,並且反覆驗證可靠性,從而讓產品具備可複製性,以規模化效應降低製造成本。

  另一方面是合規性,醫學檢測產品只有獲得特定資質才能大規模進入市場。產品設計完成後,還要經過複雜的審核、臨床試驗、報證等程序。

  「其實基因檢測的應用迭代方向很多從業者都是明確的,但想法落地的過程瑣碎而艱難,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全力以赴去嘗試的。」 諾禾致源開發了肺癌6款基因靶向用藥試劑盒,並在2018年8月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正式獲準上市銷售,成為國內第一批獲得相關資質的該類產品。

  諾禾致源的成功,驗證了蔣智博士早期對NGS應用潛力的判斷,而後者遠超預期的發展速度,讓她將目光投向更多潛在的應用場景。

  全新嘗試:病原微生物檢測

  2018年,蔣智博士離開諾禾致源。彼時,諾禾致源已經發展到擁有超過1800位員工、年測序通量達到280000人全基因組的第一梯隊基因檢測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測序服務中心。諾禾致源為蔣智博士帶來職業生涯的耀眼時刻,但更多是職業能力的成長。

  2018年末,她加入尚處於初創的金匙基因出任CEO,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這一次,蔣智博士的產品思路依然清晰,臨床診斷需要基因數據,NGS應用場景遠不止NIPT和腫瘤基因檢測。考察了多個NGS應用場景之後,金匙基因選擇NGS病原微生物檢測作為業務方向。

  賽道切換給蔣智博士帶來不小挑戰,但是在諾禾致源的八年鍛鍊,讓蔣智博士懂得了如何應對。

  儘管都屬於NGS應用,病原微生物基因檢測與腫瘤基因檢測是兩項完全不同的工作。腫瘤基因檢測只需要將基因測序中出現的突變進行定量報告,病原微生物基因檢測則需要結合臨床經驗做出更主觀的判斷,「不同機構做出的病原微生物基因檢測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

  首先是資料庫的建設。金匙基因在公開研究積累形成的公共資料庫基礎上,把符合臨床診斷需求的病原微生物的數據提取出來。此外,金匙基因在提供臨床監測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了自己的數據,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資料庫。蔣智博士認為資料庫構建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工作。

  其次是樣本的多樣化。病原微生物檢測的樣本類型上百種,最主要的樣本類型也超過十種,包括腦脊液、肺泡灌洗液、血液、痰液、胸腹水等,腫瘤則主要檢測兩種類型的標本。儘管對於單一患者而言,往往只需要提取單一樣本,例如根據患者身體症狀選擇感染部位去提取,金匙基因要做的事情是設計一整套實驗方法,實現對多種樣本的提取。此外,真菌富集、RNA提取、去宿主等都涉及大量研發工作。

  金匙基因推出的病原微生物檢測產品——金識原,能夠實現對多種人體樣本的病原微生物檢測。在實操中,醫生會根據臨床實踐採集患者合適的樣本類型,以保證實驗室能夠檢出更加靈敏、穩定的結果。當腦炎、肺炎抑或腫瘤晚期患者因為感染而出現發熱、腹瀉等症狀,但醫生無法確診感染時,可以選擇使用金識原。在不經過培養和特異性擴增的條件下,對採集的樣本直接檢測,以驗證懷疑或者給出新的診斷提示。

  蔣智博士告訴動脈新醫藥,金識原覆蓋了已知基因序列的13238種病原微生物,其陽性檢出率較傳統方法提升25%~30%,適合苛養菌和病毒的檢出。

  同時,金匙基因與北京、天津等全國多個地方的醫院展開合作。患者在合作醫院採樣後,等待1~2天後,即可以拿到檢測結果。金匙基因在天津建立了醫學檢驗所,目前正在籌建上海和廣州的醫學檢驗所。

  據蔣智博士透露,金匙基因正在啟動新一輪融資,資金計劃用於建設全國交付網絡和金識原產品的市場推廣。

  文 | 王世薇

  微信 | no_th_ing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脈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
    可以將極微量的靶DNA特異性擴增上百萬倍,從而大大提高對DNA分子的分析和檢測能力,能檢測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因而此方法在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醫學及遺傳學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不僅能滿足病毒性疾病診斷的需要,還有助於疾病預後的判斷、療效的監測等等。
  • 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火起來後,我們訪談了這個行業的先行者
    新晉明星企業金匙醫學今年初逆勢獲得資本熱捧,另有多家投資機構都提及正在密切關注金匙醫學的發展。各家基因檢測企業在宣傳上頻頻將產品線向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靠攏,都在講述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真的火起來了的故事。 然而,當我們選擇用數據說話時就會發現,儘管各家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產品已經累計賣出三萬多份,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產品在臨床微生物檢測中的轉化率仍然非常低。
  • 精彩速遞 | 「原」來「匙」你mNGS雲學院(第五期)內容分享---實戰篇(1)
    關於金匙醫學「金匙Genskey」取「基因鑰匙」的含義,寓意企業以基因科技作為破解感染診斷難題的金鑰匙。金匙醫學的核心技術是感染病原高通量檢測技術,為廣大醫療工作者提供全面、準確、快速的病原微生物檢測產品及服務。
  • 將宏基因組技術應用於病原感染診斷,「予果生物」獲北極光創投首輪...
    予果生物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微生物核酸檢測,專注於將宏基因組技術應用於病原感染診斷,現在北京建立近4000平米的總部;在西安建立了近2000平方米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具備臨床基因擴增檢驗資質。據悉,予果生物創始團隊在2016年便開始創業,專攻腸道微生物領域,但很快他們發現,病原微生物檢測市場空間極大,在感染性疾病領域有著大量的未滿足需求,遂轉換跑道至病原體檢測領域。
  • 基於納米孔測序的病原微生物檢測與進化分析平臺
    打開APP 基於納米孔測序的病原微生物檢測與進化分析平臺 MEMS 發表於 2021-01-15 14:43:25 近日,記者從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獲悉
  • 微生物檢測:NGS和質譜為行業變革帶來契機
    微生物檢測屬於IVD的一個細分領域,是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或代謝物進行檢測分析,在臨床上通常用於輔助診斷,判斷感染類型、指導用藥,鑑定環節越準確,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選擇越恰當。如果沒有微生物檢測,醫生傾向於過度用藥,或重複試藥,可能導致微生物耐藥性或病情延誤。    華大基因的一位從業人員認為,臨床微生物檢測的市場空間達到400億元。
  • 精彩速遞 | 「原」來「匙」你—mNGS雲學院(第二期)內容分享
    「金匙Genskey」取「基因鑰匙」的含義,寓意企業以基因科技作為破解感染診斷難題的金鑰匙。金匙醫學研發中心坐落於北京中關村昌平生命科學園,是中關村高新企業,第三方醫學檢驗所分別位於天津、上海,另在天津建有GMP車間,生產病原診斷醫療器械。金匙醫學的核心技術是感染病原高通量檢測技術,為廣大醫療工作者提供全面、準確、快速的病原微生物檢測產品及服務。
  • 感染性疾病病原如何精準診斷?NGS來了 | NCCPS 2019
    面對紛繁複雜、多種多樣的檢測手段,在精準醫療的時代,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10月25日,來自國家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劉鋼教授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上對精準醫學——病原診斷的進展做了精彩的演講。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病原診斷的金標準——培養?
  • 生死相伴——病原微生物
    作為最小、最簡單的病原微生物,病毒很晚才被人類發現並進行科學描述。這些極簡的小東西,甚至沒有細胞結構,全部家當就只有一個記錄遺傳代碼的核酸核心和一層包裹核心的蛋白質外殼,最多再加一層從宿主細胞上「順」來的包膜。如此一來,游離的病毒顆粒甚至算不上一個完整的獨立生命。
  •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設備-病原微生物檢驗檢測設備採購項目...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設備-病原微生物檢驗檢測設備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作者: 發布於:2018-04-25 06:17:00 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 成交結果的公告期限為1個工作日 )一、採購項目名稱
  • 傑毅生物完成近億元首輪融資,用NGS和CRISPR技術革新病原微生物...
    所融資金將用於病原宏基因組mNGS相關設備及試劑盒的註冊報證、檢測服務網絡建設等。本次融資為傑毅生物成立以來的首輪融資。傑毅生物由貝瑞基因(SZ:000710)創始團隊成員王珺博士和浙江大健康產業基金原合伙人鍾傑先生共同發起成立,是一家以高通量測序(NGS)和基因編輯(CRISPR/Cas)為技術平臺,產品創新與數據驅動相結合,致力於革新感染性疾病檢驗未來的新銳科技公司,是阿里雲在感染性疾病AI應用的戰略合作夥伴,是中國唯一一家提供病原宏基因組mNGS全自動檢測產品解決方案的公司
  • 近十幾年來,病原微生物迅速檢驗診斷方法發展很快
    人們得以從分子水平上探討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結構與功能、致病的物質基礎及診斷方法,使人們對病原微生物的活動規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相繼發現了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如軍團菌、彎曲菌、拉沙熱病毒、馬堡病毒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 微生物所揭示人類病原真菌感染孢子形成的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微生物所揭示人類病原真菌感染孢子形成的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2018-10-08 微生物研究所 【字體:  孢子作為一個抗性結構廣泛地參與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對於病原細菌來說,感染孢子的形成來自於無性繁殖周期。由於無性繁殖並不能有效地產生遺傳重組,因而導致感染孢子之間遺傳多樣性較小。與細菌不同,真核病原菌(如真菌)能夠利用有性生殖產生孢子(性孢子)。
  • 「甘肅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發展巡禮—印象·植保」病原微生物...
    進校後,他組建了「病原微生物危害與控制研究所」,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他組建起了一個規模龐大、專業齊全的病原微生物危害與控制團隊,研究方向涵蓋了病原微生物單克隆抗體建庫及快速檢測、病原微生物致病機理、病原微生物和腫瘤活載體疫苗、腸道菌群分子生態、病原微生物生物信息學等方面。
  • 商業化基因檢測是什麼?基因檢測產品並非都靠譜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近一兩年,五花八門的商業基因檢測產品層出不窮。「只需一點兒唾液樣本,就能知道自己孩子未來是否具備成為博爾特的運動天賦基因」;甚至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拿到一本專屬於自己的「生命說明書」。然而,所謂的商業基因檢測產品並非都那麼靠譜,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商業基因檢測,存在資質混亂、虛假宣傳、無收費標準等一系列問題。
  • mNGS可基於多種體液cfDNA精準鑑定病原微生物
    分別基於16S(細菌)和28S-ITS(真菌)保守區域的PCR檢測是一種病原微生物鑑定方法,但該方法只能針對臨床醫生懷疑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檢測,可能造成真正病原微生物漏檢。結果顯示,該方法可利用Illumina和Nanopore測序平臺,通過對多種類型體液中cfDNA的mNGS分析快速檢測病原微生物,覆蓋樣本類型可從低細胞性的脊髓液(CSF)到高人類宿主DNA含量的化膿性液體(例如膿腫)。
  • 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落地」順德樂從
    原標題: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落地」順德樂從   日前,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成立大會在位於樂從鎮的暨南大學生物醫藥
  • 第三次衝刺IPO,基因測序公司諾禾致源存在哪些問題?
    上交所科創板信息披露系統顯示,諾禾致源已在6月4日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並獲受理,計劃募資5.04億元,分別用於基因測序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基因檢測試劑開發項目、信息化和數據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諾禾致源是國內通量最大的基因測序科研服務提供商之一,其創始人李瑞強出自華大基因。
  • 微生物測序及微生物基因組大數據分析服務商「予果生物」完成千萬...
    )北京】6月29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微生物測序及微生物基因組大數據分析服務商「予果生物」宣布完成千萬元Pre-A2輪融資,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領銜的真善美創投完成。予果生物專注於微生物核酸檢測,專注於將宏基因組技術應用於病原感染診斷,現在北京建立近4000平米的總部;在西安建立了近2000平方米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具備臨床基因擴增檢驗資質。天眼查信息顯示,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