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學霸蔣智博士笑稱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她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一項顛覆性技術萌芽之際恰好入局,而她恰好在最正確的時間接觸到二代基因測序(NGS)。
兩個月前,動脈新醫藥首發金匙基因Pre-A輪融資消息,後者錨定的NGS病原微生物檢測賽道一時間點燃資本和行業的熱情。上周,我們再次聯繫上金匙基因CEO蔣智博士,和她聊了聊NGS近十年來的進階之路。
蔣智博士 受訪者提供
2009年,拿到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後,蔣智博士南下深圳,入職華大基因,開始了與NGS的不解之緣。
彼時,NGS技術才剛剛興起,Illumina的測序儀雖已進入科研,但一代基因測序仍是生命科學領域中主流的測序技術。但一代基因測序通量很低,一次只能檢測一個基因,並且操作繁瑣。NGS是一項革命性技術,與一代基因測序技術最大的區別在於通量大大提高,可以一次實現人類全部兩萬多個基因的測序。但在當時,NGS成本很高,極少實驗室能夠承受。
供職華大期間,蔣智博士開始全面深入地接觸NGS這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但任何一項技術,都不可避免需要走從科研應用到醫學健康的發展道路。蔣智博士堅定地相信NGS將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她的主要職責是基因組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在系統學習NGS及生物信息分析之後,參與了10多個基因組從頭測序、重測序及表觀基因組項目。其中大熊貓基因組、黃瓜基因組等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等國際一流學術雜誌上,在業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進入華大基因是蔣智博士全面接觸NGS的開始,深入了解了這項技術在科研和醫療中的應用潛力。在這期間,蔣智博士用三個月時間實現了從一線產品經理到帶領幾十人團隊的產品線負責人的職業身份轉化,為日後作為全能型人才的創業生涯奠定了基礎。
2011年3月,蔣智從華大基因離職回北京聯合創辦了諾禾致源開始了第一次創業,選擇的方向是面向科研領域提供NGS服務。NGS技術掀起生命科學領域變革之後,基因研究方興未艾,產生了大量的NGS和生物信息分析需求,諾禾致源的崛起正是抓住了這波應用需求。
創業維艱,公司業務完全上路之前,作為聯合創始人的蔣智博士需要經受從部門搭建到業務體系構建的全部環節。白天,她帶著三位銷售同事四處跑市場。晚上,公司十來個人匯總一天的工作成果,制定第二天的行動方案。
科研是技術創新的前沿陣地,研究人員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很強,但並不是每個實驗室都有能力自主獲取高通量的基因數據,這為諾禾致源這樣專業提供NGS科研服務的企業留出了市場空間。成立4年後,諾禾致源在二代測序科技服務市場已經超過華大基因,成長為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供應商。
從2015年開始,諾禾致源將觸角伸向國外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相繼在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地成立子公司和實驗基地,為歐美、亞太的客戶提供測序服務。
開疆拓土:從科研服務到腫瘤基因檢測
與此同時,諾禾致源開始悄然探索腫瘤基因測序。彼時,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市場已經進入紅海廝殺階段。蔣智博士果斷選擇了技術門檻更高、市場尚未進入爆發期的腫瘤基因檢測作為諾禾致源進入醫療診斷的產品方向。「與其追趕別人,不如開疆拓土。」每次談及產品思路,蔣智博士的語氣中都會透露出堅毅。而腫瘤發生、發展與基因突變的高度相關性,讓腫瘤基因檢測充分具備技術可行性。
如蔣智博士所料,將NGS技術由科研服務導入醫學診斷,首先遭遇的是市場質疑。2014年,NGS對於腫瘤醫生和患者而言是一項非常陌生的技術,並且高通量的基因測序動輒產生高達數萬元的檢測費用,產品落地阻力很大。
「服務科研領域時,市場培育環節是直接被跳過的,因為細分領域中的研究人員對技術本身的認可度很高,但是臨床市場幫我們補上了這一課。」隨後幾年,蔣智博士開始將大量精力向行業會議和培訓課程傾斜。隨著醫生和患者逐漸適應將NGS應用於腫瘤用藥診斷流程,NGS已經成為腫瘤診療中的工具。
細分市場不同的特質對應不同的產品營銷策略。蔣智博士沒有試圖扭轉諾禾致源市場團隊在科研服務市場開疆拓土的慣性,而是新組建了一支具有豐富醫療銷售經驗的團隊,在充分尊重細分市場營銷邏輯的基礎上,迅速突破了完全陌生的市場。兩年努力之下,她帶領團隊向全國百餘家大型醫院的醫生提供腫瘤用藥基因檢測服務,協助醫生選擇合適靶向藥物,評估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進軍腫瘤基因檢測市場後,蔣智博士工作量中成倍增長還有產品架構的重新設定。
一方面是穩定性。醫學檢測面對的是更大的用戶基數和更嚴格的性價比要求,蔣智博士需要帶領團隊開發一套完整、可推廣的實驗方法,並且反覆驗證可靠性,從而讓產品具備可複製性,以規模化效應降低製造成本。
另一方面是合規性,醫學檢測產品只有獲得特定資質才能大規模進入市場。產品設計完成後,還要經過複雜的審核、臨床試驗、報證等程序。
「其實基因檢測的應用迭代方向很多從業者都是明確的,但想法落地的過程瑣碎而艱難,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全力以赴去嘗試的。」 諾禾致源開發了肺癌6款基因靶向用藥試劑盒,並在2018年8月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正式獲準上市銷售,成為國內第一批獲得相關資質的該類產品。
諾禾致源的成功,驗證了蔣智博士早期對NGS應用潛力的判斷,而後者遠超預期的發展速度,讓她將目光投向更多潛在的應用場景。
全新嘗試:病原微生物檢測
2018年,蔣智博士離開諾禾致源。彼時,諾禾致源已經發展到擁有超過1800位員工、年測序通量達到280000人全基因組的第一梯隊基因檢測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測序服務中心。諾禾致源為蔣智博士帶來職業生涯的耀眼時刻,但更多是職業能力的成長。
2018年末,她加入尚處於初創的金匙基因出任CEO,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這一次,蔣智博士的產品思路依然清晰,臨床診斷需要基因數據,NGS應用場景遠不止NIPT和腫瘤基因檢測。考察了多個NGS應用場景之後,金匙基因選擇NGS病原微生物檢測作為業務方向。
賽道切換給蔣智博士帶來不小挑戰,但是在諾禾致源的八年鍛鍊,讓蔣智博士懂得了如何應對。
儘管都屬於NGS應用,病原微生物基因檢測與腫瘤基因檢測是兩項完全不同的工作。腫瘤基因檢測只需要將基因測序中出現的突變進行定量報告,病原微生物基因檢測則需要結合臨床經驗做出更主觀的判斷,「不同機構做出的病原微生物基因檢測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
首先是資料庫的建設。金匙基因在公開研究積累形成的公共資料庫基礎上,把符合臨床診斷需求的病原微生物的數據提取出來。此外,金匙基因在提供臨床監測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了自己的數據,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資料庫。蔣智博士認為資料庫構建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工作。
其次是樣本的多樣化。病原微生物檢測的樣本類型上百種,最主要的樣本類型也超過十種,包括腦脊液、肺泡灌洗液、血液、痰液、胸腹水等,腫瘤則主要檢測兩種類型的標本。儘管對於單一患者而言,往往只需要提取單一樣本,例如根據患者身體症狀選擇感染部位去提取,金匙基因要做的事情是設計一整套實驗方法,實現對多種樣本的提取。此外,真菌富集、RNA提取、去宿主等都涉及大量研發工作。
金匙基因推出的病原微生物檢測產品——金識原,能夠實現對多種人體樣本的病原微生物檢測。在實操中,醫生會根據臨床實踐採集患者合適的樣本類型,以保證實驗室能夠檢出更加靈敏、穩定的結果。當腦炎、肺炎抑或腫瘤晚期患者因為感染而出現發熱、腹瀉等症狀,但醫生無法確診感染時,可以選擇使用金識原。在不經過培養和特異性擴增的條件下,對採集的樣本直接檢測,以驗證懷疑或者給出新的診斷提示。
蔣智博士告訴動脈新醫藥,金識原覆蓋了已知基因序列的13238種病原微生物,其陽性檢出率較傳統方法提升25%~30%,適合苛養菌和病毒的檢出。
同時,金匙基因與北京、天津等全國多個地方的醫院展開合作。患者在合作醫院採樣後,等待1~2天後,即可以拿到檢測結果。金匙基因在天津建立了醫學檢驗所,目前正在籌建上海和廣州的醫學檢驗所。
據蔣智博士透露,金匙基因正在啟動新一輪融資,資金計劃用於建設全國交付網絡和金識原產品的市場推廣。
文 | 王世薇
微信 | no_th_ing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脈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