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A序列」地球觀測衛星示意圖
《太空》網站11月6日報導,NASA已就規劃中的一個寬帶衛星星座表達「實質性擔憂」,稱這些商業衛星會增大地球軌道一個重要區段的碰撞風險。《科技藝術》(Ars Technica)網站高級編輯埃裡克·伯傑11月3日報導說,該局10月30日就得州AST與科學公司(AST& Science)申請運營由多達243顆衛星組網的一個網絡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了正式的評論函。這些衛星擬採用高度約720公裡的一條軌道。
按照該公司的方案,名為「太空移動」(Space Mobile)的這個星座將直接向手機提供寬帶服務。伯傑稱,為做到這一點,該星座內的衛星將配備面積約900平方米的大型天線。NASA在信中稱,這些衛星因此將有相當大的橫截面,從而增大與同地段內其它衛星發生交會(近距離相遇)的概率。而由於由NASA、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幾家國際夥伴運行的10顆「A序列」(A-Train)對地觀測衛星正處於那裡,所以NASA對那一軌道區域相當關注。「A序列」衛星平均軌道高度為705公裡,但低時可達690公裡,而高時則可達740公裡。
NASA在信中說,「因此,若選定所提出的軌道高度,AST的星座基本上將會同『A序列』同處一地」。評論函由NASA駐商業航天運輸跨部門小組代表薩曼瑟·方德籤署。方德在信中寫道,NASA的計算顯示,要在「太空移動」衛星間安全穿行,「A序列」操作人員每年可能需開展1500次「減緩行動」(衛星機動動作)和15000次「規劃活動」,相當於每天要開展4次機動和40次規劃活動。
此外,信中還說,「這是一個碎片物體密度很大(源自『風雲1C』反衛試驗和『銥』33-『宇宙』2251碰撞事件)的軌道區域,因此經常會發生與碎片物體的交會」。這裡所指的是中國2007年的一次反衛試驗和2009年發生的一起在用衛星與廢棄衛星相撞事件。信中說,NASA故此希望AST與科學公司「考慮為這一星座選擇或許應顯著低於『A序列』星座的其它軌道區域,以期讓採用如此大衛星的該星座的飛行安全局面變得更易於管控」。
伯傑在11月5日的另一篇報導中說,AST與科學公司方面堅持稱,「太空移動」星座並不會帶來過大的碰撞風險。該公司的計算表明,就算不採取任何減緩措施,該網絡內的每顆衛星在其工作壽命期內與其它衛星發生隨機碰撞的概率也僅有1/5000。不過,若該公司真的把243顆衛星部署入軌,那麼整個星座發生隨機碰撞事件的概率將是約1/20。
AST與科學公司創始人艾貝爾·阿維蘭還強調稱,該公司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儘管其還沒送任何衛星入軌(阿維蘭告訴伯傑,該公司正在建造「太空移動」衛星的一個縮比原型,打算在明年下半年發射)。阿維蘭對伯傑說,「我們並不是一群發衛星的牛仔」;「這是一個嚴肅、資金充足的項目」。事實上,他說,公司最近剛通過B輪融資拿到了約1.28億美元的投資,夥伴方包括三星、日本樂天和沃達豐集團。
當然,「太空移動」並不是即將問世的唯一一個大型寬帶星座。亞馬遜打算向低地軌道發射約3200顆寬帶衛星,而一網規劃中的由至少648顆衛星組網的網際網路星座已有74顆衛星在軌,雖然該公司最近經歷了破產程序,有可能讓其項目目標變得複雜化。
太空探索公司已為其「星鏈」大星座發射了近900顆衛星,且已在部署開展其寬帶服務的公開貝塔測試。「星鏈」項目後續還會開展很多次發射:埃隆·馬斯克旗下的這家公司已從FCC拿到了運營1.2萬顆「星鏈」衛星的許可。不過,「星鏈」衛星軌道高度約為550公裡,要明顯低於「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