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長生不老?新發現神奇端粒與細胞衰老存關聯

2020-12-01 搜狐網
每當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時,端粒就會變短,直到它們失去活性。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者發現新的證據,表明「生物性」的衰老和許多與年齡有關疾病的風險有關,這些疾病包括心臟病、多發性硬化症和多種癌症。

  昆士蘭醫學研究所神經遺傳學實驗室的Dale Nyholt博士稱,一項對超過48000人的國際研究表明,一種被稱為端粒的染色體,在以不同的速度損耗,這使得通過控制端粒長度來保持健康成為可能。

  端粒位於染色體的末端,而DNA鏈則位於細胞核內。每當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時,端粒就會變短,直到端粒達到一個臨界長度,這時細胞也失去活性而死亡。所以端粒是隨著細胞個體的衰老而變短。但每個細胞的端粒長度是天生的,並非一開始就相同,並且之後的縮短速度也各不相同。端粒損耗的速度是衡量「生物衰老」的一個方法 。

  研究團隊測量了人們的端粒長度,並通過觀察DNA,確認出有7 種基因變異與端粒長度有關。他們發現,這些變異與包括直腸癌在內的多種癌症有關,還與諸如多發性硬化症和腹腔疾病等病症有關。

  該團隊還發現,這7種變異與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有關,而冠狀動脈疾病會導致心臟病的發生。

  這項研究作為歐洲ENGAGE聯盟工作的一部分,由英國萊斯特大學領導,有8個國家14個科研機構參與了該研究。這項研究的成果發表在了《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誌上。(尚力)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端粒效應——揭開染色體與衰老之間的秘密
    因此,端粒又被稱為生命體的「分子時鐘」。 端粒酶是細胞中一種負責延長端粒的酶。在年輕的細胞中,它在端粒末端加上鹼基,可以讓端粒免受過度磨損,使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但隨著細胞分裂,端粒酶的數量不足,端粒逐漸縮短,細胞開始老化。如果端粒酶的活性很高,就能保持端粒的長度,延緩細胞的老化。三位美國科學家因「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端粒效應——揭開染色體與衰老之間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因此,端粒又被稱為生命體的「分子時鐘」。 端粒酶是細胞中一種負責延長端粒的酶。在年輕的細胞中,它在端粒末端加上鹼基,可以讓端粒免受過度磨損,使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但隨著細胞分裂,端粒酶的數量不足,端粒逐漸縮短,細胞開始老化。如果端粒酶的活性很高,就能保持端粒的長度,延緩細胞的老化。三位美國科學家因「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長生不老在實現?人類衰老逆轉,實驗:3個月衰老細胞減少37%
    而逆轉的兩個關鍵指標是端粒長度和衰老細胞蓄積,以色列科學家通過對35名志願者進行了該實驗的實施。報告指出,隨著人類端粒的長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變短,衰老的衰老細胞增多。這樣人類的壽命將會更短,而我們改變了這一過程,這意味著壽命將會出現增長的情況。
  • 長生不老在實現?人類衰老逆轉,實驗:3個月衰老細胞減少37%
    而逆轉的兩個關鍵指標是端粒長度和衰老細胞蓄積,以色列科學家通過對35名志願者進行了該實驗的實施。報告指出,隨著人類端粒的長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變短,衰老的衰老細胞增多。這樣人類的壽命將會更短,而我們改變了這一過程,這意味著壽命將會出現增長的情況。
  • 長生不老的希望?科學家首次逆轉細胞衰老,多吸氧就夠了!
    長生不老的希望?科學家首次逆轉細胞衰老,多吸氧就夠了!根據此前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新研究發現:人類壽命極限可能增加到125歲。人類衰老是一個自然過程,是許多病理、生理和心理過程的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表現為結構的退行性變和機能的衰退,適應性和抵抗力減退。從生理來說,人體的細胞時時刻刻都在複製分化,細胞的更替也就是人類生理衰老的過程。而細胞在複製過程中,端粒總是在不斷縮短,這是人類衰老的生理根源。
  • 從基因層面看衰老本質,被誤會的端粒差異
    自然界幾十億年演化出的身體,為何會迎來衰老和死亡?整個20世紀,科學家都試圖發現衰老的秘密。從衰老的本質來說,衰老的發生一般是從微小的基因層面上開始的。這與染色體和染色體端粒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染色體的端粒會把染色體保護起來,而端粒縮短,則會導致染色體不斷地縮短,基因不斷丟失。這個過程,從基因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人類衰老的過程。
  • 《端粒效應》:人類掌控衰老的能力遠比自己認為的強
    哈佛大學的抗衰老研究人員David Sinclair說:「我認為很難得出最終的確定結論說,生活方式會影響端粒的長度乃至壽命,得到因果效應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基於關聯。」細胞老化專家Judith Campisi說:「如果你飲食不健康並且吸菸,那麼你一定是在縮短自己的壽命,並且縮短你的端粒。」
  • 科學家發現細胞修復端粒的機制
    德國科學家最近發現,染色體兩端起保護作用的端粒如果過早縮短或破損,細胞會啟動一套修復機制,避免端粒過短而導致細胞早衰。該發現將幫助深入理解細胞衰老、人體老化和癌症等。  染色體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長鏈,就像鞋帶一樣,端粒就是鞋帶兩端的塑料頭,能防止鞋帶脫線。
  • 端粒和衰老有多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端粒的長度可以提供細胞壽命的一些指示。因此,端粒和衰老是相互關聯的。」你有沒有想過人類為什麼變老?我們有很多關於衰老和死亡的神話和民間知識,但很少局限於科學發現。幾項研究發現端粒和衰老之間的關係,但它們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來看看吧!圖註:伊莉莎白·布萊克本是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諾貝爾分子生物學家伊莉莎白·布萊克本曾經說過,生命就是」活在刀刃上」。早在1984年,她就發現了人類染色體的一些小部分。
  • 連續高壓氧治療可實現逆轉細胞衰老
    詩鬼李賀曾寫過「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的佳句,來諷刺秦始皇妄想通過尋仙問道,長生不老。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已經意識到長生不老只是水中撈月,鏡裡看花。儘管如此,人們仍不死心,退而求其次,重新將目光聚焦到延緩衰老上。衰老是指生物機體對環境的生理和心理適應能力的降低,導致部分功能受損以及對疾病和死亡敏感、是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發進行的過程。
  • 「科普」端粒與端粒酶:揭開人類衰老的秘密
    2009年,因為「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研究成果,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Greider以及Jack Szostak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獎者對其「有望揭開衰老與癌症的奧秘」的高評價也使端粒與端粒酶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線。
  • Cell綜述:系統介紹端粒的生物學功能及與衰老的關係(值得收藏)
    衰老的標誌包括各種相互關聯的分子機制和細胞系統,它們共同作用以推動衰老過程。在新的醫學和健康方面,世界將經歷不可持續的慢性病負擔,這會給社會和經濟造成巨大損失。衰老與此類疾病之間的聯繫促使人們對衰老的機制和減弱其影響的策略進行了基礎研究。衰老是一種進行性退行性狀態,伴有組織幹細胞耗竭,組織炎症,基質改變,細胞衰老和代謝功能障礙。
  • 龍蝦掌握長壽秘密 大量端粒酶避免細胞衰老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龍蝦掌握著長壽、健康的秘密,它是自然界抵抗正常衰老進程的奇特生物之一。雖然之前科學家認為龍蝦可導致人類關節炎、肌肉損失、記憶力減退和其它疾病,但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海洋甲殼類動物對於身體衰老具有免疫能力,當然龍蝦會受傷,會感染疾病死亡。通常人們多年來認為龍蝦是一種較虛弱和更易遭受攻擊的動物,但是當每次脫殼之後它們會變得更加強壯和具有生育能力。
  • 「長生不老」真的可行?美國科學家正式宣布:發現細胞衰老機制
    ,中國幾千年以前就有這個概念了,當年的秦始皇就是為了長生不老所以派徐福去海外尋找仙山求得長生不老藥回來。美國科學家正式宣布:發現細胞衰老機制!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揭開了衰老背後的原因,他們將細胞衰老過程按不同途徑各自分離出來
  • 華人學者攻克衰老最大難題,端粒問題的根源在NAD+?
    外界不良刺激擦出的火花,會順著端粒這條導火索,不斷的朝著炸藥內部延伸。端粒燃盡的瞬間,衰老便會爆發。說端粒是衰老的導火索,主要因為這種附著在每一個染色體末端的小型結構,會隨著細胞的分裂次數不停縮短,通過損耗自己,確保DNA不被侵害。正是基於這種特性,科學界一直將端粒長度,視為衡量衰老進程的黃金標識[1,2]。
  • 生物學或醫學獎:「長生不老」的鑰匙?
    我們可以把端粒想像成是染色體末端的「安全帽」,它能夠保護染色體,而端粒酶就是「修復劑」,在端粒受損時能夠恢復其長度。如今人們知道,端粒不僅與染色體的個性特質和穩定性密切相關,而且還涉及細胞的壽命、衰老與死亡等。研究發現,衰老的細胞端粒變短;相反,在某些生物體系中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長度就能得到保持,細胞的老化就被延緩。
  • 端粒酶逆轉衰老讓你年輕20 歲!
    其次,科學家預言,這是一種改變人類未來的新發現,按照目前的科學技術,人類的平均壽命至少可以提升20年!年輕20歲已經不是夢!也正因如此,這項發現被授予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端粒酶延長生命諾貝爾醫學獎為你正名!  2009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諾貝爾獎頒獎禮,無疑是一場空前盛會。
  • 逆轉衰老 可恢復端粒長度方法找到
    相關研究發表在《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現階段,人類抗衰老研究大多數集中在染色體末端的「小帽子」——端粒上,端粒能夠防止基因DNA密碼的「磨損」,在生物健康和衰老進程中至關重要。但在細胞每次分裂時,它們都會變短一些,直到細胞不再分裂而死亡。如果能干預這一過程,則將實現對衰老以及衰老帶來的不良影響的調節。
  • 科普:一篇文章詳解端粒變短導致細胞衰老的機理
    (雞血清濾除液),結果發現雞的心臟細胞可以源源不斷地增加。,倫納德·海弗裡克(Leonard Hayflick)等人對該項研究的結果提出了質疑:「卡雷爾的試驗過程提供的培養液中並沒有完全去除血清中的活細胞,所謂源源不斷複製的細胞實際來源於每次添加培養液帶入的新細胞...&39;端和3&39;端到3&39;端到3&39;端到3&39;端到5&39;端到3&39
  • Science: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關於其長度的問題已備受矚目。因為它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然而,大多數關於端粒長度和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都只限於單一的組織類型,即血液。對於研究衰老、疾病和生活方式對端粒長度影響的研究人員來說,血細胞是否可以作為其他組織的可靠替代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