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白細胞微型機器人可在血管中快速逆行

2020-12-03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柏林6月1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成功開發出一種與白細胞相似的微型機器人,並在磁場的導航控制下實現了在模擬血管中快速逆行,為將來通過微型機器人將藥物運送到患者病灶深處鋪平了道路。

當前的微型機器人大多只能到達可以觀察到或相對容易接近的組織(例如胃腸道)。如何讓微型機器人克服黏滯力,到達體內深處,並在人體複雜環境中實現精準操控,是靶向藥物精準輸送研究面臨的重大挑戰。

白細胞是血液中唯一有活躍移動能力的細胞,能夠進入血管周圍組織內,並在其中遊走。受此啟發,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以白細胞為模型,成功開發出一款微型機器人,其大小,形狀和活動性與白細胞相似。在實驗室模擬血管的環境下,可以攜帶抗癌藥物,在人工操縱下較快地進行有目的的運動。

該機器人直徑約8微米,由微小的玻璃顆粒組成,鎳金材料製成的磁性納米膜覆蓋在球形微型機器人的一側,可以發現癌細胞的特殊分子作為癌症藥物附著在另一側。在模擬血管中,研究人員成功操縱微型機器人快速運動,運動速度可達每秒600微米,大約是其體長的76倍。

論文第一作者尤努斯·阿拉潘博士說:「藉助磁場,我們的微型機器人可以在導航控制下逆流穿過模擬血管,由於血液流動和密集的細胞環境,這是一個挑戰。此前還沒有類似微型機器人能夠承受這樣的流體。但是我們做到了!此外,我們的機器人還可以獨立識別它們感興趣的細胞,例如癌細胞。它們之所以可以這樣是因為我們用細胞特異性抗體包裹著它們。這樣就可以在運動中(精準地)釋放藥物分子。」

微型機器人的項目負責人、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物理智能部主任梅丁·西蒂教授表示:「我們的願景是創建用於微創及靶向藥物輸送的下一代運輸工具,它們可以(像白細胞一樣穿過血管)進一步滲透到體內,使難以到達的區域更容易被接近。」

相關焦點

  • MagnetoSperm的超微型機器人 可向人體血管傳送藥物
    也許有一天,一種叫MagnetoSperm的超微型機器人可以被醫生送入病人體內,向血管等狹小部位內傳遞藥物。  MagnetoSperm機器人得名於它對磁場(magnetic fields)的依賴性,而它的頭部和尾部酷似精子(sperm)。
  • 微型雷射機器人,未來可用於人類血管修復
    據國外媒體報導,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推出了一款完整的機器人,該機器人小到可以安裝在人體的大部分部位,並且可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根據周三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團隊研究報告,該機器人是在可變形微型機器人的基礎上構建的,該微型機器人是由摺紙啟發科恩教授啟發的,並成功克服了這一問題。該領域的主要障礙:缺少「可以與半導體處理無縫集成並響應標準電子控制信號的微執行器系統」。
  • 青蛙細胞生成!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細胞  olivia chan • 2020-01-14 14:46:07 來源:前瞻網
  • 科學家研究出一款微型雷射機器人,未來可用於人類血管修復
    根據周三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團隊研究報告顯示,這款機器人是基於科恩教授此前受摺紙啟發發明的可變形的微型機器人基礎上努力而建立的,並設法克服了困擾該領域的重大障礙:缺乏「與半導體處理無縫集成並能對標準電子控制信號作出反應的微米級執行器系統」。
  • 微型手術機器人如何在血管裡「乘風破浪」?
    你是否能想像在不久的將來,「醫生」能進入你的血管「做手術」呢?電影《神奇旅程》講述了5名醫生縮小後進入病人血管,順利找到出血點最終挽救生命的神奇經歷。儘管我們做不到像電影一樣將醫生縮小送進體內,但微型機器人或許可以代替醫生發揮作用!
  • 科學網— 製備可擴張血管的人工細胞
    本報訊 湖南大學劉劍波課題組與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Stephan Mann合作,製備了一種可以通過酶促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從而擴張血管的人工細胞
  • 頂刊綜述:精準醫學中的醫用微型/納米機器人
    利用電動轉子納米機器人可以傳遞腫瘤壞死因子。金納米線通過1-十二烷硫醇的疏水層功能化,可在納米機器人表面吸收腫瘤壞死因子。這項工作表明,單個納米機器人可以攜帶並傳遞一個閾值的腫瘤壞死因子,以刺激單個細胞內經典核因子-κB轉錄因子的激活,從而模擬免疫鏈反應信號傳導。在另一項工作中,超聲推進的納米線使用pH響應型葡萄糖氧化酶/苯基硼酸超分子納米閥從中孔二氧化矽鏈段釋放胰島素。
  • 微型機器人:由雷射驅動,未來可用於顯微外科手術
    可重構的微型機器人,由電磁場遠程控制,可在人體內運動,進行給藥或者手術。(圖片來源:EPFL/EPFZ)將電子器件微型化以生產細胞大小的微型機器人,一直是科學家們追求的目標。但由於缺乏合適的微米級致動器系統,這項技術一直受到限制。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開發可使微型機器人在體液中行進的微米級致動器。
  • 香港中文大學:螺旋藻製造微型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幾十年來,生物醫學工程師們一直試圖製造智能給藥/手術微型機器人,就像科幻電影《神奇之旅》(Fantastic Voyage)裡的血管飛船一樣。
  • 蘇黎世聯邦理工研發金屬和塑料製成的微型血管機器人
    這樣的微型機器人有一天將徹底改變醫學。 具有鐵輪(金)和聚合物底盤(紅色)的微型車輛的計算機圖形。 圖:Alcntara等人,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機器人是如此之小,以至於它們通過我們的血管移動並將藥物輸送到體內的特定位置——這是科學家多年來一直追求的研究目標。
  • 「微型機器手」 可完好抓起細胞
    新微型機器手的結構示意圖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今日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開發的新型微型機器手是一對微型的機器鉗子,具有最靈敏的抓握,可抓起和移動一個細胞,而不破壞這個細胞。此微型機器手可用於組裝細胞到人造組織結構中,或製造微米級和納米級的裝置。
  • 肉眼不可見的微型機器人來了 未來可探索大腦
    想像一下,有一天你買了一個手機,裡面有一個app,可以控制你體內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對你的健康狀態進行監測,甚至跟著音樂在你的血管裡跳一支機器人舞  新型致動器催生的迷你機器人  我們之前可能聽說過很多微型機器人,比如DNA摺紙機器人(一種用單鏈DNA組裝成的給藥機器人,依靠人體內的循環系統而移動)、多腿的軟體機器人(一種用軟性矽薄片製作,下面裝著上百條毛腿的機器人,可在外部電磁設備協助下,在人體內高效移動),甚至可癒合的活細胞機器人(一種使用皮膚細胞和心肌細胞組合而成的機器人,可通過心肌細胞的收縮產生不對稱作用力
  • 微型機器人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其外觀像石頭、樹木、花草,裝有各種微型傳感器,可以探測出人體的紅外輻射、行走時的地面振動、金屬物體移動造成的磁場變化等,並將信號傳送到中央指揮部,指揮部可控制防禦區內的武器自動發起攻擊。   (2)機動式的微型機器人。它們裝備有太陽能電池板和計算機,可以按照預定程序機動進入敵人陣地與敵人同歸於盡。   (3)生物型微型機器人。
  • 腦科學日報:可進入人體的微型機器人;理解因果關係的AI醫生
    1,Nature:可行走、可注射入人體、尺寸小於0.1mm的四腳機器人「大軍」問世來源:學術頭條8 月 26 日,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布了由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創造的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行走微型四腳機器人,該機器人尺寸小於 0.1mm(約為人頭髮寬度),可通過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
  • 逆行開通血管 制服腦動脈狹窄
    原標題:逆行開通血管 制服腦動脈狹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外科腦血管中心主任萬傑清,成功完成上海市首例經側枝逆行開通慢性椎動脈閉塞微創介入手術,患者日前康復出院。萬傑清介紹,新的手術方式針對正向無法開通的閉塞血管將發揮巨大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血管夾層撕裂,大大增加開通成功率,加速患者康復。
  • 靠磁場驅動的微型機器人軍隊, 構建複雜結構之餘還能捕捉酵母細胞
    機器人的研發領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體態各異、功能不同的機器人不斷從實驗室中誕生。比如:六條腿的爬行機器人、能自如行走的步行機器人,甚至還有一些研發靈感來自於地球上最小生物的機器人。依靠磁場驅動,微型機器人軍隊可構建複雜的結構MicroFactory的設置非常簡單。它運行的基礎是產生磁場的電路板。每個小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塊塊磁鐵,軟體程序通過操縱小機器人的磁場來驅動它。每個機器人配備了末端執行器,它會隨著機器人分配的工作不同而有所變化。
  • 香港城市大學全球首創3D列印微型機器人技術 有望作治療癌症用途
    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城大)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全球首創以磁力控制的3D列印微型機器人,該微型機器人技術能做到在生物體內精準運載細胞到指定的位置。新研發的微型機器人有望應用在治療癌症的靶向治療,並為細胞層面的治療及再生醫學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 科學家用青蛙活細胞製成微型生物機器人
    在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下,佛蒙特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利用青蛙的皮膚和心臟細胞,設計出了新的生命形式。 如果實驗室原型能夠充分發揮其潛力,那這種基於活細胞的微型機器人或很快在體內找到全新的應用場景。
  • 微型晶片可實現細胞「變種」,皮膚細胞有望成為人體損傷的救命稻草
    而微型電穿孔技術的特點就是能將新細胞的重編程基因直接通過細胞外膜上開啟的的臨時通道注入表皮細胞中。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將搭載有重要重編程因子的晶片放置於皮膚表面,然後,電流會間歇性地通過晶片,從而在細胞外膜中打開微型通道,基因也正是從這些通道中被注入表皮細胞的。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應用價值——助力精準醫療 微型機器人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治療、手術、診斷和醫學成像,每一個應用都旨在應對醫學中的不同挑戰。微型機器人外科醫生的使用可以幫助減少侵入性手術,從而減少患者不適和術後恢復時間。 基於機器人超微的外形及前沿技術加速發展,微型機器人將在精準醫療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未來,許多疾病或將通過微小的機器人在血液中遊走、輸送藥物等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