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小夥捐造血幹細胞救人,卻錯過見親人最後一面

2020-11-29 環京津網

龍巖30歲小夥俞治華,昨日在省腫瘤醫院捐獻了220毫升造血幹細胞,送去廣州挽救患者生命。而在捐獻之前,受傳統觀念影響,父母極力反對,甚至發動身邊親戚來勸說。面對家庭壓力,俞治華請來志願者、學醫朋友解說,終於將父母和「救兵」成功「勸降」。

俞治華的父親陪他前來福州捐獻

知道有機會救人 心情激動

俞治華出生在龍巖一個普通家庭,他從小就是個熱心腸,上大學後,便開始獻血,保持了多年。2013年1月31日,在又一次獻血後,工作人員鼓勵他加入中華骨髓庫。「有機會救人一命,當然不能錯過。」俞治華很爽快地留下血樣。

去年9月30日,俞治華接到福建省紅十字會通知,他的血樣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俞治華當即就答應了,心情激動又緊張。

終於等到最佳捐獻時機,並經4天的動員劑注射後,昨日,他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前往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福建省第246例(今年第3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不過,完成捐獻並不容易。此前,俞治華與家人進行了長達半個月的「鬥爭」,才將父母的極力反對扭轉為全力支持。

爺爺去世母親住院 沒有推遲捐獻時間

俞治華還未成家,在父母的傳統觀念中,捐獻造血幹細胞會對生育造成影響,堅決不同意。俞治華早就想到了,他找來哥哥給父母做工作,同時諮詢醫生,將聊天記錄和相關醫學論文截圖下來給父母親看,還請了一些捐獻過的志願者來現身說法。

「紅十字會不可能去犧牲一個正常人的健康,去救另一個人。」俞治華告訴父母。最終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父親還陪同來福州。

然而,本月初俞治華的母親生病住院,前幾天他的爺爺又突然去世,家中變故讓俞治華十分難過,他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但同時,他得知患者已經進入無菌艙,無法推遲捐獻時間。「家人希望我推遲去福州,但對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俞治華說,他知道這意味著無法為爺爺送終,雖有遺憾,但能夠挽救他人生命,也值得了。

相關焦點

  • 小夥捐造血幹細胞救人
    福州新聞網11月2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薛昀 楊蕊)近日,經過近4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在福州從事駕培工作多年的四川小夥龔坤,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用於救助河南鄭州一名血液病患者。龔坤是福建省第273例、福州市第7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一年多,我就實現了救人的心願!」寧波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一年多,我就實現了救人的心願!」寧波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10-30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5後山東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第一次救人,像中彩票一樣幸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小蒙 實習生 劉一凡 任蘇倩12月1日,畢業一年多的山東小夥蔡雲峰,在山東省立醫院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今年1月加入中華骨髓庫,到9月份得知初配成功,12月成功捐獻,前後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 退役軍人楊俊捐造血幹細胞:救人的事不用考慮 隨時配合
    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捐獻者楊俊(右一)頒發榮譽證書。記者 林文婧 攝福州新聞網12月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薛昀 楊蕊)11月30日,經過4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85後」小夥楊俊,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楊俊是福州第7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東莞小夥捐幹細胞救人,受助者寫來感謝信:終有一天找到您_金羊網新聞
    (原標題:東莞小夥捐幹細胞救人,受助者寫來感謝信:終有一天找到您_金羊網新聞)
  • 海鹽90後小夥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
    繼上周烏鎮小夥為血液病孩子捐獻造血幹細胞後,本周又有一位善良的小夥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小夥子姓沈,28歲,來自海鹽。他是嘉興市今年第9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也是嘉興市第57例、浙江省第640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 怎麼看待妹妹患病,倆哥哥悔捐,造血幹細胞捐獻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親妹妹患病兩位哥哥配型成功,但是卻害怕對身體有傷害,並害怕妹妹後期治療要向他們借錢而悔捐了。生命和親情在自私的人性面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真是令人寒心。《急診科醫生》中皓月曾在病房中對強強說,已經不抱生的希望了,因為就算是親人,也不能強求別人必須要付出代價救另一個人。親人之間的悔捐也是常有的事。劇中作為母親的劉慧敏,有強大的母愛做支撐,最終用自己的骨髓救活了女兒。
  • 10年前加入中華脊髓庫,嘉興小夥今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0月26日下午,在數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後,31歲的小羅感到欣慰。他知道,這袋小小的粉紅色液體,將給一個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這位善良的小夥是我市今年第6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也是我市第54例、浙江省第619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小羅是一家公司的職員,2010年,正在陝西省讀大二的他和同學一起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 臨沂小夥捐造血幹細胞:生活不止眼前的疼痛,還很美好
    28日上午,來自臨沂的「90後」小夥張嵐清正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據悉,他是濟南市第6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學患上白血病讓他決定成為志願者2012年,張嵐清的同學患上了白血病,「我當時去配型了,但是沒有成功。」在了解到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給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後,張嵐清毅然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志願者。
  • 捐獻青春熱血 鋪就生命之路——長清區成功實現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12月1日,在長清區工作的小夥蔡雲峰在濟南某醫院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捐獻,成為濟南市第97例、長清區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他的大愛善舉將為一名12歲身患惡性血液病的兒童和他的家庭帶來重生的希望。
  • 廣西「95」後消防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也是我的使命
    中新網柳州9月3日電 (林馨)「消防員的使命是進火場裡救人,對我而言捐獻造血幹細胞也是救人,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廣西柳州市「95後」消防員冬冬(化名),3日在柳州市工人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時表示。「那時,也不太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更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功捐獻。」冬冬說。今年8月底,冬冬得知自己與患者匹配成功。「一開始接到消息時還有點懵,擔心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傷害。」冬冬說。後來,冬冬得知捐獻對人身體沒有什麼影響,又能救人一命,便決定捐獻。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冬冬。
  • 骨髓造血幹細胞「悔捐」調查:捐獻關鍵時刻近半志願者「脫逃」
    然而,就在欣欣住進移植艙進行預處理之後,捐獻者卻突然中途「悔捐」。欣欣家人承擔了捐獻者高分辨配型、體檢和採集幹細胞等一系列費用約5萬元,這下不僅錢打了水漂,孩子也只能先回輸她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回到原始狀態,等待下一個合適的供體。欣欣的遭遇不是個案。悔捐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卻又不時發生。
  • ...河南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和湖北受捐者胡磊相約寫書講述捐獻...
    本報訊(通訊員侯博李巖記者李燕)9月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北京舉行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兩度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偉與湖北省受捐者胡磊同時受邀出席活動,這對曾兩度「血脈相連」的「親人」在相知6年後,終於相見。
  • 救人要緊!慈谿好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7歲血液病男孩
    「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放一放,救人最要緊,希望那個遠方的小男孩能夠儘早康復。」2020年12月29日中午,在寧波市第一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愛心工作室裡,寧波市第115例、浙江省第64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潘金威獻出11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後,舒了一口氣。
  • 「70後」醫生捐造血幹細胞: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救人
    21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第二醫院醫共體總院胃腸外科的「70後」醫生王勇經過2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捐出12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重新點亮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光」。除了王勇,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兩年前,王勇與同是醫務工作者的妻子一起報名登記入庫,雙雙成為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揚州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雲南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17年來,志願者和捐獻者隊伍不斷壯大,全省累計入庫捐獻者資料達9萬餘人份,截至今年11月27日,232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232條鮮活生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十字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紅十字精神——「人道、博愛、奉獻」這顆愛的種子已在雲南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愛心善舉。
  • 為生命接力——湖州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年4月27日上午8時30分,1991年出生的長興小夥曹韌正躺在浙江省中醫院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愛心床上,等待著醫護人員為他最後一次注射動員劑,30分鐘後,造血幹細胞採集過程正式開始,醫生將為他採集造血幹細胞送往蘇州,救助一名患血液病的80後患者,曹韌也將成為全國第9559例、浙江省第
  • 爺爺突然去世 孝順小夥赴榕獻「生命火種」
    昨日上午,在父親、志願者陪伴下,俞治華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一邊是爺爺突然去世,需要送老人最後一程;一邊是受捐者已進無菌倉,無法改變時間。該如何選擇?龍巖小夥俞治華作出了他的選擇——經歷4天的動員劑注射後,昨日在父親陪伴下,在福建省腫瘤醫院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我省第246例捐獻者。父母極力反對 用半個月說服從大學起,俞治華就有獻血的習慣。
  • 打了動員劑 造血幹細胞開始「加班」
    □策劃 科教部   □執行 記者 李曉敏 溫中豪 實習生 宋涔逍 張朝 文 記者 平偉 圖  核心提示  昨日,本報A04版刊發的《本報記者欲捐「血液種子」救溫州小夥》,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不少讀者在向欲捐「血液種子」的本報記者趙豐玉表示敬意的同時,紛紛表示願意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