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放一放,救人最要緊,希望那個遠方的小男孩能夠儘早康復。」2020年12月29日中午,在寧波市第一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愛心工作室裡,寧波市第115例、浙江省第64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潘金威獻出11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後,舒了一口氣。
當天下午,攜帶著生命種子的血液將由志願者送往北京,用於救治一名年僅7歲的血液病男孩。
今年42歲的潘金威其實早在2014年就與造血幹細胞捐獻結下了不解之緣。潘金威是慈谿坎墩街道直塘村的一名村幹部,自工作後,他為村民忙碌奔波,深受好評。同時,他積極投身志願活動,是愛心獻血屋的常客。2014年5月,潘金威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後備軍。
登記後,潘金威並沒有告訴家人,因為他知道陌生人之間造血幹細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很低,僅為十幾萬分之一。但當捐與不捐的生命選擇題真正出現,他認真又堅定,「我是黨員又是村幹部,要做好帶頭作用!」
加入中華骨髓庫的6年裡,他收到3次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2016年9月和2017年11月,潘金威分別收到了兩次初配通知,但因為高解析度數據不相符等各方面原因,未能完成捐獻。今年9月,他再次接到配對成功的消息時,潘金威既高興又淡定。高興的是又迎來能夠救人的機會,淡定的是這份「十幾萬分之一」配對成功的緣分,他已經等待了很久。
「一開始妻子是有些生氣的,畢竟這麼大的事到體檢前才告訴她,但隨後她就說,不管我做什麼決定,她都會支持。」11月3日,潘金威前往醫院進行體檢,直到體檢前,他才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妻子和兒子,隨後村裡的同事和好友也得知了這一消息,他很感謝家人及單位領導同事對自己這次決定的支持。「村裡的事情零碎繁瑣,一點都不能馬虎,我已經提前將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和轉交,自己的工作就得請同事幫忙分擔。」
捐獻日期原本定在12月7日,但好事多磨,患者的病情出現變化,捐獻程序只能暫緩。這期間,潘金威堅持鍛鍊均衡飲食,隨時為捐獻做準備。好消息再次傳來,男孩病情好轉,達到了手術指標,終於確定了最終的採集日期。
12月25日,潘金威在家人和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了寧波第一人民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以確保外周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濃度達到採集要求。12月29日,潘金威注射完最後一支動員劑後,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環節,整個過程持續了2個半小時,一共採集了11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等候在一旁志願者將帶著生命的血液飛往北京,為小男孩重燃生命的火焰。
「雖然捐獻者與受血者不能見面,但我聽說接受我的造血幹細胞後,男孩的血型會變成我的O型血,感覺很奇妙。」捐獻前,潘金威收到了來自小男孩家庭的感謝信,他也寫了一封信,「希望你在今後的日子裡平安健康,早日開啟你燦爛的人生!」
造血幹細胞一般存在於人體的骨髓內,注射動員劑的目的是讓造血幹細胞進入到外周血中,這種採集方式是目前最為通用的,也是對捐獻者最安全的採集方式。
編輯: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