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中,劉慧敏(江珊 飾)為救患血液病的女兒皓月,捐骨髓,場面非常催淚。與此對照的是一則新近發生的社會新聞《術前親哥反悔捐獻骨髓,丈夫跪地求嶽父也於事無補》。親妹妹患病兩位哥哥配型成功,但是卻害怕對身體有傷害,並害怕妹妹後期治療要向他們借錢而悔捐了。生命和親情在自私的人性面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真是令人寒心。
《急診科醫生》中皓月曾在病房中對強強說,已經不抱生的希望了,因為就算是親人,也不能強求別人必須要付出代價救另一個人。親人之間的悔捐也是常有的事。劇中作為母親的劉慧敏,有強大的母愛做支撐,最終用自己的骨髓救活了女兒。然而生活中,十萬分之一可能配型成功的志願者,事到臨頭悔捐者不在少數。
因為曾經幫朋友寫過一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事跡,對這方面的知識做過了解。剛剛看到本地新聞報導,11月13日,本市的桓臺縣寶發社區居民任翔宇在山東省立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中心接受了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桓臺縣第4例、淄博市第42例、山東省第586例、全國第687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我所知道的在淄博市這捐獻成功的四十幾個人裡,有公務員、企業職員、醫護人員,近期還有兩位是年輕的護士,他們為捐髓救人而推遲婚期、孕期。在此向他們表示敬佩。
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不會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那個過程,對於不曾經歷過的人來說,確實是有些恐懼存在的。雖然患者家屬在從尋找配型開始,就得花費好多好多的錢,但是都是花在醫療或者其他方面的成本,而那些捐獻志願者除了幾千塊的營養費之外,並不會獲得什麼利益,甚至連對方是誰也並不知道。所以,能有勇氣捐獻救陌生人一條生命的人,都是高尚的,都是英雄,值得被敬重。
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事到臨頭因為各種原因反悔了。早期反悔還好,一般毀捐的結果就是患者家花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去重新找捐獻者。如果受捐者已經接受了「清髓」,自身的造血系統被摧毀,這個時刻捐獻者悔捐,受捐者的生命可能就此結束。而這時再去重新尋找配型,時間上已經來不及。所以,在這個時候悔捐的人,無異為自保而害人性命了。
雖然志願者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幾次反悔的機會,捐獻前的最後一次協議中也約定不允許毀捐,可是畢竟這是志願行為,受捐者因此而死,除了從道德上譴責毀約,法律尚未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
雖然很多的捐獻者都出來現身說法,證明捐獻造血幹細胞除了當時有些不適外,對以後的身體不並會有什麼危害,但是這方面的宣傳仍然不到位。仍然有很多人因為恐懼而臨時悔捐。
生命需要被敬重。
希望類似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