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建議地質科學研學旅行?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人類顯得非常渺小、但人類又是如此偉大、不僅知道地球萬物的今天是什麼樣子,還知道它們在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乃至幾億、幾十億年前的樣子。這一切知識的來源,是一代代科學家們辛勤探索的積累。兩這其中相當多的知識、地質古生物學家功不可沒。從恐龍出現,到我們對它們有了初步的認識,時間過去了98年。 98年間,科學家們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才堪堪將恐龍留在了我們身邊,才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億年前的世界。我們認為它的成果非常寶貴、這個過程應該被更多的孩子了解、學習從中汲取人生成長的營養。
為什麼選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
萊陽是我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昆蟲和植物化石的地方,可以說是中國古生物學最重要的發祥地。萊陽是中國恐龍和很多古生物發現的起點,是新中國第一龍發現的地方,也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的誕生地。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恐龍之鄉、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科普基地、山東省萊陽金崗口恐龍地質公園、國家重點化石保護產地。
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這片被幾代科學家們耕耘過的沃土是有世界唯一的稀缺且珍貴价值的。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的白堊紀研學基地想教給孩子們、讓他們了解的,是很多中外地質古生物學家們,在將進一百年的時間裡辛勤探索發現的。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建設了古生物博物館和遺址館,是著名的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萊陽的恐龍探索歷史
近百年來,幾代科學家在萊陽持續進行野外科學和研究工作,至今萊陽有三次以恐龍為代表的古生物大發現: 1923年, 我國第一代地質學家譚錫疇教教授首先在萊陽將軍頂一帶發現了恐龍化石,在其他地點採集到昆蟲和植物化石。
1929年,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將這批恐龍化石研究命名為中國譚氏龍,恐龍的名字就是為了紀念化石的發現者和發現地,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在我國境內最早發現的恐龍、昆蟲和植物化石,從此揭開了我國古生物學研究的序幕。20世紀50年代,以楊鍾健、劉東生和周明鎮三位院士為代表的多位中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在萊陽進行野外考察與化石發掘,先後發現了大量恐龍和恐龍蛋等化石。
1958年,楊鍾健先生研究命名了新中國第一龍一一棘鼻青島龍和其他多種恐龍化石,在國內外產生很大的影響,毛澤東主席還親自參觀了棘鼻青島龍化不。棘鼻青島龍就採自金崗口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內的1號地點(遺址館)。
2008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又在萊陽開始了新的科學考察,並與萊陽市政府就恐龍化在發招、研究、保護,以及申報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和建設遺址博物館等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聯合科考隊,通過連續十餘年的野外工作,發現了2號地點保存完好的連續多層恐龍化石富集層,以及大量的恐龍、恐龍蛋、龜類等化石,研究命名了恐龍新屬種一一楊氏萊陽龍和多種蛋類, 萊陽又一次成為古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地區。
白堊紀恐龍研學基地的意義: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從好奇身邊的問題開始的:牛頓好奇草果為什麼掉到地上,哥白尼好奇地球和太陽究竟誰繞著誰轉,達爾文好奇各種生物是怎麼來的,李四光好奇捉迷藏的大石頭是怎麼搬運來....而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是研究地球演化和生命演化的科學,可以說是很多科學發展的起點。
孩子們通過研學旅行,不僅可以擁有自立、自信、陽光三個法寶,還可能從此踏上一條探尋自然科學追求真理的道路。孩子們可以將研學旅行中學到的知識、觀察到的現象向老師們提問,也會激發興趣,旅行後自己查閱資料或在網上搜索更多知識。也許孩子們的疑問,至今都沒有標準化的解答,科學家們也正為此犯愁。不要小看我們的孩子,有一些孩子會把這個問題記在心裡,保持一顆好奇心,好好學習,等長大後自己親手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也將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我希望通過一次研學旅行,成為孩子們科學夢的起點。
研學旅行的目標是什麼?
1. 我們希望給孩子們打造一個神奇之旅,希望孩子們收穫一顆熱愛科學、熱愛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什麼樣的巖石地層中我們才能找到化石?埋藏在地層中的化石是什麼樣子的,完整的破碎的,為什麼?地層中的化石是怎樣變成博物館展廳裡的樣子的?古生物學研究有哪些過程等等。)
2. 讓孩子們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母親,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要了解生命演化的歷程,保護野生動物,並和它們和諧相處。
3. 希望孩子們能基本了解萊陽的地質古生物學知識。(萊陽從距今約1.25億年到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系地層發育比較完整,出露也比較連續,化石埋藏極其豐富。在下白堊紀萊陽群和青山群地層中富含熱河生物群,在上白堊統王氏群地層中富含萊陽鴨嘴龍動物群和萊陽恐龍蛋化石群。在野外,你還可以提出很多疑問,萊陽為什麼發育平原恐龍峽谷群?在這些峽谷中,你可以觀察到一層層的巖石地層,可以在地層中找到化石:為什麼萊陽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都很多?為什麼有的巖層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或者灰色的?這些問題,都是你需要學習的。)
4. 了解萊陽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歷史。
5. 希望孩子從小鍛鍊自己吃苦耐勞、互幫互助和團結奉獻的優秀品格。(在這次科考活動中,孩子們也許會被野外的太陽暗到汗流決背,也許會被突然而至的大雨澆個透心涼,也許會在發掘、採集和修理化石的過程中灰頭土臉。但是,這是一次難得的人生經歷,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
6. 通過研學旅行,孩子們學到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孩子們也會知道,我們在課本上學到的很多知識,都凝聚著一代代科學家辛勤料耘和不懈努力。旅行之後,不但能知道知識的來之不易,而且鍛鍊了自己探索自然,求實認真和不畏艱辛、勇幹奉獻的精神。學習科學家的鍥而不捨、堅持不懈、辛勤探宗的科學精神。
關於我們:
在萊陽政府和科考隊的共同努力下,萊陽恐龍發掘地已經獲得了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山東省級地質公園、國土資源部野外科學觀測基地、國家級重點古生物化石保護產地、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科考基地和中國恐龍之鄉等榮譽。